本周韓國電影:《花木蘭》排名第一,《信條》緊跟不舍

2020-09-22 每日吃瓜娛樂

據華納兄弟韓國、華特迪斯尼韓國提供的數據來看,本月17日上映的好萊塢電影《花木蘭》這部電影佔據了排名第1位。上月26日首映的好萊塢電影《信條》緊隨其後。

根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電影院入場券綜合電算網的資料,《花木蘭》在票房排名中佔據了第一位。該影片累計觀眾達58.0331萬人。

《花木蘭》講述的是一個勇敢又有智慧的木蘭為了自己所愛的家人,隱瞞自己是女人,並成為從殘忍無道的敵人那裡保衛國家的戰士,重生為偉大的戰士的故事。是時隔22年對1998年上映的同名迪斯尼動畫片進行了真人化的巨作。

《信條》講述了為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為應對未來攻擊而改變目前正在進行的過去的過程。累計觀眾達143.8057萬人。

韓國電影《哦!文姬》排在《花木蘭》和《信條》之後,名列第三。據統計,本月2日首映的該片累計觀眾人數為26.1370萬人。第4位和第5位分別是韓國電影《奇奇怪怪:整容液》和《從邪惡中拯救我》。

相關焦點

  • 本周影訊|《信條》《花木蘭》強勢來襲
    《花木蘭》9月11日正式登陸內地院線。內地市場如今成為《花木蘭》最大規模上映的院線市場。整部影片投資兩億美元,這也是迪士尼迄今為止投資最高的真人改編電影。這版花木蘭,有三場非常漂亮的單人打戲,武術設計也展現出具有強大意志與戰鬥能力的女性形象:乾脆利落的彎弓射箭、充滿速度的屋頂奔跑、行雲流水的翻騰跳躍和輕巧靈動的劍花。
  • 《花木蘭》再撤檔,《信條》有望海外先行上映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當地時間7月23日,迪士尼集團對外宣布,原定8月21日上映的真人版《花木蘭》(Mulan),檔期再次推遲,具體何時上映待定。同時受到影響的,還有原定十月上映的韋斯·安德森新作《法蘭西特派》(The French Dispatch)。再加上此前已宣布撤檔的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信條》(Tenet),如此接二連三,為全球電影產業的復興之路頻添了諸多不確定性。
  • 《八佰》票房逆襲《花木蘭》再登頂;《花木蘭》流媒體收入和目前的全球票房相當|一周票房&電影
    受到疫情影響,《花木蘭》在全球範圍內曾四度撤檔,3月中旬,《花木蘭》在完成了其首場大型首映禮之後,正式宣布原定的3月27日上映時間全球撤檔,隨後,該片再次兩度定檔兩度撤檔,檔期從5月22日更改至7月24日,再更改至8月21日,後面對當時的國際形勢,《花木蘭》不得不再次宣布延期。
  • 《花木蘭》韓國票房不俗,上映首日奪韓國電影觀影人次日冠
    由劉亦菲、鞏俐、李連杰、甄子丹等主演的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國內上映一周,雖然票房已達兩億,但前景似乎不容樂觀,在豆瓣該片的評分才達到了4.9分,口碑也幾乎是一邊倒的爛,看這張圖,《花木蘭》一天的場次和排片率均高於早已上映的《八佰》,但票房和觀影人次卻被《八佰》倍殺,這對於一部成本高達二億美元的大製作電影來說
  • 從《信條》到《花木蘭》,它們是如何影響好萊塢電影產業走向?
    我們再將時間往後拉至今年的9月4日,以往來看這個美國的勞動節連假,會是好萊塢暑假爆米花電影的收尾標記,但在疫情肆虐全球的年度,2020年的這一天可說是有別以往:今年暑假最大型的兩部片廠電影《信條》與《花木蘭》,在漫無止盡的延檔後陸續發行!
  • 《信條》VS《花木蘭》哪一部在內地電影票房會更勝一籌?
    《信條》VS《花木蘭》哪一部在內地的最終電影票房會更好?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這兩部電影從一開始就經常被拿來做比較,這次在內地的上映日期僅間隔一周:《信條》(9月4日)《花木蘭》(9月11日)。搶跑的《信條》是否就會笑到最後呢?我想從以下幾個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推測。
  • 《信條》《花木蘭》要成難兄難弟了
    犀牛娛樂原創文|南如珉 編輯|樸芳原本以為《信條》《花木蘭》將是今年電影市場的希望,是扛起全球票房的支撐,但現在來看,預期可能要泡湯了。目前全球市場在慢慢的復甦,尤其以內地市場最為顯著,在大片《八佰》的坐鎮下,市場得到了明顯的回暖。
  • 《信條》口碑解禁好評如潮,但《花木蘭》依舊杳無音訊
    儘管如此,預計9月整體較冷的票房大盤表現,以及諾蘭本身電影屬性,仍然極大限制著《信條》的上限發揮,難以下沉三四線受眾的本片,難以摸到10億票房大關。 這邊《信條》已經確定檔期了整整兩周,網傳8月28日上映的《花木蘭》卻仍未官宣。距離8月28日僅有5天,目前來看《花木蘭》已經基本喪失了空降8月28日的機會。
  • 《信條》《花木蘭》口碑雙雙遇冷:好萊塢公式不靈了?
    原以為《信條》《花木蘭》兩大強IP能繼續發力,成為復工後的強心劑,結果雙雙撲街。截至發稿,《信條》和《花木蘭》的票房分別為3.19億元和1.06億元。有院線經理表示:「好萊塢電影這兩年確實不行了。」一組數據也顯示,好萊塢大片在中國票房中的比例正在降低。
  • 全球第一大影院虧損21億:盼《花木蘭》救命 仍拒絕環球電影
    AMC連鎖影院即將恢復營業 作為全球最大的連鎖影院,北美連鎖院線AMC雖然因疫情導致第一季度虧損21~24億美元,但是在一些原則性問題面前,他們依然拒絕低頭,比如放映環球公司的電影
  • 本周觀影前瞻:《花木蘭》持劍而來,包貝爾科幻喜劇爆笑開懷
    戰爭片《八佰》持續發力,狂攬下4.67億元票房,諾蘭新片《信條》也表現不俗,上映僅3天就收穫了2.06億元的票房成績。>《花木蘭》改編自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古代傳奇故事:年輕的女孩子木蘭假扮成男裝替父從軍,她把英姿颯爽留下了中國廣袤的土地上,最終與戰士們一起救回了她的祖國。
  • 本周觀影前瞻:《花木蘭》持劍而來,包貝爾科幻喜劇爆笑開懷
    本周(9月7日到9月13日)共有12部新片上映,有哪些電影值得一看呢? 《花木蘭》 ——備受矚目的迪士尼動畫真人版大片
  • #全球票房#《信條》蟬聯周末冠軍,《花木蘭》憑內地市場居亞
    早前被視作疫情衝擊下的全球院線「救市大作」的《信條》和《花木蘭》上周末在少數市場正式交鋒,然而因為大部分地區的疫情未完全受控,兩部影片的票房表現都不如預期。諾蘭導演的新作《信條》周末在全球市場再砍3700餘萬美元,蟬聯全球周末冠軍寶座。迪士尼真人公主電影《花木蘭》擴至中國內地上映,周末進帳2900餘萬美元票房,仍不敵《信條》屈居周末亞軍。
  • 兩部大片在國定檔,信條全球首映,花木蘭9月10日
    據悉,《信條》《花木蘭》兩部萬眾矚目的熱門電影近日定檔韓國。諾蘭新片《信條》全球首映花落韓國,將於8月26日在韓上映,22日與23日兩日在韓舉行全球首映。官方給出的理由是導演諾蘭本人對韓國的電影市場情有獨鍾,且韓國是全球最早恢復院線市場秩序的國家,如此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在韓國首映似乎是佔盡良機。
  • 劉亦菲變「花木蘭」讓·雷諾再演「殺手」本周新片扎堆上
    上周一部諾蘭的《信條》著實有些燒腦,讓很多觀眾看得雲裡霧裡不知真假。相比之下,本周上映的電影就「善良」很多,中外各種題材絕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記者從金安國際影城獲悉,本周上映的12部新片中,有高糖日本漫改電影《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和讓·雷諾的《極寒風暴》,也有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和辛芷蕾主演的《我的女友是機器人》。四部電影各有特色,喜歡的親們別錯過哦。
  • 劉亦菲變「花木蘭」讓·雷諾再演「殺手」本周新片扎堆上
    上周一部諾蘭的《信條》著實有些燒腦,讓很多觀眾看得雲裡霧裡不知真假。相比之下,本周上映的電影就「善良」很多,中外各種題材絕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記者從金安國際影城獲悉,本周上映的12部新片中,有高糖日本漫改電影《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和讓·雷諾的《極寒風暴》,也有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和辛芷蕾主演的《我的女友是機器人》。四部電影各有特色,喜歡的親們別錯過哦。「機器人女友」和「花木蘭」撞檔 作為迪士尼史上第一個亞洲「公主」形象,也是唯一一位沒有嫁給王子的「公主」,花木蘭的故事深入人心。
  • 韓影票房:洪尚秀金敏喜新片入榜《花木蘭》第二
    來源:新浪娛樂《花木蘭》2020/09/18—2020/09/20(根據周末人次排名)名次 片名 上映時間 佔有率 周末人次 累計人次1[1]《信條》 2020/08/26 38.6% 122,181 1,536,3722[新]《花木蘭》 2020/09/17 35.9% 120,553 152,0443[2]《哦!
  • 《花木蘭》泰國場次力壓《信條》(鍾路明)
    ,《花木蘭》與《信條》的確風頭非一般勁。當天只有三部電影排片,黃昏後的晚場,僅剩下《花木蘭》與《信條》,而兩片的場次,前者略多於後者。觀眾入大廳在購票機前購票,多數人第一時間直接點擊《花木蘭》,兩片的購票者的選擇比例約為3:1-4:1。
  • 《信條》《花木蘭》《奪冠》…… 這個9月,有你想看的電影嗎?
    這部電影只是這個9月電影市場的開局。緊接著,是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這部推遲了大半年檔期的電影,終於宣布定檔——9月1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9月中旬上映的電影,還有一部重量級大片,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阿凡達》。
  • 《信條》《花木蘭》等進口片9月混戰,誰能打開中國票倉的大門?
    諾蘭新片《信條》與木村拓哉、長澤雅美主演的《假面飯店》定檔9月4日,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與日本真人漫改電影《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定檔9月11日,下半旬則有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鄰裡美好的一天》和《死無對證》(義大利版《看不見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