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電影上映,成績不負眾望,點映期間突破2億,超過《西遊記女兒國》。電影行業蕭條了這麼久,《八佰》的成績無疑給了電影人一劑強心針,往後上映的電影會越來越好。然而,《八佰》這麼好的成績無電影能敵,有人預言說它是這屆電影黑馬,憑什麼呢?
貓眼電影在8月20日當天給出了一組數據,截止到20日為止,票房共收入4938.64萬元,在所有上映電影中——《哈利波特與魔法石》《1/2的魔法》《誤殺》等最近上映的電影都沒有超過《八佰》。就連先前最為關注的《星際穿越》這回也沒有跑贏《八佰》。
《八佰》的排片佔比為:29.07%,也就是說,影院每天至少都會安排一到兩場《八佰》的電影;另外一個數據是上座率,意思為能到電影院看電影的人數是多少,其他電影的上座率為6.82%以下,而《八佰》高達17.39%,是其他電影4倍之多。
前期足量的宣傳和硬實的故事內容是撐起一部電影是否受歡迎的關鍵,《八佰》做到了,導演的才華、演員的態度、編劇的內容、製作人員的職責,他們共同撐起了這部電影的一整個天,所以當電影上映的那天,所有成績都一片叫好。
《八佰》作為國產歷史電影,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戰爭的苦痛不能被後代所遺忘,電影幫助我們回到過去,感受人們水深火熱的過去,塑造我們的民族之魂。
關於《八佰》,更多人是帶著一種想要去了解那段歷史的心情去觀看的。電影呈現出來的內容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在演員的表演下,觀眾都能感受到澎湃心潮的感覺。
《西遊記女兒國》為什麼會敗給《八佰》呢?同是一個時間段上映的電影,《西遊記女兒國》的點映票房為1.79億,這個成績不是很理想。其實有以下三個原因可以說明《西遊記女兒國》為什麼跑不贏《八佰》。
首先是《西遊記女兒國》是經典再塑造,西遊記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不少電影人都創作出了經典的西遊記形象,而這個時候再拿西遊記作為題材改編成電影,實際上是吃力不討好的行為。
但它仍有這麼多票房,實際是觀眾的一種好奇心理——這部電影能有多創新?如果劇情不足,那觀眾便不再抱有期待。
然後是《西遊記女兒國》相比《八佰》來說,劇情著實不太出彩,因為有名著在前,所以觀眾對大體劇情有一定熟悉,這時候再沒有什麼對劇情的創新,那麼觀眾其實會覺得電影很老套。
最後是導演和演員班子基礎不紮實導致《西遊記女兒國》跑不贏《八佰》,一個具有歷史意義,一個是幻想故事,顯然前者能影響到更多的觀眾。演員們演技尷尬,讓本應該精彩的故事演繹得乏善可陳,這是製作人的失誤,也是他們對電影市場判斷的失誤。
《八佰》大獲票房第一讓人對未來充滿信心。今天冠軍明天會被人忘記,不過這不是一件壞事,因為會有越來越多的冠軍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中,這才是一個電影行業蓬勃發展的正常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