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曾認為「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現在回頭再看恍如隔世

2021-01-17 海峽導報

最近新黨青年軍王炳忠與綠媒主持人張雅琴、安幼琪等人槓上,前者指控後者肆無忌憚造謠,挾媒體公器猖狂辱華,而在此之前大陸官媒也點名這幾個人製造仇恨、醜化大陸,後者也不甘示弱,不過也只能訴諸個體的認同選擇。

張雅琴

這次爭論的焦點在於他們是否造謠,而且是肆無忌憚地醜化抹黑。引發大陸媒體激烈反彈的問題恰在於此,當這些媒體人嘶吼著要在大陸臺胞回去吃蝙蝠,並對大陸抗擊疫情的努力大肆攻擊時,他們就不再是嚴肅的媒體從業者,而成為歇斯底裡的宣傳機器,不管他們是為了媒體的價值取向還是個人的職業前途,他們都已經喪失了媒體人的基本原則。

更嚴重的問題還在於他們帶來的嚴重後果,這與他們造謠抹黑的行徑給自己帶來的好處相比,顯然不合比例原則,易言之,他們為了蠅頭小利卻要讓整個社會乃至兩岸付出巨大的代價。其實看看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的輿論走向就可以知道,這些媒體人不負責任的煽動,極大地催化了臺灣社會的焦慮情緒,並且將情緒的重點從臺灣社會內部轉移到對大陸的敵視上,先是大陸人成了攻擊的對象,所有大陸遊客都不得不及時離開臺灣,想要去臺灣的大陸人也被拒絕入境。

臺灣人本來就這麼壞嗎?答案當然不是,2008年兩岸剛剛開啟大規模的民間往來,那時候臺灣人留給大陸人的印象可是最美麗的風景,曾經一度掀起大陸社會對臺灣社會的吹捧熱潮,如今再回過頭來看看二者的對比,恐怕會有恍如隔世之感。

作為群居動物,沒有幾個人能真正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絕大多數人都是在集體意識的影響下隨波逐流。在這一過程中,政客的煽動與媒體的炒作,都扮演著引領風向的角色,而在這一個案例中,除了少部分政客依然按捺不住炒作的衝動之外,媒體反而成了仇恨動員的主力軍,大部分政治人物反而要在媒體的風向之下不斷調整。

在這種情況下,媒體從業者應該冷靜下來反思一下自己的角色,要想想自己的言論傳播出去之後,會有多大的社會影響力。如果只是為了一時的收視率,而不惜讓一個世代陷入仇恨意識中不能自拔,那麼這樣的媒體也就沒有資格再做「第四權」,不幸的是,這一結果可能已經要出現。

(作者 王欽 臺灣大學「國發所」博士)

相關焦點

  • 臺灣,最美風景是人???!!!
    對於對岸的臺灣,大陸曾廣泛傳這麼一句話:「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然而,多年的交流互動下來,連臺灣人自己都不再相信這句話了。
  • 臺灣學者:若不把大陸視為家人,臺灣最美的風景就不是人
    對於對岸的臺灣,大陸曾廣泛傳這麼一句話:「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然而,多年的交流互動下來,連臺灣人自己都不再相信這句話了。
  • 臺學者: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大陸《新周刊》曾以「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為主題;火燒車意外警民合力搶救。
  • 最美的風景在臺灣,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最美的臺灣人只值37塊錢
    最美的風景在臺灣,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最美的臺灣人只值37塊錢曾經,新周刊雜誌社出過一本書,書名叫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書中對臺灣人的友善、素質,可以說誇得天下無雙。然而這麼多年下來,當茶葉蛋成為富豪的標誌,當可口可樂成了權貴專屬,當方便麵成了招待貴客用的大餐,不知道最美的臺灣人究竟在哪兒?如今,答案出來了,原來只值37塊錢。
  • 招名威啟示錄:臺灣,最醜的風景是政治;最美的風景還是人?
    但中原校方公開課堂逐字稿和影片,顯示是招名威在教學時以歧視性用語,包括「大陸人毒奶粉吃的比較多」、「黑人曬黑」、「中南美洲人收垃圾」、「我們看起來比較高階一點」,因而引發陸生抗議,輿論隨之轉向。中原大學這起事件,其實只是臺灣社會當前「反中仇中」民粹情緒的冰山一角,前些年還有藍營輿論節制,如今儼然已成為社會主流意見。
  •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他們來自臺灣藝文界,以自身的努力和成就,讓臺灣人成為臺灣最美的風景。白先勇他第一次進入大陸大眾視野,緣於1988年謝晉將他的《謫仙記》改編成電影《最後的貴族》。那大概是大陸導演第一次試圖正面演繹所謂「貴族」範兒,但實現得不理想,白先勇那種骨子裡的蒼涼更付之闕如。現在,他為崑曲心醉。柏楊
  •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光環在疫情中瞬間崩塌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光環在疫情中瞬間崩塌      -島內出現一股強烈「反中仇中」的「臺獨民粹主義」惡浪    作者 王建民     大陸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後,海峽對岸的臺灣,雖有部分善良民眾與同胞表達了關懷與愛心
  • 在臺灣,最美的風景原來是人
    臺灣,是一個有很多美食美景的地方,讓人最念念不忘的還數臺灣的人情味。臺灣真的適合去慢慢逛細細品,它不僅是一個值得去的地方,還是一個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澎湖灣的落日餘暉裡藏下了我的秘密,阿里山上飄過最潔白的雲海,臺灣有最熱情的人。常常吃一頓brunch,然後再喝掉一杯咖啡的過程裡,逛一逛深巷子裡的古著店。人在跳出原本的生活圈時會覺得格外自由,在遇見奇妙又善意滿滿的經歷後,幸福感會無比自然又結結實實的落在心上了。
  • 誰在讓「臺灣最美的風景」褪色!?
    其中引發兩岸網友討論最熱烈的,是針對班長曾經說過,現在也依然堅持的「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的爭議和反思。臺灣究竟還有沒有「最美的風景」,誰又最能代表臺灣「最美的風景」呢?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比如臺灣島內為祖國統一大業振臂高呼的統派人士;努力打拼為兩岸經濟發展都做出了貢獻的臺企臺商;為促進交流不斷奔走兩岸的學者、青年、民間人士;還有全臺各地、各行各業淳樸善良的百姓,他們都是臺灣真實存在的「最美麗風景」,也是大陸人民對寶島依然期待的精神紐帶
  • 臺灣影像 | 在臺灣,最美的風景原來是人
    澎湖灣的落日餘暉裡藏下了我的秘密,阿里山上飄過最潔白的雲海,臺灣有最熱情的人。常常吃一頓brunch,然後再喝掉一杯咖啡的過程裡,逛一逛深巷子裡的古著店。人在跳出原本的生活圈時會覺得格外自由,在遇見奇妙又善意滿滿的經歷後,幸福感會無比自然又結結實實的落在心上了。
  •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著名音樂人左小祖咒有一首歌,叫《太平洋的風》,我想,這應該差不多代表了每一個去過臺灣的大陸遊客的感受—臺灣人怎麼就那麼熱情呢
  • 大陸人看臺灣——對岸的遐想
    我在雲南普洱參加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的時候,曾和許多臺灣臺大、政大的同學結下友誼。我感覺印象中的臺灣人和現實的臺灣朋友是不一樣的。相隔海峽,印象中的臺灣人由於缺乏接觸而感覺遙遠。大陸時政節目展現了帶有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色彩的臺灣,臺灣電影則告訴我們帶有一點青春理想化色彩的美麗臺灣,而文人筆下的詩歌中又抒寫了帶有濃濃鄉愁情結的臺灣,一段段碎片化的材料讓我頗有些摸不清頭腦,難以組合。我想,對岸的青年是否也有這種感覺呢?他們眼中的大陸,是否還是幾十年前的老樣子呢?答案是「是的」,也可能是「不是」。
  •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那大概是大陸導演第一次試圖正面演繹所謂「貴族」範兒,但實現得不理想,白先勇那種骨子裡的蒼涼更付之闕如。現在,他為崑曲心醉。柏楊他的攝影代表作《凌遲考》,將中國半殖民地時期留下的殺戮照片進行數位化再創作;影像代表作《加工廠》,展現了製衣女工在勞工糾紛懸而未決的情況下重返荒廢工廠的景象。他的長鏡頭關照弱勢群體,卻不施以溫情,其作品的沉重與直接讓臺灣人迴避,卻在國際藝壇引起強烈反響。陳樹菊
  • 「還憑什麼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相比臺媒對日本救援隊鋪天蓋地的報導,救援現場總能見到的臺灣紅十字組織志願者備受冷落。更有臺灣網民特意跑到日本社交媒體上留言,宣稱不要捐錢給臺灣紅十字組織,內容則跟兩年前臺南地震一樣,地點也忘記將臺南改成花蓮。臺東縣議長饒慶鈴為此發文怒批:「紅十字會成員不眠不休地進行救災,卻有人藉機抹黑、炒作政治鬥爭,我們憑什麼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 新周刊: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
    核心提示:最近廣州有一份雜誌叫做《新周刊》最新一期全本200頁,共15萬字來介紹臺灣,據說這是雜誌創刊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專題。根據了解,這個雜誌71個人,他們全員動員,在今年6月份在臺灣採訪一周所得到的成果就是臺灣的名山大川不比大陸壯麗,而人文才是他們認為最美的。
  • 說「臺灣最美的是人」的人,被臺灣人圍攻了
    祖籍大陸的龍應臺,最早憑藉《目送》等散文作品走進大陸讀者的視野,也曾是兩岸文化交流的活躍人物,那句著名的「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也是藉助她的演講一度成了許多大陸人心中對臺灣的最初印象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那個時候的兩岸關係,不但經貿交流進展順利、兩岸籤署了20多項協議,兩岸人文交流也非常熱絡。
  • 臺灣這些年,最美的風景是人
    ▲白先勇1952年遷居臺灣,1962年赴美並旅居美國,他在臺灣只待了10年,仍被視為臺灣代表作家,只因為他那部《臺北人》。他第一次進入大陸大眾視野,緣於1988年謝晉將他的《謫仙記》改編成電影《最後的貴族》。那大概是大陸導演第一次試圖正面演繹所謂「貴族」範兒,但實現得不理想,白先勇那種骨子裡的蒼涼更付之闕如。現在,他為崑曲心醉。
  • 臺灣青年看北京:北京最美的風景是人
    (中國臺灣網 黃露佳 攝)臺灣人相識在北京「沒想到北京有這麼多有臺灣來的學生,和其他學校的臺生接觸非常有趣。」北京理工大學臺生桑睿感嘆到。「來到北京之後,這是我參加的第一個活動,我覺得特別好玩,雖然爬山很累,但是密雲這邊空氣很好,而且通過這次活動還認知了很多朋友。」
  • 別拿「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句話當賣點了
    作者:張 苡弦來源:The News Lens當我們使用「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這句話時,我們說的大概是臺灣的人情味,代表著臺灣人的民族性裡有著友善、熱情與善良。但是這句話其實有諸多不合理之處。不過我也不認同陳仁豪律師在今年年初發表的《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還是因為臺灣沒太多觀光價值,只好拚命用人情味來炒作?》這篇文章裡的理由。我不認為臺灣沒有觀光價值,而是臺灣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邊,不知道外面的人要什麼。所以即使有這麼多好的觀光素材,卻不知道要怎麼向外界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