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上海電影節上,新加坡紀錄片《我們唱著的歌》也是參展影片之一。這是一部講述新加坡歌謠(簡稱新謠)發展歷史的紀錄片,片中訪問到了新加坡的優秀音樂人、歌手和推動新謠發展的重要人士。當片中出現林俊傑、孫燕姿的訪問片段時,雖時間不長但臺下的歡呼聲最多,畢竟這是目前年輕人對於新加坡歌手認知度最高的兩位。
而新加坡流行音樂對於中國大陸的影響,最初是因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些膾炙人口的新加坡電視連續劇的主題曲,比如著名的偲崧偉崧兄弟,當時就寫了不少連續劇的歌。之後湧現出的一批才華橫溢的歌者,更是讓獅城變成華語音樂的重鎮之一。
▼
林俊傑│首位拿下金曲歌王的獅城男歌手
2003年林俊傑憑其在海蝶音樂發行的首張專輯《樂行者》出道,並依靠此專輯獲得第15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新人獎。專輯製作人許環良同樣也是出自「新謠」時代,海蝶音樂作為華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唱片公司,最初就是由許環良、黃元成、許南盛等創立,當然,在當時他們還是一起玩音樂、唱歌的好朋友,算起來1986年創立「海蝶音樂製作公司」至今已有30年的歷史了。
第二張專輯《第二天堂》的製作人同樣也是許環良,專輯中的《江南》一曲讓林俊傑火遍大江南北。10年之後,他又一舉拿下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這也是新加坡男歌手第一次摘下這個華語流行音樂的重要獎項。
去年林俊傑在發行了新專輯《和自己的對話》,在專輯裡他嘗試了3D錄音技術。這張實驗性的新專輯做的很大膽,開始趨向於聽覺環境與氛圍的重構。3D的概念並不是噱頭,而是真實地讓聽者感受到音樂的無限可能性,也因為此張專輯,林俊傑又摘下了今年第27屆金曲獎的「最佳國語男歌手」,至今兩度拿獎的歌手一共有四位,另外三位分別是王力宏,周杰倫,陳奕迅。
▼
孫燕姿│聲音陪你長大的鄰家女孩
2000年發行首張專輯《YAN ZI》以後,孫燕姿已成為在華語地區最知名的新加坡歌手。她憑藉 《天黑黑》一舉奪得第12屆臺灣金曲獎的最佳新人獎。2005年又憑藉《Stefanie》專輯獲得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歌迷們開玩笑說「男有杰倫,女有燕姿,我們的童年多美好」。
孫燕姿就像一個親和力十足的鄰家女孩,有著自己獨特的唱腔,無論淺唱低吟或者激昂高唱,都有一種沁人心扉的感覺。說到孫燕姿,就一定不能忘記背後的新加坡音樂人偲崧偉崧,這對兄弟亦是出自「新謠」時期,如今已成為華語歌壇最優秀的音樂製作人之一,若沒有了他們寫的《天黑黑》、《綠光》、《我要的幸福》、《風箏》,孫燕姿的專輯裡真的是會失色不少。
婚後的孫燕姿似乎已經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家庭生活上,不過翹首期盼她新專輯的歌迷終於在近期聽到了她的新專輯《彩虹金剛》,其中《童謠1987》亦是新加坡音樂人梁文福的舊作,《這個世界》是已逝的蔡藍欽的作品,新瓶裝舊酒賦予了舊歌新的生命和氣息,也是對於這些優秀作品的致敬。
▼
蔡健雅│炙手可熱的女創作人
蔡健雅大概是新加坡獲得臺灣金曲獎提名和獎項最多的女歌手。剛出道時的蔡健雅在新加坡發行首張專輯《Bored》,不過那時並未在華語音樂圈裡引起多大反響。1999年推出同名國語專輯《Tanya蔡健雅》,其中《呼吸》一曲引起歌迷關注。
在歌壇一直不溫不火的她,直到後來籤約華納唱片於2005年發行專輯《雙棲動物》,雖當時並不人看好,但她還是憑此專輯入圍第17屆臺灣金曲獎,並最終獲得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獎,有意思的是在這張專輯裡,蔡健雅和孫燕姿這兩位來自新加坡女歌手一起合唱了一首《原點》 。
此後,蔡健雅就逐漸成了金曲獎提名和得獎的大戶:2007年的專輯《Goodbye & Hello》,入圍第19屆臺灣金曲獎5項提名,並最終獲得最佳專輯製作人獎和最佳國語女歌手獎,可謂是收穫滿滿;2011年的專輯《說到愛》,是蔡健雅重新審視自己音樂歷程的用心之作,這張專輯入圍第23屆臺灣金曲獎6項提名,並讓蔡健雅第三次獲得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她也就成為第一位三度獲得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的華語歌手。
蔡健雅也憑藉其超強的創作能力,縱橫華語樂壇近20年,成為目前炙手可熱的女性創作人。
猛戳「閱讀原文」,聽更多新加坡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