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總統宣布進入全國哀悼日 向遇難憲兵致哀

2021-01-17 搜狐網

  人民網布宜諾斯艾利斯12月14日電 阿根廷總統馬克裡14日決定,為在車禍中遇難的憲兵致哀,當天凌晨,在薩爾塔省34號公路發生的車禍中,至少有43名憲兵遇難身亡。

  馬克裡在得知消息後,向死難者家屬表示哀悼,並指示國家安全部部長布裡奇,安全司司長布爾薩科及國家憲兵部隊指揮官等立即前往現場。

  當天凌晨,一輛載有51名憲兵的大巴墜崖,事故發生在34號公路854公裡處,距離該省邊境的羅薩裡奧市約15公裡,事故發生時,客車從一座橋上墜入乾涸的巴爾博亞河。儘管還不知道事故原因,但當地人稱,這條路路況很差,很多人稱之為「死亡之路」。

  車上大部分為國家憲兵第五機動支隊成員,當時是從聖地牙哥德艾斯特羅省前往胡胡伊省聖薩爾瓦多市,車隊由三輛大巴組成。

  據阿根廷新大陸周刊報導當地政府表示,橋與河底的高度約20到25米,政府是在凌晨3點30分接到電話,要求提供設備支援,市政府立即派員前往現場提供支持。事故應該是因為道路嚴重損毀造成,由於這一地段剛好位於一處峽谷上方,是一段彎道,也有可能是司機打錯方向引起,更加不幸的是河床乾涸,導致大量人員死亡。

  據阿根廷新大陸周刊報導,目前還有一人被壓在車下,10名倖存者已送往附近醫院救治。(陳統)page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http://news.sohu.com/20151215/n431291650.shtml news.sohu.com false 人民網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5/1215/c1002-27928486.html report 695 人民網布宜諾斯艾利斯12月14日電阿根廷總統馬克裡14日決定,為在車禍中遇難的憲兵致哀,當天凌晨,在薩爾塔省34號公路發生的車禍中,至少有43名憲兵遇難身亡。馬

相關焦點

  • 阿根廷全國哀悼三天
    據阿根廷當地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三上午,球星馬拉度納在其位於阿根廷蒂格雷的家中突發心臟驟停去世。他在數日前接受腦部手術後一直在那裡居住,10月30日他剛剛度過60歲生日。
  • 多國領導人哀悼馬拉度納背後:他的政治家「朋友圈」超出拉美
    11月25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蒂格雷,一名女子悼念馬拉度納。 新華網 圖從拉美到歐亞的哀悼馬拉度納身後在祖國阿根廷享受到了極高的待遇。阿根廷總統府玫瑰宮(Casa Rosada)25日發布公告,宣布即日起全國進入為期三天的哀悼期。此外,馬拉度納的靈柩將於26日起在阿根廷總統府停放三日,接受公眾瞻仰。阿根廷總統阿爾韋託·費爾南德斯和副總統克裡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均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哀悼這位本國的足球巨星。阿爾韋託寫道:「你將我們帶到了世界之巔。你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你是最偉大的。
  • 阿根廷為馬拉度納舉行國葬,總統府停靈48小時百萬人弔唁
    本月4日,馬拉度納剛接受了腦血腫手術,據當時報導,手術很成功,馬拉度納隨即出院在家療養。北京時間11月26日凌晨,阿根廷《號角報》發布消息稱,馬拉度納心臟驟停去世,隨後阿根廷國家隊官方確認,球王馬拉度納去世,享年60歲。馬拉度納去世的噩耗傳來,阿根廷舉國哀悼。成千上萬的球迷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尖碑廣場紀念馬拉度納,在這足球世界最悲傷的一天,許多人都哭了。
  • 法國憲兵處理家暴案遇襲3死1傷,總統馬克龍發文哀悼
    【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 記者 潘亮】據法國《世界報》23日報導,當天凌晨,位於法國中部多姆山省的聖茹斯特村發生家暴事件,多名當地憲兵接到求助電話後前往現場。在解救被家暴婦女的過程中,3名憲兵遭到家暴男子開槍襲擊,不幸身亡,另有一名憲兵受傷。這是法國執法人員多年來除了恐怖主義襲擊外遭到的最致命襲擊。
  • 馬拉度納突發心臟病驟逝得年60歲 阿根廷舉國哀悼三天
    【財新網】(實習記者 白雲鵬)當地時間11月25日,阿根廷傳奇足球球星迭戈·馬拉度納在阿根廷的家中因心臟病突發去世,得年60歲。  在當地媒體、阿根廷足協等機構陸續披露這一消息後,阿根廷總統阿爾伯託·費爾南德茲也向公眾確認了馬拉度納的死訊。
  • 印尼啟用大型設備打撈飛機主體殘骸 總統:深切哀悼遇難者
    總統向空難者表示深切哀悼搜救聯隊已確定飛機殘骸和黑匣子位置圖:國軍總司令哈迪與交通部長蘇馬迪佐科維總統向空難事故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雅加達飛往坤甸的三佛齊(Sriwijaya)航空公司SJ 182號班機,1月9日在雅加達千島縣區水域失事墜海,機上共有62人,料無生還者。
  • ...阿根廷全國哀悼3天,貝利深情發文:希望有一天我們會一起在天上...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6日凌晨,阿根廷傳奇馬拉度納因心臟疾病去世,享年60歲。一代球王馬拉度納逝世根據阿根廷《號角報》的消息,馬拉度納突發心臟驟停,情況危急,搶救無效去世。根據TyC電視臺的說法, 在11月初做完了頭部手術之後,馬拉度納的情況就不是很好,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有些狀態不佳。
  • 阿根廷政府將為馬拉度納舉行國葬 靈柩將覆蓋國旗
    阿根廷政府將為馬拉度納舉行國葬 靈柩將覆蓋國旗 一代傳奇馬拉度納因心臟驟停離世。
  • 阿富汗全國哀悼喀布爾大學恐襲遇難者,阿總統強烈譴責該事件
    新華社喀布爾11月3日消息,阿富汗總統府當日發表聲明宣布當天為全國哀悼日,哀悼2日喀布爾大學恐怖襲擊事件中的遇難者。聲明說,全國各清真寺將舉行祈禱儀式,各政府機構以及所有駐外使領館降半旗致哀。位於首都喀布爾西部的喀布爾大學2日遭武裝襲擊,造成包括3名襲擊者在內的至少25人死亡,另有22人受傷。
  • 各界悼念阿根廷傳奇球星馬拉度納
    中新社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薄雯雯 馬佳佳)阿根廷傳奇球星迭戈·馬拉度納當地時間25日在家中突發心梗去世,享年60歲。阿根廷總統府當天發布公告稱,因馬拉度納去世,阿全國進入為期三天的哀悼期。足球傳奇巨星隕落據馬拉度納的私人團隊透露,馬拉度納25日早晨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蒂格雷的家中逝世。本月2日,馬拉度納因健康問題入院。
  • 蔡英文赴泰致哀,拼錯泰國國名,署名"中華民國(臺灣)總統"
    蔡「總統」向泰王遺照鞠躬致意,並在籤名簿留言表示,她代表中華民國(臺灣),向泰國皇室和人民表達最深的哀悼之意,因為他們失去了一位偉大的領袖。蔡「總統」以英文在籤名簿上留言,最後還署名「蔡英文,中華民國(臺灣)總統,2016年10月17日」(Ing-wen Tsai, President, Republic of China(TAIWAN), Oct.17.2016) 。
  • 法國一名家暴瘋子槍戰中殺害三名憲兵!總統總理雙雙表示……
    這起悲劇發生在多姆山省附近一個小村莊中,星期二晚上,一個婦女為了躲避她有家暴傾向的配偶,晚上9點半打電話向當地警局尋求了保護,當地警察局收到警報後,立刻排憲兵趕到了現場。然後,試圖接近受害婦女住房的兩個憲兵成為了射擊的目標。大約是午夜12點。
  • 美國大選之際,拜登向泰國九世王致哀圖片廣為流傳
    熱門話題 實時爆料旅遊觀點簡訊美圖視頻美國2020大選進入最後階段,泰國民眾也是非常關注,拜登領先川普的趨勢已經在全球引起熱議。而在此之際,泰國的媒體挖出了拜登向泰國拉瑪九世先王籤名致哀的照片。媒體在調查後發現,這些照片來自泰國外交部官方社交媒體帳號,拍攝時間應為2016年10月18日。當時拉瑪九世國王駕崩,時任美國副總統的拜登前往泰國駐美大使館,代表美國總統和人民向泰國九世先王陛下簽名致哀。當年拉瑪九世去世之後,各國紛紛以各種形式悼念。
  • 阿富汗全國哀悼喀布爾大學恐襲遇難者
    新華社喀布爾11月3日電(記者陳鑫 鄒德路)阿富汗總統府3日發表聲明宣布當天為全國哀悼日,哀悼2日喀布爾大學恐怖襲擊事件中的遇難者。  聲明說,全國各清真寺將舉行祈禱儀式,各政府機構以及所有駐外使領館降半旗致哀。
  • 4月4日,全國哀悼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發布公告,決定2020年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在此期間,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4月4日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 英語熱詞:美國舉行全國哀悼日 為老布希總統「國葬」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熱詞:美國舉行全國哀悼日 為老布希總統「國葬」 2018-12-10 14:21 來源: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作者:
  • 三名憲兵當場身亡,家暴案竟成屠殺!全法沉痛哀悼!
    在事件爆發之後,法國內政部長達曼寧向公眾宣布了這一沉痛的消息:「昨晚,國家憲兵隊失去了三名戰士,國家向他們的勇氣和承諾鞠躬,我向他們的家人和戰友表示慰問。」>「哀悼」成了法國網絡的熱點詞:而在遇難的三位憲兵當中,45歲的中尉莫雷爾和37歲的準尉杜皮都各自有著自己的家庭,分別養育著2個孩子。
  • 中國國家公祭日,也是世界需要記住的一個重要日子
    文 | 海上客 今天(12月13日),是國家公祭日。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至今來說,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紀念上升為國家層面,已有七年了。
  • 馬拉度納去世、享年60歲:阿根廷全國哀悼3天,中國足協發文悼念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瑋皓北京時間11月26日,剛剛年滿60歲的阿根廷傳奇球星迭戈·馬拉度納,因心臟驟停在家中去世,一代球王的傳奇人生就此畫上了句號。馬拉度納猝然離世的噩耗震驚了世界足壇。人們感嘆:上帝終於收回了那隻手,也終於帶走一代人的綠茵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