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陷入這部印度的土味史詩中,不能自拔

2021-02-08 柚子年華

文章下留言,有機會獲得電影兌換券兩張。


近年來,印度電影在國內市場的熱潮,讓人印象深刻。基本可以說是,引進一部火一部。從《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再到《起跑線》,均有不俗的票房表現。


事實上,印度電影已經成了中國電影市場裡,除了好萊塢之外,票房最高的外語片。



這裡面有很多原因,一方面寶萊塢電影相對於部分粗製濫造的華語片,製作可以說是精良。另外就是電影背後的社會批判性,和中國國情實現了某種默契。


這些我們熟知的印度電影,大多都是印度寶萊塢的作品。


但是印度電影除了寶萊塢之外,還有另一個著名的電影製作地——南印度託萊塢(Tollyhood )。


相比較近年來寶萊塢偏愛現實主題的電影,反映印度社會現狀的風格,託萊塢卻另闢蹊徑,立足於民族特色,發揮想像力,造就了一系列出現在表情包中的印度神片。

這其中的代表作品,就是奇幻史詩巨作《巴霍巴利王》系列。本周,這部印度史詩神作下部《巴霍巴利王2:終曲》也已經登上國內大銀幕。



《巴霍巴利王2:終曲》去年就已經在印度及歐美亮相,一上映,就打破了印度電影票房紀錄,在北美等多個電影市場表現亮眼。


最終以超過160億盧比(約合15.2億人民幣)的全球票房,刷新了印度電影史的記錄。口碑上,爛番茄的新鮮指數高達100%,IMBD評分8.4。

 


除了票房破紀錄,《巴霍巴利王》系列在製作成本也破了記錄。史詩的故事背景,華麗的宮殿,精美的服飾,戰爭大場面等讓這部耗費5500萬美元的系列電影拿下「印度影史最貴電影」稱號。


《巴霍巴利王》系列,是融合了愛情、戰爭、復仇、信仰的史詩大片(聽起來就很過癮對不對)。


上部於兩年前上映,講的是巴霍巴利王流落人間的兒子希瓦奪回王位的故事,而正在上映的下部,則是追本溯源,講述巴霍巴利王去世之前的故事,更像是第一部的前傳。


有意思的是,上下兩部既有內核聯繫,又獨立成章。分開來看,是王國的兩部史詩,結合來看,則構成了一副圓形敘事結構下的史詩宇宙圖。

 


《巴霍巴利王》的故事內核其實借鑑了古典戲劇,即「王子復仇記」的脈絡。對於「王子復仇記」的故事,大家都比較熟悉也很容易接受。但是《巴霍巴利王》不僅僅是呈現一個印度版的「王子復仇記」,而是賦予了這個故事更多的想像力和民族色彩。


這部電影的美術和布景,在大成本的加持下呈現出了兼具印度特色又美輪美奐的效果,影片中氣勢磅礴的王宮,各色人物精美又本土的造型,神秘宗教元素的置入,以及一如既往的印度歌舞元素和喜劇色彩,十足的華麗大片風範。

 


華麗不僅體現在影片的形式上,也體現在腦洞大開的想像力上。雖然最終的特效呈現並沒有那麼完美,但是充滿趣味的想像力賦予了很多場景獨特的魅力。


比如在巴霍巴利接公主回王國的那場戲上,導演直接讓他們坐的天鵝船飛上了天空,雲朵變成了雲海,船槳變成了翅膀,隔著屏幕都感受到了這種騰飛的印度式浪漫。



在打鬥戲和戰爭場面裡,想像力和創意展現得更是淋漓盡致。


巴霍巴利拯救公主所在的諸侯小國時,化身為神箭手,一連串的四箭齊發,迫使敵軍節節敗退。


中間還完美的射出了刻意繞過公主的三支箭,完成了一場勇士風格的撩妹教學。最後還和公主倆人來了個雙人神箭手,六箭齊發的場景,讓人忍俊不禁又大呼過癮。



而在終極決戰的大場面中,除了士兵隊伍的人海戰術,還充分運用了因地制宜,和因武器制宜的策略。


為了進入城牆後面的王國,奪回王位,巴霍巴利之子希瓦直接用高大的椰子樹,把自己和戰士「彈」進了敵軍陣營,並且六人一組,用盾牌組成閉合的圓圈來阻擋敵方的射箭進攻,等他們被「彈」入了城牆裡,再各自散開進行大決戰。


這種極具特色的風格化作戰法也讓這部史詩大片的戰爭場面充滿了趣味性和可看性。


其實關於史詩題材的大片,國內也有很多嘗試。基於古典文學的西遊記衍生而來的《大鬧天宮》系列,以及《長城》等,但最終在票房和口碑上好像總是差了點意思。


從資金和技術層面,國內影片的資源和實力是完全夠格的。要知道,《巴霍巴利王》系列花了1.6億的成本,呈現出了史詩級質感的票房神話,而我們卻花了更多的錢做出了《封神傳奇》這樣豆瓣評分3分不到的電影。


這點上,《巴霍巴利王》系列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緊扣奇幻史詩的內核,在此基礎上揚長避短,運用兼具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元素,拍出有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的史詩大片。


最關鍵的是,《巴霍巴利王》有一個完善的美術系統,和講故事的體系。雖然誇張,但是完整且一致。


而反觀《封神傳奇》則處處是這類大片的反面教材。

 

印度電影熱的背後,是印度電影人的創新與實踐,這部《巴霍巴利王2:終曲》作為一個很好的案例,也許能帶觀眾感受一下,印度電影更多的精彩。

 

相關焦點

  • 因為沒有開掛,這部印度史詩大片票房撲街!
    戰爭史詩大片《帕尼帕特》無疑是去年最受期待的印度電影之一。影片描述了印度馬拉地人與阿富汗杜蘭尼帝國在帕尼帕特的第三次戰役。眾所周知,印度的史詩片從來都不認真講歷史,在《巴霍巴利王》之前,大多都是以史為布景來描摹浪漫愛情,如《阿育王》、《阿克巴大帝》等,而在這之後,則大多都是個人英雄主義的刻畫以及民族主義的宣揚,如《一號自由勇士》、《章西女王》等。兩位主角常規套路式的出場,讓我一度以為《帕尼帕特》大抵不過就是這兩種老樣子。
  • 分手就會陷入悲傷而不能自拔,在愛中總是主動付出的生肖
    生肖羊屬羊的朋友們,他們是一個性格比較固執的人,平時在生活中總是堅持己見,即使周圍的人都不看好,他們也往往會繼續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他們在事業上一定會取得自己想要的結果,他們在看著愛情的時候,往往都是主動地付出,所以,一旦分手,他們就常常陷入憂傷的情緒中,難以自拔
  • 女神、蘇丹和性解放,一部讓印度陷入暴亂的史詩電影
    2017年底,印度上熱搜的原因,竟是電影《帕德瑪瓦特》中一個印度王后與穆斯林蘇丹王的情感糾葛的電影情節,致使印度四個省發生動亂,有三百名婦女向法院提出申請允許她們合法自殺,甚至有人曾威脅說要把帕度柯妮的鼻子割下來。
  • 印度版「指環王」《巴霍巴利2》再續史詩傳奇
    說到印度電影,大家的第一反應通常是腦洞大開的印式尬舞,但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這部印度史詩級電影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
  • 6部氣勢磅礴的印度史詩級電影推薦(附連結)
    就如影片中說的 「沒有差學生,只有差老師」,印度電影如今也敢於揭露教育資源不平等的一面了。不過今天晨兮給大家推薦6部印度史詩級大片。每一部都氣勢恢宏、製作精良,看看你記得幾個?▼《帝國雙璧 》本片發生在古印度馬拉地帝國夏胡時期,以印度歷史上抵抗莫臥兒軍隊的戰神巴吉拉奧為原型,講述了他與側室馬斯塔尼纏綿悱惻的愛情。
  • 印度史詩電影《巴霍巴利王:開端》
    《巴霍巴利王:開端》(Baahubali:The Beginning)這部印度電影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完美地體現了電影就是純粹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的視聽享受。印度這個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本來就是奇葩、神人最多,拍起電影來也是十分地瘋狂,完全就是重工業等級,砸了大錢拍出一部氣勢如雷貫耳,場面磅礡輝煌的史詩片。電影運用攝影來達成力與美的鏡頭張力,就是這部《巴霍巴利王:開端》剛開始帶給大家的第一印象,雄壯無比的瀑布,水中伸出一隻手舉起男嬰,畫面上充滿著濃厚的神話色彩。
  • 印度史詩片的人文情懷:評《巴霍巴利王》
    不過,如果你就這樣理解印度史詩電影,就太膚淺了,作為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印度的史詩片裡必定在特效之外,會釋放更為厚重的人文情懷底蘊。人文情懷之英雄的神性 印度教徒常說:「如果你不了解林珈,就很難了解印度教的特色。」可見林珈在印度文化中的傳統地位。神靈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人們只有頂禮膜拜,除非他本身就是神靈在人間的化身。
  • 五部印度史詩級電影推薦,難以拒絕的異域風情
    《帝國雙壁》《帝國雙壁》是部劇情?《印度艷后》《印度艷后》這部作品,我需給大家說下。本片原本是2017年12月1號上映的,可是因為劇情問題,遭到了印度教徒們的抵制而延期了。印度哈裡亞納邦的人民黨主席更揚言要出150萬美元(大約人民幣994.5萬)來取下導演和女主角的首級。因此片商為避風頭,延期了電影上映。隨後,印度最高人民法院駁回了請願,這才讓這部作品在2018年的1月25號上映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百度看看。3.《阿克巴大帝》
  • 周日電影推薦:印度史詩《羅摩衍那》
    影片出處:  羅摩衍那(梵語,Rāmāyaṇa,意思為「羅摩的歷險經歷」),又名《羅摩的生平》或《羅摩傳》,與《摩訶婆羅多》並列為印度兩大史詩,在印度文學史上和世界文學史上都佔有崇高的地位。作者是聖人蟻垤(跋彌),此書在印度文學史上被稱作最初的詩,它的成書可能形成於公元前5世紀以前,有的說它形成於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2世紀之間。
  • 《巴霍巴利王2:終結》:這才是印度史詩片的正確打開方式
    從《我勒個神》開始,印度片開啟了在中國的一段神話,《摔跤吧!爸爸》、《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線》輪番來刷新中國觀眾對印度電影的認知,勵志、社會性、教育問題等鞭辟入裡讓中國的電影人汗顏,為什麼人家的電影能這般深入、透徹,能引發觀眾的共鳴?
  • 《巴霍巴利王》勾起你對印度電影的興趣,要不要了解一下咖喱味的印度神劇?
    內地銀幕今年颳起印度旋風其實在印度電視劇中,類似《巴霍巴利王》故事的神話史詩大劇還有不少,諸多擁有一身「神力」的王等待觀眾去pick。作為小眾劇裡的小眾,冷門劇中的冷門,印度神劇可以為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 這部突破想像的印度電影,請收下小桌的膝蓋
    但跳舞也並不是印度電影的全部,《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名字叫可汗》等寶萊塢經典電影已經成功向世界證明:印度電影,不只有歌舞很棒,劇情特效也很好。對印度而言,電影工業是印度文化產業中較為發達的行業之一,印度電影在海外的收益,甚至要遠大於中國電影。比如《三傻大鬧寶萊塢》在海外票房達到8000萬美元,遠超國內的眾多電影。印度每年出品的電影可達到上千部,是好萊塢的4倍。
  • 印度史詩神作《巴霍巴利王》
    配合著意料中的載歌載舞,這段戀情真的是浪漫至極!讓故事情節變得乾脆利落,簡單粗暴,這種腦洞也只有印度電影才想得出!除了全新的故事外,《巴霍巴利王2:終結》在製作上也是全面升級。原本只存在於印度兩大史詩巨著《摩訶婆羅多》裡的古印度王朝裡的傳奇宮殿都恢弘壯闊地矗立在影迷眼前。
  • 《巴霍巴利王2:終結》印度史詩級神話傳說故事
    在多部印度社會現實主義力作掀起中國電影市場熱潮之時,由南印度重量級導演S·S·拉賈穆裡執導的史詩系列終章《巴霍巴利王由印度知名導演S·S·拉賈穆裡歷時5年、斥資25億盧比,實景搭建了雄偉宮殿與華麗布景拍攝製作而成,成為印度影史迄今製作成本最高的電影,打造出了印度影史上史無前例的裡程碑式奇幻大作。
  • 這部號稱「印度指環王」的電影終於來了!
    這部傳說中託萊塢巨製曾被打上「印度指環王」的稱號,引得大家熱議。IMDB評分8.8(基於51376位用戶的評分),影片在7月10日在印度上映,總片長159分鐘,目前累計票房已達673.8萬美元。最最重要的,《巴霍巴利王》的重點在於其史詩氣質,憑這一點來說,叫這部影片是「印度指環王」,一點沒差。《巴霍巴利王》特效製作解析影片一開場就是極具戲劇性的開頭,被迫害的王子巴霍巴利遭到追殺,後被高山瀑布下族人所救,成年之後力大無窮,因命運安排,在機緣巧合指引之下最終殺回馬亨德拉邦之都,同時也揭開了自己的身世之謎。
  • 《巴霍巴利王》:氣勢磅礴的印度神話史詩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或史詩,尤其是在文明古國的中國或印度,神話傳說常常會與歷史相結合,這也為當代的影視創作改編提供了不少的素材,如漫威高概念影片系列的
  • 看這部印度影史的票房冠軍電影,談中國電影與印度電影的差距
    文/追劇者們印度影史票房冠軍就是它!印度電影靠《巴霍巴利王2:終結》這部印度史詩大片徵服了全球!在今年(2018年)5月4日,在中國上映的《巴霍巴利王2:終結》這部電影是由帕拉巴斯、安努舒卡·謝蒂主演的奇幻冒險戰爭電影。
  • 印度史詩戰爭大片:《巴霍巴利王》必知的七件事
    【驚天票房】影片上部2015年7月10日在全球4000塊屏幕同步上映,上部首映當天僅印度境內票房收入就達6億盧比(約合900萬美元)。影片上部最終超過50億盧比(約合7480萬美元)的印度境內票房收入在所有印度電影中排名第一、超過60億盧比(約合9000萬美元)的全球票房收入在印度電影中排名第三。
  • 繼《巴霍巴利王》後,印度再推史詩大片,重現與阿富汗的恢弘戰役
    自《巴霍巴利王》系列獲得巨大商業成功後,印度電影這兩年都挺迷戀史詩大片,如《印度暴徒》、《帕德瑪瓦蒂王后》等等,層出不窮,但品質如何,真是見仁見智了。(反正我覺得不咋地) 如今,又有一部印度史詩大片要上映了哦,這就是——《帕尼帕特》!
  • 《巴霍巴利王2》——極其華麗的印度史詩娛樂大片
    近十幾年,印度的經濟都在快速發展中,最近更是超越中國,成為經濟增速最高的國家,人們的收入也在迅速提高中,在此大背景下,印度民眾開始渴望看到國產大片,所謂大片,自然就是大場面、大特效。作為目前史上最貴的印度電影,《巴霍巴利王2》顯然符合這一特質。片中一共有兩次大的戰爭場面,不論是毀壩洩洪式的保衛戰,還是鱗集箭雨中的攻城戰,都可謂是氣勢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