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刀郎風頭正火的時候突然退出了音樂界,《情人》、《戰友》、《披著羊皮的狼》、《黃玫瑰》、《西海情歌》等等餘溫尚在,搞得大眾一臉懵圈。即便是他退出的那幾年從新疆大漠到繁華都市,哪怕走街販卒,到處是刀郎那乾淨而豪曠的嗓音。
他不僅歌唱得很好,而且在作曲和填詞方面也是一流的。香港樂壇教父級歌手校長譚詠麟那首《披著羊皮的狼》便是出自刀郎之手,此曲一出就拿到了年度冠軍曲目「港臺十佳金曲」等多項榮譽。
百姓音樂與主流音樂之爭
隨著刀郎歌曲的流行,傳唱度也越來越高。甚至烏魯木齊的八樓也因刀郎而出名。然而2010年評選「十大影響力歌手」時,出現了意外。這是刀郎正式出道的第六個年頭。那英看著推薦名單上刀郎的名字,最後使用了一票否決權,那英表示刀郎的歌曲不具備審美感,上不了臺面。
那英也承認她們這些大牌歌手銷量確實不如刀郎,甚至說出了那句,「KTV裡唱刀郎歌曲的都是農民,刀郎除了銷量沒有一點可以入選的資格!」至此那英也看不起廣大農民而受到了廣大網民的批評。那英回應是欣賞不來刀郎的音樂風格,不是看不起農民。
一時間樂壇大腕紛紛站隊那英,甚至汪峰也力挺那英,「刀郎的歌是流行音樂的悲哀」。而高曉松說:「我可能會將刀郎的專輯直接丟進垃圾桶。」這些刺耳的話語刺激著刀郎的自信心,在全國巡迴演唱會後他拒絕了許多活動和採訪。至此刀郎選擇了退出!真是那英一言誤終生啊!
說說藝術
藝術是沒有邊界的,那些大牌兒評論刀郎的話我一點都不認同。音樂是沒有階層和邊界的,這就是為什麼有了京劇、快書、京韻大鼓還有民謠。每一類人都有唱自己歌曲的權利,沒有什麼高級不高級的。
要說古代很多詩歌都是花船上唱出來的,難道我們的歌曲只能愛來愛去嗎,藝術源自生活才對,哪怕唱刀郎歌曲的全是農民又能怎樣,農民藝術也是藝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也許就是主流音樂裡面脂粉氣太重,都市味道太濃才沒有了那絲絲的地氣和陽剛!
在他低調生活的歲月裡,外界的平息了很多。他還回到了新疆,繼續致力於寫作,仍在創作自己喜歡的民族音樂。他也逐漸能夠接受外界的各種聲音。刀郎說:「喜歡還是質疑都沒有關係,因為我們最終將被所有人遺忘。」
時隔多年,當再次看到刀郎重新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時,站在舞臺上的那個人十分平實,沒有標誌性的黑色棒球帽,也沒有頭髮。他穿著活躍的廣告襯衫,還捎帶著工牌。
舞臺下的少數觀眾可能會認為這是來現場的工作人員。但是當他開口時麥克風裡傳出嘶啞的聲音,所有人開始歡呼這就是「刀郎」!
說實話藝人如果離開觀眾的視野後再次火起來是十分困難的。人的一生也會有很多的質疑聲音,我們需要謹守本心。就像刀郎說的那樣,「不管什麼樂壇地位,最終可能都是音樂的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