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講刀郎。實在搞不明白,為何總有一眾所謂的明星要擠兌他?為什麼不能包容刀郎的歌,因為老百姓喜歡就錯了嗎?
那英,汪峰,楊昆,刀郎,你們幾個人的歌,讓我評論我還是喜歡刀郎的歌。他的歌聲裡面帶有那種自然的憂傷,滄桑感,是很受民眾的喜歡。你們為何要擠兌他?
我想對那英,楊坤,汪峰講一句,在貶低別人的時候,想沒想自己在老百姓心裡的位置,一切長久流傳於民間非常迎合百姓內心的音樂都是好音樂,你們的歌有音樂性審美標準嗎?那些聽起來氣不夠用,無病呻吟,甚至是瘋狂幹吼的音樂就有音樂性了嗎?
看到以前他們這樣說刀郎:刀郎的歌曲不算流行音樂,應該屬於鄉村田野民謠歌曲。唱他歌的人,大部分是農民工,行為技術含量不高,旋律簡單,所以廣大老百姓很容易學會,算是民間神曲吧!想拿出臺面比賽還是算了吧。
但是我想說,不畏將來,不念過往。人活到極致,一定是返璞歸真。他的歌雖然不是主流的「寵兒」,但它代表的是那些簡單、淳樸、歡快的從前,這不就夠了嗎?
刀郎與大衣哥來自民間,遭到一些那英是蔣大為式白眼,不出奇。因為底層的農民,固然爬上來,與自己同起同座,實在有點難以授受,蔣、那個當時拼盡關係`優越條件、擠身上來的。而刀郎與大衣哥、一個農民與流浪歌手`評大眾喜歡他們,就登上舞臺,讓老牌蔣與那、等…內心上真難以接受。
我不是音樂人,我不知道你們以那英為代表的那幫人口中所說的所謂的音樂,但是,我知道,勞動人民平民百姓能朗朗上口、隨意哼唱的就是音樂。那汪峰那首《春天裡》歌詞性質和刀郎的大多數歌詞還不是一樣,你評論人家不是音樂,那你的又算什麼。
著名歌手都說刀郎的歌不叫音樂,你們可知道?民眾喜歡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你們是專業的音樂人,可是你們的歌也有難聽的叫人接受不了的地方,大家喜歡刀郎是因為他唱到我們心裡了,既好聽又走心,哪能不叫人喜歡啊!不是你們自詡為專業歌手隨便噴幾句就能阻止的……請你們好好鑽研提高自己的水平吧,不是如何專業而是如何叫老百姓喜歡,懂了嗎?我的專業歌手們!
人有七情六慾,那英,楊坤,汪峰,他們的歌或許是豪華酒店的硬菜,那不在酒店聚餐的小井市民,就不能下個館子,點倆小菜,喝杯「散裝」聊以解憂麼?悲傷時聽聽唱唱刀郎的歌,可以發洩心中的不快。不是所有人必須在北京時,才會感嘆人生的無奈,在西海,在烏魯木齊,在大雪紛飛時,都可以。
刀郎創作歌曲就好比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一樣用心、真實,是真正的用生命在搞創作……所以深得人心,令人難忘……看總是猶如身臨其境,仿佛自己就是主人公一樣難熬,時常淚流滿面,聽刀郎的歌曲總是心靈震顫、催人淚下……同樣的心情。
劉歡的《從頭再來》促人上進。韓紅的《天路》美好的追求。刀郎《2002年的第一場雪》逆流而上。他們的歌聲是生活中的精神食糧!其它人只能叫做音樂愛好者罷了。
刀郎雖已退出江湖,江湖仍有他的傳說。音樂既然都可以無國界,那為什麼不能包容刀郎的曲風,老百姓喜歡的歌就有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