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辣辣究竟是怎麼火起來的?
其實,王辣辣本名王曼娜。只是,她的IP以及品牌形象如此之契合,以至於幾乎沒有人想起要問她的本名。
明明是1988年的妹子,她的言行舉止卻讓媒體紛紛給她貼上90後標籤:「腦洞很大」、「不老老實實讀書的孩子」、「不走尋常路線」、「自戀」、「敢折騰」、「點子多到不靠譜」……
2014年下半年,王辣辣去泰國旅遊,頑固的中國胃很快厭倦了泰國菜,強烈地想念一碗中國酸辣粉。她由此發現了酸辣粉單品在海外餐飲市場的空白,用「把中國酸辣粉開到全世界」的夢想感動朋友圈。從微信「附近的人」撩人搭訕到朋友圈眾籌,半年內,她在人生地不熟的清邁、曼谷、普吉島各開一家酸辣粉店。
之後,小宇宙爆發。王曼娜變成了「王辣辣」,一個代表著敢於衝破現實枷鎖、敢做夢敢行動、大膽潑辣而年輕的IP,逐漸在國內網紅圈、餐飲圈、網際網路圈、創投圈小有名氣。
王辣辣酸辣粉清邁店
五月初,王辣辣回到北京,龍虎之地。她要在北京開酸奶粉新店,目前正在籌備階段,首先要解決的是,要研發出一碗有說服力的酸辣粉。
開啟泰國項目之前,她連續兩個月三餐都吃酸辣粉,現在她又在北京到處吃粉。
深夜11點,她從酸辣粉研發廚房回到家,一刻不停歇,立即給紅餐網記者打來微信電話。話音未起,笑聲先來,末了又是一句「哈哈」,疲憊難掩,但爽爽辣辣。
很多人觀望,頂著「網紅」頭銜、能在泰國賣酸奶粉的王辣辣,如果回國會不會水土不服,又能做成什麼?她數次在臺上與觀眾撕B,仍舊語出火辣:「『網紅』是別人叫的,我要做企業家,有『辣IP』的企業家。」
怎麼個辣法?一碗王辣辣下肚,去TMD壓力、無奈、狗血,老子就是要過真正走心的日子。
王辣辣團隊即將推出的酸辣粉是藍色的,這讓人覺得與她在團隊裡的新職位——「首席想像官」有某些相通之處。這碗藍色的酸辣粉,加入了石蝶花、冬陰功等健康地道的泰國元素。王辣辣酸辣粉,在泰國做的是地道中國味,在中國又變成泰國味。
為了摘掉網紅的帽子,王辣辣刻意拒絕了許多網紅、創投主題的訪談邀請。既然要做有「辣」靈魂的企業家,她就應該專注打造「辣」飲食文化。於是,主動將目前發展勢頭非常好的基金公司「辣星系投資」全權交給合伙人打理。
有趣的是,她堅持不做網紅要做企業家,而她的天使基金卻主要投資網紅圈。
紅餐網記者了解到,她的專注也因其他項目的不順。比如,完全退出之前的「蘭小花牛肉麵項目」,是因為與合伙人價值觀分歧。暫停商業地產空間改造,是因為線下資源不足。
中泰結合酸辣粉的「雛形」
在從網紅到企業家的蛻變路上,王辣辣經常累得「要用手掰才能睜開眼睛,甚至走在街上突然情緒崩潰」。
她確實夠辣,一回來就扎進北京。但在帝都,餐飲界早已風起雲湧,不說西貝、人人湘、花家怡園等大咖品牌林立,每天一眼睜一眼閉,就不知道有多少餐廳開業或關門,要樹立「王辣辣酸辣粉」品牌,談何容易!
預計單店投入100萬,雖然她坦言「現在真的不缺錢」,但一入駐一級商圈就帶有天然的壓力, 「企業家責任感」包括「把酸辣粉帶到全世界」的夢想是詩歌與遠方,眼前更現實的是出品的打造、股東的利益分配、粉絲的期待、項目的生死。
美食遍地的北京,吃貨們的胃可並沒有泰國華人的胃寬容度那麼高。全新中泰結合的酸辣粉雖然整體雛形已經出來了,但還沒到內測階段,也不知道市場反應如何。為了把口味調配到最佳,她仍然活在天上,在重慶、成都、北京、泰國等地來回飛行,一下飛機就要吐。
另外,王辣辣的IP是否已經強大到讓吃貨持續接受70元吃一碗的酸辣粉和小食,尚難定論。
北京首店預計8月份開業,只剩下3個月的時間。這將是王辣辣摘掉網紅帽子、以企業家身份的首次亮相。她已經開足辣勁兒,但看起來,北京項目進展絲毫不比泰國項目容易。
她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在更快的節奏、更激烈的競爭裡,她一改對泰國團隊的「放養式」管理,要求北京團隊的執行力和創造力更強、更辣。
對於酸辣粉的全球計劃,她透露,「我們可能會打磨出一個連鎖體系,在有條件的時候,在澳洲和歐美,在世界各地有地標建築的地方,都開上一家王辣辣酸辣粉店。」但這只是個「計劃」、一個「可能」,到底要怎麼玩呢?
「我知道,當我決心要做一件事兒,總會有更好玩的辦法。」王辣辣說。
王辣辣在普吉島店裝修刷牆照,被廣泛質疑系炒作
一個曾經朋友圈不足百人的王曼娜變成「IP王辣辣」,這一切都來自粉絲的力量。
她坦言,她有50個粉絲群,幾乎全是自發組織的,活躍度不一,粉絲數量不詳,也並沒有刻意組織太多活躍社群的線下活動。
紅餐網記者委婉質疑這樣一份不漂亮的粉絲報告,任何一個意見領袖,都不可能不注重粉絲數量和粘性。她打斷了:「我不是網紅,我沒有粉絲,所以我不在乎掉粉。我只有小夥伴。」
「我只不過一直都是一個人向前奔跑。跑著跑著,有的人跟上來要陪我一起跑。跑著跑著,也有人不願意跟著一起跑了,然後又有新的人一起跑了。我希望和那些陪我跑到最後的小夥伴,一起打天下,一起走天涯。」王辣辣有點動情。
媒體說王辣辣很diao。她說:「我確實挺diao,經常一上臺,就得撕。」比如,她很早就說未來的餐飲業甚至各行各業,一定是和個人IP捆綁在一起。臺下不信,於是她就開撕。
她所理解的IP是,你不需要刻意討人喜歡,只要往那兒一站,堅持做自己,你就能散發能量,就會有人支持你。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支持你。
那些從未見過她的小夥伴,給她寄來王辣辣抱枕,她跟他們的對話會被截屏保存,她還沒回國,國內的粉絲群已經開始自發在做很多事情,深夜一條動態總會得到贊,即便她幾乎從來不回復。
有人質疑,王辣辣酸辣粉只是炒作。她笑稱:「如果只是炒作,現在一定不只三家店,王辣辣也不是現在的王辣辣。」
紅餐記者提及同是90後的伏牛堂張天一也是玩社群殺入餐飲界的,其初期就迅速吸粉20萬。她冷靜地回覆:「我太知道應該如何得到20萬、500萬粉絲。我要的是真正有相同價值觀的人。」
王辣辣從小成績不好,但有一種天生的磁場,很容易成為小夥伴堆裡的焦點。到現在,如果在10人以上、不是以她為中心的場合,她會非常不自在,對應的方式就是沉默。而在幾千人的禮堂,只要給她一支麥克風,一束追光,她就能hold住全場。
王辣辣團隊
去泰國開店之前,她的夢想是當戰地記者。可現在她發現,網際網路+酸辣粉女王,讓她最大限度地釋放自己。究竟想要開多少店?這個問題意義不大。因為,她想要的是,酸辣粉=王辣辣=Wang Lala。
也就是說,在中文世界裡,酸辣粉=王辣辣;在英文世界裡,酸辣粉=Wang Lala。
媒體說她「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卻偏偏要靠才華。」她在電話裡撒嬌半秒鐘說「如果再瘦一點的話,我覺得我顏值高於才華。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