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化妝師,一個非常夢幻的職業。它在國內幾乎是沒有相關專業培訓的,大多都由電影化妝師直接帶過。但在美國,作為一個職業的細分,培訓非常完善。其成就感來源於影片的成功,比如電影《阿凡達》。
《Face off 特效化妝師大對決》比賽秀,通過展現了特效化妝的魅力以及這份職業的特殊性,揭秘了特效化妝師的職場五力。
特效化妝師職場五力
特效化妝師的職業非常全能,只要是影片場景需要,特效化妝師就都能做出來:小到人物的傷口,大到異形生物。只要是圍繞生物,沒有特效化妝師不能做的。也因此我一直認為特效化妝師一定有著非常好的繪畫功底,否則怎麼能做出符合導演期望的造型呢?
然而看過Face off後,我發現我的認識是錯誤的。特效化妝師不一定要有非常好的繪畫功底,但卻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暴走的想像力、超強的理解力、強壓下的學習力、迅速的執行力。
觀察力與想像力
繪畫能力和動手能力分處於兩個維度,兩者皆有那是高素質,缺一者略有遺憾,兩個都沒有那就更需努力。所以在各季選手中,總是能發現畫草圖一個鬼樣,做造型驚為天人的選手。可見基礎差不是問題,關鍵的素質就是觀察力、想像力。
觀察力與想像力更容易在命題創作上凸顯。比賽秀中,總會遇見命題創作:給定一些動物,從動物身上汲取元素,與人物結合創造一個完整的混合生物。看到這些生物,特效化妝師通常會經過以下這些思考:
創作的人物有什麼背景故事?他/她的個性如何?動物身上哪些元素適合人物?什麼風格體現人物?用什麼材料表現風格特質?
上面兩圖,就是分別是最佳與最差的作品。可見光有觀察力、想像力尚不足以讓最終成品體現效果,還要依靠其他職場力的輔助。
理解力
導演描述理想的造型往往只是幾句話,特效化妝師卻需要提供一套完整的造型,光是提供一個平面圖,未必能讓導演滿意,畢竟貨不對板是個災難,見到實物才更有說服力。如何將導演的想像變為現實?需要從導演的隻字片語中領會核心要素。如何將導演的想像與自己的想像結合,讓雙方滿意?在導演的片語上添加元素,依據劇本豐富角色背景故事,最終組成出一個契合的角色造型。這些就靠特效化妝師的理解力。
同樣一個作品要求,卻有迥異的呈現,這就是理解力的差異。第五季第七集的基礎賽便是創作自己的黑暗女王,體現她的驚悚、酷炫前衛。最終選手的作品風格差別很大。
學習力
如何在快節奏的片場迅速做出令人滿意的成品?如何處理突發事件?一個人的迅捷反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強壓下是否能快速學習吸取經驗。
在化妝師合作的時候,相互學習,在評委到現場指導時聽取意見,都是對自己技藝提高的途徑。學習到經驗後,又立即運用到實戰中,現場檢驗,不斷獲得反饋改進,無怪乎有的選手一個賽季結束後有著長足的進步——從第一集到最後一集,有著肉眼可見的飛速發展。
執行力
執行力意味著合理的時間安排與行動力。特效化妝師的行動力自不必說,他們的痛點都在時間管理。
有比賽就有時間限制,一個好的規劃者能高效掌控時間,一個沒有秩序感的人只能在混亂中手忙腳亂。
每周比賽分兩場,第一場基礎賽決定誰將有淘汰豁免權,第二場晉級賽決定誰將被淘汰。基礎賽往往只有短短兩小時,作品要求也比較簡單,只需要表現規定的某種角色特徵或考驗某種化妝技巧。晉級賽則有三天,需要每組選手最終呈現高完成度的作品——頭飾、臉型、假體、服裝、道具、上色。
有的選手在基礎賽就手忙腳亂,但能在晉級賽中發現問題儘量克服。有的選手基礎賽中遊刃有餘,在晉級賽上過於追求完美而導致作品完成度打折扣。當然也有選手基礎賽、晉級賽把控時間精準,甚至有餘量做進一步的調整完善。
結語
職場五力,不僅是特效化妝師需要的素養,同樣是職場人士的必備條件。職場中如何領會上司交待的任務,獲得青睞?如何迅速在新項目中抓住關鍵?如何解決突發狀況?如何提成一個新的提案給老闆?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中做出成績?你看,觀察力、想像力、理解力、學習力、執行力一樣也不少。
當然職場五力不是一日養成。這場真人秀只是拋磚引玉,真正如何培養職場五力,需要先了解自己缺什麼,再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去補足,形成一個成長的循環路徑。
【文/雲玖弋】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
【聲明:玖弋閣 已加入「維權騎士」版權保護計劃】
.......................................
玖弋閣,分享自我成長心得,與您一同在世界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