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高的人,要懂得「拐個彎」和別人聊天,分享三個說話技巧

2021-01-09 劉小播

今天為你解讀的書是《所謂情商高 就是會說話》,如何領略說話的精髓,成為一個會說話的人,很快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在家裡打掃衛生的時候,如果你想要家人幫你一下,你可能會這樣說「那誰誰,去把垃圾扔了。」可結果呢?那就得看對方當時的心情了。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我現在也很累」,或是「我正在看電視呢。」甚至可能得到一頓爭吵。

在這種時候,你不妨試試這樣說:「那誰誰,扔垃圾和打掃浴室,你選哪個?」這樣一說,對方就會從中選擇一種,而一般人自然會選擇更輕鬆的扔垃圾。

同樣是提出幫忙的請求,第二種措辭就更容易讓對方接受並從中選擇。這就是說話措辭的魅力。很多人認為,措辭是「與生俱來的天賦」,是有「天生的語感」的人的特殊本領,根本沒法輕易掌握。其實不然,本書作者佐佐木圭一則認為:說話的措辭,就像做菜,是有譜可循的,只要掌握了菜譜,任何人都可能做出美味佳餚。人際溝通中怎樣措辭?怎樣把握說話的場合和時機?如何運用語言措辭的技巧使自己成為說話高手?這正是今天要告訴你的內容。

這本書的作者:佐佐木圭一,他被譽為日本頂級溝通專家,是日本得獎最多的歌詞創作才子、廣告鬼才,文案寫作大師,也是首位獲得美國廣告大獎「金鉛筆獎」的日本人。他被視為亞洲最成功的廣告策劃人,前後共獲得日本國內外51項大獎。這樣的佐佐木圭一,曾是個不擅長表達的人,一說話就會臉紅脖子粗,邏輯混亂。大學畢業後被分到廣告公司工作,甚至完不成每天的文案撰寫任務。面對公司不再給他安排工作,在大家的「沒有人對你抱有期待。」的境況之下,佐佐木圭一開始一邊看電影、閱讀小說和名言集,一邊把喜歡的句子抄記下來。直到有一天突然發現了「語言的法則」,用佐佐木圭一自己的話說,就是在掌握了「語言的法則」之後,人生一下子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好了,介紹完這本書的基本情況和作者概況,那麼下面我就為你詳細講述書中的內容。

人的行為意願,會受到措辭的影響。就像前面所舉的例子中的主人公之所以能成功,並不是因為她本身多麼能說會道。事實上,她只是懂得了措辭的技巧而已。當被問到「A和B選哪個」的時候,一般人都會從中選擇一種,關鍵在於,事先準備好兩個選項A和B。無論對方選哪一個,自己都能達到目的。很多時候,我們說話喜歡憑著自己的「感覺」想到什麼說什麼,作者認為,我們的「感覺」在很多情況下並不能為自己的措辭加分。說話不只是一種「感覺」,還是一門「技術」!就像烹飪有食譜一樣,說話也有它的「秘方」。

本書作為《別讓成功卡在說話上》一書的後續作品,書中的結構經過精心設計,既使沒有讀過前作,也並不妨礙理解。本書作為日本深受歡迎的人際溝通課程,世界知名企業員工指定培訓教材。書中不僅列出了大量一舉變逆境為順境的實踐故事,使讀者可以一邊閱讀,一邊假想體驗,而且記錄了很多要點,以便讀者能在實際生活中輕鬆運用。如果你想不走彎路,以最短的時間掌握說話技巧,和任何人都聊得來,那這本書就是你當下最需要的一本「秘籍」。

本書主要講述了三個部分內容:

第一個重點是:把「No」變成「Yes」的三個步驟第二個重點是:把「No」變成「Yes」的7個突破口第三個重點是:創造「警句」的5個技巧

第一個重點內容:把「No」變成「Yes」的三個步驟

我們平時的遣詞用句大多依賴自己的語感,想到什麼說什麼,或是直接陳述事實。比如,約會當天,突然接到要加班的通知,你會如何向對方說明?

拿起電話直接跟對方說:「對不起,我突然接到加班通知。今天的約會只能取消了。」雖然是突然被通知加班,雖然取消約會是出於迫不得已。可是作為被通知的一方,在聽到你的電話後會不會在失望之餘,產生這樣的感覺:「看來對方並不重視我......」

如此一來,原本高興激動的心情,就會被陰雲籠罩。究竟是哪裡有錯呢?是突然加派工作的主管有錯嗎?也許吧。但更關鍵的問題在於,這樣的「措辭」叫人絲毫感受不到被重視。

如果你換一種措辭來說呢?

「對不起,我突然接到加班通知,沒辦法赴約了,但我更想見你了。」只是換了一種措辭,對方的心情立刻就會變得不一樣。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原因是:通過「更想見你了」,表達了愛意。第二個原因是:通過這樣的表達,使本來很簡單的「取消約會」變成了「加深二人感情的障礙」。只不過將措辭稍稍改變,就能收穫到完全不同的結果。

與意中人交談、工作中的簡報、家人的日常生活、就業面試等等,越是人生中的重要時刻,措辭對結果的影響越大。同樣一句話,用高明的措辭說出來,就很可能使對方的回答從「No」變成「Yes」。

那麼,如何使用高明的措辭把得到「Yes」的回答的可能性提高呢?作者認為措辭是有譜可循的。只要知道了「措辭菜譜」,任何人都能完成高明的措辭。越是有能力的人,越能在無意識中使用「措辭菜譜」。

接下來,讓我們一探作者的「措辭菜譜」:把「No」的回答變成「Yes」的三個步驟。

一般來說,人都容易不假思索地把腦中的想法直接說出來。然而,這樣不僅常常事與願違,而且很容易招致反感。

直接說出請求,對方會作何反應?如果對方回答「Yes」的可能性很大,當然可以直接說。如果對方回答「No」的可能性很大,就不能直接說了。此時,你需要忍住脫口而出的話,揣摩對方的心理,並根據其平日的表現,猜測對方會對你的請求作何想法,再考慮符合對方利益的措辭。讓「對方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趨於一致,這樣提出的想法和請求,對方就會很容易接受,也更容易給你一個「Yes」的回答,而不是直接拒絕的「No」。

當你暫時忘記自己的請求,揣測對方的喜惡、性格等因素時,就是在將「No」變成「Yes」的過程。這就是「措辭菜譜」的核心:揣摩對方的心理,考慮符合對方利益的措辭。

說到這裡,聰明的你應該已經知道了把「No」的回答變成「Yes」的三個步驟:

步驟1:不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步驟2:揣摩對方的心理;步驟3:考慮符合對方利益的措辭。

現在,讓我們利用這三個步驟來進行一個小演練:試著讓吃膩了柑橘的家人繼續吃柑橘。

「不能光吃柑橘,不想吃了。」這應該就是家人的想法。

想要讓家人繼續吃柑橘,是我的想法。參照步驟1不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此時,我不能直接提出讓家人「繼續吃柑橘」的請求。

接下來看步驟2揣摩對方的心理。試著去揣測家人的喜惡。例如:吃柑橘的好處有「可以預防感冒」,「可以補充維生素C,還能清新口氣」,家人不希望感冒,也喜歡口氣清新,那麼這些吃柑橘的好處,他們應該很樂意接受。

最後參照步驟3考慮符合對方利益的措辭。「多吃柑橘就不會感冒了,既能補充維生素C,還能清新口氣呢。」這樣的措辭即符合對方的利益,也能達到自己「希望家人繼續吃柑橘」的目的。家人在聽完你這樣的措辭話語後,也會變得樂意吃柑橘。

掌握措辭的技巧,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增加與優質措辭接觸的次數,才能真正掌握措辭的方法。好比做菜,剛開始記菜譜時只能邊看邊做,但做過幾次以後,記憶就會沉澱在手上,這時就算邊打電話邊做菜也沒問題。

第二個要點:把「No」變成「Yes」的7個突破口

前面講到,「措辭菜譜」的三個步驟,不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揣摩對方的心理、考慮符合對方利益的措辭。掌握了這三個步驟,並切實運用到生活中去,就能夠大大提高「Yes」的可能性。

那麼,在揣摩對方心理後,如何找到符合對方利益的突破口呢?作者在這裡提出了7個方法。分別是「投其所好」、「儆其所惡」、「選擇的自由」、「感謝」、「被認可欲」、「非你不可」、「團隊化」。在這裡,我挑選了平時生活中最常用到的4個技巧和大家一 一分享。

突破口1:投其所好

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管用的一個措辭突破口。

如果你在商場看中一款襯衫,店員卻告知「抱歉,這種襯衫只剩這一件了。」你會怎麼想?

可能會一下子產生「會不會是別人挑剩下的」 「恐怕有很多人試穿過」的印象。如果店員換一種說法,例如:「這種襯衫賣的特別快,這是最後一件了。」

你又會怎麼想?大概心裡就會盤算著「要是流行,我也想買」 甚至有「最後一件了,不買就沒了」的緊迫感。這樣的措辭就是成功利用了「投其所好」的突破口。如此一來,拿著襯衫去收銀臺結帳的人也會變多。傳達同樣的內容,如果使用不同的措辭,對方的接受方式和行為就會發生變化。

店員的目的是「希望顧客消費」,但不能直接說出來,而是在揣摩了顧客的心理後,採用「投其所好」的措辭。

以「投其所好」的形式提出請求,對方一般都會樂意接受。只要意識到這個突破口,就能讓對方高興地聽取自己的請求。可以說,利用「投其所好」,既能獲得對方的好感,又能實現自己的期望。

突破口2:儆其所惡

這個措辭突破口能形成強大的強制力,在揣摩對方心理後,將對方最不願見到的結果傳遞給對方以強制對方的行為。傳達出這樣的信息就是「儆其所惡」,這對難以說服的人有一定效果。

餐廳裡有幾個跑來跑去的孩子,服務員走過去提醒正在閒聊的家長:「為了避免打擾其他客人,可否請你們讓孩子坐在座位上?」

這句話說完,家長們只是向服務員瞥了一眼,然後就若無其事地繼續談論自己的話題,並沒有起身管孩子的意思。

店長注意到店裡的吵鬧,從後廚走了出來。聽服務員講完情況後,走到家長們面前對正在討論的家長說道:「剛做好的菜很燙,如果端出來的時候被撞撒了,會給孩子造成很嚴重的燙傷。可否請你們讓孩子回到座位上?」

家長們先是面面相覷,隨後不是喊孩子回到座位上,就是自己起身去接孩子。

家長們就算不在乎孩子會打擾到其他客人,也不希望孩子被燙傷。這就是「儆其所惡」的措辭突破口。

「儆其所惡」的措辭給人傳達「因為有這樣的壞處,所以不要這樣做。」的信息。有時會顯得帶有強迫性。需要注意選擇使用場合,並避免連續使用。這是措辭的最終手段。

突破口3:選擇的自由

這個措辭的關鍵在於,要給出兩個合適的選項,既能夠引導對方,同時又不會留下被迫感,無論對方選擇哪個,自己都能達到目的。

比如,在餐廳剛吃完飯的客人,聽到侍者問:「要不要來份甜點?」此時,如果喜歡甜食的人,可能就會叫一份甜點,但不是特別喜歡甜食的人,大概就不會叫。

如果侍者這樣問:「甜點有芒果布丁和抹茶冰激凌,您要哪種?」有些人就會不假思索地做出選擇,比如「要哪種呢...芒果布丁!」面對兩個乃至更多的選項,一般人都會下意識地從中做出選擇。這就是餐廳通過給顧客「選擇的自由」收穫的銷售額。

歸根結底,這種「選擇的自由」是由對方決定如何選擇,所以對方能產生「自主選擇」的意識,被迫的感覺就會減少。也就更容易回應你給出的問題。

突破口4:感謝

在生活中,不難發現,有時候僅憑一句「謝謝」,就能拉近自己與對方的距離,使對方很難說出「No」

這個措辭就是利用了這一點,當提出請求後,趁對方還沒有做出任何思考和決定的時候,就說出「謝謝」,人就會在一瞬間隱約產生信賴關係,所以不好意思拒絕。這種情況也可以用心理學上的「互惠式好感」來解釋,即「一個人接收到好意,就會產生向對方回報以好意的心理」。

記住了這些措辭突破口,在遇到問題時,不妨利用掌握的「措辭菜譜」試一試,看看當你改變了自己的措辭後,會不會收穫不一樣的效果。

比如,你想邀請意中人一起吃飯,但對方好像經常受到邀請,所以你一直不敢開口。怎樣說才能成功呢?

男女開始親密交往的第一步,就是一起吃飯,但邀請的時候應該怎麼說,真的很難。

「一起吃頓飯吧?」這樣的單刀直入,得到「No」的可能性就會非常大。不如使用「措辭菜譜」,來提高「Yes」的可能性。下面我們來想一想。

步驟1:不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步驟2:揣摩對方的心理。

例如,假設對方的情況是:「經常受到邀請。」 「喜歡美食。」 「想去平時去不了的地方。」

在此基礎上,確定步驟3:考慮符合對方利益的措辭。

如果利用7個突破口來思考邀請詞。你會選擇哪個突破口進行分析邀請呢?

運用投其所好的措辭:某某餐廳開業了,現在客人還不太多,要不要一起去嘗嘗?

或者是投其所好加上自由選擇:某某餐廳和某某餐廳,你想去哪裡一起吃個飯?

既然是邀請喜歡美食,又經常受到邀請的人,那麼在餐廳的選擇上就要花一番心思了,新開的餐廳吸引力會大一些,常去的就不能作為備選,因為受邀方「想去平時去不了的地方」。在發出邀請時,首先充分考慮對方的情況,然後找出符合對方喜好的地點,最後運用合適的突破口擬定好你的邀請措辭。這樣發出的邀請,雖然不能保證百分之百得到「Yes」的答覆,但比起「下次一起吃飯吧!」這樣的措辭,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人總是容易下意識地直接說出「心裡所想」,但往往並不能成功。如果是重要的請求,在「揣摩對方的心理」之後再說出來,就能夠有效提高「Yes」的答覆。

最後一個重點:創造「警句」的5個技巧

措辭和做菜一樣。珍味佳餚並不是魔法憑空變出來的,而是按各自的菜譜做出來的。只要有了菜譜,就算達不到專業大廚的水準,也能做出家庭大廚的味道。如此一來,就能比以前的水準更上一層樓。哪怕是做炒飯,只要知道把配料「細細切成和飯粒一般大小」,就能做出與配料的鮮味相協調且口感好的炒飯。同樣的食材,只是切碎的方式不同,味道就會發生變化。

我們平時看書、看電影,都能見到震撼心靈的語句。作者認為,能打動人心的人,必然擁有「警句」。只要懂得方法,再加以練習,任何人都能創造出名言警句。

作者為我們列出了創造「警句」的5個技巧,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是哪5個技巧。

技巧1:「驚奇法」,它是一個瞬間可完成的「菜譜」。

人都喜歡驚奇,同樣的內容,在吃驚時能給人留下更強烈的印象。比如生日會,普通的生日會儘管也很開心,但如果秘密舉辦,當壽星毫無準備地打開門,看到大家都在等待自己的時候,心裡的感動肯定會提升好幾級。而實際上,生日會本身的內容是完全一樣的,一樣的蛋糕、一樣的人,真正打動人心的正是那份驚喜。語句也一樣。加入吃驚時脫口而出的話,就能吸引別人關注。

驚奇法的「措辭菜譜」,分為兩個步驟,首先是「確定想傳達的內容」,然後是「加入適當的驚奇詞」。

所謂的「驚奇詞」,是指驚奇法所使用的表示驚訝的詞。例如:哇、啊、嚇一跳、對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驚訝方式,你也可以使用自己驚訝時常用的擬聲詞。

驚奇法最基本的應用,就是在句尾加上驚嘆號。就算沒什麼特別的語句,一旦加上驚嘆號,給人的感覺也會幡然改變。此外,還可以利用諸如「啊!」「瞧!」「真的!」等表示驚訝的詞當開頭,讓原本平凡無奇的語句變得動人心弦。驚奇法的運用旨在透過驚奇,引起別的關注,從而創造出情緒上的深刻渲染力。

技巧2:「反差法」

也就是把想要傳達的內容,與「反義詞」放在一起,就能形成令人印象深刻的信息。值得一說的是,這個「措辭菜譜」是作者發現「語言有法則」的契機,也是作者寫上一本書《別讓成功卡在說話上》的原因之一。

有些不擅長做飯的主婦,偷偷學習著名餐廳的菜譜,做出一桌好菜,令家人大吃一驚。利用這個「措辭菜譜」,我們也能在語言上做到同樣的事。

《美女與野獸》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王子被人施加魔法變成野獸的模樣後尋找真愛的歷程。這本是一則法國民間故事,被迪士尼公司拍成動畫片後,頓時風靡全世界。標題中加入「美女」和「野獸」這兩個反差明顯的詞,形成了極大的衝擊力。

再如我們常說的:「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還要加倍奉還!」等等,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經典話語,作者表示,這些佳句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來自於句子前後之間的反差,凸顯出想要被強調的重點,使得原本平直的敘述,產生情感上的高低起伏。

這就是提高語句情緒感染力最好用的做法「反差法」。作者認為,只要將反義詞組合使用,任何人都能創造出警句。心理學上有一個與這種反差法相似的法則,稱為「得失效應」,該法則在人際交流方面的解釋是:「最初的評價是消極的,但在不經意間看到積極的一面,評價就會猛然漲高。」

就如我們上學時,一直都是循規蹈矩的「好學生」並不一定能得到老師的特別關注。倒是那些一開始調皮搗蛋的「壞學生」在有了一點點進步變得遵守規矩時,就會被老師特別關注和表揚。從「調皮搗蛋」到「遵守規矩」,老師看到了這些學生的反差,看到了積極的一面,所以會大加讚揚,高度關注。

反差法的「措辭菜譜」,非常簡單,只要在想要強調的主題前,放上意義相反的詞語即可,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步驟來練習:

步驟1:先確定最像傳達的內容

步驟2:思考與之相反的詞,放在前半句

步驟3:在兩者之間自由加入其他詞,使前後句連接起來,如此,就完成了!

比起輕鬆的戀愛,困難重重的戀愛更富有激情。

比起只放砂糖的豆餡兒,同時加入鹽的豆餡兒吃起來更甜。

語言也能應用相同的原理,這就是「反差法」的措辭運用。

創造「警句」的技巧,除了以上我們分享的「驚奇法」與「反差法」,還有其他幾種方法,比如令人臉上發燒、難為情的、暴露自我的「赤裸裸法」;令人記憶深刻的「重複法」和吸引注意力的「高潮法」。這裡就不一一展開了。

在本書的最後,作者首次公開了3個新技巧,在語句中加入「數字」增強說服力的「數字法」;可用「潮流發明器」來形容的、創造流行語的「合體法」,以及商店貨架上最常用的、製造購買動機的「頂點法」。

比如,發明大王託馬斯·愛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努力」,這是每個人在學生時代聽到最多的一句話,也是很多人用來自勉的一句話,更是老師和家長們最愛說的一句話。這句話之所以被大家如此認可,裡面的兩組數字佔了很大的功勞。醒目的對比,更容易使大腦迅速做出反應,而且,數字還有助於提高理解度。這就是最典型的「數字法」的運用。

再比如,你要表揚孩子今天幫忙做家務,你會怎麼措辭?「孩子,謝謝你今天幫忙做家務。」雖然,這句話也能傳達出你的表揚和感謝,但是,總感覺缺少了打動人心的地方。我們不妨利用剛學到的技巧進行表揚:「哇!寶貝做家務也是棒棒的,感謝寶貝的幫助媽媽才能早早將這件事做好。」或者「寶貝真是一個好幫手,本來需要忙一天的事情,竟然只用了半天就完成了,寶貝,太謝謝你啦!」只是加入了一定的措辭,不僅傳達了感謝,還含有了肯定,孩子聽了除了高興,對幫忙做家務也會有更積極的心態。

這些「措辭菜譜」對在我們生活中處處能用到,不僅實用,效果也是立竿見影。只要按照「菜譜」去做,任何人都能輕鬆達到專業水準。

好了,說到這裡,我們今天聊的內容就差不多了,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今天我們所說的要點。

首先,我們講到了,把「No」變成「Yes」的三個步驟,

運用好這三個步驟,只需要記住:在你想要提出想法或請求時,暫時忘記自己的請求,去揣測對方的喜惡、性格等因素,並根據其平日的表現,猜測對方會對你的請求作何想法,再考慮符合對方利益的措辭。這樣提出的想法和請求,對方就會很容易接受,也更容易給你一個「Yes」的回答。

其次,我們講到了,把「No」變成「Yes」的7個突破口。我們重點了解了「投其所好」、「儆其所惡」、「選擇的自由」、「感謝」四個突破口的實際應用。人總是容易下意識地直接說出「心裡所想」,但往往並不能成功。如果是重要的請求,請在「揣摩對方的心理」並找到有效的突破口之後說出來,就能夠有效提高「Yes」的答覆。

最後,我們講到了,創造「警句」的5個技巧。「驚奇法」「反差法」是我們重點分享的警句技巧。驚奇法的運用旨在透過驚奇,引起別的關注,從而創造出情緒上的深刻渲染力。提高語句情緒感染力最好用的做法是「反差法」等等。

掌握以上三個方面,從做菜的角度來說,你已經了解並掌握了專業大廚的親傳菜譜,現在只需動手反覆練習,就能做出美味佳餚。再好的方法不去練習和使用,也是枉然,作者佐佐木圭一自從掌握了「措辭菜譜」以後,人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次輪到你來體驗一番了。

相關焦點

  • 高情商的人,都懂得「拐個彎」跟別人說話,分享聊天技巧
    是會說話懂溝通?或是機智幽默受別人歡迎?還是善於察言觀色在與人交往中遊刃有餘?情商的高低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在說話上。不會說話的人無法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如何成為一個會說話的人,做一個會說話的人就越來越重要了!所以我推薦你看這套書,可以快速提高你的說話技巧,讓你在社會和工作學習中得心應手, 如魚得水,左右逢源,事業有成,學業成功!
  • 7個情商高的人聊天示例,實用的高情商幽默說話技巧
    情商高的人思維靈活,很會察言觀色,懂得幽默說話,人際關係自然不會差。
  • 說話多拐個彎,你喜歡嗎?
    這篇文章,可能會讓你少惹三五個人心煩。有一回有兩個同事爭論,一個說說話直點好,一個說彎點好。兩人各不相讓,半天也沒分個勝負。要我說,直和彎就像刀和叉兩個工具,切肉就用刀,送嘴裡要用叉,各有各的功能。不過我發現,習慣說話直接的人看不上拐彎抹角的。他們認為,一兩句就講完的事,非鋪墊一堆繞著說,虛不虛偽,累不累呀。
  • 怎麼快速提高情商,聊天說話技巧
    「槓精」常犯的毛病就是,自以為有見解,自以為有口才,喜歡與人辯論,把別人駁得臉紅一陣白一陣、甚至啞口無言,他自己則大呼痛快。怎麼快速提高情商,聊天說話技巧班傑明·富蘭克林說:「爭辯和反駁或許會帶來暫時的勝利,但你永遠無法通過這表面上的勝利贏得對方的尊敬。」因此,言語勝人的行為,一般不會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勝利。
  • 情商高的人,都會用這3個說話技巧,難怪人緣越來越好
    文|夢倩每個人都希望擁有好人緣,然而很多人都不會好好說話。其實表達同樣的想法,用不同的說話方式,能起到截然不同的效果。《所謂情商高,就是會說話》是一本教你如何提高說話水平的書,分享了很多實用的說話技巧。如果你能領悟其中的精髓,就能快速提高自己的說話水平,從而讓自己的人緣越來越好。
  • 情商越高的人,和別人微信聊天就有以下3個特徵,看看你有沒有
    情商越高的人,和別人微信聊天就有以下3個特徵,看看你有沒有在現在這個信息網際網路的時代,我們很多人都在社交聊天軟體上和別人聊天。特別是現在我們大家都離不開的微信這個軟體。相信很多人每天使用微信的頻率都很高,因為有了它,我們能和不分國家不地區的人一起交流。
  • 「為啥我一說話就冷場?」這三個星座智商高,情商低,最需要改變
    人生在世,獨自行走江湖,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有難處時大家都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伸出援手,所以良好的人際關係非常重要,而好人緣的前提,就是情商一定要足夠高。畢竟就算再強大的人,也是需要朋友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十二星座中雖然智商很高,但是情商卻很低的三個星座。他們內心很羨慕那些跟任何人都聊得來的人,因為輪到自己,往往一說話,就冷場,遇見意見不合的時候,也很難做到心平氣和去說服別人,那麼他們該如何改變,完美蛻變成更好的自己呢?讓我們共同分析一下!
  • 高情商的十個萬能聊天小技巧,教你輕鬆應對各種朋友圈,值得收藏
    三、隨機應變,給別人找臺階下:林志玲和梁朝偉拍《赤壁》後,記者採訪時問了個尖銳問題:「你是否介意與梁朝偉的身高不相稱?」林志玲:「我覺得身高我是沒有辦法克服的,但是我和梁朝偉演戲也沒必要給他小板凳。在我心裡,男人的風度遠勝於高度。」
  • 要拐幾個彎,愛才會來?
    他的背影,他的笑容,他的筆跡,他的籃球……但往往因為不能分心,擔心拒絕,一瞬間找出一百萬個理由或藉口,便只是默默關注,暗暗祈禱,靜靜等待。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最終發現,偶像劇都是騙人的。沒才沒貌沒勇氣的普通人,沒有資格擁有偉大的愛情。嘆一口氣,艱難地讓他離開自己的世界,拐個彎,終於來到戀愛自由的大學。
  • 情商高的人,都懂得看破不說破
    很多人認為,情商高就是會說話,可是葛優寥寥幾句話,樸實無華,卻讓他成為圈內公認的高情商之人。謙虛低調的背後,其實是懂得看破不說破。那些高談闊論,他果真沒聽過嗎?絕對不是。大多時候,他聽了開頭,應該就知道對方下一句話要說什麼,但是他從不抖機靈,會為對方保留那份「見多識廣」的小得意。所謂情商高,從來不是會說話這麼簡單,而是懂得在什麼時候閉嘴,把自己看穿的那部分放在肚子裡,保全別人的面子。
  • 20個厚黑說話技巧!(行走社會必備)
    以下就分享行走社會、精明人必備的20個厚黑說話技巧,來學習下吧。 一、謙虛的陳述問題,避免觸犯別人。驕傲的人是不受歡迎的,吹噓自己的人更會令人生厭。 二、用好「我」字。不要太突出「我」,也不要太淡化「我」,突出了「我」會給自己掌嘴,淡化了「我」會給自己製造障礙。 三、讚美是天下最動聽的寓言。
  • 學會這些說話技巧,提高情商,自然就會受到大家的歡迎
    人的一生註定會遇到兩個人,一個驚豔了時光,一個溫柔了歲月!大家好我是百家號原創作者風起雲湧情感,每天給大家帶來一段情感箴言,歡迎關注分享學會這些說話技巧,提高情商,自然就會受到大家的歡迎。人們總是說每個人都有雙商,其中一個就是情商,其實很多智商高的人都不見得在情商方面也很出色。情商這個東西體現在一個人平時的說話以及辦事方面,有高情商的人會讓你覺得和他在一起讓他辦任何事情你都覺得放心,而且在與高情商的這一類人說話溝通的時候會覺得非常的流暢,聊得非常舒心。所以今天就要給大家一起分享幾個說話方面的技巧,來提高大家的情商。
  • 和男朋友情商高的聊天語句900句 甜炸啦!
    情商高的聊天語句900句相信很多人都想要做一個情商高的人,【一對一指導】但是改變成一個情商高的人還是有難度的,對於這種情況,我整理了一些情商高的人常用的聊天語錄,希望對與大家有所幫助。 1你知道麼?3、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4、看清楚一個人,看清楚一件事,其實都是很容易的,放到時間裡,慢慢的,越來越清晰。 5、真正的朋友是二人世界。我們很安靜,但是不冷清。多一個人就難免會有不能討論的話題,這就是一種分心,從一種不設防變成了一種社交。三個人的世界太擁擠。
  • 情商越低的人,越有這4個說話習慣,希望你一個也沒有!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說話如此重要也是必然的,試想一下人不是透視眼,你不懂得說話來表達自己,別人又怎麼能看到你的價值呢?所以說,如果你上進,想要在人生中各個方面混得更好,一定要掌握一些說話技巧。這篇文章,阿胖會與你分享一些說話中要注意的坑,繞開了這些坑,說話技巧便有了一定的提升。情商越低的人,越有這4個說話習慣,看完之後,希望你一個也沒有。
  • 情商高的人說話,不是為了自己爽,而是讓別人舒服
    都知道人際關係的重要性,說話,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毫不誇張地說,會說話,一定是成功的捷徑。相信大家也有感受,同樣一句話,不同的人說出口,甚至會有截然相反的意思。經常也有朋友留言,讓分享下應該如何說話,有哪些技巧?嗯,今天就分享幾個,生活中常用的。1、不當事後諸葛亮。很多人的口頭禪是,我早就說過呀、我早知道會這樣、現在相信了吧。這樣說話,會讓人有種嘲諷的感覺。
  • 說話總是得罪人,被吐槽情商低?學會7個技巧,解鎖高情商秘訣
    你有沒有這樣的煩惱:一開口說話就得罪人,總是被周圍的人吐槽情商低?以前我也常常因為自己「不會說話」而苦惱,看著那些能在各種場合自由發揮,把話說得恰到好處的人,我就非常羨慕,不知道如何才能讓自己變得會說話,融入到大家的圈子中。
  • 路不通時,拐個彎,很多美景,就在人生的拐彎處
    01有時候拐個彎,就會柳暗花明。人生難免會遇到困境,有時候你會發現拐個彎兒,就會柳暗花明。拐個彎兒,不是逃避,而是在尋找一個恰當的時機。有的事總是那麼機緣巧合,仿佛所有的一切都早有安排,你早那麼一段時間,就不能夠成功,只有在某個時刻去做才是對的,才是順的,就像桃花要開在三月,你二月去,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樹。
  • 中年女人想和你發生關係,會用三個動作「撩」你,情商高男人都懂
    純真的感情要好好珍惜。再說了,女人怕老,和年輕小夥在一起,顯得自己魅力不減寶刀不老唄。中年成熟女人不再是害羞的的女孩,她們遇見喜歡的男人就會想要和你發生關係,那麼就會主動撩,高情商男人都懂這三個動作,代表「撩」。1、會主動跟你傾訴心事。女人習慣和親近的人分享自己的心事。假如女人沒有那麼喜歡你,就不會和你訴說心事。並且中年女人更加不會輕易袒露自己的內心。
  • 伊能靜評價梅豔芳被群嘲:情商高的人混得開,不會說話的人討人嫌
    從另一方面反映的是情商的問題,有人說,智商高的人是讓自己快樂,情商高的人是讓別人快樂。也就是說如何說話讓人舒服,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情商高低,最好的例子就是黃渤。情商高的表現在於說話讓人舒服黃渤我們並不陌生,其貌不揚但是情商在眾多男藝人中卻是脫穎而出,有人說聽黃渤說話很舒服,面對質疑回懟也從不含糊,立場鮮明。最著名是那屆臺灣金馬獎,黃渤受邀成為頒獎嘉賓,那天黃渤的衣服看起來有點像睡衣,和他搭檔鄭裕玲問他,「你怎麼穿個睡衣就來出席頒獎禮?"
  • 伊能靜評價梅豔芳被群嘲:情商高的人混得開,不會說話的人討人嫌
    只是讓我大跌眼鏡的是這樣一個經歷過娛樂圈風風雨雨的人說出這樣的言論,確實大為不妥。從另一方面反映的是情商的問題,有人說,智商高的人是讓自己快樂,情商高的人是讓別人快樂。也就是說如何說話讓人舒服,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情商高低,最好的例子就是黃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