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院線電影年度總票房數字停在22.42億元許久,影院歇業近180天。
影院倒閉的風波席捲至往日觀影氛圍濃厚的一線城市。7月10日,曾經是南京文藝片放映主陣地的盧米埃南京綠地影城發布閉店公告。7月13日,杭州一家老牌電影院光影影城宣布閉店。這兩家影院分別是南京、杭州自疫情後宣布關停的首家影院。
儘管影業復工的消息在過去半年中幾度流傳,但截至目前尚未有明確日期。在這樣的時刻,一部去年入圍多個電影節並獲得國際獎項肯定的影片《第一次的離別》宣布定檔。檔期的日子很特殊:影院復工首日。這也意味著,一旦影院敞開大門,《第一次的離別》將會第一時間與全國觀眾見面。
影片定檔的消息發布之後,引發了業內從業者、渴望回歸影院的影迷相互轉發。這一信號的釋放,也為院線的復工復產提振信心。影片出品方之一大象夥伴影業創始人吳飛躍向第一財經表示,好幾家院線和大型影管公司在官方渠道上轉發消息,同時主動找到他們圍繞「久別盼重逢」的主題討論各種復業的合作和策劃,「大家都很振奮,已經有影院經理在和我們討論怎麼布置影院了」。
離別後的重逢
由汪涵擔任總策劃、青年導演王麗娜執導的《第一次的離別》在問世一年多以來得到國內外電影節展的肯定,曾榮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新生代單元國際評審團最佳影片獎、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香港國際電影節新秀電影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獎等重要獎項,王麗娜亦憑藉該片在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斬獲最佳導演獎。
《第一次的離別》展現了過去在大銀幕上罕見的新疆生活圖景,以新疆男孩艾薩的生活為線索,講述他和好朋友凱麗之間那份屬於童年的純真友情,以及他與常年患病的母親之間難以割捨感人至深的親情。影片如同散文詩一般,在瑰麗奇偉的自然風光與浪漫動人的田園牧歌中,描摹孩子們在離別中學會成長,在離別中盼望重逢的心境。該片是青年導演王麗娜醞釀多年的處女作,投入了她對這片土地的鄉愁與深情,也凝結著所有主創長達三年的心血。
據了解,影片不斷積累口碑,一直在尋覓合適的機會上映,但最理想的檔期並沒有出現。客觀而言,目前的電影市場中,熱門檔期往往大片扎堆競爭,留給這部文藝氣質的影片的市場空間比較有限。另外,從宣發策略來看,找到和影片主題「離別」有一定關聯性的檔期十分重要。
最終,《第一次的離別》選擇在影院復業首日上映。「沒有人能想到,我們第一次與大銀幕上光影的離別、與電影院的離別,竟然會如此之久。經歷過這場百年不遇的疫情,不管是在視覺上還是心靈深處,人們都無比需要一場純真美好的光影治癒之旅,而《第一次的離別》恰恰是這樣一部足夠溫暖和治癒的影片。」吳飛躍說。
吳飛躍向第一財經表示,在做出這一決定前,並非沒有猶豫。因為疫情,電影行業正在經歷最艱難的一段時光,整個行業像無數電影的主人公那樣備受熬煎。這半年裡,電影行業一片沉寂,此前也有不少關於影視公司和電影院倒閉的新聞,沒辦法談任何關於發行的事。現在全國疫情已得到控制,影院復業指日可待。但是因為防疫所需,市場也需要時間恢復,可以預想得到,復業後的影院依然會面臨種種困難。很多影院曾向他們表達過擔憂:「如果沒有新片,觀眾稀少,復業後的影院恐怕將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
對於片方而言,在影院開門日期未知前提下宣布定檔復工首日,需要勇氣與魄力。他們希望在復工首日,邀約觀眾共赴影院,用一場極具儀式感的重逢和這樣一部溫暖治癒的影片,為此次漫長的離別畫上句號。吳飛躍表示,電影院急需新片和熱愛電影的人一同入場支持,需要大家一起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力挺。「力挺影院,就是在保護整個電影行業的基石,也是在守護我們中國電影的未來。當影院復工之後,如果有足夠多優質的新片第一時間上映,就有更大的機會重塑觀眾和市場對電影的信心。」
觀眾回歸影院期待值攀升
在《第一次的離別》宣布定檔的同一天,由劉憲華、何潤東主演,根據同名經典網遊IP改編的奇幻冒險電影《徵途》宣布7月24日以單片付費模式在愛奇藝上線,致敬同名遊戲誕生15周年。據悉,Netflix已經購入該片的海外播放版權。公開信息顯示,電影由巨人影業、星皓影業等公司聯合出品,總投資接近3億元,全片特效鏡頭佔比達80%,視效由《流浪地球》特效團隊More VFX打造。這也是繼《囧媽》之後,投資體量最大的院線轉網絡首播的影片。
在春節檔《囧媽》之後,《大贏家》《肥龍過江》《春潮》《灰燼重生》等院線影片先後轉戰上線西瓜視頻、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等視頻平臺。《奇門遁甲》《倩女幽魂》等網絡電影也在過去半年間不斷刷新分帳票房紀錄。影院的暫時缺席,線上影視內容填補了觀眾對精神娛樂的渴望。多家影業公司將線上內容的布局提前,開發網絡電影、網劇等產品完善產業鏈。
不過,網絡電影的繁榮並不意味著觀眾放棄傳統院線。根據貓眼娛樂、愛奇藝電影、微博電影日前聯合推出《2020上半年度電影市場數據洞察》報告,公眾對回歸影院的期待值攀升,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觀影期待指數在3個月裡上漲34%。人們對線下觀影的需求仍然十分強烈,新浪電影在微博發起的三次調研也反映了同樣趨勢,「近期不會」與「今年不會」去影院的佔比都在持續下降,6月調研顯示,56%的受眾都表示「太想念電影院了」。近日,上海百麗宮影城員工錄製發布「電影院版Mojito」在社交平臺引發熱議,從觀眾到影院從業者都渴望著影院復工的到來。
可以看到,《第一次的離別》背後的出品方也有芒果TV、騰訊影業這類網際網路基因影業的身影,不過影片在立項之初就確定了在院線上映計劃,並按照院線電影的高技術規格製作,沒有考慮過轉為線上發行。
吳飛躍認為,這次疫情對全球所有人都是一場從未有過的大考,危機會導致一些長久性的、根本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很可能將重構格局。從影院視角來看,這次疫情帶給全行業集體反思:「大家普遍對收入多元化、經營差異化有了更高的自覺性,也一直在和我們探討如何結合各自的優勢做好疫情後的升級合作。」據悉,大象點映會在疫情結束後和全國範圍內一直緊密合作的影管和影院共建一個差異化經營的放映體系。
對於影院復業後的市場狀態,吳飛躍保持樂觀態度和信心,國內的很多地方特別是四五線城市,包括他的家鄉福建泉州在內,人們的生活已經基本恢復如常,餐飲、景區、娛樂文化生活等逐漸恢復至疫情前的狀態。「全國大市場應該是可以比較樂觀地來看待。從觀眾心理來看,影院、新電影也已經讓大家翹首以盼這麼久了,我們相信復業後整個電影行業應該會很快好起來。」
吳飛躍告訴第一財經,公司其他項目都在正常有序推進當中,其中「我的詩篇三部曲」第二部電影、跟蹤拍攝爆破工詩人陳年喜的《炸裂志》,圍繞「餘生一日」全民紀錄計劃創作而成的紀錄電影《我生命中的一天》都已經完成製作,目前正在送審當中,應該很快能和觀眾見面。國際電影節方面,這兩部作品已經收到了不少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