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梁慶剛:從「文藝青年」到「牛百歲」

2021-01-10 騰訊網

1983年12月,一部反映膠東半島某生產隊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國產電影《咱們的牛百歲》播映,一時風靡祖國的大江南北。該片講述了生產隊沒人肯接納五個毛病較多的「問題人員」,黨支部委員牛百歲挺身而出,帶領他們共同奮鬥、脫貧致富的故事。劇中黨支部委員牛百歲的扮演者梁慶剛以其質樸的形象、生動的語言,為全國廣大觀眾所熟知。

30多年後,當年「牛百歲」的扮演者梁慶剛近況如何?上觀新聞記者對其進行了採訪。

步履維艱

1942年,梁慶剛出生於河北唐山農村。4歲時,身為地下黨員的父親被叛徒出賣後慘遭殺害。那年,梁慶剛的母親一個人拖家帶口要帶三個孩子,其中最大的女兒不過14歲,可想而知生活是多麼的艱難。

為了逃離當地惡勢力的糾纏,梁慶剛的母親帶著孩子一路顛沛流離,來到離縣城東北17裡路的外婆家。後來又在梁慶剛父親老領導李克才的幫助下轉移到唐山,母親進了唐山華新紡織廠,後來,16歲的梁慶剛也進入該廠。

交響樂隊、民樂隊、評劇團、歌舞團、京劇團、籃球隊、桌球隊、遊泳隊……紡織廠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讓喜好文藝的梁慶剛沉浸其中。一有空閒,就湊錢買皮影、唱皮影,參加廠歌舞團、中學生歌舞團,每個學期參加文藝匯演。「雖然日子過得很艱難,但還是苦中有樂。」梁慶剛說。

命運垂顧

1959年,上海擬定支援河北醫務人員,同時河北支援上海電影製片廠、上海人民藝術劇院、上海兒童藝術劇院三家文藝團體共計80名工人。因為河北省唐山市業餘文藝活動聲譽在外,河北省委決定到唐山市招收這80名工人。

那時的唐山市還沒有通公交車,在招生組步行去梁慶剛家的那個晚上,任機修工的梁慶剛正在廠裡上夜班。第二天白天,不甘心的招生組成員把梁慶剛叫到廠宣傳部,並拿出一份報紙,請他念讀報紙上的兩首小詩。

1960年4月2日,梁慶剛成為河北支援上海工人中的一員,住在兒藝宿舍。半個月後,不懂什麼叫話劇,只看過河北省話劇團演過《絞刑架下的報告》的梁慶剛,被分配到上海人民藝術劇院。 

到人藝後,剛開始是為期3個月的集訓。由老院長黃佐臨的夫人丹尼老師親自任教。白天上課,老師手裡拿著個鼓「咚咚」地敲,說這叫「節奏」。分到院裡不到一個月,團長高重實讓17歲的梁慶剛準備演《枯木逢春》裡的方冬哥,這也是梁慶剛藝術人生中演出的第一部戲。

《枯木逢春》這部經典,在1958年到1959年曾在上海舞臺演出無數次,還到過北京懷仁堂匯報演出。第一次接戲就演分量這麼重的戲,讓初出茅廬的梁慶剛忐忑不安,甚至想過要逃避,此時,人藝一團主要演員胡思慶老師和方團長鼓勵梁慶剛:「你太沒出息了。跑是沒用的,是懦弱和胸無大志的表現。」說完,把劇本扔給梁慶剛後一走了之。

後來,《枯木逢春》大獲成功,還走出上海,到湖南長沙、江西南昌等地巡演。

塑造經典

《咱們的牛百歲》劇本作者袁學強是個回鄉青年,原籍山東榮城,高中畢業後回鄉務農。後來調到公社擔任文書,把所經歷的事寫了好幾本文學作品。其中,中篇小說《莊稼人的腳步》被改編為電影劇本《咱們的牛百歲》。

1983年,上影廠副導演到全國各地文藝團體挑選牛百歲的飾演者,四十不惑的梁慶剛脫穎而出。  當時劇組人員聚在一起,談得最多的還是戲。三天討論劇本,對劇本發表意見,甚至研究某句臺詞應該是逗號還是句號。「為了摳觀眾的兩滴眼淚,讓觀眾感動,但又不能讓眼淚流下來」而費盡心思;為了演出效果,臨開拍前還要改劇本。最後急壞導演:「不能用你們劇院排戲的辦法,作者是業餘的,經不起你們狂轟亂炸。」可謂精益求精到極致。

1983年12月,該片在全國播映後,天津市委號召全體黨員、幹部學習「牛百歲」;湖北漢口一工廠成立了「牛百歲小組」;唐山市開灤馬家溝礦年輕黨員梁青山把礦區落後工人組織起來成立「牛百歲掘進隊」;河北省南皮縣委號召全縣黨員幹部爭當「牛百歲」式黨員。因將「牛百歲」這個角色演活了,梁慶剛在全國聲名鵲起。

梁慶剛說,牛百歲這個角色的成功,離不開一線生活。他跟了5個大隊書記體驗生活,親眼見到有個孩子,平時幹活吊兒郎當,年終因沒有分到紅,竟然到書記家把鍋給砸了……這樣的經歷給了電影以豐富的素材。樸實的語言,憨厚的神情,說老百姓的話貫穿始終,讓「牛百歲」這個形象栩栩如生、深入人心。

梁慶剛還塑造了不少令人難忘的角色。在黃蜀芹導演的《圍城》中,飾演匪營長;在《戰爭,讓女人走開》中,飾演火車站一個小站站長;在電視劇《婆婆來了》中,飾演梁大爺。曾經邀請梁慶剛參演《咱們的牛百歲》的著名導演趙煥章,在導演《八仙的傳說》時,又邀請梁慶剛演何仙姑的化身,後來又讓梁慶剛當他的助手……

在這之中如果要他回答哪一部片子最滿意,他的答案是沒有最滿意。因為每次播映後,他總會感到有些遺憾,期待下一部能夠更加完美和出彩。他認為,就像歷史大浪淘沙一樣,經典作品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相關焦點

  • 他是《咱們的牛百歲》中牛百歲,曾飾演張金玲丈夫,如今境況如何
    具體到《咱們的牛百歲》,這是一部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趙煥章執導,梁慶剛、王馥荔、錢勇夫等人主演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農村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中,黨員牛百歲帶領由懶漢、寡婦和光棍組成的社員小組脫貧致富的故事。本文主人公「牛百歲」是由上海人民藝術劇院演員梁慶剛飾演的。與《喜盈門》一樣,當年這部電影可以算是風靡全國。
  • 銀幕憨漢梁慶剛,因飾演牛百歲一角成名,晚年備受傷痛折磨
    1960年4月,梁慶剛作為河北支援上海文藝團體的一員,被分配到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工作。此時,上海人民藝術劇院正在排演話劇《枯木逢春》,原定飾演方冬哥的男一號稽啟明被臨時抽調到電影《梁慶剛因此獲得了這個角色,成為了一名專業演員。
  • 《咱們的牛百歲》主演 丁一 陳裕德離世 只有她仍然活躍在銀幕上
    後來又在大梁父親老領導李克才的幫助下轉移到唐山,母親進了唐山華新紡織廠,後來,16歲的大梁也進入該廠。也因機緣的巧合,1960年喜愛文藝的他幸運地被分配到上海人民藝術劇院。1983年,上影廠副導演到全國各地文藝團體挑選牛百歲的飾演者
  • 她在電影《咱們的牛百歲》中飾演牛百歲妻子秋霜,有何演藝經歷?
    1983年上映的國產老電影《咱們的牛百歲》和同時期的影片《喜盈門》一樣,都是講述我國農村改革開放後故事的經典影片。時隔多年,影片中的角色還被當時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記得,今天講述的是片中牛百歲的妻子秋霜以及她的飾演者。
  • 農村題材電影既有口碑又有票房,《咱們的牛百歲》當年做到了
    但是在電影業百花齊放的1980年代,就有這樣的事情真實存在,比如1983年的經典電影《咱們的牛百歲》。牛百歲是誰呢?就是村裡的書記,在承包責任制實行之後,他帶領村裡幾個有名的懶漢轉變思想,共同奮鬥,最終一個個都脫貧致富。將近40年過去,片中的幾位主演,後來都怎麼樣了呢?梁慶剛在片中扮演牛百歲的演員叫梁慶剛,相比女主演王馥荔,他的名氣倒不算大。
  • 猜猜看︱電影《咱們的牛百歲》中出現的一位男演員,她是誰?
    猜猜看︱電影《咱們的牛百歲》中出現的一位男演員,她是誰? 原創 DJ雅清 DJ雅清▲點擊上方關注 「DJ雅清」很多朋友說,通過「猜猜看」這個單元,認識了好多之前不認識的演員和明星
  • 《咱們的牛百歲》獲評「新中國成立70周年優秀電影劇本」
    其中,由威海市著名劇作家袁學強擔任編劇的《咱們的牛百歲》名列其中,《咱們的牛百歲》中的「牛百歲」也獲評典型人物形象。資料圖獲獎的70部優秀電影劇本,由評委會從新中國成立以來的12000部電影故事片劇本中評選而出。評委會表示,本次評選出來的70部優秀電影劇本有分量有高度,其塑造的經典形象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人不懈奮進的真實寫照,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 記憶:《咱們的牛百歲》,一部在榮成拍攝的膠東農村電影
    在那段時間,趙煥章執導的《喜盈門》《咱們的牛百歲》《咱們的退伍兵》在上映之後都大受好評,被稱作他的農村三部曲。上世紀八十年代,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膠東半島,農村一派勃勃生機,因此也多次成為電影拍攝地。趙煥章農村三部曲中的兩部——《喜盈門》《咱們的牛百歲》,都是在膠東農村取景。
  • 記憶:《咱們的牛百歲》,一部在榮成拍攝的膠東農村電影
    在那段時間,趙煥章執導的《喜盈門》《咱們的牛百歲》《咱們的退伍兵》在上映之後都大受好評,被稱作他的農村三部曲。上世紀八十年代,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膠東半島,農村一派勃勃生機,因此也多次成為電影拍攝地。趙煥章農村三部曲中的兩部——《喜盈門》《咱們的牛百歲》,都是在膠東農村取景。
  • 王馥荔、丁一,誰是電影《咱們的牛百歲》女主角?
    文:宿夜花看過電影《咱們的牛百歲》的朋友,在被膠東農村熱熱火火的生活圖景感染之餘,自然不會忘記片中的2位女性角色吧。兒時尚未完全看懂這部電影的我,經常會產生一種疑問:誰是電影《咱們的牛百歲》女主角呢?是王馥荔飾演的菊花還是丁一飾演的秋霜?
  • 《新天仙配》演員現狀,女主角已去世多年,演玉帝的成「常青樹」
    如今已經過去了22年,這部劇中的演員現在怎麼樣了呢?   牛犇飾演貪縣官   梁慶剛飾演赤腳大仙   梁慶剛最被觀眾所熟知的一個角色,應該是1983年的電影《咱們的牛百歲
  • 時代光影裡的小康之路①|從《高考1977》到「中國銀幕第一吻」
    交匯點記者 徐寧  《咱們的牛百歲》:  生機勃勃的民間活力圖景  關鍵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電影:《咱們的牛百歲》  導演:趙煥章  演員:梁慶剛、王馥荔、錢勇夫  簡介:《咱們的牛百歲》1983年上映,講述了農村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中,共產黨員牛百歲帶領懶漢組社員共同奮鬥、脫貧致富的故事
  • 看圖:芝罘區小沙埠的王家祠堂,電影《牛百歲》曾在此取景
    此前在一篇回顧膠東老電影《咱們的牛百歲》的文章中,提到過外景地主要是威海市橋頭鎮的碑魯村。而有位熱心的朋友看到之後提醒說,碑魯村是拍攝地不假,而煙臺市芝罘區小沙埠村的王家祠堂,也曾在電影中出過鏡。我們聽說之後很感興趣,因此就專門到那裡去參觀了一下。
  • 演員唐嫣曬出近照 入選上海青年文藝家培養計劃
    演員唐嫣曬出近照1905電影網訊9月11日,演員唐嫣曬出近照,表示:「有幸入選上海青年文藝家培養計劃,備感榮幸,在學習的道路上繼續努力。」根據介紹,「上海青年文藝家培養計劃」首先著重培養提升青年文藝家的思想境界,還邀請各領域的大師作主題講座,通過老一輩文藝家身體力行的教育,讓大家體會化專業為德性。還開展過境外專題培訓班以拓寬培養對象的專業眼界。從唐嫣的照片中可以看出,她參加的是第二屆「上海青年文藝家培養計劃」啟動會,粉絲們紛紛留言表示對唐嫣未來發展的關愛。
  • 他是文藝青年,一個實力派演員,與「華箏公主」結合生活幸福!
    他是文藝青年,一個實力派演員,與「華箏公主」結合生活幸福!中國演藝界有很多演員,有知名度高的,也有只是混個臉熟的;有因戲而紅的,也有戲紅而人不紅的。若是演技不好也就罷了,但是有很多演員演技非常好卻不紅。78年出生的演員谷智鑫演技非常好,但是至今卻一直不溫不火。
  • 《開羅紫玫瑰》能說服文藝青年的,最終還得是老文藝青年
    女主角是一個文藝女青年,喜歡看電影,天真浪漫,經常一個人去電影院一遍遍看,甚至白天工作的時候也總是忍不住想著電影裡的那些浪漫情節而走神。電影,是她枯燥生活的慰藉,仿佛面對著屏幕就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暫時忘卻了身邊的煩惱。
  • 重拾「文藝青年」這個字眼
    我接觸的文藝青年,主要就是這些讀書的人。但今天我有一種感覺,應該為「文藝青年」恢復名譽了。這個詞怎麼了?文藝青年招誰惹誰了,他們沒傷害過誰呀。當然,我說出下面這番話,既不可能就此便重拾他們的價值和尊嚴,文藝青年也不屑於為自己辨汙。如果說不喜歡這個字眼、這個群體的話,那麼,想想文藝青年的反義詞是什麼。我們會喜歡與之相反的那些東西嗎?
  • 「老戲骨」金士傑:獸醫轉型演員,自稱文藝青年,與妻子美滿幸福
    「老戲骨」金士傑:獸醫轉型演員,自稱文藝青年,後娶小25歲嬌妻演員一直是備受人們關注的職業。身處娛樂圈這個名利場,每一個演員都不能避免自己的過往經歷被人發掘。要知道即使低調如富大龍,也會被記者扒到很多的事情。這個圈子就是這樣,當然經歷被人們知曉也不一定就是壞事,有時候,這些經歷會讓觀眾更加立體的了解這位演員。從而更好的解讀一位演員的性格,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