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宿夜花
看過電影《咱們的牛百歲》的朋友,在被膠東農村熱熱火火的生活圖景感染之餘,自然不會忘記片中的2位女性角色吧。兒時尚未完全看懂這部電影的我,經常會產生一種疑問:誰是電影《咱們的牛百歲》女主角呢?是王馥荔飾演的菊花還是丁一飾演的秋霜?
直到現在,再次觀賞這部影片後,才通過菊花與秋霜精彩的臺詞逐漸明白這兩個角色。
01
我們先看看當年的專家獎和群眾獎上對兩個角色的分類。
第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王馥荔和丁一同時被提名最佳女配角獎(最終《16號病房》的宋曉英獲獎)。在第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評選中,王馥荔最終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可見,在當時的主流評論中,這兩個角色都被認為是電影的女配角。
事實上,很多時候主配界限並不是那麼明顯,也無需刻意區分。就這部電影而言,菊花和秋霜都是比較成功的銀幕形象,不同的是,她們之於故事的作用有所差異。
「牛百歲」作為片名中的人物,那他樂呵呵的笑容和他招牌臺詞「誰的脖子上沒二兩灰」使得牛百歲一角在表情和語言上具有很強的標識性。
但故事的衝突更多是體現在「懶漢組」的各色人物身上,菊花自然是這個組裡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從某種角度來看,她甚至比牛百歲還具有代表性。
這是因為,透過她的遭遇,既能看到時代印記,更能看到長久以來存在的落後愚昧的觀念給人帶來的傷害。菊花不僅具有一般農村女性具有的特點,例如行事乾脆利落,她在感情上也頗具主見、敢於展現自己的熱情。
介於電影整體明朗歡快的調性,菊花的過去遭遇以及心理變化沒得到更為細緻的呈現。我們不知道,菊花的潑辣是因為天生性格使然?還是在遭到流言碎語中傷後刻意展現出的一種帶有自我保護意識的強悍?
而通過菊花的經歷以及她和秋霜的吵架、對牛百歲牛天勝甚至王主任的感情經歷可以看出,菊花是個心地善良、內在有股熱辣勁兒的女性。菊花扮演者王馥荔在說起「菊花」一角時也用了「辣而不惡,俏而不俗,媚而不邪」來形容(見《王馥荔口述:「挑剔」的「天下第一嫂」》一文),而正是菊花身上具有的這種「俏媚」和「寡婦」身份才使她在訊息閉塞、整體觀念陳舊、封建思想殘餘的環境之下,成了惡語中傷的對象。
電影的最後,菊花與牛天勝的愛情終於有了著落,這是令人欣慰的,此時菊花的已經不用擔心那些莫須有的閒言蜚語。
02
秋霜一角性格相對簡單些,在電影中的重要程度比之菊花要更低些,但仍舊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秋霜作為牛百歲的妻子,她的猜忌、吵鬧推動了菊花的心理變化。在她們針鋒相對毫不相讓之時,秋霜最終還是說出來菊花的痛心往事。在這裡,菊花內心的壓抑、悲慟到了極點。而在此後,菊花口中的「又像個人」亦是在這種內心瀕臨崩潰之後的重新振奮。
另一方面,作為一部講述農村生活的電影,秋霜一角也大大豐富了電影的角色譜。無論是秋霜嫉妒心作祟與菊花隔牆爭吵、還是負氣出走抑或是誤以為兒子生病心焦的樣子,這些片段都充滿了生活情趣。
丁一的表演無論是從形體動作還是表情、語氣來看都展示出了一個十足地道的農村婦女形象,在與菊花吵架、與牛百歲鬧彆扭等段落的表現都十分生活化。最讓人拍案叫絕的當屬結尾,被陳裕德「砸鍋」的一場戲,秋霜崩潰了癱坐在地上大哭。有種觀點認為「角色本身有許多戲劇性的動作,演員體現起來難度不是很大」(見《第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文集》),但事實上,「戲劇化」的場面需要很大幅度的肢體動作,對於演員來說,這種分寸感同樣不容易拿捏。從整體來看,丁一的演出很令人信服,秋霜這個角色處理在生活化和戲劇化之間也有著很微妙的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王馥荔、丁一在電影《咱們的牛百歲》中表現雖然沒拿到金雞獎(當屆金雞獎最佳女配角是《16號病房》裡飾演劉春樺的宋曉英),但丁一在次年的《黃山來的姑娘》中的精彩表現獲得了金雞獎的最佳女配角(與《譚嗣同》、《高山下的花環》王玉梅並列)。隨後,王馥荔也憑藉《日出》翠喜一角斬獲金雞獎、百花獎雙獎的最佳女配。
本文版權歸 宿夜花 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