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發人深省

2020-11-17 騰訊網

曾經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句話:「一想到為人父母不需要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確實是這樣,只要有結婚證,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子,就以為有能力教育孩子了。可是事實卻是,並不是所有父母都是合格的,相對於孩子,其實父母更需要教育。

1

生了孩子,你就不能 「 退貨 」

無論你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孩子,你都沒辦法反悔或者「退貨」。農民種莊稼,光靠愛,不行,只有懂種莊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僅有愛,不夠,只有懂孩子的成長規律才有好未來。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2

別錯過孩子發展的關鍵期

發展的關鍵期是指人類的某種行為、技能和知識的掌握,在某個時期發展最快,最容易受影響。

如果在發展關鍵期對孩子施以正確的教育,他學習起來既快又好,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錯過關鍵期,學習就需要花費幾倍的努力才能彌補,甚至將永遠無法彌補。

1、你了解多少孩子發展的關鍵期?

★學習咀嚼關鍵期(6個月)

★秩序規範關鍵期(2.5—6歲)兒童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形成的性格、行為、習慣往往到長大也不會改變。「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語言發展關鍵期(3—6歲)

★想像力發展關鍵期(2—8歲)

★文化敏感期(6—10歲)這個時期的許多孩子,非常好奇,愛動腦筋,問題特別多。應該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

★黃金閱讀期(8—14歲)如果錯過了這一時期的科學閱讀指導和大量閱讀,將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難以彌補的缺憾。

★獨立關鍵期(12—15歲)這一段抓不好,孩子將永遠長不大。

2、重新認識母性之愛和父性之愛

母性之愛和父性之愛,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階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母性之愛:德行禮儀、品格氣質。母親在孩子的嬰幼、少兒階段影響巨大。父性之愛:方向性引領和理性作為。偉大的父親,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規律:孩子成長需要的母性之愛呈遞減趨勢,父性之愛呈遞增趨勢。

嬰幼兒階段:母性之愛80%,父性之愛20%;小學低年級:母性之愛70%,父性之愛30%;小學中年級:母性之愛60%,父性之愛40%;小學高年級:母性之愛50%,父性之愛50%;初中階段:母性之愛40%,父性之愛60%。

中小學銜接階段是孩子成長的浪漫階段的結束和精確階段的開始;是由母愛為主向父愛為主的過渡期。這一時期,母性之愛應該適當減少,父性之愛應該適當增加。

3

給家長的建議

1、(說給父親)下班的路應該是回家的路。孩子讀初中之後,更需要父親的關懷。作為父親,必須意識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責任,一定要記住:下班的路應該是回家的路。與父母一起吃飯的孩子更優秀。

據研究機構調查:與父母一起進晚餐的初中生,能獲得較好的營養,較高的學業成績,很少出現抽菸、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為等。不要在孩子吃飯和睡覺時進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談,都變成對孩子的教育。

2、父母改變,孩子改變。孩子的問題大多是父母教育不當造成的。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學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範本」。身教重於言教,做父母的,要與孩子一起成長。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孩子進入初中之後,極易將自己封閉起來,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與孩子溝通的語言密碼,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應該學習兒童教育學、心理學,多看一些家教書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和規律,經常與孩子溝通,明白孩子在想什麼,在做什麼。

4、一定要管孩子,關鍵是怎麼管。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養「正常的人」。「一隻手」、「一隻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換一種思路教育孩子。努力豐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個懂愛會愛的家長。不少父母愛得糊塗,愛得錯位,有時又愛得過分。不要培養「超級嬰兒」。愛是一門藝術。愛需要表達也需要行動。有時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愛要適度,不要讓你的愛泛濫成災。溺愛的結果是傷害。

6、不要當眾教育孩子。孩子成長中很重要的是尊重,「人前教子」並不是有效的讓孩子改正錯誤的方式。要記得,從他們出生開始,孩子就是和我們平等的獨立的個體。對孩子當眾的批評教育,其實會極大地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給長輩或保姆。孩子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錯過了就沒有重新再來的機會。每一個階段都需要父母的全程參與。因為對孩子來講,父母的愛和保護帶給他們的安全感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要不是工作時間特別緊張,父母最好能經常陪在孩子身邊,陪他慢慢長大。

8、在孩子面前多誇老師。學會用賞識的眼光看老師。家長和老師是同一戰壕的戰友,一定要與老師結成同盟軍。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是絮絮叨叨訴說老師的「不是」,批評老師,甚至與老師爭吵,只會增加孩子對老師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虧的是家長。

大風車教育科技

相關焦點

  • 最美班主任:激發潛能 照亮夢想——高二2班班主任王愛平
    三年彈指,時光在我們指尖悄悄划過,永不停歇的腳步,來自崇高的責任,無限的情懷源自心底的摯愛。我們始終相信,「煉真金」。  二班花開,因為您在!「最美班主任」王愛平簡介:  王愛平,中學高級教師,石家莊市骨幹教師。充滿工作熱情與理想,理性明媚。教書育人,敬業愛崗,堅持學習與時俱進。
  • 孩子的不懂事,多半是父母的疏於管教!
    我曾經見過他當著著班主任的面用腳狂踢講桌,耍脾氣。這次被叫到辦公室,孩子一臉的不服氣,還在為自己找種種藉口。班主任又打電話把家長叫來,一起商量怎麼教育孩子。不到10分鐘,孩子父親就來了。孩子父親很矮小,和孩子站在一起,矮了足有好幾個頭。他說話聲音也很小,和孩子的粗大嗓門形成強烈的反差。父親在孩子面前低聲下氣。
  • 《姐姐的守護者》:11歲女孩被逼捐腎起訴父母,悲情真相發人深省
    安娜起訴了父母,控告他們使用她的身體權。在此之前,這個家看起來相當和睦。但完美家庭的外表下,藏著裂痕和怨言。安娜的起訴行為讓父母震驚,她解釋說說:「醫生說如果我做了捐腎手術,就必須一輩子小心。可是誰想這樣過日子?」而媽媽強調說:「她是你的姐姐!」作為觀眾,看到這一幕爭執真是相當揪心。我們無法評判她們母女誰對誰錯,她們都有自己的立場。
  • 高二女生父母刻意隱瞞孩子特異體質,是愛孩子,還是害孩子?
    同學之間發生矛盾衝突,作為學生既不不找父母商量,也不向老師求助,獨自選擇報警,孩子遇事的處理方式比較過激,缺乏必要的處事邏輯。可憐父母心,刻意隱瞞有隱情小凌畢業於當地最好的初中,入校成績相對不錯。彬彬有禮,大方得體,熱心班級事務,是老師同學對小凌的最初印象。軍訓結束後,班主任提議小凌擔任班長職務,同學們也都贊成。
  • 初中退休班主任:數學拔尖的孩子多半有這3種共性,學渣羨慕不來
    一位初中退休班主任,總結自己多年的教學經歷,他看來數學拔尖的孩子多半會有3種共性,學渣們是羨慕不來的。這種能力不止體現在數學上,也在很多方面對孩子造成影響,數學不好的孩子在語文的語法方面也同樣不會很優秀,對於物理化學等與數學和邏輯緊密相連的學科,同樣有很大的劣勢。
  • 跟孩子溝通有障礙,父母懂得「同等交流」,孩子才願意吐露心聲
    現在有許多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在家長眼中,孩子就是不聽話不懂事,於是就會運用極端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但也正是因為家長沒有辦法和孩子正確的溝通,才導致與孩子的關係越來越尷尬。餘女士和自己的兒子相處關係就非常尷尬,別人家的父母和孩子相處起來就像是朋友一樣,而餘女士和自己的兒子相處在一起就像是陌生人一樣。
  • 孩子當班幹部到底好不好?退休老教師的看法,值得聽聽
    文|秘籍君前段時間,有粉絲在後臺留言,說是自己家的孩子很活潑開朗,人緣也很好,被同學們推舉為班長。但是想著當班幹部事情真多,耽誤學習的時間,也沒什麼前途,希望孩子在老師面前拒絕。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也諮詢了一名退休老教師,徵求一下她的看法。
  • 時間無語卻永不停歇,宋丹丹60大壽宣布正式退休。
    時間無語卻永不停歇,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好多年,我們在長大,在變老。當看見了宋丹丹正式退休的新聞,才發現,她已經60歲了,那個在舞臺上幽默真實演技精湛的藝術家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已經兒孫滿堂了。現在她退休了,她退出了她熱愛舞臺,卻永遠在我們心中的舞臺上。年初的時候,王牌對王牌邀請到了宋丹丹,她在節目裡說,她到了該退休的時候了,人不可能永遠有才華,她不希望被觀眾噓下臺去。但是真心的想對她說,您的才華您的付出永遠在我們的心裡,祝您生日快樂,晚年幸福。
  • 老人退休後的「養老潛規則」,正在很多家庭上演,父母有苦難言
    但因為兒子的一句「您兒媳婦要生了,到時候就麻煩您帶」,李阿姨的旅遊願望落空,內心覺得很失望,好不容易退休了有點自己的時間,如今兒子的一句話,又被套住了,而且孫子出生後還要幫忙帶,這可就是幾年的光陰。李阿姨跟兒子說出了自己的內心想法,自己並不想幫忙帶孩子。
  • 大師繪本 吐血推薦 | 發人深省!這是《染子與紅魔怪》給父母敲響的警鐘!
    繪本講述了一個輕鬆幽默,卻又發人深省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個叫染子的5歲小女孩,自己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都忙於農活,沒有時間陪染子玩,可偏偏染子是一個天性活潑好動的女孩子,無奈染子只能獨自玩耍。本書初讀時,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會揪心起染子的安危,特別是年齡與她相仿的小讀者們,內心的緊張感更加難以言說。直到讀到魔怪寫給染子父母的「求救信」,他悲慘的遭遇,跪地求饒的神情讓讀者一下子長舒一口氣,甚至可能因為忽地放鬆而笑出聲。所以在閱讀這本的書的時候,請爸爸媽媽們也抱起自己的孩子吧,給他堅實的依靠,給他足夠放心的安全,讓他有力量去聆聽、思考、解讀。
  • 孩子成績跟父母學歷有關?
    但從讀者評論來看,大部分讀者的觀點都偏向於:重點還在於父母的自律和對孩子的影響,以及孩子是否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媽媽學歷越高  孩子聰明的可能性更大?  光從數據上看,媽媽的學歷高,相對而言,孩子的成績也的確可能會更好。  從50名小學班主任的反饋看,絕大多數班主任(80%)認為,孩子的學業成績與媽媽的學歷有關。  從小學班級前三名/後三名中全職媽媽的比例來看,無法判斷全職媽媽對孩子成績的影響。  隨後,錢江晚報記者又調查了杭城初中各班級的前三名、後三名,各108份樣本。
  • 三陽2019款「野狼傳奇」上市,售價僅需1萬,經典永不退休!
    前言:本文章由聊機車的老王獨家發布,喜歡的摩友可點擊上方關注哦~標題:三陽2019款「野狼傳奇」上市,售價僅需1萬,經典永不退休!就在前不久,三陽發布了2019款「野狼傳奇」,並宣布售價僅需1萬,這可讓不少懷舊的摩友表示:經典永不退休!
  • 「向陽班」的班主任是體育老師(6)
    新華社照片,南昌,2020年11月15日(體育)(6)「向陽班」的班主任是體育老師初冬的陽光灑在南昌市濱江學校的操場上,歡聲笑語中,一位高大帥氣的體育老師正帶領著七年級(2)班的43名學生上排球課。他不僅是這個班的體育老師,還是孩子們的班主任。29歲的李向陽原是一名田徑運動員,2017年來到濱江學校任體育老師,今年秋季開學後,擔任七年級(2)班的班主任。「以前只負責專業課,現在管著一群孩子,肩上的擔子重多了。」李向陽告訴記者。
  • 老人去監獄「養老」,永不退休或成主流
    老人故意偷竊去監獄養老,永不退休將成主流。如此之高的比例,也讓日本的社會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退休。日本規定的退休年齡要比我國晚上幾年時間,而且這個時間還在不斷向後推移,甚至有「不退休」的言論傳出。這一點其實在日本也有明顯的體現,我們在日本街頭能夠看見不少西裝革履的老人,他們腳步匆匆不輸於年輕人,每天還要與年輕人一起擠地鐵。
  • 父愛永不缺席,用恐龍貝克APP聽爸爸聲音講故事
    根據《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報告顯示,中國有超過55%的家庭都是由媽媽在陪伴孩子,爸爸陪孩子時間較多的家庭比例也只有區區12.6%。另外一項調查同樣指出,在中國50%的爸爸每周陪伴孩子的時間平均不足5小時,每天跟孩子有效溝通的時間不超過6分鐘。賺錢養家和陪伴孩子似乎不可兩全!
  •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他爸
    部分父母都認為,只要有結婚證,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子,就有能力教育孩子。 甚至部分父母認為,任何成人都可以教育孩子,祖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保姆也可以教育孩子。 農民種莊稼,光靠愛不行,要懂種莊稼之道才有好收成。
  • 班主任:孩子今年考初中,你離婚!還給孩子找個後爸!你想幹什麼
    我們的小學是從村裡撤併到縣城的,每個班級都50個孩子以上,當時班主任帶兩個班,手下管100多號學生。班主任性格潑辣,得理不饒人!嘴兒頂殼!賊厲害!要不然,也不能別人都帶一個班,她帶兩班。一周之內,她能記住我們兩個班級所有孩子的名字。就是不像別的班主任,那麼溫柔:你媽媽在哪工作呀!你咋感冒了!
  • 高中班主任在家長會上的發言火了:家長有五層,你處在哪一層?
    只要管理有真空,孩子的發展就會有危險。 平時有什麼特殊事情都是班主任負責,包括學生有什麼突發狀況,都是班主任出面。因此學生在校有何事首先找班主任了解。可是有家長就是不記班主任電話,不願與班主任聯繫,甚至以為靠有兩個熟人就夠了,實際最了解孩子情況的就是班主任!不要到了關鍵就後悔。
  • 「永不退休的文化館長」有個後援團
    10多年來,他傾心做鄉土文化的助推者,鄉親們稱他為「永不退休的文化館長」。「我能做這麼多事,因為我身後有一個強大的『家人後援團』。」鄭啟翔說。這個熱衷公益的書香門第曾獲評市「最美家庭」。  今年71歲的鄭啟翔從師範學校畢業後回到家鄉永泰,從此與文教事業結下不解之緣。他先後當過中心校教師、鎮文化站站長、縣文化館館長,曾被文化部評為首批「全國先進文化站長」。
  • 13歲女孩考第一後自殺,班主任大喊「和我沒關係!」逼死孩子的究竟是什麼?
    本是值得高興的好成績,班主任卻對小怡的成績產生了懷疑,認為孩子作弊了。班主任先是給小怡的爺爺打電話詢問:孩子是不是做過同樣的試卷,或是通過什麼方法提前知道了考題?被小怡的爺爺否定後,班主任又把小怡幾次叫去談話;有次談話中,小怡都委屈得哭了。最後,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班主任決定讓小怡重新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