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四川江油黑熊咬死3村民"的消息引爆網絡,隨著城市化發展,熊類更多的是被卡通化,擔當著品牌文化的吉祥物,比如憨態可掬的熊本熊。
此次黑熊傷人事件又把大眾拉回了被黑熊支配的恐懼中,這種胸前有一個月牙的熊,站起來能有一人高,輕易的殺死一個成年人。
但是就算黑熊再恐怖,身長上限170cm,體重150kg左右,和堪察加棕熊相比,簡直可以說是「弟中弟」,那麼堪察加棕熊到底有多恐怖呢?
號稱亞歐大陸最大的棕熊
堪察加棕熊,又叫西伯利亞棕熊,是棕熊中的一個亞種,分布於堪察加半島、卡拉金斯克島 、千島群島等地,換句話說,分布於俄羅斯境內。
立身接近3米的堪察加棕熊,有著最重650公斤的記錄,是名副其實的亞歐大陸最大的棕熊,也只有阿拉斯加棕熊能和它一較高下。寬大的圓頭,健碩的身軀,高高隆起的肩背,全身披覆厚重的棕色長毛,這身長毛在冬季為了禦寒能長到10cm厚,遠遠望見就能感受到強烈的威脅。
堪察加棕熊主要依賴靈敏的嗅覺,作為雜食動物的它,植物的根莖、塊莖、穀物及果實等佔了口糧60%以上,摻雜著昆蟲、魚類、哺乳動物等組成了它們的「菜譜」,可以說為了維持巨大身體所帶來的消耗,堪察加棕熊幾乎什麼都吃。
堪察加棕熊是相當好鬥的動物,特別是在發情期、保護領地和食物的時候,作為獨居動物,為了保護食物,它們會攻擊侵入它們領地的各種食肉動物,尤其是同類,也只有在交配季節和母熊帶幼崽時才會短暫結伴。
和所有熊類一樣,它們有冬眠的習性,每年的10月底、11月初開始冬眠直到次年的三四月間,冬眠並不會深度睡眠而是假睡狀態,冬眠期間母熊甚至會產下幼子。
堪察加棕熊是俄羅斯人最喜愛的戰利品之一
由於堪察加棕熊主要分布在俄羅斯亞洲區域,其強悍的戰鬥力無時無刻不刺激著戰鬥民族的徵服欲。
這種棕熊一直是俄羅斯人狩獵的對象,越是大個體的勘察加棕熊在狩獵市場就越受歡迎,如此一來,不斷激勵獵人們挑戰更巨大的棕熊。
堪察加野生動物管理局每年籤發500張堪察加棕熊狩獵許可證,獵人需要為每張許可證支付一萬美元,此舉當地政府和居民帶來了豐厚收入。
獵人們除了留下部分皮和肉供自己使用外,大部分出售或交換生活用品,堪查加棕熊毛皮質地上乘,體大且出肉量高,在當地非常受歡迎,整張的熊皮在歐洲市場上也很青睞,通常被賦予力量和權力的象徵。
兇殘的外表卻很少傷人
堪察加棕熊有發達的神經系統,聰明的大腦能讓它準確尋找到幾百公裡外的食物,同時他們擁有很強的好奇心,幾乎所有的新鮮事物都會研究一番,能吃的當然要痛快地吞下肚子。
正因為記憶力非凡,這些大熊們能清楚地記住鮭魚洄遊時間和地點,堪察加棕熊又被稱做勘察加食魚熊,蜂蜜排第一的話,鮭魚絕對排第二。
鮭魚的魚籽非常有營養,包括魚肉都是大熊們冬眠儲存脂肪的首選,在鮭魚洄遊路上,棕熊們會在平穩的河床淺灘上攔截洄遊大軍,別看塊頭大,棕熊們非常靈活,百發百中不敢保證,十拿九穩總是有的。
最最經典的還是站在河床有垂直落差的地方,等待鮭魚「躍龍門」,當鮭魚向前躍起的時候,熟練的棕熊會準確地咬住身位前的鮭魚,紀錄片中記錄棕熊教小熊捕魚的鏡頭大部分出自勘察加棕熊。
勘察加生態與環境研究所Rybakov教授曾做過一項研究,親身測試勘察加棕熊與人類相遇時它們的反應 在1,250次觀察中,有270次棕熊察覺出了他的存在,僅有1%的情況會襲擊人,70%的情況下堪查加棕熊會主動避讓人。
此數據表明具有強攻擊性的堪察加棕熊並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當然這些調查不是在發情期中進行的,不然兩組數據估計會反過來,而且絕大多數動物進入發情期都會變得狂躁(*蟲上腦),千萬不要靠近。
堪察加棕熊狩獵活動給了堪察加當地人帶來了不菲的收入,也希望和民眾能夠取之於熊益之於熊,保護好龐大的堪察加棕熊,讓它們能永遠棲身於美麗的堪察加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