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商業消息又讓臺灣綠營炸鍋了。
據臺灣《自由時報》報導,大陸的騰訊視頻將循愛奇藝模式5月來臺「落地」。目前,臺灣代理商已在臺北101大樓租用辦公室招兵買馬。此外,優酷視頻今年也將「登臺」。
消息傳來,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旋即召開記者會阻撓,書記長鄭運鵬繪聲繪色地渲染道:一旦騰訊、優酷落地,不僅臺灣用語、文化和文字受到影響,臺灣的相關從業者也會陷入無法競爭的地獄,尤其是騰訊三四萬員工中還有7000多黨員,實在令人擔心。最後他還不忘呼籲相關部門拿出對策,拒絕兩家公司進入。「立委」葉宜津也猶如患上了被迫害妄想症,添油加醋地說什麼「大陸媒體平臺要『入侵臺灣』,很難想像臺灣的影音知識會淪落到什麼地步」云云。
讀罷如上理由,實在讓人啼笑皆非。明明是再正常不過的經貿往來,某些人卻偏要政治掛帥,鬧得草木皆兵。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只怕是某些綠營政客心中有鬼,才會看什麼都覺得包藏政治動機。
這些年,大陸經濟欣欣向榮,網際網路行業更是走在世界前列。特別是傳媒行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從社區貼吧到即時通訊,從長視頻火熱到短視頻風靡,一款款產品圈粉無數。比如,抖音的國際版tik tok,前段時間超過Facebook、YouTube等成為蘋果手機上全球下載量最高的軟體。
當全世界都在擁抱視頻應用「2.0版」時,臺灣民進黨當局卻對「1.0版」仍持保守態度。一些業內人士吐槽,臺灣並沒有像騰訊這樣大規模的視頻平臺,由於影視資源跟不上,臺灣許多電視劇種自廢武功,整體製作規模不斷縮小。
臺灣媒體發展日漸消沉,綠營政客的閉門造車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對於那些希望進軍臺灣的媒體公司,臺當局抱著敵視抗拒的態度。2016年,愛奇藝曾申請在臺設立公司,卻被臺「經濟部投審會」駁回,認為這不屬現行開放的陸資來臺許可項目,且有「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政治、社會、文化上具有敏感性或影響國家安全」的疑慮。後經臺灣代理商代為經銷宣傳,臺灣同胞才用上了這款「看劇神器」。
實際上,大陸媒體進入臺灣市場,非但不會讓臺灣的影音知識淪落,反而會帶來生機、促其進步。相反,如果「蔡省長」一味地故步自封、杯弓蛇影,只會越來越失去人心、遭到唾棄。
去年9月,大陸推出「港澳臺居民居住證」,民進黨當局千方百計進行阻撓,甚至威脅臺灣民眾一旦申領將不能擔任島內重要公職,還不惜危言聳聽——「臺灣民眾一旦持有居住證,未來將被要求就全球所得在中國繳納個人所得稅」。打臉的是,僅僅三天時間,已有9983名臺灣民眾申請。
越封閉越落後;越限制越要走。種種選擇,或可視為島內主流民意的清晰表達:臺灣當局違背統一的大趨勢,無視民眾的真實利益,再怎麼折騰、再怎麼矯飾,都阻止不了兩岸企業往來的腳步,也永遠無法得到臺灣民眾的認同。
- The End -
撰文:雨馨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發布或推送的所有內容,除註明來源外,版權均屬北京日報社所有。歡迎合作,拒絕剽竊。同道者可直接留言或後臺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