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牙還牙,用牙咬來對付牙咬。比喻針鋒相對地進行回擊。出自:《舊約全書 申命記》:「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近義詞有:針鋒相對,反義詞有:退避三舍,以牙還牙是中性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常與以眼還眼連用。
以牙還牙的詳細解釋:
成語名稱:以牙還牙(yǐ yá huán yá)
成語釋義:用牙咬來對付牙咬。比喻針鋒相對地進行回擊。
成語出處:《舊約全書 申命記》:「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近 義 詞:針鋒相對
反 義 詞:退避三舍
成語用法:偏正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常與以眼還眼連用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辨析:以牙還牙與「針鋒相對」有別:以牙還牙著眼於一方;多指人的態度、行動、策略;主語應是人;「針鋒相對」著眼於雙方;多指立場、觀點、態度;主語除人外還可是言論、觀點等。
成語辨形:牙,不能寫作「邪」。
成語正音:還,不能讀作「hái」。
以牙還牙的例句:
1、魯迅說過\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直道。
2、魯迅說過"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直道。
3、老師雖然沒有批評,但是這招"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方式卻徹底地把我制服了。
4、對於侵略者,我們絕不能退縮,最好的辦法就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5、赦免之所以是特別的,就在於它違背了法律背後那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古老法則,在法律之外開啟了不可能的空間。
6、對敵人,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寸步不讓,鬥爭到底。
7、我聽說他一直在講你壞話,你應該報復他,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8、被陌生人的罵,我可以以牙還牙;被熟悉的人傷,我卻招架不了。
9、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10、被陌生的人罵我可以以牙還牙被熟悉的人傷我卻招架不了
11、咱們東方民族都不喜歡寬恕,講的是以血還血,以牙還牙,認為只有復仇才能保持自己的體面。
以牙還牙的成語接龍:
以牙還牙 > 牙籤玉軸 > 軸轤千裡 > 裡裡外外 > 外強中乾 > 乾燥無味 > 味同嚼蠟
以牙還牙由小學家庭輔導平臺[小孩子點讀]APP獨家整理並發布。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我們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