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一炷香,點燃一盞燈,許下一個願望,在過年期間,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去煙火繚繞的寺廟,因為炎黃子孫們習慣於在佛像前許下心願,那些樸素而真誠的願望,多是圍繞著家人的,這是我們最真實的情感,例如,祈禱某某某身體健康,某某某學業有成,某某某事業順利等,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是與趙州橋遙遙相望,是我國北方的著名佛教寺院之一,據說祈福很靈驗的地方。
對於石家莊人來說,爆竹聲聲的大年初一一到,趙縣的柏林禪寺就會被大量祈福的遊客們圍堵的水洩不通,據說初一十五上香是最為靈驗的。
柏林禪寺位於趙縣城內,是我國北方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歷史悠久,文豐茂盛,建立於東漢末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隋、唐時期,這裡叫做觀音院,北宋時期它叫永安院,金時期叫柏林禪院,元代時期是它最後一次改名了,名字叫做柏林禪寺。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要屬寺內的柏林寺塔,又名真際禪師塔,塔裡放著禪師的舍利子,這位大師一生慈悲為懷,成就顯著,在120歲時圓寂,念他的功德,唐昭宗親自下令,封他為「真際禪師」塔名由此而來。
與柏林禪寺相似,真際禪師塔歷經千百年的歲月滄桑,即便是遇到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也不曾損失一絲一毫,柏林禪寺以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吸引著眾多信徒,在玄奘西行的時候也曾到訪此地。
直至今日,這裡早已不再是一座普通的禪寺了,灑在禪寺的陽光為人們搭建了一處心靈的棲息之所,拜謁的過程中,塵世間的願望變得不再那麼重要,柏下靜坐,花前聽經,時光便在冬風的吹拂中悄悄溜走。
伴隨著檀香山,新年的第一次領悟總是有意義的,在人潮擁擠的期間只感受梵音的聲音,無論是否祈禱靈驗,都在為浮沉的心尋找平靜的地方。
作為有名的古剎寺院,柏林禪寺由普光明殿、觀音殿、鐘鼓樓、藏經閣、禪堂、懷雲樓、開山樓、指月樓、雲水樓、香積樓、古佛庵、佛學院、茶香樓、文殊閣、普賢閣、萬佛樓等古建築群構成, 淺佛音,總有讓你警戒,感受最真實自己的地方。
佛光普照,心亂時在這裡捏一柱香,輕輕地說佛祖曾經的浮沉過去,心空時在這裡領悟人生百態,使虔誠的心皈依佛門。
柏林禪寺四季常綠,在青柏掩映期間,夕陽西下時,金色的太陽隨意灑在神殿之間, 殿前的香爐舉起一縷煙,在天上盤旋的鳥似乎標誌著春天的到來。
斑駁的時間留下青絲,許多寺院的牆面已經剝落的漆皮升起,剛過立春季節,這座寺院就像秋冬之際一樣溫暖,空氣中漂浮的因子似乎也染上了安靜的佛意,這是虔誠的佛祖留下的美麗吧。
千年古剎不僅有暗生歡喜的佛禪,其美麗的建築雕刻也令人驚嘆,軒紅瓦之間是對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完美解釋, 龍天隆吉祥事,瑞寺祐平安,柏林禪寺一遊,餘韻悠久清音遠響,大徹大悟,心向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