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總在問這個問題,為什麼家裡總收拾也收拾不好?其實,東西老收拾不好的原因不外乎兩個: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
客觀原因歸納大致有以下幾個:
一 收納空間不足
家裡房子面積小,空間不足,也會造成家裡物品凌亂,無處安放的情況,房子連放置基本生活用品的空間都沒有,東西就只能放在地上了,無法收拾。如果是這種情況就應該根據家裡的空間添置合適的家具,把空間「擠」出來。
舉幾個例子:
比如:家裡空間有限,可以設置合適的吊櫃,把物品收納其中,減輕低處收納物品的壓力,家裡更整齊,易打理。
在臥室可以利用儲物床 ,如抽屜儲物床,就是在床的兩側設置兩個大抽屜,或者是採用高箱儲物床,床板下的箱體用來儲存收納物品。也可以節約很多空間。
還可以採取嵌入式衣帽間來收納衣物,空間利用率會更高,也容易保持清潔。
廚房裡,像烤箱、消毒櫃、微波爐、電冰箱等,都可嵌入在開放式櫥櫃裡,這樣收納更節約空間。
另外改變家具擺放格局,也是節約和巧妙利用空間的好辦法。比如,利用收納物品的櫥櫃來分隔一間房的兩個功能區,如廚房和餐廳,使廚房和餐廳處於半開放狀態。空間雖然小,但每個功能區都分布清晰、井井有條。
利用家具節約空間還有很多辦法,我這裡只是提供一點思路。
二 物品隨意放置,無法收納
常使用的物品,如果沒有就近放置。取放都會很麻煩,導致用完就懶得放回去,所以請將物品放置在使用場所附近。平時養成物品用完後隨時歸位的習慣,就不會因為隨意放置物品造成家裡凌亂令人頭痛的狀況。
三 物品的大小與存放的位置不合適
這種情況經常發生,例如,將書放入櫃中,因為高度大小不合適,只能將書疊在一起平放,這樣要把書取出來就麻煩。所以區分好各類物品的基本大小,往柜子裡擺放與物品大小相匹配的物品或收納容器,才能合理安排收納,輕鬆地取出物品。購買收納用品和其他物品時也要事先考慮好大小尺寸,不合適最好不要買,避免造成物品無處安放的情況。
主觀原因最主要就是心理原因:
一 捨不得扔
很多人明知某些物品已經沒用,但仍然捨不得扔。將過量的雜物密密麻麻的堆在一起,這樣只會讓收拾越發困難。這也是一種戀物情節,家中的這些東西都是有保質期的,時間久了,會有許多細菌或過敏物,例如,睡過一年的枕頭,會積累大量蟎蟲的屍體和人身上的死皮。為了身體健康,請勿必扔掉。還有牙刷、毛巾、唇膏、睫毛膏、洗碗巾等等都是有保質期的,過期物品扔掉,既保護了全家人的健康,還騰出了空間。
二,不懂收納的方法。
不懂收納方法,完全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學會,可以多看一些整理收納的文章書籍,也可以借鑑一下別人的經驗,如果再不會,還可以請別人或者有經驗的專業人士來家裡指導一下,也可以把家裡整理收納好。
三 沒有時間、體力、精力
存放或取出物品都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若沒有放回去的時間和精力,物品自然就只能一直放在外面了,如果總是收拾不好的原因是這個的話,那麼就騰出時間養足精力後,再來將物品整理和收納一下。那樣做事效率也會高很多。
以上就是家裡收納不好的原因所在,如果您也有這方面的困惑,不妨看一看是不是以上幾個原因。其實把家裡收納整理好也沒有什麼難的,就看有沒有心,只要有心就一定能收納出一個整潔、明亮、溫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