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 網絡、漢匠坊
喝酒,到底喝的是什麼
有人說酒以慰藉,有人說酒促癲狂
有人喝的意氣風發,有人喝的悲喜交加
你是哪一種呢?
豪情義氣衝雲天,歃血為盟桃花園。
群雄逐鹿的三國時代,在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中拉開帷幕。為了共同的目標,三位意氣相投、惺惺相惜的豪傑,選擇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三人的兄弟情義,最終成就了那句
「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他們喝酒,喝的是情義。如果要給他們推薦用酒,必要選打破陳規的漢匠坊諸子百家酒——小說家,熱烈奔放,以酒盟誓,敬滾燙的情義。
我欲四時攜酒賞,莫教一日不開花。
歐陽修對喝酒的熱情,從他自稱「醉翁」中可見一斑。他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記》,也貫穿著一股酒氣。
歐陽修喝酒必要有花相伴,他寫下「我欲四時攜酒賞,莫教一日不開花」,相傳他曾插花百瓶,醉飲其間,傳為美談。他將不得志的情懷寄情於山水,寄情於杯中酒,品味箇中滋味。
他喝酒,喝的是品位。如果要給他敬酒,必要選漢匠坊諸子百家酒——儒家,酒香自然濃鬱,喝起來甘潤和諧,以詩助興,以花伴酒,豈不快哉。
曲水流觴三月三,飲酒賦詩蘭亭會。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當時名士41人聚會於會稽山的蘭亭,曲水流觴,飲酒賦詩,他揮毫書寫詩序,也就是著名的《蘭亭集序》。
曲水流觴就是將酒杯放在水面上,酒杯飄到誰面前,誰就要吟詩,如果做不出來詩,就要被罰酒,可謂極盡文人風雅。
他喝酒,喝的是格調。曲水流觴,極盡風雅,儒雅端莊的漢匠坊諸子百家酒——儒家才能與之相配,盡顯尊貴之品,文化之韻。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如果統計古詩中與「飲酒」有關的高頻詞,那數量冠軍一定是李白。李白既是詩仙,又是酒仙,他自己也宣稱「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李白的詩雄奇奔放、想像豐富、意境絕妙,具有深厚的浪漫主義色彩。而他的性格更是豪邁,一生遊遍大江南北,寫下了千首壯麗的詩篇,常常藉助詩歌表現自我,抒發情懷,那是他的詩酒江湖,他的詩酒人生。
他喝酒,喝的是人生。如果要給李白敬一杯酒,必然要選漢匠坊諸子百家酒——縱橫家,它香氣幽雅、醇厚豐滿,有著歲月沉澱中的王者風範,用時間,講述人生,與李白的詩酒人生最為相配。
無酒不成席、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俗。
千百年來,生活中總少不了酒,
酒是情感的載體,
承載著那些不為歲月所動的字短情長,
傳遞著那些我們說不出口的情真意切。
在杯酒人生中,借著酒興,
喝出情義、喝出品味和格調,更喝出人生。
原創:拂曉
我們不希望,最後的再見,
是以「被道別」的形式消失在您的生活中。
如果可以的話,可以成為您的「星標關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