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蟑螂是人們最討厭的一種昆蟲,它是「四害」之一,不過,在蟑螂的前面加上一個水字,那麼它就成為了人們口中的一種美食。水蟑螂是我國南方淡水水域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昆蟲,雖然與蟑螂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它與蟑螂並不是一個物種,差別也很大。蟑螂是害蟲,那麼,水蟑螂是害蟲還是益蟲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水蟑螂
水蟑螂當然不是蟑螂了,只是因為它的外觀長得有些像蟑螂,而且生活在水中,才有了這個名字。並且水蟑螂的學名為龍蝨,是昆蟲綱鞘翅目龍蝨科下的昆蟲,而蟑螂是蜚蠊目下的昆蟲,二者相差甚遠。
整個龍蝨科下約有160個不同的屬,超過4000種不同的種類,它們廣泛地分布於亞洲、歐洲以及美洲的淡水水域中。在我國約有160種不同的龍蝨分布,它們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比如廣東、廣西、湖南、江蘇、福建、浙江等地,在我國北方較為稀少,僅在黑龍江地區有分布。其中,比較常見的龍蝨有:大龍蝨、小龍蝨、短龍蝨、錦龍蝨以及東方三星龍蝨等等。由於龍蝨一直以來被認為是一種高營養且能夠藥用的昆蟲,所以,目前野外捕獵已經不能滿足地方的需求,因此,近幾年,我國廣東、廣西地區又引進了日本龍蝨用於發展養殖業,而且已經成功。
所有的龍蝨均為雜食偏肉食的昆蟲,在野生環境下,它們主要棲息在稻田、水溝、小溪之中。與其他大多數昆蟲一樣,龍蝨的生長發育也分為四個完全變態的過程,即卵、幼蟲、蛹、成蟲。除了在卵和蛹的形態下龍蝨不需要進食外,無論是龍蝨的幼蟲還是成蟲均主要以水中的魚蝦以及水生昆蟲為食,甚至成年的龍蝨還能捕殺比自己體型大很多的魚。
龍蝨之所以如此兇猛,要得益於它體內的毒腺,龍蝨的體內具有可以釋放麻醉性物質的毒腺,在捕獵時,它會先通過自己鉤狀的上顎咬住獵物,然後利用中空的上顎將毒液注入到獵物體內,等到獵物麻醉後,再注入消化液將獵物的肉液化,之後它就能夠吸食獵物了(龍蝨沒有牙齒,不能咀嚼和啃咬)。
水蟑螂是益蟲還是害蟲?
在弄清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確定一下害蟲和益蟲的概念。首先,在自然界中的昆蟲並沒有好壞之分,只不過是人類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將破壞人類利益的昆蟲定義為害蟲,將對人類有利的一些昆蟲,定義為益蟲。
從這個角度看,水蟑螂生活在野外的水體中,並沒有幹出什麼對人類的利益有損害的事情,雖然水蟑螂也有食草的習性,會偶然的危害水稻,但是,它的主要食物還是魚蝦和水生昆蟲,而且許多水生昆蟲會以水稻為食。所以,相比起水蟑螂偶然危害水稻來說,它滅害蟲的能力要更強一些,也就是說對人類而言,水蟑螂是利大於弊的。
而且水蟑螂不但吃水生昆蟲,它們本身也是一種中藥,同時也是一道美食,對於人類而言,顯然也是有利的。
看到這裡,有些小夥伴會說:水蟑螂不是吃魚蝦嗎?怎麼不是害蟲?從表面上看,水蟑螂確實吃魚蝦,但是它們極少出現在魚塘之中,而大都是分布在野生水體中。野生水體中的魚蝦本就不是人類的東西,而且螳螂也被稱為益蟲,但是它同時也是兇猛的肉食性昆蟲會捕殺其他的動物,其中有益蟲也有害蟲。
因此,如果單純的以水蟑螂會吃魚蝦就把它認定為害蟲的話,那麼,自然界中所有的獵食性動物都是「害蟲」了。
水蟑螂如何過冬?
在我國分布的水蟑螂大都生活在南方,而南方的冬天相比而言比較的溫暖,所以在南方水體中的水蟑螂是不需要冬眠的。但是,在我國的黑龍江地區是如何度過天寒地凍的冬天的呢?
作為一種昆蟲,水蟑螂也是沒有調節體溫的能力的,所以,到了冬天它就會蟄伏起來。但是,黑龍江地區的冬季一般都在零下,所以天寒地凍下,它們很難在陸地上找到一個溫度相對恆定的地方。因此,水蟑螂把過冬的場所選在了水底。雖然冬季河面會結冰,但是水底的溫度還是在零度以上的。解決了過冬場所的問題,下面就得解決呼吸的問題了。
根據科學的研究發現,水蟑螂是由陸地的昆蟲演化而來的,進入水中之後,為了更好地適應水中的生活,它們在腹腔內進化出了「貯氣囊」。貯氣囊平時只是作為「氧氣罐」來使用的,這保證了水蟑螂能夠長時間的在水下活動。但是到了冬季蟄伏時,水蟑螂一動不動地待在水底,無法呼吸,而貯氣囊的氧氣也不足以堅持整個冬季,因此,水蟑螂貯氣囊的另一個作用就顯現出來了,它可以直接吸收水中的氧氣供給身體。雖然貯氣囊的吸收能力較弱,但是在蟄伏期,水蟑螂的新陳代謝本就降低到了極致,所以身體也不需要太多的氧氣了。
就這樣,水蟑螂整個冬季都會待在水底,直到來年冰層融化後,再次恢復生機。
總結
水蟑螂在以前確實非常的常見,但是隨著人類對它們的需求增大(食用和藥用),它們的數量正在逐年的遞減,甚至原本隨處可見的一些水體中,如今它們的身影已經越來越少了。從生態位的角度看,水蟑螂屬於食物鏈頂端的食肉者,它們在水中鮮有天敵,而且成年後還具有飛行的能力。從食性上看,雖然它吃魚蝦,但同時它也吃其他的昆蟲,而且在野生水體內,它們不會損害人類的利益,因此它是一種「益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