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 「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2021-02-19 泊人畫坊

無興者返回,有心人請慢慢品。

   再讀/

「倫常乖舛,

立見消亡

           德不配位,

    必有災殃」一文 

   文章/視頻  

   讀後感  分享

 

「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原出自《朱子治家格言》中。

「倫常乖舛chuǎn」中的「乖舛」就是違背、偏離倫常。

「立見消亡」就是馬上就會遭遇(疾病、災禍、夭折)禍害。

這個「倫」是關係,「常」是永遠不變的規律。 

倫有五種關係,這個關係就是「倫常大道」,是自然存在不可泯滅的。 

如:樹和水是有關係的,如若偏不讓樹和水建立關係,倫常乖舛,立見消亡,樹就得死,水就得散。天地萬物和自然都有一定的關係,這個關係不可違背。 

 從事上講,教導我們不能違背倫常,人若如此執意做下去必定很快被亡滅。

日記;

《易經》為群經之首,它是在歷代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不斷來完善的哲學典籍。其中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為《易經》裝上了翅膀,注釋了《十翼》,其中孔子在《周易·繫辭下》把「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又分成了三個部分:「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1、德薄而位尊:就是說一個人的道德和人品的高度與這個人所處的人際位置不成正比,美德不足錢,享受卻過斤,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2、智小而謀大:意思是一個人的思想智慧很小,但他的謀劃太大,計算太多,與他個人的能力不相配,其結果必然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3、力小而任重:這句話大家都明白是什麼意思,一個人的力量達不到其負重,自不量力,輕者傷身,重者嗚呼。

在現實生活中,平時大家也很明白以上的道理,但就是事情降臨到自己身上時,就會蒙圈,不顧一切了。

  就如近幾年落馬的官員來說,他們身處要職,權力膨脹,收受賄賂價值不菲,就屬「德不配位」,超出了福報的承受力,災殃臨身。

所以無論錢多錢少,官大官小,都要首先去修「德」。

《周易》名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正所謂;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為善不昌,乃其前有餘殃,殃盡定昌;

為惡不殃,乃其前有餘昌,昌盡定殃。

註:(許多積德為善之人過得並不好是因為前世餘惡仍在,惡盡終必會好報。作惡之人過得比常人好是因為前世積德尚餘,德盡必會有災。)

  孝敬父母,善待親人,關心朋友,誠實守信,多做善事,不貪不欲。

修「小德」得小富貴,修「大德」得大富貴,人只要一心向善,「德品」修好了,配位了,你會發現一生都是快樂的。

一個人的德行從哪方面體現出來呢?如何證明他的德性呢?一個德行夠的人首先一定有量。量又如何體現出來呢?他做任何事情都不為自己考慮,不以自我為中心,他考慮的是大家的利益、大家的感受。佛門裡說的「無我」就是這個意思。當一個人達到了無我,他的心量、他的胸襟自然就大。胸襟夠了,才能容納萬物。既然胸中包含了萬物,自然就應得。

請觀看如下陳大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主講視頻   

  另一文出處;        http://www.sohu.com/a/153634088_175761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及朱子家訓全文解讀!

相關焦點

  • 朱子家訓: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一、中華傳統文化的中「五倫」關係,即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夫婦有別、君臣有義、朋友有信。這是五倫大道,是人類存在的五種正常關係,出了這五種關係都是違背倫常的。「倫常乖舛」中的「乖舛」就是違背、出格、偏離的意思,是否定了倫常,「立見消亡」就是馬上就會遭禍(疾病、災禍、夭折)。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倫常乖舛,立見消亡,是什麼意思,怎麼解釋,出處是什麼?
    出自《朱子治家格言》,「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倫就是關係,「常」就是永遠不變的規律。「乖舛」是違背、背叛自然規律。
  • 【生活】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晚,賓客散,問:"兒子,你咋了,不舒服?""沒有,爸爸,只是有點不安。""不安?""嗯,今早出門:乘飛機,頭等倉;下飛機,大奔馳;住賓館,總統套。記得師父跟我說過: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父親一時無語。
  • 【美文】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晚,賓客散,問:「兒子,你咋了,不舒服?」「沒有,爸爸,只是有點不安。」「不安?」「嗯,今早出門:乘飛機,頭等倉;下飛機,大奔馳;住賓館,總統套。記得師父跟我說過: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父親一時無語。
  • 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晚,賓客散,問:"兒子,你咋了,不舒服?""沒有,爸爸,只是有點不安。""不安?""嗯,今早出門:乘飛機,頭等倉;下飛機,大奔馳;住賓館,總統套。記得師父跟我說過: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父親一時無語。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經典)!
    晚,賓客散,問:"兒子,你咋了,不舒服?""沒有,爸爸,只是有點不安。""不安?""嗯,今早出門:乘飛機,頭等倉;下飛機,大奔馳;住賓館,總統套。記得師父跟我說過: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父親一時無語。
  • 陳大惠——「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我們來看八個字: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倫常」是什麼意思呢?倫就是關係,常就是永遠不變的規律。「乖舛」是什麼意思?違背、背叛自然規律。倫常乖舛就是 違背了倫常大道,立,馬上的意思,見就是你能看得到,你能感知的到,消是消耗。亡是什麼?亡敗。倫常乖舛就是違背了倫常大道,你就等著立見消亡吧。  我們現在看講五倫八德。五倫是什麼意思?就是五種關係,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人和人之間存在五種關係。
  • 李維東:女留學生「倫常乖桀」給教育的反思
    從教育、德育、思政教育三個視角來看,不禁令人想起了《朱子治家格言》中一句老話:「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倫常乖舛」中的「乖舛」就是違背、出格、偏離的意思,是否定了倫常,「「倫常」就是基本的倫理道德與規範,「立見消亡」就是馬上就會遭禍,如疾病、災禍、夭折。德不配位中的「德」就是道德規範、思想品德。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好多人都只理解了一半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好多人都只理解了一半,這就是此文筆者要剝離的話題。許多人通常都只會這樣認為:如果是一個德行不好的人佔據了很高的位置,那麼就很容易會形成禍患。要知道:一個無德之人如果佔據了很高的位置,在這件事的對立面就必然會有一個有德之人佔據很低的位置。也就是說,不光是無德之人佔據了高位就叫是德不配位,如果是一個有德之人處於低位,這也可以說是德不配位。
  • 佛說:「窮不失志,富不癲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佛說:「窮不失志,富不癲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窮不失志。人的一輩子總有貧窮困苦的時候,貧窮的時候應該怎樣度過呢?我認為:再窮也有有骨氣,有志氣,不能因為自己沒錢,就心安理得佔別人便宜,就可以隨意放縱自己。這樣只會讓別人瞧不起,更不會有出頭之日。再窮也別畏畏縮縮,再窮也別丟失自己的自尊,無論跟誰在一起都要保持自尊自信。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我整整讀了五遍,太透徹了!)
    作者:國文  來源:國學生活(ID:gxsh789)點上方綠標收聽【國學經典】 主講:國文片尾曲:天亮以後《周易·繫辭下》曾雲:「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德行淺薄卻位居尊位,沒有大智慧卻要謀劃大事,能力小卻要承擔大任,勢必會有災禍發生。一個人,若是有名無實,勢必會搞垮自己。【微信公號:國學生活】古人云:「無德無行而取厚利,必有奇禍;善行善德而受磨難,多有後福。」
  • 辛巴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辛巴粉絲網絡暴力威脅刪視頻!
    818粉絲網絡暴力威脅刪視頻抖音某位主播發視頻曝光私信,以為818的粉絲私信讓其刪(假燕窩)視頻,喊話小崽子把辛巴視頻刪了,別以為我們找不到你,不刪腿給你打斷,該主播已經將視頻刪除,直言是覺得不合適才刪除的,不是因為怕你才刪的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王凱歆這個名字在線下的幣圈是個不能踩的「雷點」,一度被圈內人視為「騙子」、「欺詐」的代名詞,前有假借徐明星發行OK幣之名大肆募集ETH,後有開撕石一又被狠狠打臉的ICO維權鬧劇。王凱歆,從神奇百貨的「曇花一現」到淪為人人通緝的「代投騙子」,中間還穿插了無數或大或小的鬧劇,整個墮落之旅只花了短短三年的時間。
  • 任素汐被曝插足他人婚姻,馬琦雅怒斥: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不過近日有媒體曝出任素汐插足董博婚姻,董博的原配妻子馬琦雅她稱自己與董博2005年相識,在一起9年時間後2014年結婚,但在婚後一年董博就出軌任素汐,自己在2016年11月發現他倆的不正當關係,當時直接問過董博,對方也坦然承認。
  • 《如懿傳》阿箬和白蕊姬: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人要有自知之明
    就是對一個人無盡寵愛,把她捧得高高的,一直高到德不配位的地位,這個人就會自大輕浮,自以為是,然後這個人就會因為自大而犯下更大的錯誤。的確,沒有人能夠抵擋日復一日的糖衣炮彈,誰不喜歡被稱讚呢?所以,當讒言足夠順耳,足夠美麗的時候,誰還會在意那些逆耳忠言呢?
  • 王陽明:面對得罪不起、主動挑釁的小人,用這八個字,輕鬆搞定
    南懷瑾老先生說過: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能做成豐功偉績的人,一定德才兼備之人,比如聖人孔子、王陽明(王守仁)等聖賢,但他們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都是歷經磨難。恰如《王陽明全集》所言:「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