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子成熟在即,農村大嬸手拿銅鑼不停敲打,這是幹什麼?

2020-12-21 小馬侃農業

昨晚下了一場小雨,雨後天晴,我和朋友驅車去榆林辦事,路過府谷縣武家莊鄉,看見路邊一塊塊地裡穀子長勢喜人,谷穗彎彎漸漸黃,顆粒飽滿,豐收在望,看著沉甸甸的谷穗心情大好,隔著車窗似乎都能聞到一股穀子香味,隨著咣咣幾聲銅鑼聲,有位農村的大嬸邊敲著,不停的穀子地裡奔跑著,不遠處有個男孩拿著棍子揮舞著,我給朋友說,咱們去看看,那是在幹什麼?

楊大嬸家的穀子

走到大家跟前後,發現穀子地裡邊站立著好多的假人,大嬸看到我們走近停止了敲鑼,頭戴草帽,滿臉的汗水,衣服都溼透了,我問大嬸這是幹什麼呢!大嬸告訴我們說家裡種了10多畝穀子,現在開始成熟了,讓山上的小鳥盯上了,現在環境保護的好,鳥兒越來越多,一群群的來,如果不管的話,一年的辛苦全糟蹋了。

成熟後的穀子

離穀子成熟還有一段時間,「難道就沒有其它辦法了嗎?」大嬸姓楊,她說現在都是些土辦法,都是從老人手裡傳下來的,地裡的假人,一陣風吹過,假人的手臂隨風擺動,鳥兒受到驚嚇就會飛走,穀子地主要是麻雀,很聰明,兩三天過後這個法子就不靈了,它們會成群結隊的來糟蹋穀子,膽子很大,有時還會站立在稻草人身上。現在農民都有環保意識,野生的鳥兒都不能捕殺,現在只能靠人來驅趕了。

穀子地的假人

10多畝的穀子地,站立的「假人」大概有幾百個,為了嚇唬鳥,大嬸給「假人」穿上了五顏六色的衣服,給胳膊套上塑膠袋,風一吹還呼呼啦啦的響,兒子聽過反光帶可以驅鳥,從縣城買了些,風一吹閃閃發光。楊大嬸說「假人」、反光帶的辦法已經不起作用了,麻雀還是經常來,沒有好的辦法,只能每天待在地裡,拿著棍子來回驅趕,跑不動了看見鳥群來了就用土塊、小石子驅趕,10畝多地是長條形,220多米的距離,讓人疲於奔命,來回跑的氣喘籲籲。說話間,啪啪的鞭炮聲響起,鳥兒全飛走了,不遠處楊大嬸的兒子在放鞭炮,過了10幾分鐘後,鳥兒又回來了。

驅鳥彩帶

楊大神說今年60多了,跑不動了,我一個人在田地鳥那是萬萬受不了的,現在有兒子幫忙,還能好點,現在體力和精力都跟不上了,一天下來累得夠嗆,現在和兒子一人負責一個方向,輪流在地裡放哨站崗。前一段時間兒子買些驅鳥劑,氣味比較刺鼻,對鳥兒有些效果,需要掛起來,比較費事,這不是下了一場雨,就沒效果了。

說話間一群鳥兒又來了,楊大嬸大聲的吆喝驅趕,急忙敲打起了銅鑼,「砰砰砰」的響聲嚇得鳥兒四散而逃,這鳥兒太聰明了,它經常和我們打遊擊,大嬸說,你在這邊趕,它往那邊跑,防鳥就跟打仗一樣,在地裡一刻都不能休息。大嬸問我有沒有,讓人省心驅鳥的機器,我想了會,在飛機場常用的有驅鳥器,我估計價格比較貴一些。

網上找的衝擊波驅鳥器

楊大嬸說農村人一年的收穫就在這幾天,我們陝北的小米不但好吃而且營養豐富,現在價格在8-9元,現在好多城裡人都來買,在我們農村家裡一筆不小收入,還有10多天穀子就完全熟了,我和兒子在堅持一些,要守住一年的收成。

人和鳥兒如何和平相處,樸實的農民寧可不辭勞苦地守護著,都不願意傷害鳥兒,陝北作為陝西最貧瘠的地方,老百姓深知青山綠水來之不易,我們有理由相信祖國會越來越好,青山綠水在陝北會越來越多,最後,誰有好的驅鳥方法,可以幫助一下楊大嬸。【想了解更多的農村故事請點擊右上方關注一下】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常說「明堂如銅鑼,家富積錢禾」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們常說的「明堂如銅鑼,家富積錢禾」是什麼意思呢?這是農村一句古老的俗語,有兩種解釋,意思是說,光明磊落、光明正大的為人處世,就會富裕的道理。明堂是指官府公堂或家庭客廳,就像銅鑼一樣光亮照人,百姓富裕,存錢就像存柴禾一樣多,說明非常富足。
  • 一個漢中小夥子回家鄉打穀子,結果發現了...
    這個時候的漢中農村,到處都在忙著打穀子、曬穀子,走在鄉間小路都能聞到穀物發出的陣陣清香。但對於農村長大的娃兒來說,除了忙秋收,還要忙著挖掘那些藏在田裡的美味!等穀子收完了,田壩裡就是農村娃兒的遊樂園!順著排水溝,看到有小洞的地方,挽起褲腿和袖子,運氣好的話用不了多久就能抓到小半盆~
  • 一個六盤水小夥子回家鄉打穀子,結果發現了…
    這個時候的畢節農村,到處都在忙著打穀子、曬穀子,走在鄉間小路都能聞到穀物發出的陣陣清香。但對於農村長大的娃兒來說,除了忙秋收,還要忙著挖掘那些藏在田裡的美味!等穀子收完了,田壩裡就是農村娃兒的遊樂園!順著排水溝,看到有小洞的地方,挽起褲腿和袖子,運氣好的話用不了多久就能抓到小半盆~
  • 壇下銅鑼華夏一絕
    久聞耒陽壇下的銅鑼賣到了十多個省份和香港、臺灣、中南亞等地,那日我們慕名到壇下鄉軟石村冬元銅鑼廠,有幸觀賞了銅鑼的製造過程,銅鑼廠掌門羅冬元精湛的技藝令人折服。銅鑼製作工藝非常複雜,羅師傅一一給我們介紹,還不時演示工藝技巧。第一道工序是配料。這個與抓中藥有點相似。
  • 不在河床上曬穀子
    有一年,惠蒂埃幫忙曬穀子,每天一早他要用車把穀子運到曬穀場,然後等傍晚的時候再運回來。由於曬穀場離家有點遠,惠蒂埃覺得這樣跑來跑去太麻煩,為什麼不在自家附近找一片能曬穀子的空地呢?尋查了半天之後,惠蒂埃發現在一段乾枯的河床中間有一大塊平坦的空地,用來曬穀子簡直再合適不過了!  「河床上怎麼能曬穀子呢?」聽了惠蒂埃的主意,父親反對道。
  • 泉州傳統民間技藝——十音銅鑼鍛制技藝
    泉州洛江區羅溪的十音銅鑼鍛制技藝,在全國可稱得上是絕無僅有,是一種歷史悠久,並且限於家族內部傳承的特種技藝,同時也是一種依附於民間音樂的發展而存在的特色技藝。  所謂十音銅鑼分別由10個內徑8公分、外徑11公分、厚度約1毫米的帽型銅鑼組成,按一定的要求排列,用琵琶線穿掛在一個特製的有十個空格的木架子上。
  • 農村俗語「明堂如銅鑼,家富積錢禾」這句話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這一句話來說各個地方的解釋不同有兩種相對官方的解釋,第一種就是認為名堂指的就是官府的大堂像銅鑼一樣光亮照人說明官府十分的清廉百姓也就安居樂業,這樣的情況之下財富和稻穀就會越積累越多,人們才會有好日子過。
  • 麥子和穀子怎麼區分呢?長什麼樣?
    問:麥子和穀子怎麼區分呢?長什麼樣?麥子和穀子的區分,從粒上分是麥粒比穀粒大,麥粒上有道溝,穀粒外面有殼。從播種上分是麥子在秋後播種,穀子是在春天播種,麥子應是水澆地,穀子是旱田。麥子扔在地面上稍潮溼就能出芽,穀子必須埋在土裡才能出芽,這叫"藏谷露麥″。看一片麥子或一片穀子的收成如何,看麥子是橫壟看,看穀子是順壟看,因為麥子成熟穗是直的,穀子成熟穗是彎的,麥子橫看就能看到穗,穀子必須順壟看才能看到穗,麥子橫看麥穗很密就是豐收,穀子順看很密才是豐收,這叫"橫看麥子豎看谷″。
  • 千錘百鍊銅鑼「匠心」 重慶梁平銅樂鍛造技藝非遺傳承人許國祥
    今(31)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梁平區了解到,在重慶市梁平區袁驛鎮柳河村六組,梁平銅樂鍛造技藝市級非遺傳承人許國祥一直堅守和傳承著這項技藝,讓傳統銅鑼不斷發出「好聲音」,也讓更多人對這項傳統技藝有了深刻的認識。許國祥(左)在敲打銅鑼。
  • 重慶梁平銅樂鍛造技藝市級非遺傳承人許國祥:敲出銅鑼最強音
    一聲聲敲打讓傳統銅鑼不斷發出「好聲音」,讓清脆明亮、悅耳動聽的梁平癩子鑼鼓得以良好傳承。許國祥是家族制鑼的第四代傳承人,其家族傳承的鍛造技藝傳到他這裡已有近150年歷史了。從小他耳濡目染,總和哥哥一起給鍛造銅鑼的父親打幫手,20歲便熟練掌握了銅樂鍛造技藝的各個流程。1987年,為了生計許國祥選擇了到外地從事運輸工作,祖傳的這項鍛造技藝便由許國祥的哥哥接手下來。
  • 這裡的農民種植穀子畝產翻番,靠什麼?
    「人家(指縣政府)免費翻地,免費發種籽,免費發肥料,免費技術培訓指導,不間苗、不鋤草、不追肥,種起來可省事,收的時候有訂單還有保底價,家門口直接裝車拉著就走,現款交易,為啥不種地!」金明寺鎮王連溝村支書李補孝2017年至今堅持將自己10多畝地都用滲水地膜種了高粱和穀子,光種地一項,每年就有穩定可靠不薄的收入來源。
  • 敲出銅鑼最強音——訪重慶梁平銅樂鍛造技藝市級非遺傳承人許國祥
    一聲聲敲打讓傳統銅鑼不斷發出「好聲音」,讓清脆明亮、悅耳動聽的梁平癩子鑼鼓得以良好傳承。  許國祥是家族制鑼的第四代傳承人,其家族傳承的鍛造技藝傳到他這裡已有近150年歷史了。從小他耳濡目染,總和哥哥一起給鍛造銅鑼的父親打幫手,20歲便熟練掌握了銅樂鍛造技藝的各個流程。1987年,為了生計許國祥選擇了到外地從事運輸工作,祖傳的這項鍛造技藝便由許國祥的哥哥接手下來。
  • 三個「新」字評價花鼓小戲《新打銅鑼》
    在第六屆湖南省藝術節「新創現實題材小戲」展演活動中,有幸再次觀賞花鼓小戲《新打銅鑼》,這是個有看頭、有嚼頭的好戲曲,可以用三個「新」給予評價。      一、劇本立意新。瀏陽市鎮頭鎮銅鑼灣是「三打銅鑼」原創地。
  • 雙峰縣使出「十八般武藝」防疫 敲銅鑼最接地氣最打眼
    紅網時刻2月3日訊(通訊員 李建新 記者 楊滋)近日來,雙峰縣廣大人民群眾、工作人員使出「十八般武藝」:小喇叭、銅鑼、灑水車、噴霧器、救護車、紅外測溫儀······參與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擊戰」中。
  • 銅鑼花谷,綻放在長江峽谷的奇蹟
    位於主城的銅鑼峽谷,因為一座蜿蜒於陡峭江岸的銅鑼花谷,生機盎然。花谷與對岸的鐵山坪森林夾江而立,古老的長江也在這兩岸的蔥綠裡煥發生機。  這座沿著江岸建設的花谷叫銅鑼花谷生態園,是近年來南岸區農村環境治理的典型。12月4日,記者在現場看到,生態園沿著江岸梯級而建,硬是在峭壁上壘起狹長的花帶和休閒區。
  • 為什麼穀子地會這樣說
    國產大作《集結號》小編看了好幾遍,其中連長穀子地在片中手拿一把英七七,直呼不好用,這把槍到底什麼來歷,會被如此嫌棄,是是真的如此嗎?英七七的大名叫做李-恩菲爾德步槍,來自英國,口徑是大英帝國生產的獨特的7.7毫米口徑,這也是英七七這個名字的來歷。
  • 蟹肥稻香引客 高粱穀子成景
    稻田一片金黃,飽滿的稻穗低垂著頭,腳下水波清澈見底,一隻只螃蟹在稻子中間穿行,遠處叫不出名的鳥兒掠過稻田。這樣的場景就出現在王佐鎮佃起村金崗農業園。「抓到了抓到了!」「小心小心,別讓螃蟹給夾到了!」「我逮著一隻,個頭不小!」老老少少在稻田裡和螃蟹做「鬥爭」,歡聲笑語此起彼伏。這裡原來就是普通的農田,所在的地塊兒曾經叫南崗窪,顧名思義,非常低洼,積水嚴重。
  • 張永成:敲著銅鑼護平安
    □本報記者 馬迎春 「疫情有好轉啦,大家出門還是要戴口罩,不扎堆,自家保持乾淨哈。」昨日,張永成一邊在村裡撿垃圾一邊挨家挨戶宣傳起來。 張永成是新縣泗店鄉王樓村的一名老黨員,也是一名退役軍人。他曾參加過援老抗美戰爭,服役期間兩次受到連隊嘉獎。
  • 國外農村無意中拍下這一幕,很是納悶,這是在幹什麼?
    現在已經有很多農業會利用高科技來進行減負了,比如說在各種大型農場,我們經常能夠看到聯合收割機,可以減少很多農民的機械體力勞動,甚至於在一些高科技的農場,就連育種育苗都不需要人們親手去操作,但同時也有很多行業依舊停留在傳統手藝領域中。
  • 中外媒體走訪長江江岸治理典型銅鑼花谷
    位於主城的銅鑼峽谷,因為一座蜿蜒於陡峭江岸的銅鑼花谷,生機盎然。花谷與對岸的鐵山坪森林夾江而立,古老的長江也在這兩岸的蔥綠裡煥發生機。這座沿著江岸建設的花谷叫銅鑼花谷生態園,是近年來南岸區農村環境治理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