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家網
中西樂器精彩演奏視頻、名家名曲、作品簡析、演奏技巧、樂理基礎、合唱藝術,多方位展現五彩斑斕的音樂世界。
上個月看過英國歌手斯汀的《英國人在紐約》,今天是美國作曲家格什溫的《美國人在巴黎》,兩件作品都在以自己的切身經歷表達對異國他鄉的感受。
不同的是《英國人在紐約》是首歌曲,《美國人在巴黎》是部交響詩,無論結構及深度都存在顯著差別。
格什溫將個人的感慨通過一位美國遊客一五一十地抒發出來,請仔細聽:
一件音樂作品表現某地風情必然帶有典型的地域色彩,以及與人物身份吻合的特性曲調,我們從《美國人在巴黎》管弦樂中便能捕捉到這些典型的音樂元素,例如法國作曲家德彪西的浪漫風格、巴黎香頌歌曲的氤氳、美國爵士樂的搖擺等等。
這些具有地域特徵和人物個性的素材,或隱含在主題裡或彰顯在旋律中,將個人在國外街頭漫步的心情、異國的風俗民情,還有由此而來的思鄉之情等一併宣洩出來。
法國人浪漫幽默,美國人也如此,格什溫作品的基調是輕快的詼諧的。穿梭於大街小巷,伴隨著活潑諧趣的跳音倚音;小號藍調的憂鬱帶來了一絲鄉愁,但他鄉遇知音(同鄉)後,轉而就響起歡快的舞蹈節奏(查爾斯頓舞曲)。
作品雖有20餘分鐘,但是單樂章的作品,五、六個主題連帶發展一氣呵成。
演奏樂團為世界一流老牌管弦樂團 —— 德國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Frankfurt Radio Symphony),指揮是Andrés Orozco-Estr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