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中不曾泯滅的的藝術之光!

2021-02-22 保利劇院訂閱號

(7月2日謝幕劇照,從左至右分別為劇中主角Milo、Henri、Lise、Jerry和Adam。攝影:AsuraHu)

7月2日晚,由百老匯原版女主Leanne Cope領銜主演、30多位百老匯和西區音樂劇演員參演的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在北京保利劇院成功首演。演出結束後,大家紛紛在微博上發表著自己的觀劇感受,感嘆著舞美,回味著音樂,驚豔於舞蹈。

今天劇院君也請到幾位劇評人,從現代藝術、舞美、音樂、舞蹈等方面,與大家分享他們眼中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一起來看下吧~

 @軒然與聊不完的音樂劇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描繪的是一幅理想國度,劇中Jerry、Lise、Henri、Adam和Milo五個主要角色,分別對應了畫、舞、歌、樂四門藝術及支撐他們的金錢。

他們在飽受戰火之苦後,重拾生活自信的方式,其實並不是我們後人所以為的銘記歷史。因為在那個當下的人們更需要積極地面對,積極地改變現狀(困境)。而這些改變,也正好應和了現代主義對那時世界的影響。

比如男主的畫,從邊走邊畫的印象派,到對畢卡索立體主義的崇拜而迷失自我,再到發現色塊、線條組合而成的抽象主義自成一派,正好還原了現代藝術在二戰前後發展的一個階段;

而女主的舞,從處處是規則束縛的古典芭蕾,轉向尼金斯基式的原始主義(第二幕開頭),再到巴蘭欽所崇尚的新古典風(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片段),突破束縛的過程也是在還原舞蹈史上改變最大的部分;

而在音樂方面,從美聲到爵士,從歌詠悲壯到歌頌歡騰唱出真我,把以格什溫為代表的音樂家,縱橫古典與流行的氣魄也展現了出來;

當然還有萬能的資本主義,在各種情理面前變得不再萬能的境況……

粗看來,崇尚簡單快樂的核心主旨並不叫人印象深刻,但細看來,到處是精緻到極致的創造力不得不叫人讚嘆,這才是無與倫比的美麗!

 @劇院君 

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由7度託尼獎得主鮑勃·克勞利(Bob Crowley)擔任布景和服裝設計,以及曾為英國國家劇院話劇《戰馬》、2014年最新復排的音樂劇《悲慘世界》製作投影彩繪的59製作公司(59 Productions)擔任投影和影像設計。

他們與導演克裡斯多夫·威爾頓(Christopher Wheeldon)一起,共同創作出一個繪畫般的夢幻舞臺,並憑藉該劇獲得託尼獎和奧利佛獎的最佳舞臺設計獎。

鮑勃·克勞利(Bob Crowley)的布景和服裝設計透露出天才的氣質,在劇中既和喬治·格什溫的配樂相得益彰,又提供了賞心悅目的色彩流動,和音樂的情感互相呼應。

而59 Productions則在素描本的概念中汲取靈感,並從男主角Jerry的繪畫視角出發,投影風格從最初簡單的線條圖逐漸轉變為油漆和粉彩畫的成品。夢幻般的舞美投影與流暢優雅的場景轉換相結合,在舞臺上營造出充滿活力和激動人心的藝術世界。


除此之外,59 Productions用精湛的舞美投影帶你一起漫步在巴黎街頭:凱旋門、塞納河、老佛爺百貨、香榭麗舍大街……等著名地標都將滿足你對浪漫的所有想像,呈現一個流光溢彩的巴黎。 

 @MissRosa_  

劇如其名,一部包裹著浪漫時髦的法式糖衣,而鑲嵌著美式精神內核的作品。劇中多條線索交織,涉及的音樂、美術、舞蹈等,在追求更為大膽抽象的藝術表達之下,是那個時期藝術家曲折矛盾的自我救贖,以及尋求新生力量的戰後新世界,一個龐大時代的產物。 

相較大多focus在舞美上,我更願多談談音樂部分的驚豔。因Gershwin真是二十世紀難得的旋律大師。部劇的情節推進、舞臺轉換與音樂流動緊密契合,配樂精緻又高明。比如第一幕的「Concerto in F」,旋律線條的起伏貼合著巴黎街頭的人潮湧動、戰後的孤苦破碎、久別重逢的濃情、男女主的初次邂逅直至男主撕碎車票一氣呵成,完美擊中每個情緒高點。

而「I Got Rhythm」則是本劇最愛的曲目之一,唱段詼諧有趣,讓人忍不住跟隨律動搖擺。除此之外,有幾場快速流轉的舞臺與演員走位的場景,配樂華麗又俏皮,如男主商店搗亂的「 I』ve Got Beginner’s Luck」有趣刺激。而「 I』ll Build a Stairway to Paradise」中Henri從笨拙到極有張力的表演,則閃爍著百老匯的光芒。


 @北京舞蹈學院研究生,錢伽宇 

1951年電影《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芭蕾舞、現代舞相結合的形式使其成為經典之作,而在音樂劇版本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中,編導克裡斯多夫·威爾頓更是根據場景的需要設計了各式各樣的群舞段落,將芭蕾舞語彙與現代舞、爵士舞等各種元素巧妙結合,進一步擴大了舞蹈的表意空間。

該劇的另一大亮點也在於編導對於舞蹈語彙富有想像力的運用與組合,將全劇的時代特色和美國風格進一步凸顯出來。百老匯舞蹈與古典芭蕾語彙在極具美國黑人民間音樂元素和爵士樂獨特風格的襯託下,將觀者一下子帶到當時的社會語境中。優雅的古典芭蕾與幽默動感的百老匯爵士舞相融合,就像是美國與歐洲社會文化符號的結合,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這一主題惟妙惟肖的體現出來。

 @北京舞蹈學院研究生,孟洋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中無處不在的立體主義圖飾與拼貼元素,以及20世紀戰後各種現代派藝術風格的呈現,完美展現了舞美設計和編導對多元藝術元素的駕馭功力。


尤其劇中戲中戲裡尼金斯基《牧神午後》和「富麗秀活報劇」時代活力十足的椅子舞在同一場景裡身體語言的碰撞,更是編導在思想層面解構與重構變革了的社會時代中不再拘謹、變化莫測的存在關係的觸探。

 @北京舞蹈學院研究生,楊婷玉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劇中尾聲長達12分鐘的雙人芭蕾舞,自然是編導精心打造的重頭戲,克裡斯多夫別出心裁地將舞臺來回倒置,從後臺的視角揭開芭蕾演出的序幕,呈現出畫中畫的觀看效果。

身著黑色服裝的傑瑞和莉絲在色彩斑斕的幾何背景下共舞,既有當代芭蕾的極簡主義風格,又能叫人聯想起《羅密歐與朱麗葉》古典雙人舞的翩翩身影。

相信很多朋友在北京看完後,也一定會想二刷三刷甚至N刷。現在二刷福利也來啦~

即日起至7月7日每天10:00-22:30期間,您可憑您的一張《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票根,在保利劇院大廳售票窗口8.5折購買一張《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演出票,場次及票價不限,每張票根僅限使用一次(使用文惠券還可最多再減100元,點擊查看)。

如有其他疑問,您可在現場詢問售票窗口的工作人員,或者撥打保利劇院官方客服電話010-65065343/45進行相關諮詢。 

注1:購買學生票的觀眾請攜帶有效學生證件,前往北京保利劇院售票窗口購票,暫不支持線上購票。

注2:樂池區域為「英語達人區」,觀看字幕角度欠佳,歡迎英語優秀的你大膽選擇喲~ 

注3:此場演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 1.2米以上兒童請憑票入場。

演出日期

2019年7月2日-5日 19:30  

2019年7月6日-7日 14:00 / 19:30

演出時長 

160分鐘(含中場休息15分鐘)

演出票價

1080/880/680/480/280/學生票100 元

演出地點

北京保利劇院

出行提示

因保利大廈車位有限及北京高峰時期容易堵車,

為不影響您準時觀演,建議您地鐵出行,

2號線東四十條站B口往北30米即到保利劇院。

此場演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

1.2米以上兒童請憑票入場。

立享在線選座、購票折扣等會員福利,

更有演出預精彩活動搶「鮮」看!

選座、購票請點擊下方閱讀原

保利劇院官方微博

所有演出資訊搶先看

第一時間獲得演出開票信息

各種福利活動

長按二維碼即可識別關注

還等什麼呢

一起加入到保利劇院大家庭吧!

保利劇院官方網站:www.blpw.cn

相關焦點

  • 每日藝術分享丨《一個美國人在巴黎》——不曾泯滅的的藝術之光!
    淵源:從格什溫交響詩到米高梅大電影這部在南京、上海、北京已完美上演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由舞蹈界才華橫溢的託尼獎得主克里斯多福·威爾頓(Christopher Wheeldon)執導,基於特定歷史時刻的夢幻巴黎,在舞臺音樂劇的歷史上具有不可複製的獨特性。
  • 原版女主演繹巴黎情懷《一個美國人在巴黎》7月登陸北京保利
    二戰結束,彷徨時期的情感復甦至暗時刻,不曾泯滅的藝術之光「格什溫的音樂」 + 「芭蕾明星的舞蹈」一場觸動心扉的「 浪漫邂逅 」六項奧斯卡同名電影改編   攬獲四項託尼獎   28家英國主流媒體五星好評
  • 光影藝術與梵谷——巴黎光之博物館
    2018年,藝術家們來到了巴黎十一區。在這裡,一個1835年就已建造的廢棄製造廠正在靜靜等候他們。藝術家們將製造廠翻新,並且保留了它原先的煙囪,冷卻水池,乾燥塔等結構。他們使用一百四十臺投影儀,配合著五十個音響設施,將數千個圖像投射在廠房裡。
  • 英文原版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還沒在你的必看list上?
    二戰結束,彷徨時期的情感復甦至暗時刻,不曾泯滅的藝術之光「格什溫的音樂」 + 「芭蕾明星的舞」一場觸動心扉的「 浪漫邂逅 」而電影中的音樂就是格什溫(George Gershwin)的交響詩《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因為這部歌舞片,人們記住了音樂,也記住了這個故事。2015年,由這部影片改編的百老匯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在百老匯上演,第二年就獲得了多項託尼獎。
  •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感受如何?瞧瞧吧!
    演奏家網中西樂器精彩演奏視頻、名家名曲、作品簡析、演奏技巧、樂理基礎、合唱藝術,多方位展現五彩斑斕的音樂世界。
  •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第一印象對《一個美國人在巴黎》(以下簡稱「美巴」)的第一印象(或者說第一「聽感」),是接到劇評任務後
  •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在劇場中醒著做夢!
    ——海明威6月21日《一個美國人在巴黎》中國巡演上海站首演在上海保利大劇院拉開帷幕,正如巴黎帶給海明威的,美巴於我亦如一席流動的盛宴,讓我在劇場裡醒著做了一場romantic的美夢。《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最初的形式是美國作曲家喬治·格什溫創作於1928年的管弦樂交響詩。
  • 好劇推介|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2014年首演於巴黎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很快登上了百老匯舞臺,並且在2015年的託尼獎上斬獲12項提名,並最後榮獲4項大獎2016年火爆的歌舞片《愛樂之城》也對本作進行了大量的致敬,如:男女主角在河邊約會與跳舞,集體群舞的場景等等。相信熱愛《LA LA LAND》的觀眾一定能夠一眼看出。故事發生在二戰結束後的巴黎。傑瑞是一個美軍士兵,退伍後仍留在巴黎學習繪畫。
  • 英國28家媒體五星好評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重慶演出信息
    近年由艾瑪·斯通主演的、致敬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大熱電影《愛樂之城》(lala land),其靈感來源之一正是一部被譽為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歌舞電影《一個美國人在巴黎》▼《一個美國人在巴黎》電影海報稍作了解便會發現,在電影《愛樂之城》當中:比如巴黎追夢的主題、手繪的背景、舞臺打破時空界限的自然轉換,甚至特別的圓形構圖等都有參考《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 為什麼《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的劇情看起來如此俗套?
    在第二季的起首,《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又將視野投向巴黎。曾經在巴黎留學、而今不滿於循規蹈矩的美式家庭主婦生活的麥瑟爾夫人的母親,出逃回這座浪漫之都,過上了一人一犬、學學藝術的法式生活。可以明顯地看出,即便在美國人眼中巴黎都是「新生活」的代名詞,這座城市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間就曾孕育過《午夜巴黎》中那星光耀眼的藝術家群像,這股生機並未因巴黎在二戰中的淪陷而熄滅,反而在戰後繼續成為指引美國藝術與文化的明燈。說了這麼多,當我們再走進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的劇場後,臺上的不少微妙的細節,也許就能心領神會了。
  • 經典奧斯卡獲獎歌舞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浪漫之都巴黎,成為戰後藝術、友誼和愛情故事的背景,一位美國士兵與美麗而年輕的舞者在這裡相遇……格什溫兄弟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是一段浪漫的巴黎旅行中誕生的交響詩,亦曾是經典奧斯卡獲獎歌舞片,音樂劇版由英國皇家歌劇院著名編舞克裡斯多夫·威爾頓操刀
  • 《愛樂之城》向它致敬 百老匯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暑期來鄭
    》很熟悉,這部2015年在中國上映的電影致敬了一出經典百老匯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5月15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這齣音樂劇即將正式登陸中國,首輪將在鄭州、北京、上海、瀋陽、南京五個一線演出城市巡演,並將於7月21日-27日在河南保利藝術中心大劇院連演八場。
  • 《泯滅天使》——摧毀文明
    布努埃爾是在墨西哥的第十八個年頭,也就是要離開時拍攝了這部驚人之作的。這也是那個時期他唯一一部擁有創作自由的影片。1946年,當他受俄國製片人Oscar Dancigers邀請時,布努埃爾正是一個已婚且有了兩個孩子的中年失業者。由於被控參加共產黨,他被紐約當代藝術館辭退。從1946至1964年,布努埃爾把家搬到了墨西哥,拍攝了20部商業影片,預算都很少,還受到了其他限制。
  • 【人文素養】《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賞析
    [藝術視窗]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賞析
  • 「華人之光」MC歐陽靖深度解讀!
    嘻哈文化最早起源於20世紀六十年代美國街頭的一種黑人文化,目前有五大元素分別為DJ(打碟)、rapper(饒舌/說唱)、Graffiti(塗鴉)、B-Boying(街舞中的一種)、Beatbox(口技)等,現在有一些新的街頭文化及藝術形式也融入了嘻哈文化之中,嘻哈裡的舞蹈形式也開始包括更多的舞種而不僅僅是B-Boying(Breaking)。
  • 深度解讀:巴黎恐怖襲擊,對中國意味什麼?
    首先是配合美國的金融大戰略,就是美元反轉戰略,驅趕資金進入美國接盤高位資產,比如現在的美股。強勢美元戰略如果沒有外部資金配合流入美國的話,美國的資產價格將會出現大崩盤。所以,必須要中東亂,富油國的資產才會尋找避險的地方,至少不會離開美國。而歐洲因為中東之亂,必然難以為資金所選,數百萬難民湧向歐洲,則是中東之亂的另外一個必然結果。
  • 「臺灣之光」張經義就這樣被民進黨當局給「泯滅」了!
    是見過美國總統最多的臺灣人」,是「臺灣之光」,多家媒體把張經義供職於上海東方衛視的履歷介紹的清清楚楚。現在張經義被川普威脅了,民進黨當局感到事態「嚴重」了,就立馬配合美國不問青紅皂白對張經義進行處罰,把昔日「臺灣之光」打成「臺灣之恥」。如此天壤之別的政治操作,不光張經義本人接受不了,連臺灣民眾也接受不了,讓那些曾經把張經義譽為「臺灣之光」的媒體特別是綠媒,情何以堪?民進黨當局針對特定個體解讀政策如此翻手如雲、覆手為雨的政治手段,真讓世人開了眼,大嘆臺灣的法律法規被民進黨當局褻瀆殆盡!
  • 深度解讀:肖戰新歌《光點》歌詞的文字之美,迴環往復,綿延無盡
    文丨曹鏡明題丨深度解讀:肖戰新歌《光點》歌詞的文字之美,迴環往復,綿延無盡肖戰新歌《光點》也挺好聽的,不是專業音評人,僅談一談歌詞之美近段時間,娛樂圈裡最大的瓜,應該就是肖戰的「二二七事件」和羅志祥的「時間管理大師」事件。
  • 香檳與藝術:走進巴黎之花「美麗時光之家」
    巴黎之花的成員表示,這座建築並非是一個博物館般的存在,而是一個供大家享受藝術與美酒的地方。 這其中就包括巴黎之花委託米斯謝爾·克斯勒(Mischer'Traxler)設計工作室設計的一個名為「好奇號」(Curiosity Cloud)的互動裝置,該作品是將「新藝術運動」的元素應用到現代化的場景中。「好奇號」是在懸掛著的每一個燈泡中置入一隻昆蟲,當有人經過時,燈泡會亮起,昆蟲也會在內置的小發動機的帶動下,恢復其生命力。
  • 裡昂+巴黎家具展6天5晚專業深度考察學遊——圓你一個法式東方夢
    MAISON&OBJET(巴黎家居裝飾博覽會)是一個具有國際化定位的家居裝飾展會,高素質的專業設計師和業界名流,在展會的頻繁出現也吸引了觀眾們的視線。 TIPS:  出團前二天,2018巴黎展會主要品牌介紹匯總與主題HIGHLIGHT 導示會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