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Wh/kg高比能鋰離子電池應該如何設計

2020-12-27 新能源Leader

為了儘可能地提升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人們對於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的追求也在不斷的提升。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性工程,不僅僅依賴於高容量正負極材料的開發,還依賴於正負極材料的搭配,電解液的選擇,以及結構設計等一些列工作。

為了加快高比能鋰離子電池的設計和研發,快速篩選能夠實現300Wh/kg能量密度的設計和體系,長春應化所的Yingqiang Wu(第一作者)和Jun Ming(通訊作者)等人設計了一款用於計算電池能量密度的經驗模型,從而能夠對不同設計和體系進行快速篩選,確定最佳的體系。

在模型中,電池的重量能量密度E可以採用下式1進行計算

其中Q是電池的容量,m為電池的質量,U為正負極之間的電壓差。其中Q可以採用Q=Cpmp進行計算,其中Cp為正極材料的比容量,mp為正極材料的總質量。因此上式1可以轉化為下式2。這裡為了方便計算了,作者採用了平均電勢差代替了上式1中所採用的積分形式。

活性物質僅為鋰離子電池中的一部分,此外鋰離子電池還包括集流結構、隔膜和結構件等非活性物質,因此作者在這裡又引入了參數k,用來表徵正負極活性物質在電池中所佔的比例,因此上式2又可以轉化為下式3.

在鋰離子電池設計中負極容量一般高於正極,考慮到正負極材料的首次效率後,正負極之間的容量比值可以用下式表示

因此,上式3又可以轉化為下式4

1. K和U的影響

首先作者採用上述模型分析了活性物質佔比K和正負極電壓差U對於電池能量密度的影響(結果如下圖所示),其中正極比容量為150mAh/g,負極比容量為340mAh/g,N/P為1.1,在這一條件下電池的能量密度受到K值影響較大,特別是在正負極電勢差較大的情況下,隨著K值的增加,電池的能量密度快速提升。

根據這一模型預計,商業LCO/石墨體系鋰離子電池的K值通常為0.5-0.55,LFP/石墨體系電池K值通常為0.45-0.5,這一K值也可以用於後續模型參數的分析。LCO/石墨體系K值高於LFP/石墨體系主要是因為LCO材料壓實密度要高於LFP材料,因此相同的結構內可以容納更多的LCO材料,所以提升了活性物質佔比。為了達到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的目的,我們可以通過降低集流體和隔膜的厚度方式提升K值,提升正負極的塗布量也能夠提升K值,但是過大的塗布量會導致電極的厚度顯著增加,這會帶來極化增加等問題,因此需要結合高壓實密度材料(例如單晶材料)提升電極的塗布量。K值的提升對於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對於LFP/石墨電池,將K值從0.4提升至0.5,電池的能量密度就可以從137Wh/kg提升至167Wh/kg。

相比之下,正負極之間的電壓差要比K值更難調整,這是因為正負極之間的電壓差主要取決於選取的正極材料。如果我們採用高電壓的LiNi0.5Mn1.5O4替換電壓較低的LiMn2O4材料,正負極的電壓差可以同3.9V提高到4.6V,因此電池的能量密度能夠從196.3Wh/kg提升到231.5Wh/kg(其中K值為0.55,正極容量為130mAh/g,負極容量為340mAh/g,N/P比為1.1)。負極方面對於電池能量密度的影響則較為複雜,一方面氧化物負極材料的容量較高(>800mAh/g),但是他們的電壓通常也比較高(Co3O4電壓平臺在1.7V附近),這會導致正負極之間的電壓差降低,因此以NCM811材料為正極時也僅能夠達到172.5Wh/kg,此外氧化物正極材料的應用還受到較低的電子電導率、高比表面積、高孔隙率和較低的庫倫效率等因素的制約。

2. 正負極容量和N/P比的影響

在下圖中作者分析了正極容量Cp,負極容量Cn,以及N/P比設計對電池比能量的影響,在這裡作者將K值定位0.55,電壓差定位3.3V,N/P比定為1.1。從圖中能夠看到隨著正負極容量的提升,電池的比能量E也在不斷提升,但是隨著正負極容量進入到較高範圍內,電池能量密度E的增加速度也在相應降低。從模型可以看出,提升正極的容量對於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的作用更加明顯。根據這一模型作者也給出了不同體系下電池所能實現的能量密度,如下圖d所示。當然該模型的計算結構與實際可能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通常石墨負極的首次效率要高於三元材料正極,因此負極首次效率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但是當採用SiOx等材料時,由於負極的首次效率要明顯低於正極,因此就需要在模型中考慮負極首次效率的影響,或者通過補鋰等工藝將負極的首次效率提升至90%以上。

3. 模型在其他體系上的應用

接下來作者考察了上述的模型在非鋰離子電池體系中的應用,在Li-S電池中由於S正極低電導率低和中間產物溶解的特性,因此S正極中通常會加入大量的炭黑等導電劑,此外Li-S電池的注液量通常也較大,導致了在Li-S電池中活性物質佔比K值不會太高。通過模型計算現實,如果K值能夠從0.3提升到0.4,則電池的重量比能量可以從338Wh/kg提升至450Wh/kg。此外N/P比設計也對電池能量密度有較大的影響,如果N/P比能夠從4降低到2,電池的能量密度能夠從344Wh/kg提升至461Wh/kg。從上面的分析中不難看出,由於Li-S電池的K值提升比較困難,要實現400h/kg以上的高比能目標比較困難。

如果我們將S正極替換為氧化物正極材料(例如NCM)則能夠輕易的將電池的K值輕易的提升至0.5以上,在K值為0.55,電壓差為3.7V,正極容量為200mAh/g的情況下,如果將電池的N/P比從4.0降低到2.0,則電池的能量密度能夠從337Wh/kg提升值369Wh/kg,此外如果正極的容量從180mAh/g提升到220mAh/g,電池的能量密度可以從321Wh/kg提升到382Wh/kg。

此外作者還將該模型應用在了鈉離子電池中,模型計算表明,鈉離子電池由於正負極之間較低的電壓差,因此使得電池的能量密度遠低於鋰離子電池,例如當正極材料容量為150mAh/g時,負極材料的容量從200mAh/g提升到400mAh/g時,電池的能量密度也僅僅從131.5Wh/kg提升至169.3Wh/kg。如果我們將負極材料的容量固定在400mAh/g,正極材料的容量從150mAh/g提升至200mAh/g,鈉離子電池的比能量也僅能夠從169.9Wh/kg提升至206.5Wh/kg。鉀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也比較低,例如將正極容量從50mAh/g提升至150mAh/g,電池的能量密度也僅能夠從72.2Wh/kg提升至160.6Wh/kg。

Yingqiang Wu開發的模型能夠根據活性物質佔比,正負極電壓差,正負極容量,正負極首次效率,正負極冗餘設計等參數快速計算和估計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從而快速篩選可能實現300Wh/kg 的設計,同時該模型還能夠應用在非鋰離子電池體系中,例如Li-S電池,鈉離子電池和鉀離子電池等。

本文主要參考以下文獻,文章僅用於對相關科學作品的介紹和評論,以及課堂教學和科學研究,不得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任何版權問題,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An Empirical Model for the Design of Batteries with High Energy Density, ACS Energy Lett, DOI: 10.1021/acsenergylett.0c00211, Yingqiang Wu, leqiong Xie, Hai Ming, Yingjun Guo, Jang-Yeon Hwang, Wenxi Wang, Xiangming He, Limin Wang, Husam N. Alshareef, Yang-Kook Sun and Jun Ming

文/憑欄眺

相關焦點

  • 設計300Wh/kg以上電池的經驗分享|電極|鋰離子電池|電池|能量密度
    儘管不同類型的電池(高電壓LIBs、Li-S電池和鋰金屬電池)已經得到了廣泛的研究,但能量密度超過300 Wh kg-1仍然具有挑戰性。除了考慮電極材料容量外,還需要考慮電池的其他參數,例如:面積載量密度、正極和負極之間的電壓差、初始容量和初始庫侖效率。
  • 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材料的研究進展
    圖10 卷繞電池的金屬箔電路短路預鋰化處理的示意圖 2.2.2.3 多孔化設計 複合材料的多孔化設計有利於鋰離子在孔道中快速傳輸, 有助於提高電極材料的倍率性能。」中提出:到2020年, 電池單體能量密度≥300Wh/kg。
  • 2020前4批目錄看動力電池配套變化:能量密度160wh/kg以上電池企業...
    2、前4批目錄高比能電池配套企業近10家左右2019年,系統能量密度達160wh/kg的培養電池企業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合肥國軒、億緯鋰能、力神電池、中航鋰電、孚能科技、比克電池、卡耐新能源、蜂巢能源、萬向一二三、桑頓新能源、捷威動力、遠東福斯特、塔菲爾、星恆電源、鵬輝能源、上海德朗能、盟固利動力、瑞浦能源、欣旺達等近
  • 方形鋰離子電池與圓柱形鋰離子電池成本分析
    《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系統安全分析與設計》——火遍業內朋友圈的首部動力電池系統安全專著持續熱銷中!
  • 如何設計適應60℃高溫環境的鋰離子電池?
    如何設計適應-40℃低溫環境的鋰離子電池)。今天我們繼續來介紹在60℃高溫條件下鋰離子電池性能衰降的主要因素和應對方法。高溫會提升鋰離子電池的動力學特性,從而對鋰離子電池的倍率性能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是高溫也會加劇電極界面副反應。
  • 手把手帶你認識鋰離子電池
    作為電池技術的一種,鋰離子電池的相關理論研究,近年來也沒有什麼突破性進展,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材料、配方、工藝等方面,也就是如何提高產業化的程度,研究出性能更優異的鋰離子電池(存儲能量更多,用的更久)。
  • 前沿石墨烯電池領銜六大新一代電池技術
    正如燃油車最重要的是發動機,電動汽車最重要的非電池莫屬!電動汽車行業能發展到何種程度全依賴電池技術的先進程度。  通常我們說得最多的動力電池主要包括磷酸鐵鋰電池、錳酸鋰電池以及三元鋰電池,這三種電池各有優缺點:  優點:能量密度高、振實密度高。
  • 續航備受詬病 固態電池會成新能源汽車"拯救者"?
    在《中國製造2025》中,曾提出了動力電池的發展規劃:2020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2025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400Wh/kg;2030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500Wh/kg(這裡的密度指的是單體電芯的能量密度)。
  • 固態電池龍頭暴漲13倍!最強固態電池概念股全梳理!
    數據顯示,它能將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提高80%,並能在15分鐘內充滿80%的電量(通常鋰離子電池需要40分鐘或更長時間)。在續航裡程為300英裡或更高的車輛上搭載,正常使用壽命將達到12年左右。其基於輝能的雙極電池技術,直接在電芯內堆棧串聯,阻值最小,產熱量小,熱散步均勻。三是通過精簡封裝串聯設計與冷卻系統,可以實現成本極大降低,產能效率高等特點。從數據來看,基於CIP的產品體積成組效率高達80%,可實現電池包能量密度達到480wh/L,可支持電動續航達到1159公裡,同時,CIP的成本可以比傳統封裝成本降低35%。
  • 鋰離子電池和鋰聚合物電池的區別
    打開APP 鋰離子電池和鋰聚合物電池的區別 發表於 2019-08-21 15:52:36   鋰離子電池簡介   鋰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
  • 鋰離子電池交流阻抗圖譜詳細解讀
    根據鋰離子電池的這一特性,人們設計了交流阻抗測試設備,給鋰離子電池施加一個從高到低逐漸降低頻率的交流電壓信號,根據獲得的電流反饋信號對鋰離子電池內部的反應過程進行分析,是研究鋰離子電池反應的強有力工具。
  • 金屬鋰電池和鋰離子電池有什麼區別?
    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  鋰離子電池以碳素材料為負極,以含鋰的化合物作正極,沒有金屬鋰存在,只有鋰離子,這就是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是指以鋰離子嵌入化合物為正極材料電池的總稱。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過程,就是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嵌過程。在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嵌過程中,同時伴隨著與鋰離子等當量電子的嵌入和脫嵌(習慣上正極用嵌入或脫嵌表示,而負極用插入或脫插表示)。在充放電過程中,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往返嵌入/脫嵌和插入/脫插,被形象地稱為「搖椅電池」。  當對電池進行充電時,電池的正極上有鋰離子生成,生成的鋰離子經過電解液運動到負極。
  • 鋰離子電池熱失控原因及對策研究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本文主要從電解質和電極的高溫穩定性方面介紹了鋰離子電池熱不穩定性產生原因及其機制,闡明了現有商用鋰離子電池體系在高溫時的不足,提出開發高溫電解質、正負極修飾以及外部電池管理等來設計高安全型鋰離子電池。
  • 日本發明新型電池,比鋰離子電池量產成本便宜90%
    近年來,鋰離子電池相關技術的研究,一直是科技領域的熱點。去年 10 月,97 歲的美國固體物理學家約翰·班尼斯特·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就因其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突出貢獻而獲得了 「2019 年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有史以來最高齡的諾貝爾獎得主。
  • 「倚天劍」VS「屠龍刀」 高鎳811攪動電池江湖風雲
    如果各種工藝都到位的話,單體電芯能量密度能夠突破300Wh/kg,而這個數字一直牽動著國內電池企業的神經,因為國家政策規定到2020年,必須要攻破這個目標。為攀登300Wh/kg能量密度高峰,國內電池企業紛紛搶鑄「倚天劍」高鎳811,比克動力、力神電池、鵬輝能源、億緯鋰能、遠東福斯特、當升科技等都表示,基本已經完成高鎳811從產品技術突破,到小批量生產,再到客戶送樣認證測試的過程。其中,比克動力的高鎳811電池已成功應用於江淮等品牌車型,並已入圍新能源推薦目錄。
  • [道贏·深度] | 滅霸響指過後,如何救回你的鋰離子電池?
    文首發於公眾號「新能源Leader」(ID:newenergy-Leader),作者:憑欄眺。
  • 詳解鋰離子電池集成保護電路
    什麼是鋰離子電池集成保護電路?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各種各樣的高科技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那麼你知道這些高科技可能會含有的鋰離子電池集成保護電路嗎?在鋰離子電池的使用過程中,過充、過放電和過電流是影響鋰離子電池使用壽命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 溼熱環境下5G基站鋰離子電池熱失控分析
    近年來,鋰離子電池熱失控引發的火災爆炸事故頻發,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鋰離子電池熱失控的原因複雜,例如熱濫用、短路、過充、針刺穿透和擠壓等,熱濫用是主要原因之一。Ji等基於絕熱量熱儀、300 ℃烘箱加熱實驗,對32650型電池進行了熱失控分析,提出了適用於熱失控預測預警的溫升梯度等特徵參數。Feng等[3]通過對大量絕熱加速量熱儀(ARC)和差示掃描量熱儀(DSC)實驗數據的分析,定義了鋰離子電池熱失控的三個特徵溫度並討論了其熱失控機制。Wang等[4]利用符合ISO9705標準的燃燒室研究了50A·h磷酸鐵鋰/石墨電池的燃燒特性和最大放熱率。
  • 【電池解析】蓄電池種類介紹
    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二次電池作為新型高電壓、高能量密度的可充電電池,其獨特的物理和電化學性能,具有廣泛的民用和國防應用的前景。其突出的特點是:重量輕、儲能大、無汙染、無記憶效應、使用壽命長。在同體積重量情況下,鋰電池的蓄電能力是鎳氫電池的1.6倍,是鎳鎘電池的4倍,並且目前人類只開發利用了其理論電量的20%~30%,開發前景非常光明。同時它是一種真正的綠色環保電池,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是目前最佳的能應用到電動車上的電池。我國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開發和利用鋰離子電池,至今已取得突破性進展,研製出了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鋰離子電池。
  • 盧怡君教授團隊:具有超高容量和長循環壽命的柔性鋰離子水系電池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盧怡君教授團隊的工作報告了一種簡便且可擴展的滲透方法,製備出了水系鋰離子電池的3D柔性「LiTi2(PO4)3 (LTP)/LiMn2O (LMO)-石墨氈」電極。該電極具有超高的活性物質負載量(200-300 mg cm2), 高面容量(23 mAh cm2),高倍率性能和優異的循環穩定性。同時,所製備的軟包電池展現了優良的機械性能和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