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和大家分享一部最近爆紅的神作。
號稱藝術版「頭號玩家」。
《盜夢特攻隊》
Ruben Brandt, a gyüjtö
好看又燒腦,好玩不低俗,說的就是它。
首先,「盜夢特攻隊」的畫風足夠怪誕,完全摒棄了主流畫風,選擇了抽象主義、立體主義、表現主義…
立馬就跟迪士尼等一眾合家歡動畫片劃清了界限,從頭到腳都放佛都在唱「我們不一樣」。
到底有多不一樣呢?
自己感受一下。
其次,故事足夠吸引人。
男主魯本是一個享譽盛名的心理醫生,他的專長是藝術療法,就是用藝術品來治療心理疾病。
他的療法甚至還登上了精神病學雜誌的封面報導。
影片裡魯本展示自己的療法,他把病人們召集在一起玩角色扮演,有人當小紅帽,有人當狼外婆,然後大家一起對著火蹦迪。
奇怪嗎?
更奇怪的是,鼓吹藝術治療的魯本,其實一直被藝術折磨,睡夢中經常夢到各種名畫裡的人物要殺他。
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變成章魚怪獸纏住他。
馬奈的「奧林匹亞」變身青面獠牙的女鬼嚇唬他。
委拉斯開茲的「西班牙公主」突然張口撕咬他。
噩夢越來越強烈,以致於他的患者都心疼他,想要幫他解脫痛苦。
於是,他們組成了「盜畫特攻隊」,決定把魯本噩夢裡出現的名畫全都偷過來封存在家,這就叫「用問題解決問題」。
領隊的是女主——米米,她是個患有盜竊癖的女飛賊。
其他人還有忍不住爆料名人八卦的專業保鏢——拜拜·喬。
患上暴食症的二維紙片人——面霸·布魯諾。
總是強迫自己留下簽名的黑客——費爾南多。
這樣的神仙組合,可謂偷遍天下無敵手,足跡遍布了巴黎奧賽美術館、芝加哥藝術館、羅浮宮等頂級藝術博物館。
與此同時,名畫頻頻失竊,也引起了警探科瓦爾斯基的注意。
一場警察與盜賊之間的角力與追逐正在上演。
這當然不是全部內容,就像名字「盜夢特攻隊」暗指的那樣,影片充斥著多重夢境和劇情反轉,最後各位主角也將了解到自己的身世之謎,在此就不劇透了。
不過,本片最令網友吹爆的,當屬其中埋下的無數彩蛋。
偷竊的名畫自然不必說,誇張的是,影片中幾乎所有的場景都可以從現存藝術經典中找到出處。
比如,機場裡路人衣服上印著一幅畫,是馬列維奇的一副至上主義風格繪畫《white-on-white》。
餐館廚房中的女人,致敬維米爾經典油畫作品《倒牛奶的女傭人》。
類似這樣的名畫彩蛋應有盡有。
同時,各種「電影梗」也亂入,讓人眼花繚亂。
比如,希區柯克形狀的冰塊。
昆汀「低俗小說」中最具標誌的剪刀手舞蹈。
日本電影教父黑澤明大名鼎鼎的「羅生門」海報。
沒有指針的鐘表,致敬了電影大師伯格曼的「野草莓」。
還有電影「教父」中那個經典的馬頭畫面。
簡直每一秒、每一幀都需要暫停,然後你會發現驚喜。
不過,如果僅僅看作是犯罪懸疑裝潢的彩蛋電影,你可能低估了「盜夢特攻隊」的深度。
在影片的開頭,導演引用匈牙利作家卡林西(Frigyes Karinthy)的一句話——」我夢見我是兩隻貓,兩隻一起玩」。
卡林西是「六度分隔理論」的最早支持者,該理論的核心就是地球上任何兩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
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這正好是影片的主要人數,看完影片,你會發現魯本通過六個人究竟認識了誰?
影片最後告訴我們,魯本噩夢的根源,是他的父親小時候用在影片插入世界名畫的方式對其做實驗,期望他成為一名藝術家,然而事與願違。
但是仔細想想,這不是導演正在電影中對我們做的事兒嗎?
另外,當我們看到世界,是從小一點點被灌輸的東西組成時,你如何分辨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你會不會也要做噩夢?你會不會也能「用問題來解決問題」?
細思極恐,我的身體有點抖。
往期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