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冬至

2021-01-14 易玲玄學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至」是極致的意思,冬藏之氣至此而極。它包含三層意思: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

在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中,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在十二闢卦為地雷復卦,稱為冬至一陽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


獻襪履


古代女子在冬至日向公婆敬獻鞋襪。

三國時魏國曹植在《冬至獻襪履表》中言:「亞歲迎祥,履長納慶。」

唐代小說《酉陽雜俎》中載:「北朝婦人常以冬至日進履襪及靴。」

後唐《中華古今注》稱:「漢有繡鴛鴦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此後婦女在冬至日向公婆敬獻襪履,便相沿成習。

舊俗中無論南北,都流行這一風俗,寓意「陽生於下,日永於天,長履景福,至於億年。」

因此,在過去,冬至也稱為履長節。


冬季閉藏,自然氣機內斂,是保健養身的好時節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這個陰陽交接的時候艾灸神闕穴是激發身體陽氣上升的最佳時間。在冬至前後可以通過用艾條灸神闕穴的方法養生。把艾條點著後以肚臍為中心,燻灼肚臍周圍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燙到皮膚,有溫熱的感覺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鐘。神闕穴是五臟六腑之本,為任脈、衝脈循行之地、元氣歸藏之根,為連接人體先天與後天之要穴。艾灸神闕穴可益氣補陽,溫腎健脾,祛風除溼,溫陽救逆,溫通經絡,調和氣血,對身體非常有好處,甚至會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需要注意的是,陰虛火旺的人不適合做這些。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節,患心臟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

因此,在寒冬季節,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來說,要特別提高警惕,謹防發作,應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在氣溫降到0℃以下時,要及時增添衣服,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鬆,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

(2)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菸,不過度勞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緒要穩定、愉快,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鬱。

(4)隨時觀察和注意病情變化,必要時去醫院檢查,或服用必要的藥物,控制病情發展,防患於未然。

女性冬至養生

中醫認為女性的生理結構決五要點定了屬性,女屬陰,為涼性。女性如果不注意保暖就會出現月經不調、痛經等不適症狀。另外,女性怕冷與機體攝入礦物質量也有一定關係,如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人體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補充鈣可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含鈣豐富的食物有牛奶、豆製品、海帶等。季節寒冷乾燥,使人覺得鼻、咽部乾燥和皮膚乾燥、容易上火,因此每天能吃點水果不僅能滋陰養肺、潤喉去燥,還能攝取充足的營養物質,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如梨、獼猴桃、甘蔗、柚子等都是比較適宜的水果。


冬季寒性凝滯,寒邪最易損傷人體陽氣。人體氣血運行依賴陽氣的推動,當人體受到外界寒冷刺激時,血脈多收縮阻塞,容易「傷心」。建議適量吃些紅色食物,比如紅棗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山楂則是健脾開胃、消食化滯、活血化瘀的良藥;紅茶中含有的鉀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增強心功能的作用。養心在情志方面,應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冬季應儘量保證充足的睡眠,才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冬至過後,白天會一點點的變長,待度過最寒冷的日子之後,春天也就要來了。


相關焦點

  • 冬至: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光陰進退轉換間,我明白,冬至日到了,為期半月的冬至節氣開啟了。冬至日是陽光透過正房窗戶照進屋裡最深入的一天,卻也是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也是冬天的第4個節氣。當太陽達黃經270°時,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的太陽正午高度角達到極小值,太陽給予北半球的熱量也達到極小值,這時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
  • 今日冬至 |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今日冬至 |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2020-12-21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一陽初動處」說起,說說冬至節氣
    「一陽初動處」這句話出自邵雍的詩《冬至吟》,全文是這樣的:「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玄酒味方淡,大音聲正希。此言如不信,更請問庖犧。」
  • 第448期:12月21日是冬至,「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2020年12月21日(陰曆冬月初七)是冬至節氣,具體時間為12月21日18時02分。(李真陽先生書邵康節詩:「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而冬至對於修真者來說,是有著特殊意義的一天。
  • 時|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冬至吟 宋·邵雍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玄酒味方淡,大音聲正希。此方如不信,更請問庖犧。冬至(Winter Solstice),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24節氣◎冬至】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玄酒味方淡,大音聲正希。此方如不信,更請問庖犧。——【宋】邵雍冬至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少。冬至節即一陽生,新歲實始。《載敬堂集》載「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冬至節,春之先聲也。冬至過後,夜空星象則完全換成冬季星空,並且從今天起開始「進九」。而此時的南半球正值酷熱的盛夏。由周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
  • 【24節氣◎冬至】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玄酒味方淡,大音聲正希。此方如不信,更請問庖犧。——【宋】邵雍冬至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少。冬至節即一陽生,新歲實始。《載敬堂集》載「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冬至節,春之先聲也。冬至過後,夜空星象則完全換成冬季星空,並且從今天起開始「進九」。而此時的南半球正值酷熱的盛夏。由周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
  • 今日冬至|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今日,我們將迎來2020年最後一個節氣冬至「至」有極致的意思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自冬至開始我們正式進入「數九」天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立信CPA2021年備考正式開啟!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今冬的沉潛和努力,是為了來年收穫更美好的夢想,祝願2021年立信CPA的學子們能夠持之以恆,學有所成!
  • 冬至已至,暖春可期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庚子鼠年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已經悄然而至。 《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冬至至,日至短,冬至以後晝漸長夜漸短。因此古人認為此時陽氣回升,是一個吉日,應當慶賀,故被稱為「亞歲」的冬至既是四時八節之一又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在我國南方更有「冬至大如年」之稱。 冬至是「數九」嚴寒天氣的第一天,標誌著寒冷時節的真正到來。從冬至算起,每九日一記。
  • 冬至詩詞32首(經典珍藏版)
    15.冬至日獨遊吉祥寺(宋)蘇軾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溼枯荄。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官路春光早,簫落數枝梅。22.冬至吟二首(宋)邵 雍冬至天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元酒味方淡,太音聲正希。
  • 冬至問候圖片 冬至詩詞句子 2020古代描寫冬至的古詩詞經典
    楊柳初黃日,髭鬚半白時。  蹉跎春氣味,彼此老心知。  冬至宿楊梅館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裡外遠行人。  若為獨宿楊梅館?冷枕單床一病身。  冬至日遇京使  (唐)杜牧  遠信初憑雙鯉去,他鄉正遇一陽生。
  • 冬至三十二首古詩詞,把握歲末一片詩意
    15.冬至日獨遊吉祥寺 (宋)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溼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冷中溫,窮時達,信然哉。 彩雲山外如畫,送上筆尖來。 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 官路春光早,簫落數枝梅。
  • 邂逅30首最美的冬至詩詞:這一天晝短夜長,思念最長!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這一天晝最短,夜最長,陽氣始至。  跟隨冬的腳步,嗅著梅香,看著飛雪,讓你我一起邂逅那一篇篇冬至的絕美詩詞吧~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 「薦讀」邂逅最美的冬至詩詞:這一天晝短夜長,思念最長!
    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這一天晝最短,夜最長,陽氣始至。冷中溫,窮時達,信然哉。彩雲山外如畫,送上筆尖來。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官路春光早,簫落數枝梅。《冬至吟二首》宋·邵雍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元酒味方淡,太音聲正希。此言如不信,更請問庖犧。
  • 冬至一陽初動,鼎爐光滿簾幃
    轉眼冬至節氣到了。氣溫,反倒上升了不少,太陽也露臉了,讓人懷疑長沙的冬天不過如此。放心,冷的時候才剛剛開始。 說到冬至,大家可能不知道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被確定的節氣,在很長一段時間它是被排在二十四節氣的首位。正如此,冬至在古中國人的生活、文化、政治等各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冬至問候圖片冬至詩詞句子 2020古代描寫冬至的古詩詞經典
    冬至日獨遊吉祥寺     (宋)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溼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冷中溫,窮時達,信然哉。     彩去山外如畫,送上筆尖來。     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     官路春光早,簫落數枝梅。
  • 蕭玄衍易38:冬至,一陽來復
    明天冬至,一陽來復。為什麼冬至要吃餃子?想想我們一年當中必須吃餃子的除了大年三十、正月初五,是不是只有冬至被安排了餃子?這些知識不學不知道,原來這冬至吃餃子,還有許多易學道理在裡面,尤其是這餡料也有講究,接下來,一起來聽蕭老師講冬至。倩倩:早呀比肩們。師父起的好早呀!蕭玄:這都八點了~ 咱們群都是卯時打卡呀!可不早了。
  • 易經:冬至前後,做好這3點,積蓄福氣,來年做事更有精神
    因此,從古代開始,人們在冬至日就是放假休息的,冬至宜休養生息,在這個時候積蓄陽氣,不可過度操勞,對於人體不利。養足陽氣,積蓄能量。一年四個季節都有所對應,萬物在春天萌生,在夏天成長,秋天收穫,冬天歸藏。
  • 易經:冬至前後,做好這3點,來年做事更有精神,稱心如意
    易:冬至前後,把這三點做好,來年做事更有氣魄,稱心如意。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早在唐宋時期,人們更換新衣,備辦飲食,祭祀祖先,像過年一樣慶祝冬至。按照《易經》的規律,冬至前後,做好這3點,來年做事更有精神,稱心如意。《易經》復卦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簡言之,古代人在冬至前後,都有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