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文/暈車車
老將回巢,有生之年。
時隔二十年,張衛健又重回TVB拍電視劇了。
繼TVB三大臺慶劇之後,由張衛健領銜主演的年底壓軸大戲《大帥哥》也播出了。
當年張衛健選擇離開TVB往外闖,自覺欠香港觀眾一部電視劇,借著這次TVB周年臺慶的邀約,這才拍了這部劇。
洪永城憑藉此劇角逐視帝,但一直都在為張衛健拉票,女主蔡思貝也稱最想張衛健得視帝,是「實至名歸」。
但就算拿不到,在觀眾心中,他也早已經就是最佳男主角。
或者說,影帝視帝並不少見,張衛健卻只有一個。
「各位,你們是不是等了我很久?」
在新劇《大帥哥》中,張衛健的開場白就讓老粉坐不住了。
作為一部回饋觀眾的劇,臺詞自然也充滿著回憶殺。
人設很有張衛健的經典風格,熟悉的碎碎念、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有方謬的影子,韋小寶的臺詞,不懂的神韻,還帶點孫悟空的小動作。
劇中還唱了他在《鹿鼎記》裡經常唱的那句「涼風有信,秋月無邊。」,幾乎把自己的代表角色的經典臺詞說個遍。
當然講的不好聽是炒冷飯。
不過,這麼多年沒見DK用粵語演戲了,這些臺詞聽起來還是很讓人懷戀的,當做給老粉的一些驚喜也未嘗不可。
張衛健的父親是一名船員,在他十六歲的時候,父親因為婚外戀將四母子拋棄,即便老婆孩子吃不上飯了也全然不理會。
張衛健與生父形同陌路,一次去美國探望病重的祖父時,才得以遇見二十多年沒有見面的父親,不過已是毫無感覺,面對這位「張先生」,沒有愛,也沒有恨。
不過張衛健倒釋然的表示,這樣差勁的父親給了他正面的影響,讓他自己絕對不會做負心人、拋棄妻子。
和妻子張茜一路走來不容易啊
因為家庭拮据,張衛健早早地就出去打工,甚至為了供弟弟在海外讀書而輟學。
張衛健17歲的時候在餐廳駐唱,後正式成為酒廊歌手,但可惜沒唱出什麼名堂。
那時候張國榮也籤了幾間餐廳,他剛巧因為機緣巧合認識張衛健,也欣賞這個年輕人,就想著拉他一把,對外說張衛健是自己的表弟,好讓人幫忙。
此後,張衛健遂以「表哥」稱呼張國榮。
1984年,19歲的張衛健參加新秀歌唱大賽比賽中還唱了張國榮的歌引起關注,外界評論他的颱風有很多張國榮的影子。
古早節目畫質很糊,也掩蓋不了年輕時DK的眉清目秀:
節目中,張國榮也欣然承認這層關係,表示自己有稍微提點這個有天分的表弟。
最終,張衛健在大賽中拿到金獎和最突出台風獎,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不過之後,張國榮出面否認了表兄弟這一關係,覺得張衛健可以走出自己的風格,不想他活在自己的影子下。
雖然是歌唱節目出生,但張衛健對演藝事業更有熱愛,從小學開始,就喜歡在擁擠的人群中觀察行人,聽他們說話。
學校逢辦舞臺劇,他必忙前忙後,兼任多職。
張衛健的星途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出道那會兒,在TVB跑了八年龍套。
浪費了DK年輕的美貌,我恨吶
這時候的張衛健除了自己,身後還有一個家庭的壓力,他非常渴望有紅的機會。
在續約時,他主動向對方提出要籤長一點,他說,「我想你捧我,你籤我五年吧,如果你可以給我男主角的機會,我確定有一天會幫無線賺大錢。」
於是,有了《老友鬼鬼》,飾演男主角的張衛健一炮而紅。
這部劇中就初見張衛健極強的個人風格,豐富有趣的小動作、有趣的口頭禪,鬼馬又機靈的小人物,或許是嘗到了甜頭,之後張衛健的風格也離不開《老友鬼鬼》了。
火了的張衛健有了很多工作邀約,每一天起碼有兩部電影。
《逃學外傳》裡與一眾男神女神合作,青澀的張衛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經紀人幫他接了一堆電影,可惜看量不看質,爛片很多,口碑下滑。
但1996年,他又憑藉著《西遊記》翻紅,收視率高達40%,演藝事業可謂起起伏伏。
這段時間,張衛健拍攝的很多電視劇都是我們的童年回憶,殊不知,這時候的張衛健已經步入壯年。
越長大越可愛!
可能會有人覺得這版《西遊記》不三不四,但這版翻拍無釐頭又搞笑,有情又有義,帶來了很多歡笑與感動,是每天放學後最的期待項目。
在很多90後心中,除了六小齡童的孫悟空,大概就是張衛健的孫悟空了吧。
可惜的是,之後無線再邀他拍《西遊記》續集,由於價錢談不攏而告吹,合約滿後張衛健就此離開老東家。
那時,一位香港製片人對他說「不要以為你演完《西遊記》在香港很紅啊,我告訴你:你在內地的知名度是零!送你一句,你記住:你的臉上沒毛,你是不值錢的!」
於是,張衛健剃了光頭。
就是為了說明,「我臉上一根毛都沒有,我還是會爬上去的,還是有一點點價值的。」
確實如此,1999年,亞視播出了《少年英雄方世玉》,打破了亞視節目的收視紀錄,又紅了,喜劇風格由此固定。
說到這部劇,還用得著介紹嗎?
沒看過的大概是你太年輕了。
這之後,張衛健就霸佔了我們的假期熒幕。
《機靈小不懂》、《小寶與康熙》、《少年張三丰》、《天下無雙》、《天下第一》、《小魚兒與花無缺》等等,輪番轟炸。
我也是細細數來,才發現自己竟然看過這麼多張衛健的劇,DK已經成為了童年的一部分。
不過看得多了,張衛健也被人詬病演來演去都是演他自己,人設局限。
這或許也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大家就是愛看他演這種機靈的小人物。
演《小魚兒與花無缺》時張衛健已經39歲,但依舊身體力行地為我們貢獻了全劇中的所有笑點和淚點。
小魚蛋和小仙女的愛情誰看了不會笑著落淚(給王晶寄刀片)呢:
其實張衛健也演過很多在人設上有較大改變的角。
《阿有正傳》中的一個悲劇人物,就讓我感到非常意外。,沒想到張衛健演起正兒八經的悲劇來一樣能打動人。
張衛健自己也說,他最擅長的其實是哭戲。
看過他哭戲的人一定也會信服,情緒層層遞進。
只不過,在最當紅的時期,張衛健大密度地輸出了太多同類型角色,難免會讓觀眾感到審美疲勞。
但審美疲勞又能怎樣?
經典就擺在那裡,我們在看劇時所收穫的快樂和感動留在心裡,不會改變。
推 薦 閱 讀
期待你分享到朋友圈
加小編微信dypc5252,進電影爬蟲用戶交流群
獲取及時的電影資訊,獨到的觀點,線下活動信息
還有更多福利哦~
ಠᴗಠ
喜歡張衛健的請點z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