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華為,說起任正非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但從負債200萬開始創業,到今天任正非和華為已經走過了30餘年,在這個過程中有過喜悅,有過糾結,當然也出現了多次危機。
但任正非曾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說:「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對於華為來說,外部的市場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沒有內部員工的齊心協力,是根本不可能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而不可能走到現在。
在華為的發展歷程中,有過一次大規模的內部變革,被大家稱為「炒幹部」。而在那一次就炒掉了30%的幹部,真的是給華為的幹部團隊來了一次大換血。就連華為的「元老級人物」毛生江也沒能躲過這次「洗禮」。
1、被喜悅衝昏頭腦,是不少企業走向下坡的根源
正所謂:「創業容易,守業難。」在國內不少的企業拼盡全力從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卻因為公司走上了正軌,老員工懈怠,開始養老式辦公,新人得不到重用,而走上下坡,甚至走向破產。
在1995年末,華為研發的程控交換機大獲成功,導致整個市場部的員工出現懈怠和鬆散的情況,同期雖然引進了大量的新人來到華為,但因為招聘的機制不完善,進來的新人能力也是良莠不齊。任正非意識到這個情況採取了非常關鍵的一步。
這也被稱為「鯰魚效應」在華為歷史上的「首秀」。
在1996年開春,任正非就做出了一個決定:所有市場部的正職幹部,不論是市場部總裁還是辦事處主任,都必須提交兩份報告:一份為述職報告,另一個則是辭職報告。
公司則採取多方面的綜合考量來給員工進行打分,考核通過的便可就職,被淘汰的直接離職。這麼一場運動下來,直接「炒掉」30%的幹部,一時間華為的這個炒幹部事件,震驚了整個商界。
2、「倖存者」毛生江千錘百鍊終成才
跟隨任正非多年的毛生江,是那次炒幹部中的倖存者。接受了這次洗禮不僅讓他保住了飯碗,更重要的是讓他在這次運動中感悟到人生的智慧。
當年在開展「炒幹部」運動的時候,很多人都說任正非的做法有些「兔死狗烹」的意味,但毛江生卻非常贊同他的做法,尤其是喜歡任正非的這句話:「燒不死的鳥才是鳳凰」。
在華為內部甚至有員工稱毛江升為「毛鳳凰」,在炒幹部之後的第六年,毛江生離開了華為,可以說是毫不費力地進入了尚陽科技跟隨,擔任市場營銷副總裁。
還有一些經歷過這次洗禮的幹部,雖然最後也出走華為,但是都是幹得很不錯,在華為幹了十年的張建國在2000年出走華為,另立山頭,創辦了「益華時代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3、任正非企業管理之道
在2000年任正非對1996年那次集體大離職,給出了這樣的評價:「市場部的集體大離職,對構建公司集體和未來的影響是極其深刻的。不論是一個民族還是一個企業,只要沒有新陳代謝,生命就會停止!」
是啊,很多企業都是在經歷了短期的輝煌之後,直接走向了敗落,從企業統計數據來看,中國的企業平均壽命只有 3.9 年,而且還有一個痛心的數據,也就是第一次創業失敗的人,再次創業失敗的概率跟第一次沒有什麼差別,而若有過一次創業成功經歷的創業者,再次創業成功的概率將會比第一次提升一倍還要多。
學習就當學習有結果,有成績的企業和個人,而不是所謂的向失敗者學習。這絕對是一種謬誤,失敗了就失敗了,從失敗中學到如何成功?走出去,引進來,不斷地為組織注入新鮮血液,更要不斷地為自己進行充電。
任正非為人非常低調,個性非常鮮明,他甚至被譽為教父級企業家,也為我們重新定義了中國企業家精神,他的創業故事激勵著無數企業家搏殺奮鬥。
王育琨,跟蹤研究華為近十年,多次深入採訪任正非,調閱了近百萬字的絕密資料,走訪了華為各個發展階段的關鍵人物,口錄、整理、創作而形成的這套書。
內容翔實,細節完備,是了解任正非、學習任正非不可不讀之作!
現在僅需58元,精裝正版!
喜歡的點擊下方的商品卡,即可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