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有灰色的觀念,在變革中不要走極端,有些事情是需要變革,但是任何極端的變革,都會對原有的積累產生破壞,適得其反。」
十五年前,任正非在華為內部會議上指出,在華為的變革時期中,管理幹部都要有心理承受能力,必須接受變革的事實,學會變革的方法。同時,要有灰色的觀念。
心理承受力和方法都很好理解,但這個「灰色」是什麼意思呢?
對此,作為「最懂任正非的人」,華為前董事長,「華為女皇」孫亞芳說的最明白。
1
「我們在組織改革,以及幹部設置上,也要注意灰色,要有彈性。不要走極端,不要一味的追求低潮時期的合理化,而高潮到來時,望洋興嘆,成了一個葉公好龍的案例。」
孫亞芳在任正非講完後,給華為管理幹部進一步解釋了任正非的思想和意見。她指出,「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合理的彈性,以免不適應3G時代的浪湧,以及不能收、放有序。我們既反對教條主義,也反對經驗主義。」
所以,任正非所說的這個「灰色」其實就是彈性的意思,是不要走極端,要注意平衡。
而孫亞芳更進一步說明了任正非曾提到過的「葉公好龍」,加深了華為管理層的印象。作為曾給任正非做過很長時間「心理醫生」的人,孫亞芳對任正非的理解確實是非一般人可及。
2
1996年,任正非在華為管理改革工作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到兩個不要「葉公好龍」:一是在大好形勢面前不要「葉公好龍」;二是在個人發展和改革面前不要「葉公好龍」。
他的意思是華為將會從小公司成長為國際性的大公司,華為所有人都要對此做好心理準備,不能平時一直期望著強大,但等真正做大以後,反而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