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演技都算不上,還是別著急討論體驗派和方法派了

2021-02-19 薑汁滿頭

 illustration by Kate Pugsley

乘著《我就是演員》的東風,各種關於表演的討論霸佔了茶餘飯後的談資。

節目第一期,吳秀波和徐崢的爭執點在於體驗派和方法派的衝突。網絡上,關於左小青和任素汐的爭執一直沒有落幕。畢竟難得來了個人人都能說上兩句的話題,一定要討論出個三六九等。

要我說,我國明星市場的發展進度,還遠遠沒有到討論演技方法的階段。

至於關於體驗派、方法派和表現派的話題,我非專業人士,但我希望從我一直關注的男演員段奕宏的演藝經歷出發,聊聊這件事。認識段奕宏的時間很早。而第一次關注段奕宏,是他在《士兵突擊》飾演的老練,警覺,性感的老A。那個臉上帶著油彩的甩汗動作,這麼多年始終在我腦海中記憶深刻。

他對表演的專注是圈裡圈外都是出了名的。如果你找來他的專訪讀一讀就會發現,外界對他的形容出奇的一致:「段奕宏是個好演員」、「段奕宏願意為戲為奴」。多年過去,作為觀眾,或多或少能感受到,從最初略帶本色氣質的殺手羅陽、偷渡客二弟,到後來個人魅力和角色相融的老A隊長袁朗、炮灰團團長龍文章,再到警察尹谷春、毒梟老鷹、保衛科科長餘國偉、炮工趙旭東,段奕宏正一步步地在往「戲精」這個段位邁進。他的故事,是典型的從純體驗派到體驗派與方法派合一的過程。

初入行業,段奕宏是個不折不扣的拼命的體驗派。

1999年,出演電視劇《刑警本色》,他為了演好一個殺手,將掏槍的動作練習了上千遍;

2015年,出演電影《烈日灼心》,飾演警察伊谷春,他連續十幾天待在派出所,跟著民警出警、抓賭、調解糾紛;

2016年,出演電影《引爆者》(2018年上映),為了還原煤礦工人的狀態,他進入地下幾百米的礦井感受真實的礦工生活。

最驚悚的案例來自十四年前,他去泰國拍攝恐怖片《細偉》。為了更精準地呈現出人物狀態,段奕宏在拍戲前十天專門去往泰國一家醫院觀看主人公的屍體。自那之後,他再也不敢關燈睡,最後因為精神狀態差,暴瘦15斤,在片場精神恍惚,走路都走不穩,但也因此使段奕宏的外型與患有哮喘病的主人公細偉十分相似。

電影中有一處情節,是主人公在睡夢中掐住一個小女孩的脖子,結果真的失手把小女孩掐死了。而段奕宏在鏡頭下詮釋的非常逼真。每每看到這一幕,段奕宏都感慨那時自己不懂得分寸,「我真的是後怕。成熟的演員不應該是這樣的,我既要逼真,又不能傷到這個對手,或者是傷到自己。」


但他不願意再糾結下去,「那個時候你的閱歷,你的認知,你的水準也就那個樣,我沒丟掉一個真實度就可以了。」

段奕宏這些經歷,其實是由於過度沉溺角色產生的副作用。這也是不少體驗派演員都會出現的問題,如著名演員希斯·萊傑的死,就因為沉溺於《黑暗騎士》中扮演的「小丑」。

演員需要成長,段奕宏也一樣。

《烈日灼心》上映,段奕宏長戲了。他塑造的伊谷春警官雖然還是有點狠的感覺,但極度內斂克制,全是內心戲,同時又表現出了力度。

以前,段奕宏要的是每一場戲都百分之百的投入。如今,他學會了抽離和控制。

他說:「 這個角色十年前,我是駕馭不了的。其實,不一定百分之二百地扎在裡面就是好的,你知道嗎?這會讓你喪失一個理性的判斷。」


他已經開始從傳統的體驗派跳脫出來,接受方法論的洗禮。

去年11月,第30屆東京電影節落下帷幕,段奕宏眾望所歸,憑藉《暴雪將至》中保衛科工人一角獲得最佳男主角。得獎後,他非常直接地表達《暴雪將至》已超越《烈日灼心》。而靜觀他的演出,的確已經稱得上盡情盡興、收放自如。

從拼了命演戲,到向理想中的成熟演員狀態靠攏,不再拿命去演戲,隨時準備從角色中抽離。達到這一切並不容易,段奕宏花了20年。

刻苦,有時會刻意,有時會用力過猛。要知道收幾分,放幾分,達到那種舉重若輕的境界,挺難的。而靜觀如今的段奕宏,完全可以用「盡情盡興,優雅從容」來形容。

雷克薩斯《好戲將至》人生電影系列

正如段奕宏所說的「蓄力和發力,需要在時間裡融會貫通,心手合一,收放自如。」


在視頻中出現的中大型豪華行政級轎車全新雷克薩斯ES也是這樣一款車,它盡情盡興的優雅從容背後,是數十年如一日的用心打磨。秉持著兼·融並蓄、張弛有度的理念,全新ES在外觀、內飾、動力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在全新雷克薩斯ES的外車身,首次採用了縱向的紡錘形格柵,讓銳氣和雅意流歸一處。配合車型「低重心+寬輪距」的黃金比例,再輔以漸進式折線,將一觸即發的動感態勢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內飾方面,全新ES座艙內,首次採用Viscotecs™技術打造的波浪形表面紋理,歷經38天67道工序打造的至臻木紋飾板*,覆蓋方向盤、中控面板、換擋杆、車門飾板和座椅等的縫線裝飾,以匠心打造峻山秀水的靈氣雅韻。讓人盡情盡興間,享受優雅從容。

在性能方面,全新ES打破陳規,採用了汽油和電力的混合動力,令性能與效能完美「兼·融」。不僅最高純電巡航時速可達120km/h,還以百公裡4.2L的超低綜合油耗*,實現了雷克薩斯智·混動家族中最優異的燃油效率。真正做到,兼·融之道,自成新境。

體驗和方法論看似矛盾,卻在時間的長河中,成就了一個自成新境的段奕宏,塑造了一個個無法逾越的經典人物。

這也是雷克薩斯「YET 兼·融之道」的深意:看似矛盾對立的存在,在「YET 兼·融之道」的價值體系裡,打破、重組、相合、並濟,讓所有的格格不入,融為新的新格局,用一切矛盾的局限,改創出新的極限。

*部分車型配備,敬請參閱配置表。

*超低綜合油耗,該油耗值為特定條件下測定所得,具體油耗會由於使用環境、駕駛方法等有所變化。

點擊閱讀原文,與全新雷克薩斯ES共享新境界。

相關焦點

  • 表現派的張國立,體驗派的李冰冰,方法派的章子怡,誰演技更高端
    而在11月9日播出的《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的舞臺上,28歲便拿到國內所有電影節大獎的寧靜老師,也表示了對劇本的質疑,認為角色內心性格有問題,自己演不了等等。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這麼優秀的演員,為何會有演不了的戲呢? 這就涉及到了演技分派的問題。目前,對於演技分派的劃分種類不少,但較為公認的,則是分為三個流派:表現派、體驗派和方法派。
  • 《方法派》方法派——闖入未知領域
    關於表演方法中常說的「表現派」「體驗派」「方法派」可以自行百度,豆瓣中也有相應的介紹,網址貼在下面:https://www.douban.com/group後來查閱了豆瓣和百度,發現方法派是什麼意思之後,終於算完全明白了導演想要表達的意思,這也證明了,看任何一部作品,藝術的也好非藝術的也罷,抓住題目是非常有助於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核心含義的。在豆瓣上看了一些影評,寫的都很不錯,個人比較推崇兩篇,連接都貼在下面:1.
  • 胡歌屬於體驗派和方法派的實力演員,演繹的角色更為出彩!
    一個演員最老生常談的話題就是演技作為胡歌的粉絲。剛開始我認識他的時候,是他出演仙劍這一部仙俠劇開始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個人認為他到目前為止演技是巔峰狀態時期的梅長蘇境內也是非常相似,能夠更好的體會這個角色和內心的情感,因此我覺得他的角色都賦予了一定的意義和更加深刻的表達內涵這些讓很多人都覺得有不同的意味深長。在很多人心中他是一個實力派演員。雖然他演的角色都是以嘻嘻哈哈出名的,但是他對梅長蘇夢憶這種冷靜的角色駕馭的非常的好。
  • 《方法派》方法派贏得的愛情與愛情贏得的方法派
    這是2018年觀看的第一部電影,哦,不,2017年最後一天凌晨的觀影。沒想到,看完竟然失眠了!這簡簡單單不足90分鐘的韓國電影,不論是外表淡定、內心克制的老戲骨,還是一副天真無辜的小鮮肉,他們的對戲簡直經典!一篇評論的題目說得最好:你用方法派贏得了我的愛情,我只能用愛情贏得你的方法派。
  • 《方法派》英佑方法派,宰夏體驗派
    我比較認同英佑方法派,大叔體驗派。英佑把自己對宰夏的感情帶入人物。宰夏是相信自己就是Walter。但是宰夏後來真的愛上英佑了,人物的感情內化到他的內心。在這個過程中他不能相信自己是Walter了,於是在臺上分不清戲和現實。英佑說我是完美的Singer,而你只是Walter哥。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是,英佑的經歷和Singer完美重合,而宰夏是進入了Walter這個角色。
  • 金世佳表演精彩,三位導師都投票給他,方法派引徐崢和章子怡爭論
    三位導師對金世佳的評論還是糾結在方法派和體驗派的爭議上,吳秀波認為舞臺是形式,但角色代入的感情應該是真實的,可能金世佳也是在表演的摸索階段,還沒有形成自己的表演理論,但他表現的確很棒。但金世佳貌似否認自己代入的是真情實感,認為是假的,只是利用表演技巧去塑造角色。章子怡也認為表演的時候角色傳達出來的情感應該是真實的,而不是虛假的東西,只是因為表演技巧呈現了這個狀態。
  • 韓國知名同性題材影片《方法派》
    《method》(方法派)這部片子基本上和《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是同期的電影,但是後者聲名大噪,前者只在東亞有一定名氣的原因,前面已經說過了,除了電影本身並不算上佳之外,也有東亞地區意識形態的問題。片名「方法派」其實講的是演技的流派。這個不僅是在韓國,其實在全世界的演員表演流派中,都是有演技方法不同導致的流派劃分的。
  • 方法派演技|演員表演
    青年演員工作室 關注 當某些演員還在以吸毒、豔照自甘墮落的時候,當有些明星還在靠緋聞、真人秀、訪談博取眼球的時候;當某些大腕兒們正在操辦豪華婚禮、忙著股票投資賺錢的時候;有這麼一批獨特的演員,卻在真正的踐行著自己的藝術創作道路,他們為了角色,可以胖到連自己都不認識的地步
  • 趙薇是很多人心中的「女神」,對趙薇的演技又是如何評價的呢?
    具體到方式的不同,表現派、體驗派和體驗派的兒子方法派各有千秋,由於「體驗生活」對於現在的中國明星來說根本是奢望,所以中國的演員現在很少有方法派(比較公認的只有鞏俐算方法派)。梁朝偉大部分時候作為典型的表現派,他的表演尤其冷靜克制(即使是喜劇,因為他有電眼和笑容嘛),周潤發也是這樣的演員(高大冷酷帥氣和猥瑣犯賤都來得了),所以是不是TVB藝員訓練班學的都是表現派我就不知道了(幸虧星爺沒考上啊)。梁朝偉只有在演王家衛電影的時候才會變身體驗派甚至方法派(為了《一代宗師》練好幾年拳這是典型的方法派了)。
  • 楊超越和AB都開始吹演技了?
    演藝圈近年真是江河日下,演技進入大貶值階段。如今,竟然連AB和楊超越都有了演技tag?本質上,咆哮也好,瞪眼也好,都是非常偷懶的表演方法。演技流派裡,雖然確實有純粹的「表現派」。即不投入真實情感,純靠演技以及外界力量來表現人物。
  • 《演員》方法派和體驗派打的不可開交
    今天看了《我就是演員》這檔綜藝節目,讓我有點想說的,卻又不知道從何說起。那就先講講這三位評委:一、徐崢我最先講講徐崢,徐崢是我心裡很認可的演員,他也是個情商非常高的人,看他的事業和感情就知道了,能家庭圓滿和睦,事業逐步上升,徐崢的實力和人品,真的有目共睹,說真的,看過徐崢太多的作品了。
  • 《方法派》演員的誕生-「戲精」上身後的假戲真做
    《演員的誕生》雖飽受爭議,但優秀演員們精湛的演技也獲得了讚賞,大眾也開始深思表演藝術,本次小奧要談論的電影《方法派》就是與表演相關並且是一部個人認為十分有趣的LGBT題材電影。,體系關於演員的創作原理和訓練方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稱之為體驗派。
  • 《方法派》我討厭小孩和狗,總是毫無理由的就能得到愛
    ,不可能登得上主流市場,而且影片自身並沒有盡善盡美,所以風頭肯定和《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不能比。這個不僅是在韓國,其實在全世界的演員表演流派中,都是有演技方法不同導致的流派劃分的。其中大眾相對來說聽到的比較多的,就是「方法派」和「體驗派」。我們這邊有時又稱「學院派」和「親身派」,叫法不同,意思是差不多的。
  • 《方法派》一部深刻且震撼的作品
    大叔送給英友一本教材,大叔所信奉的「方法派演技」的教材。作為偶像派小鮮肉,英友每天面對的都是沒完沒了的通告,經紀人小心翼翼的伺候,粉絲瘋狂的尖叫和經紀公司老闆的嚴厲管束——經紀人其實就是經紀公司派來管理自己的,就像套在自己脖子上的枷鎖;粉絲們只會尖叫和拍照,迫使自己假笑;經紀公司老闆眼裡自己就是賺錢的東西,給自己安排下無數無聊的工作。
  • 《方法派》打著「同性」標籤卻和同性沒關係的一部電影
    抱著想看大叔與小鮮肉純愛的念頭,我看完了這部打著同性的噱頭其實跟同性沒有半毛錢關係的「方法派」。原諒我的膚淺,如果沒有海報上鮮嫩多汁的肉肉和微博上甜膩的花絮,憑這個老學究一樣的名字,的確激不起我太大的興趣。同性關係儼然已經成為了電影免費的宣銷工具,只要打著同性的旗號,多多少少都能激起一陣波瀾。然而,對於這部電影來說,這樣做的結果是得不償失。
  • 《方法派》是真情還是method?是技術派還是體驗派?
    電影裡的角色分不清話劇裡是演技還是真情亦如我們也分不清電影裡的感情是method還是真情。反正我是被感染了,動人處也跟著情緒起伏波動,快哭了。我相信他們是相愛的!一個偏執一個壓抑。壓抑的人壓抑著拋棄了偏執的人,偏執的全情投入演完話劇之後就出戲,壓抑的反而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討厭小孩和狗,毫無理由就能得到愛。愛可以不分性別,但愛的總量是有限的。
  • 《方法派》戲劇人生
    「人生是一部戲」但是想讓戲變成自己親身經歷的人生是很難的,載河演技很好,是方法派演員,可以很快的就進入角色,但是英佑在電影開頭那麼囂張懶散的一個態度,就因為載河的一句話就改變了?後來的這麼入戲,應該是載河一步一步帶著他進入角色的吧。這個過程電影裡表現的不清楚。電影裡載河和英佑到底真的是互相愛上了彼此,還是只是入戲太深?他們自己可能都不清楚。
  • 《方法派》愛情還是入戲需要?優秀演員真不易
    前面互相吸引得太快 人物鋪墊不夠 劇情火速進展 搞的我一路雞皮疙瘩 頻頻暫停調適 大叔意亂情迷後甜豆就神奇地無處不在了 深夜劇場或是街角公園 什麼我不是同性戀我只喜歡你 都是十年前腐文的老黃曆了 不過舊車庫的吻戲還是甜哭 大叔女友忒慘 每一次大叔接戲都要做好失戀的準備 還得幫大叔認清現實 最後一段戲中戲 甜豆演技炸裂 讓大叔猜疑 逼大叔瘋狂 把對大叔的愛和絕望都傾注到角色裡 最後也方法派地體驗了瀕死的感覺
  • 趙麗穎別再鼓搗造型了,好好專注演技吧!
    事實上,趙麗穎已經算是85花中在電影圈中相當不錯和有自知之明的明星了。即使是鼎鼎大名的神仙姐姐劉亦菲、孫儷等電視大咖都不太適應大螢屏,所以,趙麗穎在電視劇裡的演技發揮算不上至臻至尚,不說同孫儷等人相比,就她自己也不穩定,一旦駕馭不了的橋段,便拿捏出演《花千骨》變身後的歇斯底裡,相當粗糙。
  • 郭敬明,別再「保送」了,何昶希在央爸那連演員都算不上
    這是演技競賽的節目,不是某導演挑演員的戲臺子,節目組給的權力,是讓大家善用這種權力,而不是濫用這種權力。再說了,連獲3張S卡的何昶希,演技真的配得上嗎?第一場表演《陳情令》,何昶希那「死肉般」的演技是有目共睹的了,我就不過多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