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日光萎凋被質疑?茶農有話說!

2020-12-22 白茶家族

前段時間有人說

白露茶性寒涼

現在又有人質疑

白茶傳統工藝

日光萎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小白要發聲!

文 | 小白

01

從茶青到幹茶,白茶的工藝只經過兩個步驟,萎凋和乾燥。

對於這兩個工藝,小白實在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自打記事起,老白在制茶時,就習慣性的跟在旁邊看。

一年又一年,白茶在茶圈市場上的地位越來越高,家裡的白茶也越賣越好。

尤其是近幾年,白茶的名聲大噪,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白茶,但是與其同時,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在白茶身上挑事。

在茶圈中,在網絡上隨便甩句話,把白茶推上風口浪尖……

如果在白茶身上指出的言論,有官方的資料支撐的話,小白也不想說什麼。

但只是通過自己的主觀思想,對白茶隨意揣測,憑空捏造一些言論,小白就有話說了。

就像前不久,有人說「白露茶性寒涼」。

連拿的出手的事實依據都沒有,就對白露茶進行「茶身攻擊」!

對此,我們福鼎有多少的茶農表示不滿,世世代代喝的白露茶「寒涼」,簡直就是胡扯!

而現在,又有人開始質疑白茶傳統工藝——日光萎凋。

哎呀呀……

你們就不能歇會兒嗎?

整天拿不出有力的依據來證明你們的言論,還弄得白茶圈弄得人心惶惶。

為什麼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呢?

對於日光萎凋,是小白家祖輩就傳下來的傳統工藝。

既然有人對祖輩便流傳下來的傳統工藝有意見,那小白肯定不能坐視不理。

生氣!!!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討論一下,白茶的製作,究竟有沒有必要用日光萎凋。

02

日光萎凋,是白茶最傳統,最自然,也是最適合白茶的製作方式。

在圈中,白茶的萎凋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室內萎凋,還有一種就是日光萎凋了。

在其它地區,好像有部分的制茶師傅喜歡用室內萎凋加工白茶,但是在我們福鼎這邊,大部分的茶農都是用日光萎凋製作幹茶。

別的不說,就說老白,從他制茶的那天起,就一直沿用祖輩的工藝。

對於祖輩流傳下來的東西,有的可能需要擯棄,但是有的則有必要一直沿用。

就比如日光萎凋。

小白一直不理解,為什麼會有人覺得,室內萎凋比日光萎凋好?

就拿今年大爆發的疫情來說,為了防控疫情,大家都不得不待在家中。

小白這次也窩在家中非常久,前幾天還好,但是過了不久之後,真的覺得非常悶。

而在朋友圈中,有不少的人都在問,究竟什麼能出門。

看看,我們人在室內一直待著都覺得很難受,那白茶在室內萎凋呢?

所以,室外清新自然的空氣,才適合我們人體和白茶。

日光萎凋的製作過程,是將白茶薄薄的攤晾在室外。

借著大自然的日光、風力,將白茶內部的水分一點一點的消散掉。

在室外攤晾的白茶,接觸到的空氣是清新的,不悶。

不會出現在室內萎凋時,出現空氣不流通的情況。

再加上在我們村子裡,綠樹成蔭,花團錦簇,青草茵茵。

那在這樣的環境下,日光萎凋中的白茶,接觸到的空氣都是富含著大自然的氣息的,哪裡不好?

而且白茶通過日光,還能殺菌呢。

這可是最自然的的陽光殺菌,沒有一丁點兒的汙染,多好呀。

最後製作出來的白茶,蓬蓬的,乾乾的,輕輕地聞……

嗯……是陽光的味道誒!

這可是室內萎凋的白茶,所不具有的。

03

並且,日光萎凋能夠讓多餘的水分更快脫離白茶內部。

萎凋,乾燥。

白茶這兩個製作過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白茶裡多餘的水分消散掉。

好讓製作成品的幹茶,含水量達到國家要求的8.5%以下。

那早脫離也是脫離,晚脫離也是脫離,為什麼不抓緊時間早點將白茶萎凋好呢?

這樣才好進行下一步的乾燥啊。

而白茶早點製作好,也能早點開始售賣,這不是所有茶商都期盼的事嗎?

還不用浪費人為製造的風力,不是更節省成本,更環保嗎?

所以,最適合白茶的萎凋,是日光萎凋。

回過頭來說說室內萎凋吧,它是在室內進行的萎凋方式。

雖也是將白茶薄薄的攤晾在水篩上,但是在空氣沒有室外流通的情況下,水分脫離白茶內部的時間就遠低於日光。

就算藉由人工的風力,白茶中水分的消散速度,也是趕不上在室外萎凋的茶青的。

並且製作出來的幹茶,大多數香氣和滋味都是不如日光萎凋的白茶。

衝泡出來的茶湯,散發出來的香氣,總是少了一種靈動性,滋味在清甜感上,鮮爽感上,也會大打折扣。

如果是碰上為了急於求成,而進行變相「拔苗助長」的渥堆加工方式的話,那可是最糟糕的了。

厚厚的茶青堆在一起,那畫面實在是慘不忍睹。

內質物就在渥堆之下,一點一點的消散,而最該消散的水分,卻還一直囤積在白茶內部,不願離去。

所以,要是碰上渥堆的白茶,還是算了吧。

04

經過日光萎凋,白茶的香氣和滋味才是最純正的。

選茶、買茶、泡茶,到最後不都是為了喝茶嘛。

而經過這麼多步驟之後的喝茶,自然要喝品質好的茶。

品質好的茶,它的產區一定是好的,工藝一定也是最佳的。

因為只有讓產區和工藝這二者相輔相成,才能製作好白茶。

如果只是有優越的產區,而沒有適合,精湛的工藝,即使是內質物再豐厚的白茶,到最後也無法在茶杯中呈現出香清甘活的茶湯。

在萎凋工藝上,經過日光萎凋製作的白茶,所散發出來的香氣和滋味,就會比室內萎凋的更好些。

白茶本就是大自然的產物,在製作的過程中,再由「大自然的工藝」為它消散水分,才是白茶最好的歸宿。

它的香氣和滋味也會更為純正。

在日光萎凋的過程中,大自然中瀰漫的草木香,飄搖在空氣中的花香,當然還有那最乾爽的陽光氣息,都被白茶一點點的吸收了。

再用沸水衝泡,白茶中所吸取的自然氣息又被激發出來。

香氣飄到了杯蓋上,掛在了碗壁上,沉入了茶湯中。

啜飲一口茶湯,舌尖,齒間,都環繞著悠悠的香氣。

在香氣之下,是稠滑的,爽口的,富有漿感的茶湯。

如同少女那微微泛著紅暈的白皙肌膚,吹彈可破,都是滿滿的膠原蛋白呀。

這樣的茶湯,才是白茶最純正,最鮮美的滋味。

而採用日光萎凋方式製作的白茶,便能實現。

05

日光萎凋,它是白茶最天然的加工方式。

是福鼎茶農們都認可的萎凋工藝。

然而,在現在這個紛紛擾擾的社會中,總是有人喜歡抨擊傳統工藝。

時代雖然在進步,但是對於一些值得保留下來的工藝,是不能隨意丟棄的。

日光萎凋就是其中之一。

分不清這些香氣沒關係,凝練成兩個詞

就是好喝!好香~

又香又甜的白牡丹,什麼時候都適合喝!

【2020年3月10日】

白茶家族 堅持原創的白茶自媒體

相關焦點

  • 白茶的日光萎凋,究竟是不是概念炒作?
    白茶,茶圈近些年最火的流量小花,也開足了馬力,在被黑的路上,一路馳騁。近來就有茶友頻繁來問:聽說,白茶的日光萎凋是概念炒作?有這回事嗎?概念炒作?白茶還不需要!當白茶的青葉採摘下來,進入萎凋環節時,它們需要被及時攤晾,而在攤晾的過程中,接觸到的空氣的潔淨程度,對白茶未來的品質,是會有影響的。像太姥山那樣的高山茶區,人跡罕至,天高雲淡,空氣乾淨通透,原本就雜質極少。再賦以日光萎凋,讓陽光做加持護佑,那製作出來的茶葉,豈不是品質更優?口感更好?
  • 白茶萎凋工藝
    ,對白茶品質形成有重要影響。日曬自然萎凋工藝歷史悠久,但受天氣影響較大,在室外陽光適度的條件下,白茶可以採用全程日曬萎凋的方式生產,福鼎的茶農和小茶廠普遍採用日曬萎凋。 日曬並不是沒有控制下的隨意生產方式,在日光過熱時要進行遮擋或挪到室內進行萎凋,隨意的暴曬會曬傷茶青,使茶青變紅,內含物質轉化不充分。
  • 白茶常見的萎凋工藝有幾種?
    比如綠茶的加工工藝中有一項流程為「殺青」,而紅茶的加工工藝中有一項流程為「揉捻」,都是通過高溫或認為會破壞鮮葉表面,從而鈍化鮮葉裡的氧化酶活性,有助於發酵。除了綠茶之外,黃茶、黑茶、烏龍茶等都有殺青這一工序。而白茶則不同,它是屬於微發酵茶,加工工藝主要有萎凋和乾燥。
  • 白茶的萎凋方式都分不清楚,居然還說自己是白茶行家!
    白茶的萎凋方式有這麼多種?但也不乏一些天天質疑你家茶品質的茶友,說日曬萎凋工藝出品,還非說是萎凋槽出來的,兩種萎凋方式出來的茶品在口感和香氣上都有明顯區別,非指東說成西,氣死茶人。但兩種萎凋方式出來的茶品為何差別巨大?
  • 福鼎白茶複式萎凋工藝——室內萎凋與室外萎凋(日光萎凋)相結合!
    上次我們分享了福鼎白茶的最傳統工藝——純日光萎凋!經過純日光萎凋工藝出來的白茶,有滿滿的陽光味,有她得天獨厚的特色。但純日光萎凋受天氣影響很大,往往能否出一杯高品質的白茶,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天公是否做美。
  • 為什麼說「萎凋」是白茶製作的關鍵步驟?
    今天要介紹的福鼎白茶,自然也是太姥山水的產物。福鼎白茶的製作工藝是一絕,不炒不揉,盡顯茶本味,常聽人說「萎凋」是白茶製作的關鍵性步驟,甚至能決定白茶的品質。註:本文配圖均來自攝圖網1.首先,了解一下福鼎茶人常用的幾種「萎凋」方式福鼎白茶傳統工藝的製作工序很簡單,只有「萎凋」和「乾燥」兩個過程,今天重點說「萎凋」。福鼎茶人常用的「萎凋」方式主要有三種:自然(日光)萎凋、室內萎凋、複式萎凋。
  • 萎凋——白茶工藝中的靈魂,你了解多少?
    從這幾年開始,很多人喜歡上了白茶。它未經殺青,保留了酶的活性,由於沒有殺青,也沒有揉捻,白茶裡面的活性物質就保留得非常多。喝白茶,最大的感受是鮮美,像雞湯一樣,鮮得不得了。而且適於經年存放,故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說法,茶湯看起來很淡,喝起來卻很醇厚。
  • 自然萎凋,更契合白茶的自然屬性
    白茶,六大茶類中的特殊珍品,工藝極簡,只經萎凋與乾燥,以風味天然、越陳越香的特性,廣受茶友喜愛。白茶工藝簡單卻不簡易,因其可控環節少,人為幹預小,白茶製作的品質把控更加考驗制茶人的水平。按傳統的分類方式,白茶萎凋可分為
  • 白茶品質形成的關鍵——萎凋
    冬去春又來,又到了一年一度繁忙的制茶季,伴隨著春暖花開,農人們又要開始忙碌的採茶生活,制茶師傅又將穿梭在一篩一篩晾制的白茶之間。白茶製作的核心在於萎凋,萎凋的好壞直接決定了一款白茶品質的優劣和後期是否具有優良的存儲屬性。
  • 白茶萎凋,遵循大自然的平衡
    白茶萎凋是白茶工藝的核心,遵循物質變化本性,既不抑制生物酶活性,也不過度促進生物酶活性,在長時間的萎凋過程中,茶葉中的物質在活性酶的作用下自然協調轉化,形成白茶清新醇爽的自然風味,保有各類活性成分,保健功效卓著。道法自然,遵循自然的法則。
  • 萎凋不足的白茶有什麼特點,值得購買嗎?
    首先,我們已經說過問題的白茶,偏綠白茶的不足,這次我們就來說說另一種不足白茶,萎凋不足的白茶。萎凋是製作白茶工藝最重要的過程,萎凋過淺或者過度都不行,這也是白茶製作的難度,前面的文章就講過古法制白茶的難度,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
  • 白茶的萎凋需注意什麼
    2012年貢眉·年份禮盒/匠魂網萎凋工序是白茶品質特徵形成的關鍵工序。影響白茶品質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萎凋歷時、光照環境、溫度與溼度、氣流。01萎凋歷時在一定的溫溼度條件下,萎凋歷時的長短和品質的形成有直接關係。
  • 白茶是怎麼製成的?
    白茶需要經過萎凋與乾燥這2大工藝,其中萎凋工藝很重要,是形成白茶風味的關鍵因素。就像前面所說的,白茶產地有很多,每個地方在加工工藝上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像福鼎就比較喜歡日曬萎凋,而政和喜歡室內萎凋,兩種萎凋方式都可以,但因為不同製作方法,之後的成品茶會有些區別,算是各有千秋。
  • 萎凋?殺青?
    目前,我國有六大茶類: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黑茶和紅茶。萎凋或殺青,是所有茶必經的初制工藝,紅茶、白茶、烏龍茶需要萎凋,而綠茶、黑茶、黃茶卻要殺青,這決定了後續發酵的類型和程度。什麼是萎凋?什麼是殺青?兩者又有何區別呢?
  • 不炒不揉 自然本真的白茶
    鮮葉採摘後,首先是失水過程,其工序稱之為「萎凋」,曾有一位老師說,「失水是制茶的靈魂」,對於白茶而言,如何讓葉片均勻走水,是形成其獨特香氣和滋味的關鍵。白茶的萎凋表面看起來只是葉片水分的流失,但在我們看不到的小小的葉片內,卻發生著神奇的變化。
  • 衝泡白茶的幾種錯誤,你的泡茶方法對了嗎
    適合白茶樹的生長,素有「白茶之鄉」稱號。 說到白茶近幾年的白茶火熱程度幾乎是眾所周知,也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白茶,就因為白茶特殊,工藝簡單。製作過程中,不炒不揉,只分萎凋和烘焙兩道工序,其中主要是萎疝和晾乾,使茶芽自然緩慢的變化,形成白茶特殊的品質風格。具體製法是:採回的茶芽,薄薄地攤在竹製有孔的篩上,置微弱的陽光下萎凋、攤曬至七、八成幹,再移到烈日下曬至足幹。
  • 弄懂了白茶、普洱茶、烏龍茶的曬青工藝,你會更加明白自然的力量
    在中國六大茶類裡,白茶、普洱茶、烏龍茶都離不開曬青工藝,即便有科技助力,相信源於陽光的力量才會有最美的滋味呈現。 近幾年來雲南普洱茶、福建白茶大熱,其中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兩大茶類都具有「越陳越香」的特質。 這種特質的形成說到底與曬青工藝緊密相關。 源於這種雲南普洱茶、福建白茶的標配工藝,常被茶人們親切地稱之為「日光浴——陽光的味道」。
  • 史上最強白茶廣告文案,只有19個字!
    這四行字是:純野生白茶陽光萎凋總量3斤3月27日採煩請看官們細讀這短短的19個字,是不是特別簡單,特別直白?完全沒有多餘的修飾語、形容詞,卻完美地詮釋了這一款白茶的所有特性。並且,讓人有了迅速下手的強烈欲望。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福鼎茶農裡還有這樣精通銷售技巧的人物,果真是高手在民間。
  • 被央視多次報導的全球最大白茶曬場,一次能曬多少萬斤茶?
    在福建福鼎,白茶之鄉的前歧鎮,有這樣一個福建最大的白茶曬場,它可能是中國最大的白茶曬場,甚至……世界最大也不為過。曬場,在福鼎白茶中是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地方。福鼎白茶的傳統製作工藝看似簡單,實則講究頗深,是一項技術活。白茶加工工藝分為萎凋和乾燥,而其中主要關鍵在於萎凋。
  • 白茶隱士方守龍的完美白茶,顛覆你的味蕾!
    方守龍是福鼎家喻戶曉的白茶隱士,是福鼎白茶界的權威,但是方守龍一向低調,樂於做個避世之人; 儘管產品拿過農業部金獎,儘管現在各大廠家普遍使用的離地清潔技術,日光複式萎凋工藝都屬於他名下的發明專利,但是他從未要過任何專利費用,一心只想推進白茶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