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凋?殺青?

2020-12-22 吉益堂

萎凋時,酶的活性從升高到降低

殺青時,酶的活性驟然消失

酶的活性決定了發酵的類型

酶促氧化?益生菌代謝?非酶促氧化?

目前,我國有六大茶類: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黑茶和紅茶。萎凋或殺青,是所有茶必經的初制工藝,紅茶、白茶、烏龍茶需要萎凋,而綠茶、黑茶、黃茶卻要殺青,這決定了後續發酵的類型和程度。

什麼是萎凋?什麼是殺青?兩者又有何區別呢?

─ 工藝 ─

萎凋和殺青

解析兩者異同之前,先要了解萎凋和殺青的定義。

萎凋:在一定的溫度、溼度條件下均勻攤放,使適度促進鮮葉酶的活性,內物質發生適度物理、化學變化,散失部分水分,使莖、葉萎蔫,色澤暗綠,青草氣散失。

殺青:是通過高溫破壞和鈍化鮮葉中的氧氣酶活性,抑制鮮葉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發鮮葉部分水分,使茶葉變軟,便於揉捻成形,同時散發青臭味,促進良好香氣的形成。

通過對比定義,可得出萎凋和殺青的異同點。

相同點:

蒸發鮮葉部分水分,使莖葉萎蔫,茶葉變軟,便於後續揉捻;散發青草味,促進良好香氣形成。

因此,萎凋和殺青工藝不當,將導致茶葉有一股青臭味,這是後續工藝無法彌補挽救的過失。

不同點:

殺青溫度遠高於萎凋,因為兩者目的不同,殺青要高溫破壞酶活性,停止酶促氧化反應;而萎凋是在溫度、適度適宜的條件下,促進酶活性,加速酶促氧化反應。

萎凋是將鮮葉攤放於日光或空氣流通處,各類茶的萎凋溫度一般在50℃以下;殺青有炒青、蒸青等方式,溫度在短時間內要高於85℃。

─ 工藝 ─

生茶自然轉化

萎凋時,茶葉中的糖類物質降解成有機酸,酯型兒茶素酯解生成沒食子酸,原果膠生成果膠酸,葉綠素水解,茶葉逐漸從中性降低到PH為5.1—6.0,成為酸性,是酶的最適PH,這是酶活性增加的關鍵。

以紅茶的萎凋工藝為例,其酶活性的變化是從升高到降低。

在紅茶萎凋期間,過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隨時間延長而逐漸增大,直至16個小時增至最大,如繼續延長萎凋時間,兩種酶的活性均隨之下降。

酶活性增大之後,在發酵工藝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萎凋後的紅茶、白茶、烏龍茶,發酵時產生的是酶促氧化反應。

與萎凋工藝促進酶活性相反,殺青力求迅速提升葉溫,殺死或抑制酶活性,以儘量減少多酚氧化酶等氧化酶在最適溫度時,對茶葉品質造成不良反應。

綠茶是不發酵茶,鮮葉採摘後殺青,酶活性消失,再揉捻定型,充分乾燥使茶葉含水率降低到7%以下,以防止非酶促氧化和益生菌代謝反應。

黃茶在殺青後還需悶黃,普洱熟茶和黑茶則進行渥堆發酵,使茶葉發生益生菌代謝反應,使之有不同程度的發酵。

普洱茶成茶之後,無論生熟,都能在自然狀態下,發生非酶促氧化反應,提升茶葉品質,越陳越香。

萎凋和殺青工藝,前者促進酶活性,後者殺滅酶活性。從萎凋或殺青開始,茶葉向不同茶種轉化,而後續發酵種類和程度的差異,是各類茶葉品質、風味不同的根本原因。

圖文:吉益堂原創

相關焦點

  • 白茶常見的萎凋工藝有幾種?
    比如綠茶的加工工藝中有一項流程為「殺青」,而紅茶的加工工藝中有一項流程為「揉捻」,都是通過高溫或認為會破壞鮮葉表面,從而鈍化鮮葉裡的氧化酶活性,有助於發酵。除了綠茶之外,黃茶、黑茶、烏龍茶等都有殺青這一工序。而白茶則不同,它是屬於微發酵茶,加工工藝主要有萎凋和乾燥。
  • 普洱生茶需要「萎凋」工藝嗎,為什麼?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原因,普洱茶在殺青前有一道類似「萎凋」的工藝,這道普洱茶工藝叫攤晾。 生茶的工藝為攤晾、殺青、揉捻、曬乾,製成毛茶後或以散茶形式呈現,或通過蒸壓製成緊壓茶。其中攤晾工藝指的是,將普洱茶鮮葉鋪開,不能太厚,鋪薄一點,攤晾的厚度一般在10公分左右。太密太厚就會影響攤晾結果,茶葉不夠柔軟。
  • 茶葉的攤晾和萎凋,有啥區別?
    品中王,茶葉的採摘技術製作生產工藝要求各不相同,從茶葉採摘到攤晾、萎凋,甚至可以藉助一些高溫的殺青,廣義上來說我們都是通過一個「走水」的過程,也就是讓茶葉失水到一定的程度。其中,攤晾和萎凋最為接近,甚至難以區分。
  • 萎凋——白茶工藝中的靈魂,你了解多少?
    它未經殺青,保留了酶的活性,由於沒有殺青,也沒有揉捻,白茶裡面的活性物質就保留得非常多。喝白茶,最大的感受是鮮美,像雞湯一樣,鮮得不得了。而且適於經年存放,故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說法,茶湯看起來很淡,喝起來卻很醇厚。白茶的傳統工藝分萎凋和乾燥兩個工序,萎凋是白茶的工藝的靈魂所在,直接決定著白茶成茶的品質。
  • 福鼎白茶複式萎凋工藝——室內萎凋與室外萎凋(日光萎凋)相結合!
    日光萎凋在全體從業人員長期制茶經驗的積累中,摸索中,加上科技的進步,人們發現了純日光萎凋之外另一種萎凋方式——室外萎凋和室內萎凋相結合即複式萎凋,室內萎凋降低了天氣對白茶品質決定性的影響室內萎凋即在室內對鮮葉進行萎凋。廠房內設置溫爐灶,排氣設備,萎凋簾,萎凋鮮架等設備。鮮葉進廠後要嚴格區分開老,嫩葉片,並及時萎凋以保證茶葉鮮靈度。室內萎凋對溫度、溼度、熱風等要求很高,需要根據茶青的萎凋程度調整溫度,相對溼度,空氣流通以及萎凋時間,攤葉厚度等萎凋環境因子。
  • 夏紅茶與萎凋
    摘要:為研究不同萎凋程度對夏暑紅茶滋味和香氣的影響,採用萎凋槽萎凋方式並輔於曬青、搖青工藝,通過對萎凋葉含水量的監控,分別將含水量為66%、62%、58%的萎凋葉設置為輕萎凋
  • 白茶萎凋工藝
    日曬自然萎凋工藝歷史悠久,但受天氣影響較大,在室外陽光適度的條件下,白茶可以採用全程日曬萎凋的方式生產,福鼎的茶農和小茶廠普遍採用日曬萎凋。 日曬並不是沒有控制下的隨意生產方式,在日光過熱時要進行遮擋或挪到室內進行萎凋,隨意的暴曬會曬傷茶青,使茶青變紅,內含物質轉化不充分。
  • 萎凋工序與紅茶品質
    萎凋是在一定的溫、溼度條件下,將採下的鮮葉進行薄攤,適當散失水分以降低鮮葉張力的工藝處理過程。鮮葉經過萎凋,含水率下降,葉質變軟,葉色變暗,青草氣逐漸減弱,清香和花香味開始顯現。適度萎凋以萎凋葉含水率在60%左右為宜,遵循「嫩葉適度重萎凋,老葉適度輕萎凋」的原則。在加工過程中,不同的萎凋方式(如自然萎凋、萎凋槽萎凋、日光萎凋等)和萎凋環境(如溫度、溼度等)均會對紅茶品質產生較大影響。
  • 白茶品質形成的關鍵——萎凋
    白茶製作的核心在於萎凋,萎凋的好壞直接決定了一款白茶品質的優劣和後期是否具有優良的存儲屬性。制茶師傅對於白茶萎凋都格外關注,來不得半點放鬆。白茶的萎凋並不是鮮葉的單純失水,而是在一定的外界溫溼度條件下,隨著水分的逐漸散失,葉細胞濃度的改變,細胞膜透性的改變以及各種酶的激活引起一系列內含成分的變化,從而形成白茶特有的品質。
  • 白茶萎凋,遵循大自然的平衡
    白茶萎凋是白茶工藝的核心,遵循物質變化本性,既不抑制生物酶活性,也不過度促進生物酶活性,在長時間的萎凋過程中,茶葉中的物質在活性酶的作用下自然協調轉化,形成白茶清新醇爽的自然風味,保有各類活性成分,保健功效卓著。道法自然,遵循自然的法則。
  • 白茶的萎凋需注意什麼
    2012年貢眉·年份禮盒/匠魂網萎凋工序是白茶品質特徵形成的關鍵工序。影響白茶品質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萎凋歷時、光照環境、溫度與溼度、氣流。01萎凋歷時在一定的溫溼度條件下,萎凋歷時的長短和品質的形成有直接關係。
  • 為什麼說「萎凋」是白茶製作的關鍵步驟?
    福鼎白茶的製作工藝是一絕,不炒不揉,盡顯茶本味,常聽人說「萎凋」是白茶製作的關鍵性步驟,甚至能決定白茶的品質。註:本文配圖均來自攝圖網1.首先,了解一下福鼎茶人常用的幾種「萎凋」方式福鼎白茶傳統工藝的製作工序很簡單,只有「萎凋」和「乾燥」兩個過程,今天重點說「萎凋」。福鼎茶人常用的「萎凋」方式主要有三種:自然(日光)萎凋、室內萎凋、複式萎凋。
  • 自然萎凋,更契合白茶的自然屬性
    按傳統的分類方式,白茶萎凋可分為、日光萎凋和複式萎凋;按萎凋是否使用環境調控設備,萎凋可分為自然萎凋與設備萎凋。在理想氣候條件下,自然萎凋的白茶品質十分優異,實際生產中,氣候多變,很難連續幾天都是好天氣,在天氣不良的條件下依然選擇自然萎凋,則容易把茶做壞,此時設備調控能解決天氣多變的難題,實現環境溫溼度的穩定可控,合理的運用設備不僅提高產能,同時也能很好的把控品質。
  • 白茶的日光萎凋被質疑?茶農有話說!
    對於日光萎凋,是小白家祖輩就傳下來的傳統工藝。既然有人對祖輩便流傳下來的傳統工藝有意見,那小白肯定不能坐視不理。生氣!!!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討論一下,白茶的製作,究竟有沒有必要用日光萎凋。02日光萎凋,是白茶最傳統,最自然,也是最適合白茶的製作方式。在圈中,白茶的萎凋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室內萎凋,還有一種就是日光萎凋了。
  • 春茶季工藝科普學堂,今日主講——萎凋工藝
    今日主講——萎凋工藝萎凋在武夷巖茶製作工藝中屬於最基礎的工藝。咋一看來萎凋工藝似乎非常簡單且容易上手,其實不然萎凋是武夷巖茶內質形成質量的關鍵基礎工藝。萎凋的程度直接影響著做青的效果。武夷巖茶選用的是中開面的茶青,相對而言茶青雖不能稱為細嫩,但是也很容易造成葉片折枝,斷料的現象,更需要注意萎凋的時間和溫度。根據溫度和萎凋程度決定自然萎凋的時間或者人工萎凋槽走水的時間,控制好失水率在10%以內,以確保茶葉的水分適合後續發酵工藝所需要的水分。
  • 白茶的日光萎凋,究竟是不是概念炒作?
    而如果不是日光萎凋,是室內萎凋,失去了陽光這個天然的「加熱器」,茶青內的物質轉化,便不會這麼快速,這麼靈便,這麼完美。口感和香氣,便不會如此成熟而有風韻。白茶工藝簡單,只有萎凋和烘乾兩道。萎凋與烘乾,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茶葉失去水分,幹透(含水量降到8.5%以下)。
  • 萎凋不足的白茶有什麼特點,值得購買嗎?
    首先,我們已經說過問題的白茶,偏綠白茶的不足,這次我們就來說說另一種不足白茶,萎凋不足的白茶。萎凋是製作白茶工藝最重要的過程,萎凋過淺或者過度都不行,這也是白茶製作的難度,前面的文章就講過古法制白茶的難度,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
  • 白茶的萎凋方式都分不清楚,居然還說自己是白茶行家!
    白茶的萎凋方式有這麼多種?但也不乏一些天天質疑你家茶品質的茶友,說日曬萎凋工藝出品,還非說是萎凋槽出來的,兩種萎凋方式出來的茶品在口感和香氣上都有明顯區別,非指東說成西,氣死茶人。但兩種萎凋方式出來的茶品為何差別巨大?
  • 採摘、萎凋、揉捻、發酵、烘乾,原來純手工做紅茶這麼有趣
    做茶篇 剛採完的茶葉含水量高一些,比較脆,是不能直接拿來做茶葉的,需要經過一道重要的工藝——萎凋,這是一個茶葉散發水分的一個過程 下山後,聆聽老師就帶著我們將茶葉均勻攤放在了竹匾上,放在陰涼處自然萎凋。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了採茶時茶青均勻的重要性了,茶葉大小不同水分散發量不一樣,會直接影響到萎凋的效果。 實打實的「萬事要開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