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歲前美國飛虎隊老兵抵湖北尋救命恩人(圖)

2021-01-18 騰訊網

本尼達見到羅必書時驚喜萬分 記者戈昊怡 攝

  荊楚網消息(楚天都市報記者望雋 劉漢澤 通訊員胡立文)「我是帶著責任來中國的,我有責任帶孩子們來看一看,看望那些曾經幫助過我的人們。」昨日中午,86歲的前美國飛虎隊老兵格倫·本尼達坐在輪椅上,與自己的10位家人抵達紅安。一個美國飛虎隊員來中國尋找救命恩人和失落戰機的傳奇故事,開始續寫66年後的新章節。

  再次踏上湖北土地「感恩」

  1944年,美國飛行員格倫·本尼達駕駛P-51型野馬式戰鬥機在武漢執行轟炸任務返航途中,遭到日軍飛機攻擊。戰機墜落在我省監利縣周老嘴鎮的下鳳湖,跳傘逃生的格倫·本尼達被當地村民救治,而後被護送至新四軍五師。

  格倫·本尼達用「感恩之旅」形容此次中國之行,他說:「第一次我來到中國,是一個幫助中國人民戰勝敵人的飛行員;66年後我和家人一起來到這裡,是一個心懷感激的人,感謝中國人民當年對我無私的幫助。」

  2005年,格倫·本尼達曾受邀到監利,與他當年駕駛的戰機「重逢」(本報曾予詳細報導)。昔日威風凜凜的飛虎隊戰鬥機,而今已在水塘中沉睡了60多年,只有尾翼部分顯露出來。站在泥塘邊,格倫·本尼達百感交集地許下心願:「我知道這是一個多麼艱巨的工程,但我仍然希望中國人民能把它挖出來,讓我有生之年看到這架飛機。」

  為此,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華夏文化紐帶工程組委會一起主辦並推進「龍騰虎躍」行動——在監利縣開掘、修復、保護美國飛虎隊墜機項目。據悉,該項目分為前期勘探、道路修復和環境治理、開掘和修復、保護和陳列四個階段,目前第二階段工作正在啟動。

  考慮到老人的健康狀況,今日,格倫·本尼達的子孫將代他前往監利,實地探訪當年墜機的開掘現場,並了解「龍騰虎躍」行動的進展情況。

  回憶

  飛虎隊老兵曾受李先念關照

  當年救過本尼達的監利鄉親,大多已去世,只有85歲的羅德世老人還健在。昨日,記者來到羅家村,找到了羅德世老人。老人說,能在19歲看到飛機,還能救起一名美國飛行員,這對他的一生來說都是個「稀奇事」,所以記得十分清楚。

  羅德世回憶,那天中午1點多,突然聽到空中轟隆作響,抬頭發現一架飛機冒著黑煙,飛得很低。不久,就看到飛機一頭栽進湖裡,而空中出現了一朵傘花。

  很快,在距離飛機墜落處1公裡開外的田裡,村民們發現了降落傘。上前把傘收攏,發現飛行員還活著。

  村民們一起將飛行員攙扶到家裡,由於語言不通,彼此都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飛行員說了兩個漢字:「美國」。村民們這才猜到他是美國飛行員。

  村民們明白意思後,立即將本尼達一村一村地轉送,最後轉送到了新四軍駐地。

  時任新四軍第五師師長李先念,在本尼達養傷期間多次看望過他。李先念不僅將手槍、地圖、竹鬥笠等物送給本尼達,還託他向飛虎隊隊長陳納德將軍轉贈一把從一個日軍將軍手裡繳獲的軍刀。

  三個月後,傷愈的本尼達由新四軍戰士護送,突破日軍重重封鎖,回到飛虎隊總部,繼續投入戰鬥。戰爭結束後,他回到美國。

  幕後

  監利鄉親如何找到飛虎隊員?

  飛機上機槍編號提供線索

  一段歷史,被塵封了60多年。60年前年輕英俊的飛虎隊員,如今已成兒孫滿堂的耄耋老者。60年後,這段歷史是如何被人們重新發現的?監利老百姓是如何找到當年的飛行員的?昨日,華夏文化紐帶工程執行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李靖講述了這背後曲折漫長的尋找故事。

  2005年的一天,一位朋友來到本尼達的家中,激動地遞給他一份報紙——「中國監利人民尋找格倫·本尼達」。原來,2001年9月,在美國飛虎隊援華抗日60周年座談會上,來自監利的羅必書老人說:「我們救過一個美國飛虎隊員。當年參加營救的很多人都已去世,我們很希望知道那位美國飛行員如今在哪裡」。聽到這段傳奇,座談會主辦方——華夏文化紐帶工程負責人當即決定,要為老人完成心願。

  由於沒有任何信息,尋找美國飛行員的工作只能從那架墜機入手。2004年,通過對墜機上挖出的三挺機槍進行研究,專家們從依稀可辨的機槍編號查到戰時與之匹配的飛機編號,最終查到了飛行員的名字。2005年,美國華文報紙《美中晚報》廣發尋人啟事,被本尼達的朋友看到。握著報紙,年邁的本尼達落淚了:「監利人民沒有忘記我,我要馬上回去。」

  記者手記

  心臟搭了9個支架,仍堅持重訪故地

  老兵多次對家人說「情義無價」

  格倫·本尼達的兒子愛德華告訴記者,86歲的父親已做過兩次心臟手術,搭了9個支架,心臟還裝有起搏器。但他寧可忍受13個小時越洋飛機的疲勞,還有隨時可能發作的心絞痛,仍堅持來中國,要來湖北。

  老人為什麼不顧年事已高、疾病纏身,還要再次來故地尋訪?記者的話剛問出口,愛德華立即接過話說,父親一直盼望著湖北之行,因為他多次說過:情義無價。

  此次訪華,本尼達的夫人、兒子兒媳、孫子、弟弟弟媳、侄女都來了。「沒有當年中國人民的救助,我就不會擁有他,也就不會有我們現在這個家。」昨日的座談會上,本尼達夫人埃莉諾非常動情。

  本尼達當年的救命恩人羅甫世之子羅必書老人也趕到紅安與之相會,下午臨走時,本尼達的侄女和弟媳多次走到羅必書面前,握著他的手反覆地說:「謝謝,謝謝,非常感謝……」

  本尼達本人昨天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希望他的子孫能與監利老百姓的子孫成為朋友,將這段緣分世代延續下去。

相關焦點

  • 重慶成立飛虎郵局緬懷美國飛虎隊援華壯舉(圖)
    圖為飛虎郵局揭牌成立。周毅攝圖為飛虎郵局工作人員展示飛虎隊紀念明信片。周毅攝中新網重慶7月7日電(劉相琳)全球唯一以飛虎隊命名的郵局7日在重慶友好飛虎隊展覽館成立。該郵局旨在紀念美國飛虎隊為中國抗戰勝利作出的貢獻,向大眾普及中美兩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合作精神。重慶友好飛虎隊展覽館館長代慶標介紹說,二戰時期,重慶作為國民政府戰時首都,是美國空軍援華抗戰指揮中樞和重要決策地,駐紮著大量飛虎隊將士及援華抗戰人員。
  • 多次飛越駝峰航線雲南最後的飛虎隊老兵離世
    抗戰時期的飛虎隊隊員、抗戰老兵陸建航因病於5月19日在昆明逝世,享年95歲。他是雲南省最後一名駕駛飛機飛越過駝峰航線的飛虎隊隊員。  95歲飛虎隊老兵去世  立志救國改名「建航」  雲南省飛虎隊研究會負責人朱俊坤23日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雲南省最後一名曾經駕駛飛機飛越過駝峰航線的飛虎隊隊員陸建航因病於5月19日16時20分在雲南昆明逝世,享年95歲。
  • 全網急尋的救命恩人找到了!三位來自湖北
    通訊員 陳中林 王豐昌 實習生 文寧靜 黃瑾 視頻剪輯:軒逸瑤昨日一則尋人的消息火爆網絡四名醫學生在高鐵上成功搶救了一名被食物卡住呼吸道的半歲嬰兒孩子的爺爺聯繫鐵路部門希望能夠找到參與救治的學生們當面表示感謝今天,好消息傳來四名學生找到了,其中三名來自湖北點擊看視頻↓據悉,四名學生分別是:北京大學醫學部護理專業本科生陳中陽
  • 鶼鰈情深:二戰飛虎隊華裔老兵與愛妻相繼離世
    中新網4月23日電 當地時間4月2日晚,住在美國洛杉磯的二戰「飛虎隊」華裔成員陳科志在洗腎過程中突然病逝,享年93歲。就在大家紛紛對這位抗戰英雄緬懷與哀悼時,陳科志的太太陳林勵潔,竟也在先生離世一周內逝世,享年91歲。  陳科志與陳林勵潔80年鶼鰈情深,幾乎是同生共死。子女們決定為父母舉辦聯合葬禮,讓他們一起長眠柯汶納岡福樂紀念墓園。
  • 美國飛虎隊歷史委員會致信感謝廣西捐贈防疫物資 銘記珍貴友誼
    圖為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向美國飛虎隊歷史委員捐贈的防疫物資。廣西壯族自治區外事辦供圖(抗擊新冠肺炎)美國飛虎隊歷史委員會致信感謝廣西捐贈防疫物資 銘記珍貴友誼中新網南寧5月9日電(楊陳 唐文婷 譚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對外友好協會9日向媒體披露,近日,該協會向美國飛虎隊歷史委員會捐贈了一批防疫物資,並收到美國飛虎隊歷史委員會總裁拉裡·喬布的感謝信,稱讚中國政府對世界其他國家的幫助
  • 直擊|K81次列車到達廣州 乘客:廣東醫療隊醫生是我家救命恩人!
    直擊|K81次列車到達廣州 乘客:廣東醫療隊醫生是我家救命恩人!金羊網  作者:馬燦 梁喻  2020-04-08 文/羊城晚報訊全媒體記者 馬燦圖/羊城晚報訊全媒體記者 梁喻8日下午,陽光明媚。
  • 2004年,77歲美國老兵來到中國,為何對92歲老婦單膝跪地
    那個時候,美國和中國的關係還不算惡劣,抗日戰爭期間,美國也派出一部分空軍援助中國,其中就有著名的美國飛虎隊。在這期間,美國大兵和中國人民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展現了人性的光輝。2004年初,一位77歲的美國老兵不遠千裡從美國飛到中國,要去見一個92歲的中國老婦。見到這位老人之後,美國老兵激動地對她單膝跪地,心中的情緒難以言表。
  • 美籍華人捐贈飛虎隊珍貴文物 "護身符"首亮相(圖)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館長任青介紹,陳燦培是知名的美籍華裔飛虎隊文物收藏家,長期致力於搜集「飛虎隊」文物史料以及日軍侵華的史料,並為此傾注了大量精力和財力。近年來,陳燦培已陸續向國內多個城市無償捐贈了大批飛虎隊文物,被授予昆明、芷江、重慶等地榮譽市民稱號。  「2007年,我在一個聚會上偶遇很多華裔老兵,他們家中有不少飛虎隊文物,可又不知如何處理,有的家屬甚至想丟掉,那就太可惜了。
  • 93歲老人給救命恩人寫感謝信:時光不容再延,有生之年必須補謝
    現代快報訊(記者 葛小林 文/攝)1992年深秋,當年65歲的蔣洪方騎著自行車回家時,連人帶 車摔進了河溝裡,一位村民跳入河中,將壓著他的自行車推開,將他救起。28年過去了, 如今已是93歲高齡的蔣洪方委託兒子找到這位救命恩人,要在有生之年再次補謝,了卻心願。
  • 《媽媽咪呀》熱播 車禍媽媽重生苦尋救命恩人
    婚禮歌手遭遇嚴重車禍 夫妻二人苦尋救命恩人在本期節目中,媽媽陳爽將現身講述自己「劫後重生」的故事。陳爽是一名婚禮主持人兼歌手,在一次下班路上和老公遭遇了嚴重的車禍,陳爽傷勢嚴重當場就昏迷不醒,左臉傷情嚴重一直血流不止。
  • 回滬知青30年難忘救命恩人 民警相助夙願得償
    來源/東方IC新民晚報訊(記者 季晟禎 )30年前的救命恩人能找到嗎?三位居民日前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五裡橋派出所治安窗口,向值班民警求助。原來,他們想請民警尋人。據了解,這三人都是回滬知青。上世紀70年代初,他們三人還在崇明插隊。
  • 飛虎隊後裔齊聚昆明 追述中美抗戰情緣
    中新社昆明12月20日電 (繆超)79年前的今天(1941年12月20日),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
  • ...患者致信感謝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河北醫護人員是我的救命恩人
    ……」2月23日下午,一位剛從武漢市第七醫院治癒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直接把一封對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24名醫護人員的感謝信發到了燕趙都市報編輯部。武漢大姐致電謝恩人2月23日下午5時許,本報值班熱線電話突然響起,打來電話的是一位操著湖北口音的大姐,在熱線值班員接通電話的瞬間,這位大姐激動地哭了起來。
  • 「抗戰時期'飛虎隊'不求回報,中國欠了美國天大的恩情」?真相是……
    「飛虎隊」為中國效力,其實就是這樣一場「買賣」。這支「飛虎隊」的真正番號,是「中國空軍美國志願大隊」。這裡所謂「志願」,就是招募,用錢僱傭。陳納德及其「飛虎隊」與當時的中國國民政府之間,其實就是純粹的僱傭關係,而且還是高價的、不對等的的僱傭關係。陳納德於1937年從美國陸軍航空隊退役前,軍銜不過是上尉,軍餉標準為每月110美元。
  • 恩人找到了,這3位來自湖北
    一邊與列車司機取得聯繫協調列車提速為緊急送醫爭取時間最終列車提前4分鐘到達懷化南站嬰兒被車站人員及時送到了附近醫院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正在留院觀察治療翟超說,自己也是一名父親非常理解老人的心情並且作為一名列車長救助旅客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救命恩人
  • 救命恩人
    救命恩人 華西都市報2020-03-14 01:51:24.0浣花溪   □江岸(河南)在回家的路上,胡榮富想,醫護人員當然是俺的救命恩人,可是,當初向崔支書告密的人,是俺的一號救命恩人啊。  胡榮富想,等疫情過去了,俺一定讓老婆多做幾個菜,把崔支書以及向崔支書告密的那個人,統統接到家裡,請他們坐到上席,向他們每人敬幾杯酒。
  • 「你是我的救命恩人!」 八十七歲病人與援鄂醫生重逢攜手再看夕陽...
    王欣老人(前)與劉凱醫生相談甚歡。王琳(化名) 攝武漢晚報訊(記者張劍 通訊員杜巍巍)今年3月5日,一張醫患共同看落日餘暉的照片感動無數人。9月4日,照片中的兩位主人翁——87歲的老人王欣和27歲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醫生劉凱,再度相逢在照片拍攝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重現醫患攜手看夕陽這溫馨一幕。8月底,得知要和劉凱醫生重逢,王欣老人非常激動。但是,由於患有慢性糖尿病,王欣老人9月3日住進了武漢市第一醫院治療。他無論如何不願錯過第二天和劉凱的重逢,於是向醫院「請假」。
  • 飛虎隊、諾曼第登陸戰、駝峰航線?為了這些事,這一群人專門來到...
    8月26日,媒體團觀看了有關抗戰僑胞的主題紀錄片,視頻連線遠在美國的飛虎隊研究院院長陳燦培博士,了解飛虎隊有關事跡及發展歷程;參觀飛虎隊紀念亭、紀念牌樓以及臺山市華僑文化博物館和黃君裕故居,近距離接觸飛虎隊有關的文物、史料,面對面與參加諾曼第登陸戰役的臺山籍華裔老兵黃君裕的鄉親傾談其故事。
  • 我太太爺爺陳鴻銓是飛虎隊英雄!【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原出處.】
    1966年被臺灣授予少將軍銜。1968年人第五聯隊副隊長。1977年起任空軍副總司令、軍階空軍中將。在抗戰時期,曾冒死擊落2架日本戰鬥機,成為抗日英雄。現在,2015年96歲的陳鴻銓和88歲的老伴在馬裡蘭州安享晚年。
  • 湖北襄陽八旬老兵唐遂成的抗「疫」情懷
    (抗擊新冠肺炎)湖北襄陽八旬老兵唐遂成的抗「疫」情懷  中新網襄陽3月8日電 題:湖北襄陽八旬老兵唐遂成的抗「疫」情懷  作者 胡傳林 楊永定 李羚  3月7日上午,湖北老河口光化辦事處勝利路社區建設局家屬院門口,一名精神矍鑠的老人戴著「紅袖箍」,正協助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出入登記、證件核查、體溫檢測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