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虎隊後裔齊聚昆明 追述中美抗戰情緣

2020-12-23 中國僑網

飛虎隊後裔齊聚昆明 追述中美抗戰情緣

2020年12月21日 07: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

  中新社昆明12月20日電 (繆超)79年前的今天(1941年12月20日),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又稱「飛虎隊」)首次在昆明上空迎敵,共擊落9架日軍飛機。首戰交出9:0的驕人戰績,打破日機獨霸中國空域的局面,飛虎隊因此一戰成名!

  為紀念這一特殊日子。20日,近50名飛虎隊後裔齊聚昆明吉人茶樓大益飛虎文化體驗館,再憶飛虎隊崢嶸歲月,追述中美抗戰情緣。

  70多年前的1941年,陳納德將軍率領美國航空志願隊來到中國,與中國軍隊並肩作戰,浴血長空。飛虎隊自1941年8月成立至1945年8月抗戰勝利,共擊毀日機2900餘架次,擊沉日艦44艘。在悲壯的「駝峰航線」上,中美雙方先後投入飛機2200餘架,共運送73萬多噸抗戰物資。

  「1938年,日本轟炸機開始飛臨昆明上空並投擲炸彈,一下子造成百餘人傷亡。」86歲的昆明老人章永真向飛虎隊後裔們回憶,「在飛虎隊來中國之前,昆明老百姓忍受了長達三年躲空襲『跑警報』的惶恐日子。」

  當時還是兒童的章永真和家人,每天起床,第一眼就要看看昆明五華山有沒有掛起紅色燈籠。燈籠預示著日機將來轟炸。「看到燈籠後,家家戶戶抓緊時間做飯帶上山或防空洞,躲避日機的轟炸。」

  「之前的昆明,沒有空軍和防空炮。日機來去自由,氣焰十分囂張。」他記憶最深刻的就是79年前的今天,10架日機飛抵昆明上空,卻出乎意料地遭遇飛虎隊,上演了昆明有史以來的第一場空戰,「大多數昆明人從山洞和防空洞裡跑出來,親眼目擊日軍飛機被飛虎隊阻擊,零式飛機劃出青煙墜落地面……」

  聽完章永真的講述後,飛虎隊後裔黃吉明十分感慨。她的父親當年曾效力飛虎隊,擔任陳納德將軍的貼身翻譯。她告訴記者,當年中美戮力同心抗擊法西斯,戰爭結束後飛虎隊後裔們時常來昆明尋訪,並經常到她經營的吉人茶樓聚會。「有人還帶來珍貴的影像資料,大家把這裡當成回顧歷史、聯絡感情、交流抗戰研究成果的地點。」

  2016年,黃吉明與飛虎隊後裔們牽頭成立了昆明飛虎隊後裔俱樂部,意在傳承父輩們為抗擊法西斯浴血奮戰、精誠合作的精神,延續前輩的情誼,並為中美飛虎隊後裔在昆明聚會提供方便,「讓大家遠道而來,都能有家的感覺。」

  當天,從廣東遠道而來的飛虎隊後裔杜汝康與生活在昆明的飛虎隊後裔高德敏一同帶來「中美友誼飛虎駝峰」的書法作品,轉贈昆明飛虎隊後裔俱樂部。

  杜汝康的父親是從緬甸歸國抗戰的南洋華僑機工,曾進入飛虎隊承擔機械師。他對記者說,「很高興在昆明認識這麼多的飛虎後裔,在這裡聽到很多父輩們的故事。」

  母親曾是飛虎隊護士的高德敏認為,「我們要攜起手來,深入研究中美『飛虎』、『駝峰』勇士在抗戰中的不朽功勳,讓前輩們的烽火情緣和深厚友誼代代相傳,推動中美兩個偉大國家之間的傳統友誼。」(完)

相關焦點

  • 「抗戰時期'飛虎隊'不求回報,中國欠了美國天大的恩情」?真相是……
    有的人錯誤地將這支「飛虎隊」與後來在中緬印戰區作戰的美國陸軍第10航空隊、在中國戰區作戰的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劃上了等號,將其與抗戰後期出現的「中美空軍混合團」混為一談,以至於近年來鬧出了「大陸最後一個飛虎隊員」、「飛虎隊的中方隊員」這等毫無歷史常識的笑話。
  • 美國飛虎隊後裔:為孩子起名「愛中」、「愛華」,稱中國是故鄉
    一位曾是飛虎隊的成員,被中國的文化深深吸引,曾在中國短暫居住。他的後裔受其影響,定居在中國,孫女成央視主持人,在去世前曾對子孫說:中國才是第一故鄉。與中國的淵源我們作為中國人,一定對自己國家在發展前經歷過的磨難如數家珍。在20世紀40年代初,發生了二戰中的重大歷史事件——珍珠港事件,其影響深重。
  • 「「飛虎隊...
    今起,我們推出「熱血五邑人 可敬僑鄉魂」系列文章,追尋江門抗戰印記,挖掘宣傳江門大地上的抗戰英勇事跡,以及海外江門籍後裔在抗戰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感人事跡,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勿忘初心、繼續前行。今天推出第一期沒有降落傘,「把每次飛行都當作最後一次」!
  • 《燦爛的遺產》走進昆明飛虎隊紀念館
    4月3日,網易新聞直播節目「燦爛的遺產——老屋季」第五期介紹昆明飛虎隊紀念館的節目如期播出。
  • 美籍華人捐贈抗戰文物:飛虎隊空軍夾克藏「血符」
    美籍華人捐贈抗戰文物:飛虎隊空軍夾克藏「血符」 2015-02-12 17:48:5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這批文物涉及二戰美國航空隊、陳納德與飛虎隊、駝峰航線、抗戰中的蔣介石等多個主題,不少在國內都是首次公開。
  • 老照片中的美國「飛虎隊」,最早的中國基地在雲南昆明
    從右起:克萊爾·陳納德中將、亨利·斯特裡克蘭上校(後來的中美混合聯隊第三中隊指揮官)、布魯斯·霍洛威中校、艾伯特·鮑姆勒少校和柯林頓·文森特中校。飛虎隊的徽章是由迪士尼工作室設計的。
  • 多次飛越駝峰航線雲南最後的飛虎隊老兵離世
    抗戰時期的飛虎隊隊員、抗戰老兵陸建航因病於他是雲南省最後一名駕駛飛機飛越過駝峰航線的飛虎隊隊員。  95歲飛虎隊老兵去世  立志救國改名「建航」  雲南省飛虎隊研究會負責人朱俊坤23日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雲南省最後一名曾經駕駛飛機飛越過駝峰航線的飛虎隊隊員陸建航因病於5月19日16時20分在雲南昆明逝世,享年95歲。
  •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丨音樂劇《一千個春天》:穿過戰火硝煙的曠世情緣
    根據史實改編的抗戰原創音樂劇《一千個春天》,講述了飛虎隊將軍陳納德與戰地女記者陳香梅的傳奇愛情,再現了那段中美聯合航空隊
  • 美國飛虎隊後裔定居北京,成央視知名嘉賓,稱:很自豪成中國人
    很多外國人都有中國情緣,也是中國人真正的朋友。夏洛特·麥金尼斯就是一位從小在中國長大的美國人,她還有一個中文名字叫愛華。在央視《正大綜藝》節目中表現活躍的愛華,非常受到中國觀眾的喜愛,但是大家並不知道是,這個熱愛中國的小姑娘,她的爺爺也和中國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是中國一個特殊時代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 真實飛虎隊遭遇,美方曾不管不問,中國百姓傷亡25萬救人
    經常看到一些讀者對飛虎隊文章的留言評價,其中不乏有質疑飛虎隊隊員為僱傭軍,鄙視他們為了雙倍的薪水來到中國抗戰等等。我們以前對這段歷史少有資訊,而當我們今天有機會獲得大量資訊再來客觀理性地審視那段歷史時更應該實事求是、客觀公正。
  • 芷江:定格抗戰歷史的「勝利之城」
    在抗戰勝利75周年到來之際,本網推出紀念專題,重回日軍受降之地小城芷江,重溫延安慶祝勝利歡樂場景……回望過去,向抗戰英烈致敬;銘記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9月3日,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楠木坪鄉大禾衝村的抗戰老兵譚義才,將去縣城參加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慶祝活動。79年前,17歲的譚義才在芷江加入了抗戰隊伍,成為一名炮兵。
  • 美國飛虎隊後代定居北京,孫女成央視主持人,稱:很自豪是中國人
    日本和美國在太平洋也是發動了戰爭,為了不讓侵略中國的日軍主力進入太平洋,美國開始援華,1941年,美國空軍飛行教官克萊爾·李·陳納德創立了飛虎隊 就在同年12月20日,10架日本飛機進犯昆明,飛虎隊首次出徵並拿下了一個勝利戰局,飛虎隊的戰場涉及了中國、緬甸、印度,一共作戰7個多月,以空中損失61架飛機和26名飛行員的代價,擊落400餘架敵機。
  • 《生死血符》央八熱播 強悍班底 戲骨演繹 一紙血符見證中美七十年抗戰情誼
    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授權,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邦起(北京)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北京越眾和合國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著名導演管虎執導,聯袂金牌編劇趙冬苓執筆,知名實力派演員陶澤如、陳瑾、郭曉東、殷桃領銜主演的抗戰巨製《生死血符》正於央視八套黃金檔熱播。該劇取材於抗戰時期歷史史實,講述了中國軍民捨生忘死成功營救美國飛虎隊飛行員的動人故事。
  • 重慶成立飛虎郵局緬懷美國飛虎隊援華壯舉(圖)
    圖為飛虎郵局工作人員展示飛虎隊紀念明信片。周毅攝中新網重慶7月7日電(劉相琳)全球唯一以飛虎隊命名的郵局7日在重慶友好飛虎隊展覽館成立。該郵局旨在紀念美國飛虎隊為中國抗戰勝利作出的貢獻,向大眾普及中美兩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合作精神。重慶友好飛虎隊展覽館館長代慶標介紹說,二戰時期,重慶作為國民政府戰時首都,是美國空軍援華抗戰指揮中樞和重要決策地,駐紮著大量飛虎隊將士及援華抗戰人員。
  • 飛虎隊故事連載|抗戰前期陳納德赴華考察,中國空軍首戰大捷
    美國飛虎隊司令陳納德將軍前 言 2020年是美國飛虎隊支援中國抗戰79周年,拂去歲月的塵埃,二戰中美國飛虎隊與雲南人民並肩戰鬥的經歷和結下的深厚友誼「飛虎隊」是對特定時期(1941年7月-1945年8月)、特定的對象(美國「志願隊」,以及由「志願隊『演變而來,或密切相關,並由陳納德擔任司令的特遣隊、十四航空隊、駝峰空運隊、中國航空公司、中美空軍混合連隊)的譽稱。由於在上述隊伍中,有中國的司令官、隊長、翻譯、航空站(軍級)人員、預警系統人員、空勤、地勤人員等,因此,既有美國」飛虎「,也有中國」飛虎「。
  • 抗戰中,駝峰航線曾造成1500架飛機墜毀,為何還要堅持使用
    駝峰航線誕生於二戰期間,是中國和盟軍一條主要的空中通道,承擔著為抵抗日本侵略者運送戰略物資的重要任務,因此被人們譽為空中抗戰「生命線」。這條航線由於要穿越像駝峰一樣起伏的喜瑪拉雅山脈,因此被稱作「駝峰航線」。那麼,在這條「生命線」上,有著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 人物︱吳建宏:從勤雜工到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館長
    芷江本是英烈地,中美情誼五十冬。」一次,吳建宏看到一張百人拉著石碾子修建芷江機場的歷史照片。他認真琢磨照片後,開始關注美國飛虎將軍陳納德率美國飛虎隊員支援中國抗戰的英勇事跡,並著手思考依託芷江機場及中美空軍聯隊指揮塔、俱樂部等遺址在芷江建立一個飛虎隊紀念館。經多方努力,終於在2005年建成國內首家飛虎隊紀念館。
  • 「飛虎隊」之父陳納德
    但畢竟中日空軍的實力差距太大,長期的戰爭消耗使得原本就捉襟見肘的中國空軍力量損失殆盡,到1940年,中國空軍甚至出現沒有飛機可飛的尷尬局面,日本轟炸機不用戰鬥機護航就可以進行肆無忌憚的轟炸,甚至連陳納德在昆明航校的住所也不能倖免。組建「飛虎隊」,大展宏圖  1940年,抗日戰爭進入到相持階段。
  • 一九四四年的昆明(彩照)!看看真過癮……
    四十年代飛虎隊在昆明拍的第一批彩色玻璃反轉片
  • 許淵衝:從飛虎隊走出的翻譯大家
    1938年,許淵衝報考西南聯大用的高中畢業照抗戰時的西南聯大堪稱中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西遷昆明,聯合而成。更讓其譯名不脛而走的,是在歡迎陳納德和飛虎隊的招待會上。抗戰期間,中國曾一度完全喪失制空權,日機狂轟濫炸,陳納德組織了美國飛行員、地勤人員、機械師等近300人,來華抗日,短短一年內,摧毀日機約600架,有時一天就能擊落日機二十多架。而西南聯大所在的昆明,正是飛虎隊的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