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山陵園管理局許國慶巡視員一行去美國親自接收回來的這批珍貴文物。 申冉 攝
中新網南京2月12日電 (記者 申冉)12日,一批美籍華人陳燦培博士捐贈的抗戰相關文物史料440件(套)由美國運抵南京,首次在該市中山陵中山書院內公開展示。這批文物涉及二戰美國航空隊、陳納德與飛虎隊、駝峰航線、抗戰中的蔣介石等多個主題,不少在國內都是首次公開。
當天,南京中山陵園管理局文物處處長聞慧斌告訴記者,這批文物史料系一個月前,由該局許國慶巡視員一行赴美親自接收,共8個主題的豐富文物和史料,其中包括:中國民眾熟悉的陳納德將軍和飛虎隊的軍裝、照片和多封寄回美國的家書;二戰時期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大量罕見照片、雜誌和抗戰勳章、獎章等;以及二戰期間美軍航空隊的軍裝、公文包、頭盔、紀念章等比較特殊的文物。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件當時美國飛行員的夾克,在衣服內側右下方掛著這樣一塊方寸大小、特殊的「布」,布上印著國民政府國旗、以及濃墨寫著的「來華助戰洋人(美國)軍民一體救護航空委員會公告」幾個清晰的繁體中文字,這就是當時在戰場上被稱為「血符」的救命標誌。
據聞慧斌介紹,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美國飛行員是犧牲最多的外國友人,僅南京中山陵抗日航空烈士陵園內,墓碑上鐫刻的、犧牲在異鄉的美國航空烈士就已經接近2500名。「當時國民政府在美國飛行員身上掛了這樣的『血符』,請民眾在看到負傷盟軍飛行員時,及時救助。和這件衣服在一起的還有一頂飛行帽和一本飛虎隊員的歌詞本,是我們在美國從一位飛虎隊員手中獲得的。」
「這批文物讓我們非常驚喜,都是陳博士從各處搜集來的原件,極為難得,在國內更是罕見,從多方面反映了中國抗戰和中美聯合作戰的這段歷史。」聞慧斌介紹。
此外,還有一套宋美齡和蔣介石在二戰期間的照片,這百餘張黑白照片中,有一部分是首次在國內見到,其中更有這對伉儷拜祭中山陵的歷史影像,「這批照片我們將長期安置在具有特殊意義的美齡宮內,向公眾展示,讓觀者身臨其境感受歷史的氛圍。
陳燦培博士作為知名的文物收藏家,已經先後多次向南京中山陵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捐贈相關文物。此次陳燦培博士也同時將17件與南京大屠殺有關的文物資料,捐贈給了紀念館,其中也有很多影像資料系首次公開露面。
據了解,今年為了紀念抗戰勝利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南京抗日航空烈士陵園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都將分別組織大規模的抗戰勝利和反法西斯勝利文物資料展,陳培燦博士的捐贈文物將成為這些展覽中重要的一部分集中展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