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品,轉載請聯繫作者
煙臺開發區的優越感
之前寫作一篇關於煙臺開發區的文章。引起了不少朋友的共鳴,開發區確實有諸多優勢,讓人一旦來了,就哪裡也不想去了。
開發區最大的優勢在於它的硬體。它的醫院有一流的設備,嶄新的門診樓和寬敞明亮的病房。它忙碌著新建小學和中學,有著統一的建築標準和綠色化的操場,還有潔淨整齊的教學樓。它有整潔的街道和筆直的馬路,街頭沒有亂擺攤的小商販。它有漂亮的公園和乾淨的沙灘,夏天的時候遊人如織。
但是,開發區總讓人感覺著缺少那麼一點立體感和層次感,缺少那麼一點點生活氣息。
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不難理解,其一是開發區的人口組成主要來自周邊企業單位,年輕人居多,且大部分為外地人,年齡段高度統一,人口結構層次單一,你在一些老城市遇到的三三兩兩老人在粗壯的樹下下棋的情景在開發區是看不到的,第一,年輕成城市沒有粗壯的大樹。第二,年輕的城市沒有那麼多的老人。
其二,開發區的醫院硬體雖然很有競爭力,但醫療水平卻是一般,這個大部分開發區居民應該都有所感觸。許多類似小感冒的病症都要跑到市裡的毓璜頂醫院去治療。
再者,開發區中小學雖然眾多,但大部分校齡較短,缺少教學經驗得積累,沒有教學質量特別突出的學校。另外,沒有高等學府也是開發區的短板之一。有著煙臺五區首屈一指的GDP和企業總量,但卻沒有一所高等大學,這是無論如何也要改變的。
經過近幾年的大力發展農貿市場,開發區街頭很少看到擺地攤的小商小販了,這的確是種進步,但某種意義上來講,乾淨的街道反而少了一些煙火氣息。
近年來,開發區也在積極改進民生,在提升城市形象、建設新學校的同時大力引進高資歷教師,引進兒童專科醫院,引進大學研究院等等。在完善硬體的同時積極提高軟體實力。
相信開發區的明天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