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康熙來了》裡的蔡康永和小S,做的並不是他們各自最擅長的事情。
蔡康永在節目裡需要時時控場,但他本人生性自由,應當並不喜愛圈控事物;
小 S 保持的人設同樣也不容易,她瘋鬧毒舌,製造笑點。但了解她的人卻知道私下的小 S 並非渾身是刺的性格。
所以在康熙結束後,兩人去尋找舒適帶,做更適合他們的工作——
蔡康永開始做一些辯論類的節目,這類型的節目充分展示了他的學識與才情,並能得到思想碰撞;
小 S 則選擇了可以完全做她自己的真人秀,雖然一開始成績並不理想,但人們也發現脫離腳本與設定,真實的她就已足夠討人歡心。
但其實,《康熙來了》當年那麼有趣,並不只是康與熙的功勞。
如果少了那些不斷貢獻「梗」的嘉賓們,這檔節目也不會成為我們的下飯菜那麼多年。
在《康熙來了》播出的那麼多年裡,來來往往的嘉賓總數難以計數,但總有些始終能給出笑點的嘉賓們。
那麼在《康熙來了》結束後的這些年裡,他們還依舊好笑嗎?他們還依然被觀眾們喜歡著嗎?
他們中有些得到了很好的際遇,有些重新換了一種生活,有些堅守著原本的職業;有些發生了令人驚訝的改變。
他們和當初在《康熙來了》裡一樣,但又不太一樣.
凡是熟悉《康熙來了》的觀眾,一定對沈玉琳不會陌生。
他是上過最多《康熙來了》的嘉賓——整整170次,是名副其實的「終極通告王」。
沈玉琳被很多人喜歡的原因在於他總能「化荒謬為笑點」——把不切實際的事情說得很好玩。
隨意放上幾個威廉沈在《康熙來了》裡的經典語錄:
「彭于晏看到會流淚」系列——
「天花板漏水」梗——
凡是從他嘴裡吐出的話,總會讓人覺得荒謬又好笑——
在上康熙之前,沈玉琳是一位紮根幕後的節目製作人,他製作過很多當下爆紅的IP。
多年的幕後經驗使他能洞悉觀眾的訴求,鋪陳的話術及節奏都十分突出。
就像他的笑話單個拎出來不一定能讓所有人都能 get 到笑點,但只要是配上他那特有的說話方式,就能很荒誕但符合節目需要的氣氛。
現在沈玉琳還是活躍在綜藝圈子裡,尤其還多了很多在內地亮相的機會。
去年算是沈玉琳在內地爆發的一年,他接連上了《奇葩說》、《吐槽大會》等幾個在內地很有影響力的綜藝。
乍看是熟悉的配方,但風格上其實還是有根據節目進行調整——大家都不相信滿口胡話的威廉沈可以辯論,他就真的從幾個荒謬的段子裡講出了道理。
論辯論自然不及很多專業辯論隊出來的選手,但特別的就是他那「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卻又讓人捧腹大笑的本事。
進軍內地後,有關沈玉琳的爭議其實比以前多了很多,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納他的風格——臺灣和大陸的節目編排先天就有差異,加上他上的節目大多會側重理性討論,並不能完全發揮他的幽默感。
不過你我還是能感受到他的努力,希望這個老新人可以一直這麼「荒謬」得可愛。
如果說男嘉賓裡荒謬但好玩的是沈玉琳,那麼《康熙來了》裡梗最愛被吐槽但又最有效果的嘉賓,一定非小甜甜莫屬。
在康熙評選的終極通告王裡,她上節目的次數僅次於沈玉琳,以132次位居第二。
在康熙,小甜甜的設定是「女丑」,總會是被大家調侃的那一個。節目組在做相關話題的時候都會邀約她,而她也總能成為不出錯的笑點保障。
這樣的「女丑」做起來並不容易,為了保證節目效果,
既要接受言語攻擊;
還需要扮醜搞笑,
有一集裡,每個嘉賓依次展示才藝,小甜甜壓軸出場,完全沒顧形象,以腳代手做了一系列心酸又搞笑的表演。
用這一段表演拿到了第一。
娛樂圈裡,有著「千旦難得,一醜難求」的說法,因為這些擔當女丑的人無論從精神上還是身體上都會是最辛苦的那一個。
小甜甜為了減肥曾做過很多偏激的事情。
即使副作用很大的減肥藥——
她也毫不猶豫的會去嘗試。
大家都知道她其實很在意自己的外表,也不甘於一直做「女丑」。
康熙結束後,小甜甜在外形上有了巨大的改變——
整個人在三年內瘦了28kg,可以說是完全脫胎換骨了。
精神面貌也自信了很多。
形象上的改變也給她帶來了更多機會。
2014年,她在電視劇《雨後驕陽》裡得到了青年陳玉霞的角色,這部戲是當年金鐘獎的大贏家——十二項提名裡中了三個。
而那十二個提名裡也有小甜甜的名字。
犧牲自己為大家帶來歡笑的人,當然不應該被詡為「醜」,一旦你發現她們的努力,便會發現她們比那些徒有外表的人要美多了。
趙正平算是常上康熙的嘉賓裡資歷較長的一位,他本人說話特別剛硬,經常和別人互懟——即便是人人都要迴避三分的小S。
小S說他的話低俗,他就嗆一句「那你不要問我」——
兩人你來我往的互嗆也是康熙裡的一大看點。
S還為趙哥貢獻了一個超經典的梗——說他長得像蛤蟆,直到現在趙哥還擔當著蛤蟆代言人。
只要去他的微博評論區,就能看到一群人在呱呱呱.
去年《旅行青蛙》走紅的時候,趙哥還好玩地來了一個還原度百分百的真人cos。
更是借著這個梗,和康永和 S 來了一波召喚回憶的互動。
康熙結束後,趙哥的存在感依然很高。
他得到了很多在內地亮相的機會,像是《歡樂喜劇人》、《男子甜點俱樂部》.
算是在內地人氣最高的康熙嘉賓之一。
他和康熙兩人的關係也一直不錯,康永導演《吃吃的愛》時,還找他來演了一個角色。
趙哥讓很多人喜歡的點其實還挺特別的,大家欣賞他在節目裡看起來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尤其是懟人能力可以和小 S 平分秋色。
這樣的性情被很多人當作是真實——不會唯唯諾諾,老是看別人眼色,這樣出來的綜藝效果反而自然又好玩。
很多曾經上過《康熙來了》的人,在節目停播後都有了出人意料的發展。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那個放棄演藝工作,一股腦扎進藝術圈的郭彥甫。
去年十月他的「旅行箱系列」從數以萬計的作品中脫穎而出被選中,在羅浮宮進行了展出。
他曾帶著自己的作品上過康熙,在那時就有一個人對他讚賞有加,稱讚他是「Andy Warhol再現」——
而這個慧眼識珠的人便是曲家瑞。
曲家瑞也是康熙的熟面孔了,她第一次出現在康熙是在「名校出生的女明星」特輯裡,當時節目組找來了五位畢業於世界名校的藝人,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就讀藝術專業的曲家瑞便是其中之一。
除了華麗的學歷,還有很多人被曲家瑞的反差性格圈粉。
曲老師本人的心思很細膩,在家裡收藏了上千多個娃娃,這些娃娃都是她從世界各地的跳蚤市場淘來的。
在節目裡,她介紹自己其中一個娃娃的由來。
娃娃的原主人是一位11歲的小女孩,女孩覺得自己長大了不能玩娃娃了,所以要用賣娃娃的錢來換取捲髮棒,曲老師還用了一句極有詩意的話總結了自己的這段經歷——
但她也不是那種滿口雞湯的人,曲家瑞的性格直爽,常常會說出一些讓人拍手叫好的觀點。
有一集,男嘉賓們在一旁討論自己決定和女生合租前會先確認她的素顏好不好看。
引得曲老師特別生氣,毫不客氣地說——
隨後還鼓勵那些女孩,要對自己有自信。
表達了自己的愛情觀——「愛我就愛我的全部。」
奉勸大家不要流於外表,素顏不好看也要大大方方的讓對方看到,一個過分在乎外表的男生一定不會值得你的愛。
康熙結束後,曲家瑞也偶爾會出現在節目裡,不過更多時候還是在忙自己的本職工作——給學生們上課。
2018年,曲家瑞還受到臺灣金鐘獎邀請,負責了整個頒獎典禮的視覺形象與動畫,她起用了一群全女性的班底,最後呈現出了這個極具未來感的設計。
其實曲家瑞的家庭背景鮮少有人知道——她的家世很顯赫,父親曲銘是臺灣水產界的龍頭人物,但父親並沒有成為她被關注的主要原因。
人們喜歡的是她個人的魅力——可能是獨立的三觀,可能是出眾的藝術造詣。
忠於藝術的人會一直保持創作,忠於自己的人不會輕視自己。
而這兩點,曲家瑞都做到了。
提起《康熙來了》裡討喜的「千金代表」,還不得不說穆熙妍。
在康熙來了裡,她的好品味和好性格最為人印象深刻。
凡是分享時尚單品的特輯,幾乎都會邀請她來。
她也是那個時常和劉真爭冠軍的人,雖然時常抱憾位居第二,但其實用現在的眼光看回去會發現穆熙妍的審美更超前,很多她在七八年前推薦的單品放在現在也是流行的。
她和曲家瑞一樣,也是那種沒有一點兒包袱的「大小姐」。
在《康熙來了》裡,灑脫地懟黑粉;
面對小 S 不喜歡她推薦的鞋子,就大聲質疑。
但和曲家瑞不同的是,穆熙妍自身的形象更為知性,所以自打她在螢屏中出現起,便在觀眾心中深深烙印上了「大小姐」的名號。
在節目裡,她的家世常常會被主持人 cue 到,
雖然這個頭銜伴隨她到了9102年,她依然能大方又有梗地回應——
粉絲文化在近幾年迅速發展,尤其是微博等公眾平臺的時興,讓明星和粉絲之間有了更多直接交流的機會,好性格的穆熙妍也趁著這股風,又火了一把。
她在自己的粉絲群裡給大家代購臺灣零食,寄完快遞後堅決不收錢。
以至於第二次她又說起要給大家代購的時候,遭到了粉絲的拒絕。
原因是大家都怕她這次又做「虧本買賣」。
穆熙妍其實是一個有思想,又有才情的人。
她畢業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在那裡攻讀語言學,隨後回臺灣後又讀了同聲傳譯的碩士。
她的父親自小便教育她不能依賴家庭,於是她在畢業後做了很多年同聲傳譯的工作,從娛樂到政界,包括蘋果在內的很多高科技企業都曾是她的客戶。
隨後進入娛樂圈還是以溫哥華華裔小姐大賽為契機,她在大賽裡一舉奪得了冠軍。
不過穆熙妍從未將自己當成是一個純粹的藝人過,即便是藉由《康熙來了》躥紅的那段時間也沒有給自己加碼工作。
這幾年她更是放緩了步伐,鮮少接娛樂節目的通告。
而是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給了生活。
穆熙妍是一個不吝嗇表達的人,她在去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三本書。
《衝吧!大小姐》這個書名也很有意思,團隊特地把「大小姐」——這個禁錮了穆熙妍很多年的頭銜放了進去。
細想下來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很恰當的書名,穆熙妍透過它,釋懷了自己。
在穆熙妍看來,「大小姐」這個稱號有著更為深層的意義,就像她為蘇秘37°拍攝的一段短片裡所說的——
「『大小姐』並不代表所謂的高級,高級的是你怎麼認為自己,即便四周的人對我有期待、有質疑、有讚美,但一個女人最高級的人生態度,是懂自己,愛自己。」
真正的大小姐應當是在骨不在皮,她代表的應當是每一個熱愛生活,保有氣度的人——這是穆熙妍心中對於大小姐的定義,同時也是蘇秘37°一直以來推崇的女性形象。
細究下來,會發現蘇秘37°和穆熙妍有著很多共通的地方——
蘇秘37°的背後是韓國赫赫有名的 LG 集團,但品牌始終矜矜業業做產品,未曾大肆宣傳過這些背景;
而這一點便與雖出生名門但為人謙遜努力的穆熙妍不謀而合;
同時穆熙妍通過書籍治癒自己得到成長的經歷則是與蘇秘37°最新推出的鎏金溯茫 Losec Summa 系列護膚系列有所契合——這一系列延續了品牌自然發酵的特點,主打的便是「治癒系」的概念。
或許很多人都會對自然發酵還有所疑問,它和人工發酵又有什麼不同呢?
普通人工發酵中的微生物來自人工培養,在短時間內便能將人工培養微生物轉換成特定成分,這是一種工廠式的發酵過程。
自然發酵則是不憑藉任何人工力量,而是藉助水、風、土壤、空氣、溫度,靜靜等待天然微生物自身新陳代謝而生成多種護膚有益成分,整個環節藉助的都是自然的力量。
而用自然發酵製造的護膚產品承接自然氣韻,利用本然的資源,能夠將更加完整和強大的自然生命能量融入肌膚,相比人工發酵,能夠帶給肌膚更多和更強大的有益成分。
自然發酵的難操控性使得只有極少的護膚品牌可以實現這項技術,蘇秘37°旗下則擁有著韓國唯一的自然發酵皮膚科學研究機關。
而此次的蘇秘37°鎏金溯茫 Losec Summa 系列背後代表的便是品牌在這一領域的又一突破。
這一次蘇秘37°深入發酵科學領域,從古印度阿育吠陀(Ayurveda)發酵技法中獲取靈感,製造了這一全新系列。
蘇秘37°將這一古老的技法以科學的方式再現,通過煎煮、提取、發酵等一系列工序提取出天然健康具有修復能力的原料,而從而凝萃而成的鎏金溯茫系列產品也能夠幫助提升肌膚提升自身修護力,賦予肌膚抗皺、撫愈、維穩三重肌能。
由自然煉就治癒的力量,使肌膚變得健康明亮。
而享受這樣由長時間自然發酵而提煉而成的護膚產品本身,也是一件沁心而奢侈的事情。
從康熙這些人的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可能是能力為人所見,收穫了難得的機遇;可能是來到了抉擇的交叉口,迎來了人生的新篇章。
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也是普通人,懂得自己需要什麼,踏實而努力地生活,從而成為了更好的人。
磅礴也為你們準備了十份鎏金溯茫 Losec Summa 系列的體驗裝要送給你們,想要的話,就在評論裡和我分享一下你們對過去那些美好回憶,以及對蘇秘37°的看法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所有者,文字為博主原創。
本期文字助理:Milo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
向來不毒舌,內心充滿愛的吉良先生 微信公眾帳號,會精選過去未來從前以後的所有時尚界、美容圈、科技業,以及旅行、美食等相關生活領域裡的有趣內容,以不負責任的彈幕式吐槽來添加個人觀點。
基本是一個無節操也不靠譜的資訊平臺,甚至偶爾偷懶時會以(自認為)迷人的嗓音來跟大家插科打諢。如果這樣的人你都感興趣,那麼請記得關注本平臺。
三種關注方式請任選:
1.直接點擊文章最上方作者名,即可一鍵關注(強烈推薦)
2.請搜索帳號:mr_kira_xoxo
3.長按下圖二維碼識別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