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塬上的老漢

2020-12-24 秦風新視野

「塬上的老漢」是已故著名作家陳忠實先生生前對自己的稱謂。

有一年,陳忠實先生去西安戶縣(今鄠邑區)體驗生活。穀雨剛過,塬上一眼望不到邊的大片麥子在太陽下翻著金色的浪花,縣文化館的一位同志用自行車馱著陳先生,沿著田間凹凸不平的土路,一顛一顛地奔波在金色的麥浪中。

今年又是個好年景,你看這莊稼長勢多喜人啊,麥穗就像碎娃的胳膊一樣!陳先生高興地望著面前波浪一樣翻滾的麥田,咋也看不夠。

前面傳來斷斷續續的嗩吶聲,到了村口,是一戶人家在辦喪事。逝者已年過八旬,算是喜喪了。帳子已經搭起來,孝子孝孫們青一色地穿著白孝袍,手裡拎著紙棍,進進出出地忙活,臉上全然沒有一絲悲傷。

吹鼓手正圍坐在一張方桌前,邊吹邊嗑著瓜子。一年長的老者,拿起碟子裡的一支紙菸放在鼻子下嗅了嗅又放了回去,從脖子後頭抽出旱菸鍋,手伸進菸袋裡捏出一撮金黃的菸絲兒,捻進煙鍋裡,用打火機點上,咂了一口,仰起臉,吐出長長的一串煙圈來,嘖嘖道:還是抽這個美,得勁,那紙菸軟兮兮地沒勁麼!

陳先生在一邊看得出神,笑呵呵對老者說:老哥哥,你那旱菸鍋子,能不能讓我抽兩口?老者偏著頭打量了他一下,問:你不嫌棄?陳先生搖搖頭,老者就笑著把菸袋鍋遞給了他。陳先生一連抽了兩鍋子,直呼美咋咧,過癮!

這時,看客的擺上四盤涼菜和酒盅,擺擺說:先喝酒吧,面馬上就好了,吃好喝好了,後晌弔喪的就來了,給咱好好吹喲!

陳先生轉過臉,順著鍋碗聲看過去,帳子底下,顧事的女執客,把下好的細面一綹綹用手高高地抓起來,一沓一沓盤放到案板上,灶臺上的大鐵鍋裡,撲淹淹的一鍋辣子湯飄著韭花咕嘟咕嘟冒著熱氣兒。

陳先生翕翕鼻子,對站在身後的文化館的同志說:這面做得,把肚子裡的饞蟲都給勾出來了,你能不能過去讓給咱澆上兩碗。文化館的同志面露難色,有點不好意思。還是我自己去吧,陳先生跳下凳子過去說:能不能把那擺湯麵給我澆上兩碗嘗嘗?女執客笑道:咋不行?來的都是客,吃多少碗都成!

吃罷面就開始來客了,一個男執客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一拍腦門道:哎呀,險些忘了,咋還沒貼對子呢,這誰會寫毛筆字呀?

我會寫!陳先生站起來說。

快看筆墨紙硯放哪裡了?執事的喊了一聲,就聽得一陣雜沓的腳步,有人應承著進院裡去找尋了。

紙鋪好,陳先生提筆蘸墨,一口氣給寫了好幾幅對子。門樓上,迎面的正房柱子上,廂房門楹兩邊,靈堂前就呼啦啦全都貼上了,也便有了辦喪事的氣氛。

咦,沒看出來你還有這本事!眾人連連叫好。執事的問:弄了半天,還不知道你是哪裡人?陳先生笑道:灞橋的,塬上的老漢!

執事的就說:怪不得呢,灞橋那可是個出大文人的好地方,那裡不是有個陳忠實麼,寫了一本《白鹿原》,就把全中國的文人給鎮住了!

可不敢這麼說,陳先生嘿嘿笑道:那人不行,和人家柳青、杜鵬程比起來差遠了!

執事的哪裡想得到,站在他面前,被他指使著寫對子的就是中國作協副主席、他嘴裡說的那個把全中國文人給鎮住了的陳忠實!

我和陳忠實先生相識於1999年。那一年,陳先生到鹹陽禮泉縣深入生活,住在縣城一戶農民家的四合院裡。我和朋友去看陳先生,他說,這地方真好,房東老倆口人也體己,每天早起包穀糝糝、辣子鍋盔,中午攪團、黏面,幾天時間,就把胃口給調整過來了。

那天,時任鹹陽市作協名譽主席、《秦都》雜誌主編馮仁老師也在場。臨走,馮仁老師磨磨蹭蹭道:陳主席,市上領導聽說你來鹹陽了,想儘儘地主之誼,見個面,請你吃頓飯。

陳忠實先生婉言謝絕了,他說:我來這裡就是為了躲幾天清淨,再說領導們也忙。

陳先生曾私下坦言:在西安應酬太多,什麼事也做不成。那幾年時興岀書熱,一些作者花錢買個書號便能出書,也就有人拐彎抹角託關係找到陳忠實先生,請他寫序。陳先生說,人家找到你,你要給人家寫序,就得把人家的作品仔仔細細看一遍。有時手頭有事,一忙起來就給撂到一邊了,等人家問起來,又得拿起來再看一遍。

那時,陳忠實先生正在構思一部反映農村改革題材的長篇小說。他來禮泉,一是了解情況,二是靜下心來做些深度思考。後來,這個長篇陳忠實先生一直沒有動筆。他說,你要寫那一群人,首先得對他們所生存的時代、對他們的生存方式、生存狀態等等了解透徹,讓他們在你心裡活起來。否則,就別寫。

那次,陳忠實先生給我們一同去的幾個「文學青年」每個人贈了一幅墨寶。他說:我這字不敢惶稱書法,只能算是毛筆字。落款先生特意題上「塬上陳忠實」。

這就是陳忠實,「三秦文膽,華夏風骨,鑄忠實人格,筆蘊千鈞擔天道;終南氣象,灞原襟懷,育白鹿精魂,情含萬匯傳史音!」

陳忠實先生始終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心。「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忠實反映社會生活,記錄時代風雲,始終將自己的人生和創作融入時代主流和人民事業的偉大實踐之中,以文學為神聖,幾十年如一日,堅韌不拔、精益求精,厚積薄發。先生在創作上顯示出了沉厚的現實主義品格和濃鬱的中國氣派,代表作《白鹿原》以深沉博大,豪放雄渾,波瀾壯闊,豐厚雋永的筆觸,寫岀了一代人對土地深深的眷戀,在苦難面前寧折不彎、腰杆挺得直直的,不屈不撓抗爭的民族氣勢。每每讀來,慷慨激昂,令人盪氣迴腸!

作者簡介:貟靖,男,陝西禮泉人,作協會員,中國聯通陝西省公司黨委辦公室副主任,曾在《莽原》《短篇小說》《小小說月報》等報刊發表小說50餘篇。

相關焦點

  • 陝西清澗縣:塬上妹子「觸網」記
    打單發貨、客服售後……天剛蒙蒙亮,康煥便早早起床來到位於清澗縣城南的「塬上清澗」電商直營店開始了她一天的忙碌。「感覺生活一下子有了奔頭。」看著源源不斷的訂單,康煥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康煥,本是清澗縣折家坪鎮馮家溝村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但不甘平凡的她卻以一身闖勁成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 「散文」不一般的茶季
    「散文」不一般的茶季※劉冰今年庚子年,諸事不利。這不,連一年一度的採茶也受到了影響。人們又穿上了棉襖,站在沒有太陽光的茶地裡,凍得打哆嗦,只顧搓手,哪還顧得採茶? 但手閒嘴可不閒,東家長李家短,聊著聊著聊到了當前。唉,這次疫情把人害苦了!年輕人近一小部分還在家裡。掙不到錢家裡還要開支,小孩子不開學,家長又累又煩。那過的真不是人過的日子!媽媽奶奶們邊說邊搖頭,嘆氣。 我聽到想笑,兩三個就不得了!
  • 「號外」《刀劍神域》最新劇場版明年上映,開啟AR魔力!
    根據《SAO 刀劍神域》官網最新消息,由日本超人氣輕小說作家川塬礫塬作的《SAO 刀劍神域》將於明年(2017)春季推出最新劇版場電影《SAO 刀劍神域~Ordinal Scale~》,且舞臺將從VR的虛擬世界移到AR現實世界。
  • 品味東塬 丨 侯耀寧
    村子有賀咀、焦坪、孫塬、惠塬、丁山、寶鑑等,多年來,幾個村子互相來往,用親戚關係維繫著,大多後澗的女子嫁給了前塬的小夥,後塬成了舅家門上,也有極少數的前塬女娃嫁到後澗子。將軍山下的小元村屬於富平縣地域管轄著,但離富平縣城很遠,村裡人給家採購東西或辦事更喜歡到耀州城,也與東塬人走動更多一些,村裡的女子也自然嫁給了前塬的焦坪、惠塬、孫塬、丁山、寶鑑等村。
  • 蔡淇華:沒有寫作「天賦」的寫作「教」父
    在幸福氧氣學院與睿問的積極促成和精心準備下,「臺灣最會教寫作」的老師蔡淇華終於在上海開了他在大陸的第一次寫作課。這是蔡老師第一次來上海,行程有點緊張,一上完課他就要趕飛機回臺灣。他以五年時間,指導超過一千人次創作,學生得到超過兩百個校外新詩、散文、小說及戲劇的校外獎項。著名作家、主持人吳淡如稱他為「臺灣地區最會教寫作的人」。經他「點撥」的學生,從文句不通到愛上寫作;從屢次投簡歷不過,到成為一流廣告公司文案。
  • 看世界系列 | 北美大地:歡迎來到「勇者之鄉」
    《北美大地》是Discovery頻道第一個獨立自製的自然歷史系列節目,製作過程耗時3年,橫跨北美洲各地,從零下低溫的加拿大凍塬一路到巴拿馬的熱帶雨林,展現在險惡地勢和惡劣氣候下,「適者生存」才是自然界不變的法則。跟著節目探索這個隱密世界,來看常見和奇特野生動物如何力抗酷寒冰塬,致命野火和威力驚人的超級風暴,你將從此對北美大陸改觀。
  • 「式姫 project」系列手遊 《終日式姬》即將停服
    「式姫 project」系列手遊 《終日式姬》即將停服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05-09 分享到: 由 Appirits 以「式姫 project」系列推出的手機遊戲《終日式姬》宣布將於2020年7月30日終止營運,遊戲自2017年11月5日正式推出,營運歷時約2年8個月。
  • 香港社團「新義安」「最強大腦」,得勢以後卻轉行成為商人
    『新義安』之所以強大,除了「林氏兄弟」、「向氏兄弟」、「五虎十傑」,其實還與一個人有關,此人智商高,打鬥起來更是兇神惡煞,這個人便是能文能武的「紀寶」。二、自從『新義安』創始人向前在1953年被政府驅逐出境後,就派林景輔佐嫡系長子向華炎登基,所謂「向家天下林家打」,作為「大總管」的林景負責『新義安』大大小小的事務,當時正值社團擴招,注意到在拳館小有名氣的紀寶,於是決定親自來拳館與他見面。一見面就被站在擂臺上的紀寶所徵服,心想:就是他了!
  • 《幻靈之歌 Soul of Phantasm》合作角色「終端少女」技能搶先曝光...
    《幻靈之歌 Soul of Phantasm》合作角色「終端少女」技能搶先曝光!官方更釋出高人氣的電腦擬人化企劃「終端少女」的技能影片,讓玩家們搶先一睹為快!另外,與「終端少女」合作活動也陸續開跑,想獲得多項限定周邊商品,千萬不能錯過官方社群活動。
  • 【港事】「香江才女」林燕妮病逝
    「香江才女」林燕妮日前因肺癌在養和醫院離世,終年75歲。
  • 「小小說」曬太陽|坐看風雲
    巷子裡、小路上,半個人影都沒有。半天,有一輛車駛過,像個驚惶的逃兵。信德老漢罵一句。他打開屋外的水缸,才發現水面已結了厚厚的一層冰。只好又哆嗦著返到屋裡,隨手拿了把斧頭,吃力地砸了半天,才砸開一個窟窿。真要凍死人了。前陣子,陽光閃亮,還覺得是暖冬呢,說冷就往死裡冷。他今年已七十四,這樣的酷寒,他也好久沒遇到過了。
  • 【轉載】 鄭曉紅作品 《楸樹的花朵鋪滿大塬》
    我母親下葬那天,大塬上的楸樹全開了花。淡紫色的雲團從地底湧出,緊抱著秀挺的樹幹升騰而起,它們低語不止,纏結不休,從枝葉間垂下一嘟嚕一嘟嚕淡紫色的哀傷。可是,母親離開林區回到大塬上的老家之後,我相信這種背景就離她而去了。而且,她一定迎來了她一生中最盛大的一場孤獨。生活在時代的奔跑中不斷做著切割,它叫你不斷地站在十字路口做出抉擇。石油農場裡不僅僅有原油坑、大油罐、解放牌卡車、綠色的吉普、純銅的子彈和槍枝……還有葵花地、南瓜地、玉米地、山嶺與木材。
  • 阿來散文作品獲丁玲文學獎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湖南常德籍貫的女作家丁玲是一個響噹噹的名字,她的《沙菲女士的日記》《太陽照在桑乾河上》被文學史銘記。本屆丁玲文學獎評選以《文藝報》《人民文學》《詩刊》《小說選刊》為學術支持單位,設有小說類、散文類、詩歌類、文學評論類4個獎項。獲獎作者包括著名作家王蒙、張承志、阿來、湯養宗、張炯、葉兆言、葛水平、範小青等。小說類成就獎獲得者、人民藝術家王蒙發來視頻致辭。他表示,對丁玲的故鄉常德充滿了崇敬之情,獲得此獎深感榮幸,願意繼承丁玲的遺志,把文學事業做得更好。
  • 外國作品要「音譯」「意譯」還是「同聲傳譯」?
    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到索緒爾的「結構」和「任意性」,從俄國的形式主義到「新批評主義」,從胡塞爾的現象學到馬克思文論,從羅蘭巴特的「結構主義」到德希達的「解構主義」,以及之後的「後殖民主義」「新歷史主義」,這些理論讓我們拿到一個文本,既可以從「作者與作品的關係」去解讀,也可以從「所處社會機制與歷史進程」去理解,還可以「立足語義分析」,把作品看做是封閉的客觀存在物,研究作品的內在因素而不是文學與各種社會現象的聯繫
  • 「物賞」清心一寸竹
    「焦慮」如同空氣一般存在,充斥在所有忙碌的縫隙之間。面對焦慮,有的人用慌亂對之,用無關痛癢的荒廢,企圖稀釋恐懼;有的人以沉溺應之,以更危言聳聽的景象,妄想提高閥值。然而這一切看似「努力」的辦法,終將在發生的那一刻被擊潰。焦慮最大的傷害是「亂心神」,未曾識得,自已潰不成軍。應對焦慮,唯有自存清明之心,方能不為所動,以不變應萬變。清心,終將成為每一個現代人的必修功課。
  • 懷孕4個月後雙胞胎其中一個居然肚中「消失不見」!
    相信每個媽媽在得知自己懷了雙胞胎的心情一定是又驚喜又開心,但在懷孕初期不穩定的狀態下可別高興得太早,因為雙胞胎可能會有一個突然「消失不見」,在沒有發生任何事情的情況下怎麼可能不見
  • 《塬上》以一個還鄉人的視角看待自己的家鄉,始終的黑白色調
    關於西部電影我們印象中除了無盡的黃土就是一些暖色調的公路片,電影《塬上》破天荒的採用黑白色調來表現西部地區人文精神和景觀,《塬上》是由導演喬梁指導,根據著名作家鍾平的小說改編而成,講述了一個汙染與治理的故事,反映出中國式「治汙減霾」的現狀。影片於2017年上映,一度引發人們的熱議。
  • 「夜讀·散文」父親的一壺老酒
    上個世紀,西南戰事,父親所在的部隊被派上了前線。出發前,父親寫下遺書,給爺爺發了一封簡短的電報。內容大概就是兒子上前線了,二老要照顧好自己云云。爺爺收到電報,一下子「炸了鍋」,爺爺是堅決不同意長子上前線的,於是到處說情想「攔截」父親。但誰說都沒用,誰說父親都是一句話:「我的遺書已經寫好了。」氣得爺爺罵個不停。父親的表現最終獲得了組織認可。
  • 第50回星雲賞:漫畫「少女終末旅行」、動畫「SSSS.GRIDMAN」、海外短篇「圓」獲獎
    ↑↑↑點擊上面 愛彈幕 關注我們哦昨天日本第五十八屆SF大會上宣布了第50回星雲賞的獲獎名單,其中《
  • 四川的黃柏塬景區,鮮為人知,卻被譽為「秦嶺九寨溝」!
    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美麗的風景無疑會被忽略,有些小眾景點,雖然不是5A,但也比得上5A景點。下面介紹一處陝西一個「鮮為人知」的景點————黃柏塬景區。黃柏塬景區隱藏在陝西省寶雞市,到現在還是一個3A級景區,所以不是很出名,沒幾個人知道也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