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5 1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如今已走過六十多年的春秋,培養了大批演奏家、作曲家、理論家。
薪火相傳,11月25日晚,民樂系四位90後青年教師韓妍、劉雯雯、張碧雲、陸軼文將與張亮指揮的上海愛樂樂團共同帶來「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青年教師協奏曲專場音樂會」,代表著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青年教師的一次展示。
寫在音樂會前面的話
1956年,集民族音樂理論、民族樂隊指導、戲曲音樂及民族器樂演奏四大專業於一體,以民族音樂理論家、教育家沈知白擔任首任系主任,琵琶演奏家、教育家衛仲樂擔任副系主任的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成立了。從此,中國高等教育誕生了一門年輕的專業學科——民族音樂。
1932年,21歲的陸修棠創作出二胡傳世之作《懷鄉行》。
1933年,24歲的衛仲樂參加「工部局樂隊特奏中國節目音樂會」,一曲琵琶獨奏《淮陰平楚》(即《十面埋伏》)藝驚四座,廣獲讚賞。26歲時,他參加了由沈知白、章枚等人組成的中國音樂研究會。29歲隨中國文化劇團赴美演出,並灌制多種樂器獨奏樂唱片,在美國流行甚廣,獲得很高聲譽。
1963年,剛滿17歲的閔惠芬面帶青澀,身手非凡,一曲《病中吟》徵服觀眾和評委,在第四屆上海之春音樂會全國二胡比賽中獲得大賽第一名,譽滿神州。
正所謂「自古英雄出少年」。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就這樣年輕著。
2020年,是上海音樂學院「師資隊伍年」和「人才培養年」,配合學校這一策略,「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青年教師推進提升計劃」先行推出這場「青年教師協奏曲專場音樂會」,後續將會有更多年輕教師在此計劃中陸續舉辦各種音樂會和學術研討。
這一計劃的實施和推廣,旨在為青年教師搭建一個藝術實踐、教學科研的綜合平臺,提供更多的機會發揮他們的才智、才能、才幹,讓他們早出成績,多出成績,為民族音樂事業的興盛和發展擔當起責任。
譚盾執棒墨爾本交響樂團攜手嗩吶演奏家劉雯雯演繹《百鳥朝鳳》
本場音樂會由韓妍、劉雯雯、張碧雲、陸軼文四位90後青年教師擔綱,她們是各大音樂賽事的「摘金奪銀」者,是民樂系教師隊伍中的生力軍。為了更好地勝任教學工作,推進學科建設發展,她們中有的又當上了學生,攻讀博士學位。一邊教學一邊學習,教學互補,教學相長。
李大釗說:「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聲。」池田大作說:「青年不是生活在過去的人,也不僅是生活在現在的人,而是生活在未來的人。」
二胡演奏家陸軼文演繹《天馬》
柳琴、中阮演奏家張碧雲演繹《望月》
民樂承載著歷史和傳統,身處充滿各種挑戰的當下,創建64周年的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學系一直年輕著,我們正以飽滿的熱情和朝氣,付出我們的全部努力,擁抱未來。
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系主任 劉紅教授
2020年11月24日
直播預告
青年嗩吶演奏家劉雯雯
青年琵琶演奏家韓妍
將做客今晚5-7點
由洪韻主持的《輕鬆樂逍遙》節目
聊一聊她們的音樂生涯
以及這場音樂會的特別之處
掃描下方二維碼
進入收聽
經典947福利
轉發本條推文至朋友圈
並截圖發送至本微信公眾號後臺
附上姓名和電話
我們將抽取3位
每人送出本場音樂會門票2張
原標題:《90後民樂演奏家韓妍、劉雯雯、張碧雲、陸軼文獻演「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青年教師協奏曲專場音樂會」》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