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民樂演奏家韓妍、劉雯雯、張碧雲、陸軼文獻演「上海音樂學院...

2020-12-23 澎湃新聞

90後民樂演奏家韓妍、劉雯雯、張碧雲、陸軼文獻演「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青年教師協奏曲專場音樂會」

2020-11-25 1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如今已走過六十多年的春秋,培養了大批演奏家、作曲家、理論家。

薪火相傳,11月25日晚,民樂系四位90後青年教師韓妍、劉雯雯、張碧雲、陸軼文將與張亮指揮的上海愛樂樂團共同帶來「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青年教師協奏曲專場音樂會」,代表著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青年教師的一次展示。

寫在音樂會前面的話

1956年,集民族音樂理論、民族樂隊指導、戲曲音樂及民族器樂演奏四大專業於一體,以民族音樂理論家、教育家沈知白擔任首任系主任,琵琶演奏家、教育家衛仲樂擔任副系主任的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成立了。從此,中國高等教育誕生了一門年輕的專業學科——民族音樂。

1932年,21歲的陸修棠創作出二胡傳世之作《懷鄉行》。

1933年,24歲的衛仲樂參加「工部局樂隊特奏中國節目音樂會」,一曲琵琶獨奏《淮陰平楚》(即《十面埋伏》)藝驚四座,廣獲讚賞。26歲時,他參加了由沈知白、章枚等人組成的中國音樂研究會。29歲隨中國文化劇團赴美演出,並灌制多種樂器獨奏樂唱片,在美國流行甚廣,獲得很高聲譽。

1963年,剛滿17歲的閔惠芬面帶青澀,身手非凡,一曲《病中吟》徵服觀眾和評委,在第四屆上海之春音樂會全國二胡比賽中獲得大賽第一名,譽滿神州。

正所謂「自古英雄出少年」。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就這樣年輕著。

2020年,是上海音樂學院「師資隊伍年」和「人才培養年」,配合學校這一策略,「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青年教師推進提升計劃」先行推出這場「青年教師協奏曲專場音樂會」,後續將會有更多年輕教師在此計劃中陸續舉辦各種音樂會和學術研討。

這一計劃的實施和推廣,旨在為青年教師搭建一個藝術實踐、教學科研的綜合平臺,提供更多的機會發揮他們的才智、才能、才幹,讓他們早出成績,多出成績,為民族音樂事業的興盛和發展擔當起責任。

譚盾執棒墨爾本交響樂團攜手嗩吶演奏家劉雯雯演繹《百鳥朝鳳》

本場音樂會由韓妍、劉雯雯、張碧雲、陸軼文四位90後青年教師擔綱,她們是各大音樂賽事的「摘金奪銀」者,是民樂系教師隊伍中的生力軍。為了更好地勝任教學工作,推進學科建設發展,她們中有的又當上了學生,攻讀博士學位。一邊教學一邊學習,教學互補,教學相長。

李大釗說:「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聲。」池田大作說:「青年不是生活在過去的人,也不僅是生活在現在的人,而是生活在未來的人。」

二胡演奏家陸軼文演繹《天馬》

柳琴、中阮演奏家張碧雲演繹《望月》

民樂承載著歷史和傳統,身處充滿各種挑戰的當下,創建64周年的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學系一直年輕著,我們正以飽滿的熱情和朝氣,付出我們的全部努力,擁抱未來。

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系主任 劉紅教授

2020年11月24日

直播預告

青年嗩吶演奏家劉雯雯

青年琵琶演奏家韓妍

將做客今晚5-7點

由洪韻主持的《輕鬆樂逍遙》節目

聊一聊她們的音樂生涯

以及這場音樂會的特別之處

掃描下方二維碼

進入收聽

經典947福利

轉發本條推文至朋友圈

並截圖發送至本微信公眾號後臺

附上姓名和電話

我們將抽取3位

每人送出本場音樂會門票2張

原標題:《90後民樂演奏家韓妍、劉雯雯、張碧雲、陸軼文獻演「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青年教師協奏曲專場音樂會」》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劉雯雯:將中國的嗩吶推向世界
    她是最優秀、最年輕、最具國際影響力的青年嗩吶演奏家之一她是中國首位嗩吶博士也是上海音樂學院嗩吶教師她師從「中國現代嗩吶第一人」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劉英教授她也是劉氏嗩吶第十三代傳人這樣一位90後的女孩,為何會選擇嗩吶並傳承下去?
  • 歷「玖」彌新,90歲上海音樂廳「破圈」歸來
    歷經一年半的修繕後,今年90歲的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將於9月6日重新回歸公眾視野。下月起至年底,「歷玖彌新——上海音樂廳建成90周年系列演出活動」將以54場音樂會及觀眾開放日、高峰論壇、藝術大展、線上直播等活動,讓市民遊客全方位感受這座上海文化地標的活力。
  • 【預告】上海飛雲樂團「金色年代」2019新春音樂會,2月1日震撼上演
    演 出 信 息指揮:夏飛雲、王永吉、劉捷獨奏:翁鎮發、劉雯雯、戴盛華特邀:上音翁鎮發笙樂團樂隊:上海飛雲民族樂團、上海文廣民族樂團演 出 時 間2019年2月1日19:30曾為上百部故事影片,美術片,及千餘集電視劇音樂錄音擔任指揮,被譽為「銀幕上出現名字最多」的指揮家。二胡演奏家、指揮家,上音附中二胡專業教師,上海音樂家協會二胡委員會常務理事,上音附中民族樂團指揮,上海飛雲民族樂團指揮。1985年考入上音附小,師從盧建業教授;1988年考入上音附中,師從王永德教授;1994年以優異的成績保送升入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
  • 「中國笛王」陸春齡去世 上海弄堂走出一代民樂大師
    5月22日,記者從上海音樂學院獲悉,以「中國笛王」蜚聲海內外的著名笛子演奏家、作曲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陸春齡在上海中山醫院病逝,享年97歲。新華社記者 任瓏 攝記者從上海音樂學院獲悉,以「中國笛王」蜚聲海內外的著名笛子演奏家、作曲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陸春齡22日在上海中山醫院病逝,享年97歲。陸春齡是上海弄堂裡走出的一代民樂宗師。1921年9月,陸春齡生於上海陋巷之中,機緣巧合,從小就向鄰居皮匠拜師學習音樂。天賦和勤奮使他在樂壇嶄露頭角,1937年參加紫韻國樂社,1940年又參與發起了中國國樂社。
  • 二胡演奏家鄧建棟做客「民樂大講堂」
    △著名二胡演奏家鄧建棟鄧建棟是活躍在國內外音樂舞臺,被專家譽為「融傳統與現代、學院與民間為一體」的傑出二胡演奏家。鄧建棟是當代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空政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奏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系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二胡學會常務副會長、劉天華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客座教授,並擔任「金鐘獎」、「文華獎」、「CCTV民族器樂大賽」等國家級比賽的二胡比賽評委。
  • 奏生日歌,敲武漢鑼,90歲的上海音樂廳,今天歸來!
    在這場名為「歸來」的音樂會裡,譚盾攜手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青年琵琶演奏家韓妍、古箏演奏家蘇暢,為上海音樂廳重修開業奏響最強音。《節日序曲》。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提供。「這瓶90年的老酒煥然一新,非常華麗,但又非常樸素,很舒服。」
  • 久別重逢,上海音樂廳將於9月6日重新開業,攜手經典947「再遇見」
    在經歷了為期1年半的修繕後,有著90年悠久歷史的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將於9月6日重新開業,正式對公眾開放。上海音樂廳自2019年3月起開始了平移15年來首次大規模修繕。
  • 第十屆音樂金鐘獎全國民樂比賽觀察
    這首曲子是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民樂比賽彈撥類樂器揚琴組半決賽的備選曲目,10月24日,南京賽場,和很多選手一樣,浙江音樂學院的揚琴教師徐藝芳也在半決賽時選擇演奏《林衝夜奔》,另外兩首曲目,她演奏的是《昭君怨》和《舞風》。「我比較喜歡律動感和風格性很強的作品,這三首基本都屬於這類:《林衝夜奔》很大氣,《昭君怨》是廣東音樂的代表性曲目,《舞風》是新疆音樂的風格。」下場後,她對記者說。
  • 第十六屆長三角民族樂團上海展演周活動:楊浦區中小學生民樂專場...
    第十六屆長三角民族樂團上海展演周活動——楊浦區中小學生民樂專場順利舉行。作為第十六屆長三角民族樂團上海展演周系列活動,此次展演充分體現出上海市楊浦區各中小學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的豐碩成果。擔任本場活動的專家評委有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王永德,笙國家一級演奏員、上海學生民族樂團藝術總監李裕祥,上海財經大學學生民族樂團團長阮弘,上海學生民樂聯盟藝術總監、音樂特級教師曹建輝。
  • 「中國笛王」陸春齡97歲高齡辭世 一代民樂宗師尚有「心願未了」
    新華社上海5月22日電題:「中國笛王」陸春齡97歲高齡辭世 一代民樂宗師尚有「心願未了」新華社記者孫麗萍記者從上海音樂學院獲悉,以「中國笛王」蜚聲海內外的著名笛子演奏家、作曲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陸春齡22日在上海中山醫院病逝,享年97歲。
  • 大熊出版社牽手上海音樂學院,共同守護音樂作品
    從籤約伊始,七個多月的時間裡,上海音樂學院已故老院長楊立青的作品《荒漠暮色》,大熊首位籤約作曲家、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沈葉的作品《小提琴協奏曲》均在國際出版;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主編的《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16首》(德文版)正式籤約於2020年出版,全球發行;上音-大熊音樂檔案人才培養機制正式建立……兩者強強聯手,在中國音樂創作出版與推廣、音樂檔案人才培養、中德音樂文化交流等方面展開了一系列全方位的合作
  • ​中阮與樂隊《畫心》全新編創,民樂演奏家與配音演員的一次跨界融合
    來自光合積木工作室的兩位配音演員與民樂演奏家首次嘗試跨界融合,共同呈現。視頻選自2020年1月1日晚於京演·民族文化宮大劇院上演的「國·潮 新年民族音樂會」。新年民族音樂會是北京民族樂團打造的重要品牌演出項目,自2016年推出以來已經連續舉辦四屆,2020年北京民族樂團走進了第五個年頭,也迎來了第五屆新年民族音樂會。
  • 上海音樂學院——木管五重奏音樂會
    畢業於上海樂隊學院及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師從上海交響樂團雙簧管首席張欣(上海樂隊學院雙簧管教授)。在2011-2015年本科在讀期間任天津音樂學院青年交響樂團任雙簧管首席。並於天津交響樂團合作演出。2016年考入上海樂隊學院及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師從上海交響樂團長笛首席-胡喆教授。並受紐約愛樂長笛首席Robert Langevin、北德廣播交響樂團長笛首席Wolfgang Ritter及香港管弦樂團長笛首席Megan Sterling的指導。常參與上海交響樂團的演出。
  • 民樂 如何叫人更愛它
    這是許多家長的說法,但很多民樂老師卻認為,帶著功利目的來學習的相當多,其實就是為了考級。  雖然近10年來民樂的普及速度驚人,但46歲的二胡演奏家陳軍卻看出了問題。他認為,在如今的應試教育背景下,孩子學民族樂器很多是「批量生產」。帶有強迫性的學習,容易讓人厭倦、逆反,因此不少孩子成年後,反而不再鍾情民樂。  「沒有情趣就不可能傳承民樂精髓。」
  • [比賽]首屆上海音樂學院管風琴比賽評委會
    2017上海音樂學院國際管風琴藝術周---暨第一屆上海音樂學院國際管風琴比賽---第一屆上海音樂學院國際管風琴比賽評委會成員
  • 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原創作品專場(深圳)音樂會訪談專題 |演後談+隨團訪
    第598期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原創作品專場(深圳)音樂會訪談專題|演後談+隨團訪    11月29日晚,深圳交響樂團「未來作曲家」——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原創作品音樂會,在深圳西鄉會堂圓滿落幕。音樂會上,指揮的熱情澎湃,深圳交響樂團對於新作品的領悟力與感知力,友好地互動交流,讓上海音樂學院幾位青年作曲家的新作品得到了完美的演繹。其後的演後談更是讓音樂的餘熱持續高升。參與演後談的有深圳交響樂團副團長邵兵、指揮林大葉及兩位樂團的演奏家代表,上海音樂學院導師團出席的則是張旭儒、呂黃和尹明五3位教授以及7位作曲專業的研究生。
  • 《sè》強巍昊為四支竹笛與群笛而作,王俊侃 屠化冰 魏思駿 朱晛領銜上海音樂學院竹笛樂團演奏
    作曲家、教育家、上海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作曲學科主任。上海音樂學院社會教育實踐基地藝術總監,全國「音中獎」作曲比賽創始人、執行總監。1988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全國首屆初一作曲班,師從於作曲家鄧爾博教授。1993年赴白俄羅斯國立音樂學院學習,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學位,師從蘇維埃國立院著名作曲家Smolinsky教授。
  • 90後「雙金獎得主」陸軼文攜手青年作曲家、鋼琴家李淵清,帶你在音樂中夢回桃花塢
    第三段是較為急促的快板,表現了車水馬龍、熱鬧繁華的桃花塢街市場景,再現第一段的主題素材,以轉調、加花、復調的形式進行發展變化並推至高潮後結束。在第36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中,《桃花塢》也奪得《2019江南風格二胡作品(獨奏、重奏)徵集》活動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