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射血分數初級預防患者使用皮下植入心臟復律除顫器的效果

2021-01-09 澎湃新聞
低射血分數初級預防患者使用皮下植入心臟復律除顫器的效果

2021-01-08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梅斯醫學 MedSci梅斯

心律失常導致的心臟性猝死(SCD)是心血管死亡的主要原因,佔全球50%以上的心血管死亡事件。許多大型臨床試驗發現,埋藏式心臟轉復除顫器(ICD)可降低特定人群的SCD死亡率。

通常,心臟除顫或心臟復律波形能量控制系統採用經靜脈ICD或皮下S-ICD治療心臟心律失常。但傳統的經靜脈ICD有經靜脈導線的固有缺點,包括:置入導線時的風險–心臟穿孔、心包積液、心包填塞、血胸、氣胸;以及裝置壽命期限內的延遲風險–血管內導線感染、導線故障等。

據報導,經靜脈ICD的併發症發生率為3%-6%。另外,經靜脈置入導線的延遲風險包括感染風險(發生率為9例/1000裝置-年)和導線故障風險(根據導線類型,5年時故障率為5%-40%),兩者均會導致再次手術率及併發症發生率增加。因此,S-ICD被越來越多的推薦以避免經靜脈ICD植入相關的併發症。

N Engl J Med. 2020 Aug 6;383(6):526-536. doi: 10.1056/NEJMoa1915932.

去年8月,《新英格蘭醫學》(NEJM)雜誌也開展了一項非劣效性對照研究,比較ICD皮下植入與靜脈植入的療效和安全性差異。結果發現對於需接受心臟復律除顫器植入的患者,接受皮下植入方式造成的設備相關併發症和異常電擊風險與經靜脈植入相當。

那麼,對於射血分數降低的初級預防患者使用S-ICD的效果如何呢?為此,一項前瞻性的跨國研究——UNTOUCHED 試驗評估了在射血分數降低的初級預防患者中使用標準化編程和改進的傳感算法S-ICD的療效。結果發表在最新的《循環》(Circulation)雜誌上。

該研究納入了左心室射血分數≤35%且無起搏指徵的一級預防患者。植入第2代或第3代S-ICD裝置,並對速率≥250次/分鐘的治療輸送進行編程,對速率≥200次/分鐘和<250次/分鐘的治療進行形態識別。對患者進行18個月的隨訪。

主要終點事件與91.6%的績效目標相比的無錯誤放電(IAS)率(來源於MADIT-RIT研究[多中心自動除顫器植入-減少不當治療試驗])。進行Kaplan-Meier分析來評估IAS、全因性休克和併發症的發生率。

1116例患者植入S-ICD,1111例患者進行了隨訪分析。平均年齡為55.8±12.4歲,25.6%為女性,23.4%為黑人,53.5%為缺血性心臟病,87.7%為症狀性心力衰竭,平均左室射血分數為26.4±5.8%。18個月的IAS自由度為95.9%。

進一步分析發現,植入最新一代裝置、使用3切口技術、無房顫病史和缺血原因了可以降低IAS發生率。此外,18個月無全因休克率為90.6%,達到了85.8%的預設目標。18個月無併發症率為92.7%。

該研究表明,儘管與早期的S-ICD試驗相比,併發症的發生率相對較高,但當代S-ICD裝置和編程具有較高的療效和安全性。

參考文獻:

Gold MR, et al. Primary Results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utcomes With the S-ICD in Primary Prevention Patients With Low Ejection Fraction (UNTOUCHED) Trial. Circulation. 2021 Jan 5;143(1):7-17.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20.048728.

原標題:《Circulation:低射血分數初級預防患者使用皮下植入心臟復律除顫器的效果》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長沙多學科專家為心臟猝死高危患者植入ICD,成為「心」的守護神
    而且,患者合併有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併肺部感染、腦梗死後遺症、肋骨骨折多種基礎疾病,該院心血管二科、全科醫學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康復科及骨科等專家聯手,為患者成功植入ICD(植入式心臟復律除顫器),目前患者病情好轉順利出院。長沙市民劉爹爹,今年76歲,2018年因急性心肌梗死植入4枚支架。兩年來,他一直遵醫囑服用藥物,病情穩定。
  • 華西醫院黃德嘉:心臟性猝死的1.5級預防
    患者發生猝死事件前可以有心臟疾病表現,但猝死的發生具有無法預測的特點。並且一旦猝死事件發生,患者存活機率甚低,是直接危及人類生命的一大殺手。在談到心臟性猝死的時候,黃德嘉不斷提到其發生具有突發性及難以預測的特點。「絕大多數猝死事件發生在醫院外,搶救存活機率甚低,僅為1% 以下。指望發生了心臟性猝死事件後通過救治來挽救生命,是來不及的。
  • 詳解心臟超聲檢查報告中最重要的指標---左室射血分數
    今天我們說說心臟超聲檢查報告中最重要的指標---左室射血分數。射血分數是什麼?射血分數是指每搏輸出量佔心室舒張末期容積量的百分比,正常值為50-70%,反映的是心臟的收縮功能。射血分數異常可能是心力衰竭的徵象。一個完整的心動周期包括收縮期和舒張期。在心室收縮期,左心室將血液泵入主動脈,血液沿著血管分布到全身各個組織器官。在心室舒張期,來自心房的血液將心室再次充滿。
  • 關於射血分數保留心衰的管理,你應該知道的5件事
    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HFpEF)佔所有心衰病例的50%左右。關於HFpEF的循證治療,目前還缺乏突破。儘管如此,我們可以遵循一套循序漸進的管理模式,來優化這種具有挑戰性的臨床症候群的治療。 1 HFpEF的診斷難題,如何破解?
  • 射血分數18% ,但血壓115/75 mmHg,敢不敢「擴血管」?
    ,射血分數(EF)18%;胸片:雙肺紋理增強,心影增大;頸動脈超聲:雙側頸動脈硬化伴多發斑塊形成;雙下肢動脈超聲:雙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雙下肢靜脈超聲:雙下肢靜脈未見血栓;動態心電圖:持續性房顫。此患者為擴張型心肌病、心臟擴大、左室射血明顯減低,患者的全身容量負荷增多,這是慢性心衰的代償性機制,需要利尿治療。患者的血流重新分布,致外周血管收縮,皮膚、腎臟等血流減少,從而產生發紺。外周阻力增加,早期可維持血壓、保證心腦等重要組織器官的血液灌注,晚期使心臟的射血阻力增加、微循環血流緩慢、瘀滯加重。
  • 預防心梗後心衰,這5點須知
    2013年ACC/AHA發布的STEMI 管理指南建議,除非有禁忌證,所有前壁心梗、並發心衰或射血分數≤40%的STEMI 患者應在發病24小時內給予ACEI。 三. 長期使用β受體阻滯劑 儘管β受體阻滯劑是心梗後治療的一部分,但早期使用這類藥物可能對心梗後心衰患者不利。
  • 心內二科成功植入湖南首臺兼容核磁共振雙腔ICD
    心內二科成功植入湖南首臺兼容核磁共振雙腔ICD12月27日,我院心內二科羅亞雄副主任等為一名患者植入一臺兼容核磁共振的雙腔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手術全程耗時僅60分鐘,術中測試各參數良好,手術順利完成。據了解,這是我省首臺兼容磁共振的雙腔ICD植入。
  • 四成二尖瓣脫垂患者有室性心律失常!JACC研究
    近日,JACC發表的一項大型隊列研究顯示,二尖瓣脫垂患者心律失常比較常見,但嚴重心律失常較少見,其可能與二尖瓣環分離、小葉冗長、復極異常相關,且二尖瓣脫垂患者長期伴有心律失常可增加死亡風險。研究發現,二尖瓣脫垂患者發生室性心律失常比較多見(佔43%),中度(室性心動過速120~179次/min)最常見,約佔27%;嚴重(室性心動過速≥180次/min)較少見,約佔9%。
  • 你家中有糖尿病患者嗎?血糖儀技術大盤點
    通過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的範圍內,使得患者能夠達到正常人的生活或工作狀態。按時檢查血糖短期來說:可以掌握血糖波動,指導用藥和飲食,監測低血糖事件,預防酮症酸中毒;長期來說:可以改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有助減少微血管與大血管病發展,有助提高生活質量降低死亡率。
  • 全市首例,清遠人醫給尿毒症患者植入「人工血管」
    尿毒症患者植入人工血管在我國80%以上的尿毒症患者需要通過血液透析維持生命,而在血透前,醫生會為患者建立一條可供血透時穿刺使用的血管通路,這就是動靜脈內瘻。但由於部分尿毒症血管嚴重硬化等原因,常規的動靜脈內瘻有時也難奏效,對此,清遠市民林老伯就深有感觸。
  • 託伐普坦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體會
    2016 ESC心衰指南強調了消除液體瀦留的重要意義,提出了急性心衰容量管理的步驟,如:限鹽、限制液體攝入、口服或靜脈使用襻利尿劑、口服噻嗪類利尿劑、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心衰液體管理的新方法,如:使用口服新型利尿劑託伐普坦、靜脈注射重組人腦利鈉肽和使用超濾技術,其中託伐普坦推薦用於充血性心衰、常規利尿劑治療效果不佳、有低鈉血症或有腎功能損害傾向患者,可顯著改善充血相關症狀,且無明顯短期和長期不良反應。
  • 飛利浦金科威(深圳)實業有限公司對除顫器/監護除顫器的附件-除顫...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2020年10月20日消息,飛利浦金科威(深圳)實業有限公司(主機生產企業)對除顫器/監護除顫器的附件-除顫器電極板(註冊證號:對應的主機信息見附件)主動召回。
  • 你家中有糖尿病患者嗎?血糖儀技術大盤點~
    一般認為血糖儀的測試結果與實驗室的血漿測試結果誤差高濃度時在20%以內,低濃度時在0.75mmol以內都是可接受的。(2)採用對皮下組織液中的糖份測量法,皮下組織液是一種無色透明液體,是血液中的營養成分,是存在於細胞之間的液體,細胞浸潤在組織液中,包括葡萄糖分子可與組織液進行物質交換。檢測皮下組織液中細胞葡萄糖濃度,獲得血出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