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感覺那是真愛,就永遠不晚,你需要勇氣,聽從內心。如果你曾經錯過,我希望你現在能把握住。」
前言:《寫給朱麗葉的信》是由蓋瑞·溫尼克執導,通過一場尋愛之旅探討真愛與歲月的愛情電影。這部影片作為義大利2010年的旅遊宣傳電影,青春靚麗而不顯做作,屬於那種看了三分之一就知道男主女主結局的,但影片中田園風的景色、油畫一般的綠植、古典的城鎮、特色的美食......都會讓你看了之後就心馳神往,想和心上人一起去度蜜月的,簡直就是約會聖地吶!難怪影片也一度獲得了「最佳愛情喜劇電影」的好評!
《寫給朱麗葉的信》電影海報
影片講述了美國《紐約客》雜誌女記者蘇菲和未婚夫前往義大利維羅納度蜜月,在朱麗葉故居偶遇給世界各地慕名來寫信給朱麗葉的遊客,並見到了「朱麗葉秘書們」給遊客們遇到的情感問題解答,不由得十分感動並加入其中。而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以「朱麗葉的名義「回復了一封50年前的信並有幸見到了信的主人克萊爾——由此展開了一場尋愛50年前戀人的奇妙之旅。
蘇菲找到一封50年前的信
影片之所以用《寫給朱麗葉的信》命名,是因為這封信貫穿了影片始終——一方面是克萊爾因為這封信和孫子查理和蘇菲一起找到了50年前的義大利男孩洛倫佐·巴託裡尼並相認結婚;另一方面,蘇菲因為這次尋愛之旅重新審視了自己和未婚夫維克多的愛情,並與克萊爾的孫子查理漸生好感、暗生情愫最終修成正果,一個大大的Happy Ending~
《寫給朱麗葉的信》沒有複雜的鏡頭和跌宕的劇情,全片只透露出「簡單純粹」二字,但看完全片的唯一感受就是水到渠成和幸福圓滿。作為一部愛情文藝電影,不管是什麼年齡段的觀眾,看到這樣的愛情,都會被感動,因為它恰恰戳中了許多人心中的那個敏感點——多年以後,我們是否還有勇氣面對那段年少時的戀情?
查理在陽臺與蘇菲告白
那我今天就來分析分析,女主蘇菲這趟幫助克萊爾尋找洛倫佐的尋愛之旅究竟讓我們看到了一份怎樣的超越時間的真愛?在我看來,蘇菲這次尋愛之旅讓她不僅幫助克萊爾尋得了洛倫佐,而且讓她明白真愛的模樣不是和維克多那樣的,而是要去爭取的。我將從內在和外在兩方面分析這一點;而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將會結合蘇菲對維克多和查理的情感變化淺談一下對我們愛情的現實意義和思考,並且談談我對如何審視愛情的3個建議。
①花季時的朦朧愛戀——美好
我們很多人對初戀的印象都停留在單純美好的那一刻,克萊爾也一樣。15歲與洛倫佐相愛,做過浪漫的事,卻因為那一刻的懦弱退縮了,為此她遺憾了50年,因此她鼓勵外孫查理一定要把握住當下的機會,勇敢示愛。而蘇菲在回去之後才發現自己是愛上了查理,於是和維克多坦白和查理表白。
是啊,反觀現在越來越封閉的現代年輕人的戀愛觀,主動、勇敢去示愛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更多人選擇隱藏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害怕被拒絕、再失去、再重來......一面抱怨脫單不易,一面又懶於邁出第一步。別忘了,喜歡和愛是一種情感,情感存在的必然就是拿來表達的呀~愛情最初的單純和美好,本就是我們心裡嚮往的。
克萊爾回憶與洛倫佐的故事
②慢慢變老模糊了臉龐——遺忘
看到過很多因為年老患病而慢慢遺忘另一半的老人,克萊爾起初擔心的就是洛倫佐會忘記自己,沒有什麼比遺忘一個人更殘忍的事情了。養老院戴墨鏡的老人,差點就讓我以為他就是洛倫佐,有點興奮但又覺得惋惜,如果洛倫佐真的什麼都忘了,那麼和找不到又有什麼分別呢?
我們常說,恨一個人並不是將他從自己的身體裡抽離出去,因為恨說明仍有感情。只有遺忘,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遺忘,不觸及悲喜、不觸及喜怒,也只有遺忘,我們才能從一段感情走向另一段感情。這一路的尋愛之旅,讓蘇菲感受到了相愛的美好是值得珍惜和銘記的,而被一個人遺忘又是令人傷感的。
誤以為是真的洛倫佐
③總有一個要先走——失去
當克萊爾他們一行人找到了一個在墓園的洛倫佐的時候,查理開始和蘇菲爭論「這樣的結局,到底該不該等待」,查理覺得克萊爾在年少時已經失去過洛倫佐一次, 不該再失去一次,這是讓人很難受的事情,不能承受......
我沒有設想過將來與另一半應該誰先離開這個世界,因為我們都知道,後走的那個人註定要承受更多的痛苦——這是一種必然,誰也無法阻止。有一種失去是你明明還深愛著Ta,卻任憑Ta離開你的生命,就像當年因為克萊爾的怯懦,沒能好好抓住自己的真愛堅定地與洛倫佐在一起,在那一刻克萊爾就失去過一次了。蘇菲看在眼裡,因此她決定自己不能失去查理,進而勇敢示愛。
查理和蘇菲在爭吵
④駕著五彩祥雲騎著白馬而來——羞澀
都說純純的戀情是懵懂和羞澀的,臨了馬上就能看到洛倫佐的時候,克萊爾竟然覺得一切是多麼的荒謬,想馬上離開。因為那一刻,她是羞澀的,她怕自己已經不再是50年前那個15歲的花季好女,容顏老去......
是啊,我們在一段感情最初的時候總是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對方,不容的對方發現自己的一個缺點。面對Ta的深情告白,我們會臉紅、會害羞、會不知所措,但那就是一種曖昧,是戀愛中最好的一個階段。面對查理的示好,蘇菲甚至自己還有未婚夫維克多,幸而只能隱藏起自己的情感,但蘇菲埋在內心的情感到頭來始終欺騙不了自己的內心。
洛倫佐騎馬而來
首先——磨合:
這對掐架小兩口就是以冤家開場的,互相看不對眼也不解風情——對於克萊爾的這場尋愛之旅,剛開始在查理看來是荒謬、殘忍的,而蘇菲卻覺得這個故事是浪漫和值得一試的。因為克萊爾和蘇菲的知遇之情,讓查理不得已只能遷就克萊爾。後來查理才發現蘇菲的創作才華,而蘇菲也發現查理原來也是一個有愛心的人。兩個人在星空下談心、走進彼此的內心,互相吸引,雖說是繞了個彎但也是順其自然。
初次見面時兩個人互掐
其次——懂得:
由於查理在一場車禍失去了父母,因而他格外在意卡萊爾,怕克萊爾面對洛倫佐會有失去的痛苦。但他殊不知,蘇菲從小也失去了母親,她也體會過失去至親的痛苦。兩個人就像在寒冬裡相擁取暖的人,只有彼此懂得,才能格外珍惜。
爭吵時惡語相向
最後——勇氣:
查理的勇氣是在蘇菲離開後追到了她維羅納住處的樓下,即使看到的是蘇菲和維克多相擁的恩愛場景,失意離去;而蘇菲的勇氣是在克萊爾的婚禮上,誤以為查理有了新歡卻還是對他說出了「我愛你」。
蘇菲勇敢的表白
查理喜出望外
①理解與懂得:
查理和蘇菲兩個人在一起,克萊爾在中間也起了不少作用,她讓查理嘗試去理解蘇菲的感受、讓查理向蘇菲道歉、鼓勵查理不要錯過蘇菲,喜歡就勇敢去追。很多時候,感情的雙方只要願意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就能大概理解對方的感受,而不會覺得Ta是無理取鬧。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嘗試理解對方呢?這幾個方法值得一試:
a.發生矛盾衝突甚至爭吵時,不要急於否定對方的感受和想法;
b.不要以暴制暴,態度語氣惡劣,甚至說出傷害對方後悔終生的話;
c.安安靜靜地陪伴對方做一件事,嘗試體會對方的感受。
②愛情是磨合不是我行我素:
蘇菲和查理兩個人就是從一開始的互掐看不對眼,到慢慢了解對方的職業、內在和對愛情的看法,逐漸有了好感最後才在一起的。
戀愛磨合期,是所有人情侶都會經歷的階段,兩個人會因為性格特徵、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為人處世的不同而發生一些摩擦。這一階段的磨合期有長有短,如果平穩度過了,兩個人的感情就會趨於穩定,順利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但也有很多情侶,因為熬不住磨合期,兩個人在磨合期選擇不作為,可能就直接分手了。那麼該如何平穩度過磨合期呢?這幾個做法值得借鑑和參考:
a.降低期望值:不刻意隱藏自己的缺點,也不要求對方完美無瑕;
b.培養同理心:不以自我為中心,吵架肯讓步;
c.鍛鍊高情商:不小肚雞腸,苛求對方斷絕和異性的一切交往。
③保持自己的魅力:
片中的克萊爾在尋找他的洛倫佐的時候,遇到好幾個「山寨洛倫佐」,他們都對克萊爾一見傾心。65歲的克萊爾即使容顏老去,仍保持對異性的吸引力,而不像其他人可能過了30歲,就只是一個為家庭疲於奔命的機器人。那麼作為女性,該如何提升自己的魅力呢?你可以試試:
a.閱讀文學經典而不是噱頭滿滿的暢銷書;
b.保持健康運動,維持身材;
c.保持一定頻率的除家人以外的社交。
《給朱麗葉的信》看完,既讓人感到溫情與浪漫,又讓人覺得我們人類尋愛的希望與信念是如此地始終如一。整部電影,除了是一場面對50年前真愛的尋愛之旅,也是一場對眼前之人是否可以共度餘生的拷問,人會變,但對愛人的感覺不會變。
這是一部帶有歲月的滄桑積澱和激動人心的愛情的大師之作,相信你看完也一定會有諸多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