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尤其是86版的《西遊記》大型神話題材電視劇,是很多70、80、90後的共同回憶,《西遊記》也是我國電視劇中重播率最高的電視劇,大約重播了3000多次,而當年拍攝《西遊記》的演員再也湊不齊了。
沙僧扮演者閆懷禮也早在幾年前病逝了,導演楊潔也去世了,只剩下遲重瑞、六小齡童、馬德華,但是都到了遲暮之年,退出螢屏,安度晚年。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西遊記》的一份子,沒有他就沒有這麼完美的演出,它就白龍馬,怕陪劇組千裡跋涉,歷經千難萬險才拍攝成功,而它卻沒有被命運眷顧。在現實中,他們都名利雙收,而白龍馬卻孤獨終老。
1986年,導演楊潔經過上級批准,帶領大家拍攝大型神話劇《西遊記》,因為當年的科技落後,有很多特技拍攝的都不是很好,放到今天看,也是漏洞百出,但是在那個時代,能拍出這樣的水平,已經很了不起了。
因為經費有限,拍攝的環境都是工作人員自己找,經常穿梭在各個景點,以及荒漠的無人煙的山區,很多地方也沒有路,非常的難走。
為了拍戲,大家克服一切難題,但是有一點白龍馬去哪裡找,導演楊潔,讓副導演出去找,自己這邊先拍些別的。實在要拍馬的鏡頭,只好給一匹棕色的馬染成白色,可是由於拍攝地點在海南,那裡潮溼,且經常下雨,結果馬就脫色,成了一匹灰馬,上鏡非常的難看。
直到有一天副導演在武漢找到一匹白馬,當時楊潔正在保定景區拍戲,副導演和馬連夜坐火車,趕往保定拍攝場地,噹噹導演楊潔滿心期待的看到久違的白馬時,也是哭笑不得,不為別的,實在太小了,根本不是那種高頭大馬,還非常的瘦弱,根本不能騎乘,在拍攝時,只得將鏡頭拉遠,那幾集唐僧根本沒有騎馬。
直到拍攝孫悟空被玉帝封為弼馬溫時,為了找到更多的馬,劇組來到內蒙古大草原取景,因為孫悟空要放馬,當時某部隊的騎兵營在此駐紮,導演聯繫騎兵連想徵用馬匹,得到批准後,楊潔順利的拍攝,在萬馬奔騰的鏡頭中,楊潔眼尖的發現一匹純白的白馬,她眼前一亮,這不是自己苦苦將尋找的白龍馬,只見它膘肥體壯,鬃毛飛揚,十分的帥氣。
導演相中了這匹白馬,可是這匹馬是隊長桑傑扎布的坐騎,是一匹戰馬,今年四歲,正值壯年,當導演楊潔找到隊長說明事情緣由的時候,一開始桑傑扎布是拒絕的,楊潔只好找到領導,再三懇求,隊長桑傑扎布這才忍痛割愛,專門給白馬辦理了退伍證,因為在隊長眼裡,它也是一名戰士,是並肩作戰的兄弟。
就這樣,白龍馬從此踏上自己的西天取經之路,經歷種種磨難,因為要走山路的臺階差點摔下山,為了轉移到下一個拍攝地點,白龍馬要被趕到一個封閉的廂貨車,跟隨大部隊轉移,一路上顛簸勞頓。
在九寨溝拍攝時,由於地面溼滑,白龍馬重重的摔了一跤,為了趕進度,也顧不上白龍馬一瘸一拐的,還有一次,在拍攝在冰面行走的戲時,白龍馬多次滑倒,著實摔得不輕,一連好幾天0不吃不喝。
在這六年拍攝過程中,白龍馬沒有自己的夥伴,一直飽受孤獨,它跟隨劇組輾轉了20多個省份,後來《西遊記》大火,而白龍馬卻沒想到等待它的卻是一個無底深淵。
《西遊記》拍攝完成後,主演們名利雙收,只有白龍馬和道具一起被送到無錫影視基地,導演楊潔原本想讓它在此安享晚年的,沒想到這才是它噩夢的開始。
西遊記火了之後,它作為唐僧的坐騎,被無錫工作人員掛牌上面寫著「合影、拍照、騎馬」等,只要你掏錢,就能和白龍馬一起合照,如果價錢到位,還能騎著它在景區轉上一圈。
由於白龍馬沒日沒夜的幹,終於還是體力不支,工作人員早忘了,楊潔在臨走前交代的好好照顧白龍馬,它是《西遊記》的工功臣,可是這些利益薰心的人,為了方便餵養,工作人員便將白龍馬趕到一起餵養,由於自己體弱多病,根本搶不過那些身強力壯的,十分可憐。
幾年後,楊潔路過無錫,順便趕到那裡去看望白龍馬,當她看到眼前的瘦骨嶙峋的白龍馬,眼裡含滿淚水,怎麼會變成這樣,工作人員還稱這匹白龍馬太嬌養,上等的草料都不吃,真是太難伺候了。
而白龍馬在看到楊潔時,還主動低下頭讓她撫摸,空洞的眼神才有一絲生機,楊潔也沒有辦法,這匹馬畢竟是國家的,自己無權安置它,楊潔帶著遺憾走了。由於白龍馬失去往日的風採,很快就被工作人員遺棄,將它關在一個潮溼的山洞裡,讓它自生自滅。
沒過多久,白龍馬在一個風雨交加的雨夜離開了人世,很長時間過後,當人們再次想起它的時候,它早已變成一堆白骨,堪稱最慘的演員。
白龍馬在楊潔導演看望它的第二年死去,它或許怎麼也沒有想到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可怕的不是《西遊記》的妖魔鬼怪,而是人性醜陋。
如果那一幕被它的主人桑傑扎布看到,會有多心酸,肯定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
世間萬物皆有情,動物也是有感情的,它們是最單純的,只要你對它好,它就會對你百分百的信任,遠在天堂的白龍馬,終於解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