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教材:
《認識鐘錶》是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7單元的內容。
本課是學生在生活中初步接觸鐘錶的基礎上進行地教學,學生對鐘錶並不陌生,生活中經常看到鐘錶,但對如何認讀鐘錶上的時間是陌生的內容。學生對這一知識的掌握將為進一步學習鐘錶的知識打下基礎。
仔細分析教材的編排意圖,它分為3部分來呈現。第一部分:初步感知鐘錶;第二部分:自主探究;第三部分:解決問題。
教材的編排符合一年級學生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等特點,同時也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發展規律。
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及新課改提出的以學生為主體,並結合教材特點及學生學情特點,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制定以下三點:
(1)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知道時針、分鐘及鐘錶上的數字;並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式。
(2)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3)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將整時的認讀方法確定為本節課的重點。又鑑於學生認知結構,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
按教學需求,做以下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師演示實物鍾一個、作業紙。
要求學生準備:自己做的鐘表一個、直尺一把。
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強調「教學要以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因此,我綜合運用了情景教學法、探究法。以趣引學,猜謎語,動手操作,從易到難,這樣設計能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貫穿在學生動手操作的環節中,符合小學生認知規律,能夠調動他們獲取知識的積極性,在愉悅的環境中學習知識。這樣既培養了學習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又給了學生自主發展的空間。讓學習過程與學生發展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體驗到探究之樂,自主之樂。
說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的凸顯「自主探究」的教學理念,高效完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課堂教學環節:(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二)認識鐘錶;(三)自主參與、探究新知;(四)運用新知,解決問題;(五)課堂小結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 猜謎語遊戲引出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來猜一猜他是誰? (會跑沒有腿,會響沒有嘴,它會告訴我,什麼時候起,什麼時候睡。)請你猜猜看,我這個好朋友是誰? (學生回答:鐘錶)
ppt展示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鐘表
師:請小朋友說一說,鐘錶在生活中的作用。
生1:告訴我們時間
生2: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放學?
鐘錶在我們生活中發揮著這麼大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下——引出課題(鐘錶的認識)
二、認識鐘錶
1、感知鐘錶
師:鐘錶上都有些什麼?
生1:兩個針,時針和分針
師:時針、分針長什麼樣子,我們怎樣區分他們呢?
生2:時針是短短的;分針是長長的 。
生3:短的是時針;長的是分針
請學生上講臺指一指 哪個是時針、哪個是分針。(課前準備的鐘表,讓學生上臺指一指)。
指一指自己的鐘表哪個是時針、哪個是分針。(學生自己製作的鐘表,先指給同桌看,然後再舉手發言)。
師:時針和分針會做運動,我們一起來做運動吧。(舉起手,和ppt上的鐘表一起轉動起來,感受鐘錶的轉動方向)。
2、鐘面上還有些什麼 ?
生4:12個數字 大家一起來找一找、數一數
設計意圖:藉助學生的生活經驗,自主學習鐘錶的知識。
三、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1、主題圖:早晨天亮了,小紅在媽媽的叫喚下起床了。誰能告訴我們小紅是幾時起床的?(圖中有鐘錶)
生1:7點(生活中我們說7點,數學上我們說7時)。
師:時針和分針是怎麼告訴我們時間的?
生2:時針指著7,分針指著12。(肯定這個認讀鐘錶的方法。)
生3:時針指著7,分針指著12。(完整說一說,是怎麼看時間的。)
請多個小朋友完整說一說,落實7時內容的學習。
2、出示三張鐘錶、感知鐘錶,認讀鐘錶。
2時 9時 12時 (完整說一說,是怎樣看時間的)
板書時間的認讀。
師:3個鐘錶上,時針和分針指的數字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小結1: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男生說一說是怎麼看幾時的;女生說一說是怎麼看幾時的;大家一起說一說是怎麼看幾時的。)
小結2:分針指著12的,我們就叫做整時。
3、動手操作。
(1)撥一撥
拿出我們製作的鐘表,大家一起來撥一撥。請小朋友到講臺上演示,一邊撥一邊說一說你是怎麼撥的。(同桌相互檢查是否撥正確)。(2時、5時、8時、9時、10時)
難度提升:
先撥2時,再過一個小時是幾時?(3時)
先撥6時,前一個小時是幾時?(5時)
(2)小小鐘錶修理工。
先做示範做一做:殘缺的鐘表,把鐘錶修補好。(要點:①先觀察缺了什麼針;②時針和分針的區別:時針長長的;分針短短的;③用尺子來畫)
學生自己動手在紙上畫一畫。
4、認識電子表
(1)除了那個鐘錶,主題圖上還有哪裡告訴我們時間了。
電子表。電子表怎麼讀。
7:00 (「:」後面有00,表示整時;「:」前面是幾,就是幾)
師:像這樣表示時間的你還在哪裡看到過呀?
生1:手錶
生2:手機
ppt展示(手錶、秒表、手機、電腦)
(2)這樣的時間你們都會讀嗎?大家一起來說一說。
8:00 3:00 6:00
設計意圖:在認識整時的教學過程中,讓每個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讓學生在說一說、撥一撥的活動中認識鐘錶。
四、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所以平日我們要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小明同學的一天》,你們來看看他安排得是否合理。
ppt展示: 7時、9時、12時、6時和9時
師:請你說一說幾時小明在做什麼?
師:仔細回憶下,這些時間上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生:有2個9時。
師:有2個9時小明卻在做不同的事。誰能說說為什麼呀?
小結:一天有兩個9時,我們叫做白天的9時和晚上的9時。
師:小明同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一天,你會不會呢?你能像小明同學一樣說一說自己的一天嗎?
設計意圖:通過對《小明同學的一天》的學習,鞏固了整時的認讀這一知識點,同時滲透學生應合理安排時間。
五、課堂總結
讓學生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鐘錶、時針(短短的)、分針(長長的)、認讀整時(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一寸光陰一寸金, 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就是時間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時間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
設計意圖:總結反思,向學生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讓學生學會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