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間五月天,淺夏勝春煙。福泉市龍昌鎮楓香樹村,上百畝辣椒苗鬱鬱蔥蔥、長勢喜人,一棟棟別具特色的鄉村小樓平地而起,錯落有致……日新月異的田園風光,讓人感到分外生機盎然。
近年來,該村作為福泉市委組織部的定點駐村幫扶點,在駐村工作隊與村支兩委的「勠力同心」下,通過抓班子建設、抓產業發展和抓責任落實等舉措,上下求索,不斷構建鄉村善治新格局。
「自下而上」,帶動基層治理「活」起來。該村通過優化組織構架,將全村82名黨員劃分到8個黨小組,覆蓋至16個村民小組,在建好村民組黨小組、自治小組、監督小組「三個組織」的基礎上,全面推行「三組兩榜一規一訓」治理標配和「三議三單三公開」協商民主工作機制,黨小組定期收集村情民意,黨支部適時召開群眾大會決議,推動治理重心下移,不斷擴寬村民議事管事空間,充分彰顯自治活力。並修訂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和組規民約,充分發揮「紅黑榜」導向作用,督促群眾主動遵守法律法規、鄉風民約;同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創建為契機,全面建設完成村、組兩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推進黨的政策理論宣講、志願服務、核心價值觀培育等文明實踐活動,著力構建群眾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服務的德治體系。同時建立健全群眾訴求動態收集機制,依託「三員兩站」(人民調解員、人民陪審員、司法聯絡員;法官工作站、綜治工作站)和村級綜治中心,針對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定期開設法制講座、宣講法律法規,引導群眾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用好用活矛盾糾紛多元調處福泉「112模式」,鼓勵有調解訴求的群眾主動提供問題線索,及時解決矛盾糾紛;同時,嚴格按照村寨建設和管理「七堅持七嚴禁」制度,進一步規範農村建房管理秩序,不斷厚植農村法治土壤。
群眾對組級事務舉手表決
「自上而下」,帶動產業發展「舞」起來。強化引導下好「一盤棋」。將全村劃分為16個網格,以網格為單位,全方位宣傳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相關政策,引導群眾種植收益高、見效快的中藥材、精品蔬菜等高效作物,增加經濟收入。建章立制擰成「一股勁」。在做實產業結構調整的基礎上,引導農戶以土地入股形式流轉給合作社,將小型種植戶以社員的方式納入合作社,統一進行招納賢士,將產業發展推向規模化。2020年,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招商落戶楓香樹村規劃年出欄量4萬頭的養殖小區,村、組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分紅,實現全民入股,有效用活了村級土地資源。示範引領帶動「一起幹」。在對村級產業充分探索的基礎上,重點發展「金絲皇菊」產業,依託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實體化運行,採取「雙保險+雙公司+雙訂單+雙支部」的「四雙」模式,建立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推出「黔福龍皇菊」品牌,通過申請商標註冊和有機認證,採取「線上微商、淘寶+線下農超對接」的方式進一步擴大銷售渠道、完善產業運作機制。通過合作社產業發展帶動,解決全村就近就業500餘人次,群眾務工及流轉分紅收入近15萬餘元。2020年,在駐村工作隊、市委組織部的幫助下,積極向上爭取100萬元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扶貧資金,用於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推動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實體化、公司化運行。
採摘金絲皇菊
「上下結合」,帶動村容村貌「靚」起來。楓香樹村以「五改五化五引導五教育」為抓手,充分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村莊環境發生大變化。精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積極實施村莊亮化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工程,標準化建設村級衛生室、文化活動室和便民超市。常態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組織開展黨員聯繫農戶、黨員戶掛牌、承諾踐諾等活動,實現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教育引導群眾形成良好的生產習慣、生活習慣、風俗習慣和家庭教育習慣。同時,定期開展「小手牽大手,家庭衛生評比」活動,適時評選一批廚廁美、居室美、院落美、綠化美、家風美的「五美庭院」,切實治理家庭環境「髒、亂、差、散」現象,推動人居環境實現乾淨整潔有序。切實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深入推進「百寨示範、千寨推動、萬戶創建」鄉村治理工作,依託巖深組、舊堡組依山傍水、風光秀麗和群眾基礎好的特點,因村制宜,打造完成巖深組、舊堡組2個鄉村治理示範點,以點帶面,推動14個村民組建設,預計年底全面實現整村整組推進目標。
開展村莊環境整治
文/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葉梅
通訊員 吳玉竹 羅陽
編輯 何廣
編審 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