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我去上海辦事,在幾個管理部門之間被踢了七八腳皮球跑了九到十次之後,在北京的朋友託上海的朋友的幫助和指點下,終於在25日上午將事情辦完。由於家裡有事不宜多呆,我買了當晚的火車票回家。趁著下午有幾個小時的空閒,我專程跑到上海五角場萬達影城去看了一場電影,當下最火爆的《復仇者聯盟4》。
其實我並非狂熱的漫威迷,我不是衝著復聯去的,而是為了感受一下這裡的LED屏幕的效果。LED屏幕在中國甚至全球都是新鮮事物,國內只有北京和上海各有兩家影院有。但對於我們LED行業內人士來說,不算陌生,我對此垂涎已久。
上個月去北京訪友,曾有半天閒暇想去看一下LED電影的,但當時找了萬達CBD店和首都影院西單店這兩個有LED屏幕的排片表,播放的都是2D的愛情片,這種片子看不出效果,於是作罷。這次到上海趕上《復聯4》上映,確實是個好機會,再忙也要抽空安排一下。
上海有LED屏幕的只有萬達影城金虹百貨店和五角場店,其中茅臺路的金虹店有多個廳是LED屏幕,但都是小廳,看不出效果。五角場店只有一個廳,是12排*18人規模的大廳,於是我就選擇了這裡,從張江高科跑了18公裡去看電影。
進了放映廳,趁著播放廣告階段,我走到屏幕前去看了LED屏的細節,如照片所示,這款三星屏幕採用的是P2.5規格的LED屏。
我順手還拍了一下電影畫面效果,確實清晰度非常高,後面會給圖說話。
當電影播放時,一開場時在鷹眼家門前大草坪的縱深場景鏡頭就非常有感染力,仿佛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隨後近處鏡頭人物的細節清晰度非常高,纖毫畢現。尤其是3D效果非常強烈,在一些層次感強的鏡頭,讓人有非常震撼的感受。
在整個觀影過程我經常有一種錯覺,整個電影屏幕就是一個窗戶,我們透過這個窗戶看到的是裡面真實的一切。
當然,在有一些鏡頭裡近焦鏡頭聚焦,遠端場景虛化時,由於近端太清晰,導致遠端反而有些不真實的反差,讓人看得有些不協調。這應該是拍攝技術沒跟上屏幕效果的原因,LED電影屏是新事物,而我們的大導演多數未必看過體驗過,所以在技術處理上沒注意到這些細節。
關於影院亮度問題,我感受了一下,在正常場景下只相當於開了房間裡開了兩個小夜燈的效果,在3-5米內能認得出人,走路不會踩到別人的腳,鑰匙掉地上勉強能找得到,但距離能看書就太遠了。擺個餐桌吃飯如果來一道宮保雞丁,都未必能保證每次準確夾到一粒花生。這種亮度,估計也就比傳統影院亮一點,如果傳統影院亮度為10,普通商場為100,那麼LED電影廳也就是30-40之間。
當電影到了最後大決戰大場景的時候,雙方大軍陳列準備交戰時,那感覺真的是非常爽,恕我言語匱乏,無法做過多的描述。不過話說回來,《復聯4》的大場景效果不如《海王》,如果看《海王》估計讓人多巴胺能更沸騰一些。
當看完3個小時的電影後已經快7點了,我匆匆吃了點東西,又要去趕火車回西安了。有朋友以為我是為了看場電影專門跑一趟上海,其實我哪有資格這麼奢侈呢。不是開銷問題,而是真沒那麼多時間。這次也是因為要來辦事,所以才能擠出幾個小時來安排。
LED電影效果確實非常棒,那麼傳統的雷射投影效果又如何?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今天中午趁著有幾個小時的時間,我到西安橫店影城雷射影廳又刷了一遍《復聯4》,同一個片子,兩種不同的放映技術,大小相似的影廳,看看兩者差距有多大吧。
當電影一開頭,同樣的鏡頭,鷹眼家門前大草坪縱深場景,就讓我感受到了差距。雷射投影的畫面由於清晰度低很多,所以有一種朦朧的感覺。LED屏象是一個藍天白雲陽光明媚的下午,而雷射投影的效果象是霧霾指數達到300左右的景色。
隨著電影進程,這種差距比較繼續很明顯。如果是人物特寫,差距還能縮小一些。如果是室內場景,則雷射投影的效果差距更明顯。LED屏如果象一張照片的話,雷射投影就象一副普通的油畫的效果。
具體細節不做過多描述,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兩者的差距,那就是看完LED屏的3D電影後,再看雷射放映的真是「由奢入儉難」,有一種自己找虐的感覺。
如果以後看電影時能在兩者之間選擇,我絕對不會再選傳統雷射放映的了,真的是由奢入儉難,不在乎一場電影貴20-30塊錢,大不了少看幾場,要看就看好的。
為了讓讀者朋友簡單感受一下兩者的差距,我奉上兩張圖片做比較。由於版權保護和3D效果的不適合,我儘量採用電影前廣告的照片做比較,雖然不是同一個內容,但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問題。
也許我的對比圖不是非常有代表性,但是我能肯定的是,LED屏的顯示效果絕對遠遠優於傳統雷射投影。
另外,我還對近期北京上海這四家LED屏放映廳的上座率做了一定跟蹤,並與傳統雷射投影廳上座率進行比較,以此分析LED屏被市場的接受程度,分析顧客的需求點,並對這個產品未來成長進度進行分析,以及企業需要如何應對以及戰略安排。這部分內容與普通投資者關係不大,我只會提供給相關企業。
(本文完成於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