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臺灣屏東縣的彭佳慧,天生一副好嗓子,因為喜歡唱歌,高中畢業後獨自來到臺北在PUB駐唱。1995年,23歲的彭佳慧在臺北EZ5 PUB演出時,被鍾鎮濤發現並推薦給巨石唱片,成為籤約歌手。首張專輯《說真心話》當年銷量40萬張,並憑藉這張專輯獲得了第8屆金曲獎年度最佳新人獎。
1998年又發行專輯《看穿》,創下三白金的銷量,第二年又發行新歌精選輯《過程》,一個月銷量達到30萬,彭佳慧的演唱事業也在短短的四年內達到巔峰。事業成功、愛情甜蜜,當時的彭佳慧與臺灣音樂人陳國華也是讓眾人羨慕的完美組合,一個寫歌,一個唱歌,1999年,彭佳慧的演唱會上,陳國華鋼琴伴奏,彭佳慧落淚演唱《走過紅毯那一天》早已成為樂壇佳話。
演唱事業在臺灣風生水起,但內地知道彭佳慧的人並不多。實際上早在1997年,彭佳慧就曾帶著新專輯《彭佳慧 Julia》來到內地宣傳,但當時她的這張專輯像石頭投進了大海,在內地幾乎沒掀起任何波浪。
成名後的彭佳慧事業並沒有順風順水,2002年,彭佳慧與BMG唱片公司合約期滿,又遭遇BMG人事改組,彭佳慧的演唱事業陷入低潮期。而彭佳慧並不漂亮的長相,也讓她陷入了沒有唱片公司續約的尷尬境地。事業遭遇低潮期,與相戀了12年的陳國華也宣告分手。
陷入人生低谷的彭佳慧開始懷疑自己,也考慮轉行做別的,因為喜歡喝咖啡,想過要開一家咖啡店,甚至找過算命先生問自己到底能幹嘛?算命先生告訴她,只能用嘴巴賺錢,「我想那總不是演講吧?或者當老師、當主持人?這些我都做不了,那用嘴巴只能是唱歌。其實我也不相信算命的,剛好有一個不認識我的人,看了我的命牌,算出來也覺得是這樣,我想那應該還是唱歌吧。」
但是,沒有發片、沒有演唱會的七年,對於彭佳慧來說也是一種煎熬,她不想放棄唱歌這件事,因為她很清楚,再會唱歌的人,很久沒有唱歌也會生鏽,對舞臺也會無感、也會陌生。於是彭佳慧回到了她最初唱歌的地方PUB繼續駐唱。
對於彭佳慧的這個選擇,很多跟她合作過的唱片公司同事都是反對的,他們覺得去PUB裡面唱歌不是一個專業歌手該做的事情,但在彭佳慧看來,很多西洋歌手他們在最紅的時候,也常常回到原來唱歌的小酒館裡唱歌,可能只有50人,或者100人聽,但他們常常會覺得莫以事小而不為。
所以彭佳慧心裡一直有一個想法:「如果哪一天我忘了怎麼唱歌,誰來救我?誰幫我再恢復?PUB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也是我覺得最安全的地方,在那裡唱歌我很開心,我最初就是在PUB裡唱歌的,無論我是不是彭佳慧、是不是Julia,在PUB我可以自由地做我自己。」
說起來容易,在PUB的日子讓彭佳慧並不輕鬆,面對身邊朋友的質疑和反對的聲音,彭佳慧其實也不敢說自己是百分百的堅持,在游離之間也會懷疑自己,當被別人反對的時候,也會有一點掙扎,站在臺上有一種沒辦法站穩的感覺,懷疑自己能不能唱好。
「剛開始的那半年,我會想,來聽我唱歌的人到底是因為我的名氣還是因為唱得好?」她回憶,「後來我覺得兩種人都有,每周二固定是彭佳慧的場,來的人也真的多,但我一旦沒有唱好,就會口耳相傳,來的人越多,傳的人越多,在PUB裡面唱歌,人家對你的要求更放大,我要背負彭佳慧這個名字。」
在PUB唱了半年後,彭佳慧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她在七年當中,除了堅持唱歌,還完成了人生的另一件大事——結婚生子。2006年4月8日,彭佳慧宣布與圈外人王丕仁結婚,十個月後意外有了第一個孩子,做了媽媽。四年後又生下雙胞胎女兒,結果因「子癲前症」大出血一度危機生命。
「整個過程我是處於昏迷的狀態,緊張的是醫生和家人,後來知道是打了三支強心劑才把我救回來,輸了4000CC的血,等於全身換了一次血。」躲過了一次死神的彭佳慧並未躲過由此帶來的後遺症,她發現自己的膝蓋完全無力,根本站不起來。只好在醫生的指導下做康復訓練,經歷了一年的恢復期膝蓋才開始有力,才慢慢能站立走路。
而更讓彭佳慧無法接受的打擊也再次來臨,她突然發現自己的喉嚨不能唱歌了,唱到一個程度聲音就沒有了。醫生告訴她,是內膜下出血,這個打擊對於彭佳慧是致命的,「沒有什麼事情比人家告訴你,你不能穿著高跟鞋站起來唱歌更痛苦,天哪,差不多跟死掉了一樣,不能唱歌就等於拿走了我的生命。」
來不及沮喪,來不及多想,只能配合醫生吃藥治療,配合健身教練做復健,彭佳慧聊起那段經歷時感慨道:「老天爺會安排很多事情,你有唱歌天賦就讓你內膜下出血,因為你都不好好保養;你不喜歡運動,那就讓你膝蓋沒辦法站立,這些問題都出來了之後就開始面對,在面對問題中了解自己,所以從那時候開始鍛鍊,開始保養自己。」
如今的彭佳慧,沒有演出和通告的時候,除了陪伴孩子,每天要花三個小時去健身,她很珍惜現在的一切,「誰要看一個胖子、長得又不漂亮、年紀又那麼大的人站在臺上唱歌?現在的年輕人都很漂亮又會唱歌,你彭佳慧憑什麼站在舞臺上?我不好好保養自己,就沒有足夠的力量站在舞臺上。」她想,遇到很多磨難不一定不好,過後會覺得所有的安排都是有它的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