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是這個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也是最傷人的利器,從我們牙牙學語到我們臨終遺言,似乎每時每刻都在和說話打交道,好聽的話人人喜歡,批評的話人人厭惡。但會說話真的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哲學!
人家都說,成長也許就是越來越沉默,就是將哭聲調成靜音的過程,把情緒收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個人學會堅強;而成熟也許就是漸漸學會不說。這個不說不只是真的一句話度不說,而是學會在適當的場合不說。
無論你在哪個年齡段,我想我們都不應該吝嗇語言,至少說出來的話不給別人添堵,因為你可能不知道,語言真的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它會讓你愛的人愛你,也會讓愛你的人決定離開你。
我們用一年時間去學說話,卻要用一生時間去學會說話。
要學會不說「廢話」。那什麼是廢話?廢話就是說的人和聽的人,都聽得懂,都明白,重複囉嗦的話。
當一個人不說廢話的時候,說明他能精準明確對象,能直接抓住重點,懂得做減法,也就能把最核心的東西拎出來,知道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吸引注意力,不耽誤彼此時間。這會讓人立馬刮目相看,大大提高個人競爭力。
要學會不說無心的話。生活中,無論是家人、朋友還是同事之間,都不要用敷衍的話去搪塞別人,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一句話對人的影響有多厲害。你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儘管可能是不中聽的,僅僅代表個人人觀點;要不然就選擇沉默,不去得罪任何人。
往往一句無心的話,也可能引起別人的對號入座,甚至再無形中傷害的別人,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就是這個道理!
林語堂先生曾提過十六字說話箴言:「要說得巧,要說得少;言多必失,語多必敗。」值得我們去認真學習和品味。在一些公共場合,不說遠遠比滔滔不絕更讓人舒服;在吃飯的時候,不說要比不時的搭訕更得體;爭吵的時候,不說比爭辯更讓人平靜。飯不可以不吃,但話可以適當不說。
說話在我們看來,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會說話卻是一種難得的智慧。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不懂得講話的分寸,讓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有多少人,不懂得講話的場合,傷害到身邊的人。
當你學會不說的時候,你的境界就發生了變化,眼界也就變得更開闊了,身邊總有一些人,一輩子也沒學會好好說話!言多必失是極有道理的,多說無益,貴在恰到好處。
我們不是聖人,做不到說話全都字字珠璣、金口玉言,但希望我們都能學會說話,多說合適的話!
本文首發格物讀書(gewuliangzhi),
閱讀是最美的姿態,每天我們相遇在格物讀書,用美文、聲音、故事和你說晚安。安然自若,格物相伴,讓我們一起學習,成長,進步!